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购
icon
搜索文档
透视花呗、借呗业务:自营余额超50%,其余为联合贷
搜狐财经· 2025-08-08 03:45
业务模式 - 蚂蚁集团消费金融业务分为自营业务和平台业务两部分 自营业务由持牌的蚂蚁消费金融经营 包括自营贷款和与金融机构合作的联合贷 主要产品为花呗和借呗 平台业务由蚂蚁智信与金融机构以助贷形式合作 产品为信用购和信用贷 [1] - 从客户角度看 花呗即信用购 借呗即信用贷 品牌名称不同源于背后服务机构差异 [2] - 花呗产品提供最长41天免息期 支持3/6/9/12/24期还款 年化利率(单利)免息至24% 借呗支持3/6/9/12期还款 年化利率(单利)5.475%至24% 额度可循环使用且无担保 [4] 经营数据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贷款余额3108.49亿元 同比增长36.92% [6] - 2024年末不良贷款55.19亿元 较2023年末39.46亿元增长 不良率从1.74%微升至1.78% [7] - 2024年核销不良贷款64.10亿元 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处于中等水平 低于招联消费金融(144.78亿元)和中银消费金融(70.09亿元) [9][11][12]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3137.51亿元 同比增长30.91% 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规模最大 远超第二名招联消费金融(1637.51亿元) [1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52.13亿元 利息净收入116.30亿元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2.97亿元 [1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收比重从2023年的30.80%降至21.67% 主要来自花呗单期服务补贴 [15][16] - 2024年平均资产收益率1.1%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47% [14] - 2024年净利润30.51亿元 较2023年1.52亿元大幅增长 [15] 业务特征 - 信贷业务以花呗为主 借呗为辅 近年来借呗业务占比有所上升 [5] - 自营投放贷款余额占比超50% 其余为联合贷款 与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 公司出资比例不低于30% [16] - 贷款合同期限12个月及以内的占比97.04% 单笔贷款1万元以内占比64.51% 其中0-3000元占45.14% 3000-10000元占19.36% [16][17] - 利率分布在18%以上的贷款占比呈上升趋势 主要受借呗业务增长推动 所有贷款定价均控制在24%以下 [19] - 主要客户年龄集中在25-50岁 30-40岁人群占比最高 [19]
曾刚:化解压力求突破 消费金融再进阶
经济观察报· 2025-08-07 23:59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转型关键阶段,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重要性日益凸显 [1] - 2024年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2.5%,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从丰富产品、便利服务、优化环境三方面提振消费 [1] 消费金融市场现状 - 广义消费信贷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比重约40% [2] - 消费金融业务增速从2020年20%降至2024年10%以内,反映行业进入内涵提升阶段 [2] -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分别聚焦中高收入人群、年轻客群和下沉市场 [3]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大型银行和互联网巨头扩大份额,中小机构面临资本金不足和风控能力挑战 [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产品形态从传统信用卡扩展至场景分期、信用购、循环贷等多元化形态 [4] - 应用场景覆盖大额耐用消费品(家电/家装/教育/医疗)和小额高频消费(网购/餐饮/娱乐) [4] - 数字化程度领先其他金融业务,OCR识别、活体检测、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 [4] - 《通知》要求围绕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和文化旅游等场景提供专项信贷支持 [6] 监管与服务优化 - 《通知》强调需清晰展示贷款综合成本,加强合同内容管理和费用透明度 [7] - 要求构建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加大违法操作惩治力度以改善行业秩序 [8] - 推出灵活纾困服务(延长还款期限、调整还款政策)缓解居民短期还款压力 [8]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加快数字化转型,注重场景创新与普惠金融结合 [9] -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人性化纾困政策应对经济波动 [9] - 通过数字技术驱动,在城乡协调发展和绿色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