Workflow
依拉环素
icon
搜索文档
云顶新耀20250730
2025-08-05 11:20
**云顶新耀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 **1 公司及行业概述** - 云顶新耀专注于抗感染和肾病领域,核心产品包括依拉环素、耐赋康、Alpha 001等[2][3]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由CBC控股,引入长线国际投资者,管理层经验丰富(CEO罗总、CFO何总)[2][6][7] - 目标2030年实现百亿收入,通过现有产品放量及拓展mRNA/CAR-T平台适应症[8][9] --- **2 商业化进展与核心产品表现** - **抗感染领域** - 依拉环素:2023年获批,2024年销售额超3亿元,2025年预计达10亿元[2][3] - 坦尼彭巴坦和F206等新产品布局中,巩固抗感染领域地位[2][3] - 新型四环素类药物(如依拉环素)广谱抗菌,2023年销售额1.2亿元,2024年达3.5亿元[12] - **肾病领域** - 耐赋康(IgA肾病):2024年上市首年销售额3.5亿元,2025年预计10亿元,远期峰值40-50亿元[2][3][18] - 优势:唯一完成两年大型RCT的药物,显著改善EGFR(1.8-3 mL/min/1.73m²)[16] - Alpha 001(膜性肾病):EB2a阶段数据优异,低/高剂量组免疫完全缓解率76.9%/81.8%,蛋白尿缓解率提升显著[20][21] --- **3 自研产品与技术平台** - **BDK ever 001**:摩圣数据惊艳,被视为best-in-class品种[2][4] - **mRNA肿瘤疫苗**:已启动IIT研究,获新药申请批件,初步数据积极[4][22] - **in vivo CAR-T疗法**:国内领先,2025年预计初步数据读出,获MNC收购验证(如AZ 10亿美元收购ISO Biotech)[22][23] - **一曲莫德(Etrasimod)**:收购自Arena Pharmaceuticals,FDA批准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拓展克罗恩病等适应症[24] --- **4 行业与竞争分析** - **抗感染市场** - 耐药率上升(如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显著增加),新型抗生素需求迫切[10][11] - 依拉环素广谱抗菌,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11] - 坦尼彭巴坦市场规模150-200亿元,但集采可能压价[13] - **肾病市场** - IgA肾病中国患者400-500万,年新增10万,耐赋康领先竞品2-3年(斯帕森特未国内申报,泰它西普2026年上市)[14][19] - 膜性肾病国内患者200万,30%无应答或复发,Alpha 001填补需求空白[20][21] --- **5 重要数据与里程碑** - **销售额预测**: - 耐赋康2025年10亿元,远期峰值40-50亿元[2][18] - 依拉环素2025年10亿元[2][3] - **临床数据**: - Alpha 001蛋白尿缓解率低剂量组78%,高剂量组80%[21] - BDK ever 001摩圣数据惊艳[4] - **资本动作**:辉瑞67亿美元收购Arena Pharmaceuticals(一曲莫德原研方)[24] --- **6 潜在风险与挑战** - 抗感染领域集采政策可能影响坦尼彭巴坦等产品价格[13] - IgA肾病竞品(如泰它西普)未来可能分市场份额[19] - CAR-T/mRNA技术需进一步临床验证[22][23] --- **7 未来催化剂** - 耐赋康进入医保后的入院放量[18] - BTK抑制剂、CAR-T平台数据读出[25] - 一曲莫德适应症拓展及商业化[24] --- **注**:所有数据引用自原文,单位已统一为亿元(除特殊标注)。
刚上市一年 知名进口肾病药供应不足
中国经营报· 2025-07-15 17:39
药品供应问题 - 布地奈德肠溶胶囊出现全国性断货现象,患者面临高温天气寻药困难 [2] - 断货主因是2025年1月该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用药量激增,但生产方美国Patheon药业产能受限 [2][3] - 公司2024年2月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扩产申请,目前处于技术审评阶段,恢复供应时间未明确 [2] - 北京多家医院药房及电商平台均无库存 [2] 公司背景与产品 - 云顶新耀成立于2017年,港股上市代码01952HK,当前市值约236亿港元 [3] - 核心商业化产品包括布地奈德肠溶胶囊、依拉环素、依曲莫德,覆盖肾病、感染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 [3] - 布地奈德肠溶胶囊为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2024年5月国内获批,11月被纳入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达7.07亿元,同比暴涨461%,驱动因素为依拉环素销售增长及布地奈德上市 [4] - 同期净亏损10.41亿元,主要源于上半年mRNA新冠疫苗相关无形资产一次性减值 [4] 患者应对建议 - 公司建议患者优先联系药店登记需求,或通过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
中国首个氟环素类药敏试验标准发布 云顶新耀依拉环素助力解决多重耐药菌感染困境迈出关键一步
智通财经· 2025-06-23 08:18
公司动态 - 云顶新耀宣布中国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标准《依拉环素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规范(2025)》发布,填补国内空白 [1] - 公司抗感染领域系统化布局包括已上市的依拉环素和2025年拟递交上市申请的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预计2030年两款产品均达成15亿元销售峰值 [1][7] - 依拉环素2024年收入达3.53亿元,同比增长256%,预计2030年销售峰值15亿元 [7] 产品技术突破 - 依拉环素作为全球首个氟环素类药物,通过四环素侧链结构改造突破传统耐药机制,抗菌谱覆盖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厌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 [3][4] - WHO将氟环素单独归类为新抗菌药物类别,依拉环素是该类唯一药物 [4] - 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能覆盖铜绿假单胞菌,与依拉环素联用可实现抗菌谱全覆盖 [7] 临床数据表现 - 依拉环素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3天有效率91.1%,治疗结束时有效率90.1%,患者平均3.2天退热 [5] - 对不同病原体治疗结束有效率:大肠埃希菌94.0%、鲍曼不动杆菌91.4%、肺炎克雷伯菌91.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0.3% [5] - 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仅2.7%,30天总临床有效率85.9%,患者好转出院率83.0% [5][6] 行业影响 - 中国药敏检测标准实现从依赖国际到自主创新的跨越,规范由三大权威机构联合制定 [2] - 全国院内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耐药菌感染或成2050年头号致死原因(WHO预测年死亡1000万人) [3][7] - 依拉环素对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敏感率达98.13%,被WHO列为关键优先病原体应对药物 [6]
云顶新耀20250515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聚焦 IgA 肾病治疗、肿瘤疫苗研发等细分领域 [2][3][12] - 公司:云顶新耀,成立于 2017 年,2020 年在港交所上市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战略与商业化成果 - 公司从引进孵化模式转型为自研加引进双轮驱动平台型公司,布局 API 资源平台及盛科感染、智联等蓝海赛道 [3] - 2024 年商业化依拉环素和耐福替尼,耐福替尼七个半月销售额突破 3.5 亿人民币,显示强大商业化能力 [2][3] 耐福替尼相关情况 - 国内唯一完全获批治疗 IgA 肾病药物,2025 年 1 月医保政策落地后,一季度新增患者超 1 万名,远超预期,还获 CDW 完全批准并取消蛋白尿水平限制 [2][3] - 独特设计直接作用于回肠末端黏膜壁细胞免疫,从源头减少致病性 Gd - IgA1 产生,临床试验和患者反馈显示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医保和双通道支付政策提升可及性 [2][6] - 公司预计 2025 年耐康覆盖 700 家以上核心医院,一季度新使用患者超 1 万人,全年预期营收至少 4 亿以上,完全批准将促进各地区落地和放量 [2][15] 其他管线进展 - MI 疫苗、疫情 more、BDK 等多个管线取得进展,个性化肿瘤疫苗 EVM16 联合 PD - 1 已实现患者给药,通用型肿瘤疫苗 EBM14 预计 9 月 30 日前获国内临床试验批件,治疗抗性结肠炎口服产品牧德已在澳门、新加坡、香港上市 [2][5] 其他产品情况 - BTK 药物 EV201 早期临床数据积极,蛋白尿和免疫学 CR、PR 率表现出色,几乎无肝脏副作用,预计海外市场销售峰值可达 5 至 10 亿美元 [4][18] - 云顶新耀 VICAT 平台在肿瘤疫苗研发方面取得进展,个性化肿瘤疫苗 EVM16 进行 IIT 研究,通用型现货肿瘤疫苗已获 FDA 批件,预计年内进行患者招募,临床数据分享预计在 2026 年 [4][21] 行业市场情况 - 中国 IgA 肾病患者数量庞大,有 400 到 500 万统计病例数,慢性肾病患者超 100 万,每年新发确诊病例 10 万例以上,随着创新药物上市和医保加持,市场规模将扩大,是增量市场,竞争空间广阔 [12] - 目前在研品种不能治愈 IgA 肾病,需长期用药管理,更多创新治疗方法上市将拓宽治疗渗透率,不同产品有联用空间,但需考虑支付负担问题 [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API 药物副作用主要是低剂量激素带来的外周水肿、痤疮和满月脸等,发生率相对较低,大多为一过性反应,对长期用药患者影响不显著 [7] - 艾伯维产品会干扰病人免疫球蛋白水平,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在泰达西部 SLE 研究中,40 毫克剂量组曾发生死亡和超敏反应 [8] - 奈康有两年疗效数据支持,三期临床试验揭盲数据显示保护作用有统计学差异,云顶新耀仅有二期揭盲数据,样本较小且未显示更优疗效 [9] - 用药便利性对疾病管理至关重要,方舟口服药一天一次,优于皮下注射产品,奈康作为创新口服药有明显优势 [10][11] - 康霈作为小分子制剂,API 成本低,制剂工艺门槛低,生产成本显著低于生物刺激类产品,未来 3 到 5 年有成本优势和终端价格灵活性潜力 [13] - 迈克康 2025 年医保落地后情况顺利,已覆盖约 600 家医院,目标 800 家核心医院,预计二季度末前覆盖 700 家以上,一季度新使用患者超 1 万人,全年预期营收至少 4 亿以上 [15] - 2025 年一季度新增耐康新患者超 1 万人,4、5 月延续良好趋势,市场需求强劲 [16] - 曾担忧 2025 年二季度市场压力,但四五月趋势不错,五月中旬对全年更有信心 [17] - 云顶新耀生成 CAR - T 技术正在进行猴子实验,此前老鼠实验显示良好安全性和效果,预计 2026 年成为市场热点 [22] - 去年应收账款较高主要因正常账期 2 到 3 个月、四季度发货量大,以及从新加坡进口产品与上海医药集团下属渠道商合作,风险可控 [23][24] - 去年销售额约 3.5 亿元,实际病人用药量可能低于此数字,因存在渠道备货,公司关注医保降价带来的渠道货减值风险,认为可控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