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假冒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非法贸易严重阻碍拉美经济发展
商务部网站· 2025-09-13 00:33
(原标题:非法贸易严重阻碍拉美经济发展) 彭博社9月9日报道,拉美日益猖獗的非法贸易成为地区有组织犯罪团伙主要收入 来源,不仅给国家带来巨额财政损失,也影响到公共健康,削弱了医药、纺织和农业 等关键部门生产。此外,打击非法贸易跨国联盟(TRACIT)指出,"有组织犯罪团伙 将非法贸易所得用于暴力活动,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最新公布的《2025年非法贸易指 数》报告显示,158个参评国家平均得分49.9(分值越高受非法贸易影响越小),丹麦 以76分高居榜首,也门则以25.7分垫底。拉美表现较差国家包括:委内瑞拉(27.1,全 球倒数第二)、海地(32.2)、尼加拉瓜(33.3)、玻利维亚(38.5)和洪都拉斯 (39.3)。从地区看,拉美以47.4分值不及北美(73.3)、欧洲(61)和亚洲(50.9)。 该地区非法贸易活动主要集中在烟草、酒类和假冒产品。其中巴拿马市场所售96%的香 烟来自非法渠道,厄瓜多尔(85%)、哥斯达黎加(47%)、哥伦比亚(36%)。此 外,厄瓜多尔每年因非法酒品销售给国家财政带来上亿美元损失。 ...
中消协半年投诉热点聚焦私域直播等
北京商报· 2025-08-07 00:05
消费者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95971件,同比增长27 23% [1] - 解决投诉50965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 52亿元 [1] - 投诉热点集中在老年消费陷阱、私域引流营销、情绪消费、农产品网购、玉石类直播间、演唱会等领域 [1] 老年消费陷阱 - 互联网诱导陷阱:商家通过"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宣传诱导老年人点击后自动扣取会员费 [2] - 线下会销欺诈:以促销/健康讲座名义向老年人高价销售三无产品,典型案例中净水器售价3980元,京东同品牌产品仅三四百元 [2][3] - 直播虚假宣传:将普通工艺品包装为古董、普通食品宣传为"包治百病"神药 [2] 私域引流营销乱象 - 商家通过短视频/社交平台发布虚假内容,引流至微信等私域交易规避监管 [4][5] - 支付路径分散导致维权困难,商品存在售假、以次充好问题,售后缺失现象普遍 [5] - 翡翠玉石、减肥产品等领域通过短视频引流售假问题突出 [5] 情绪消费问题 - 商品粗制滥造现象严重,部分产品缺乏基本信息且有害物质超标 [7] - 商家利用暧昧话术诱导打赏,导致消费者长期高额消费 [7] - 退费机制不合理,服务未达宣传效果时商家常拒绝退款 [7] 行业监管建议 - 建议短视频平台对私域交易设置统一风险提示页面 [6] - 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对高风险交易弹窗警示 [6] - 情绪消费领域需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准入资质和服务流程 [8]
中消协发布上半年投诉热点,老年消费三类误导行为亟待规范
新京报· 2025-08-06 17:51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8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 析》,报告显示,当前部分不法商家针对老年人群体设置消费陷阱现象层出不穷,且形式不断翻新、手 段更加隐蔽。 报告指出,三类误导行为亟待规范。一是互联网宣传诱导陷阱。一些无良商家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走路 赚钱""免费领红包"等宣传语吸引老年人点击,随后跳转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收取"会员费"。二是线下会 销欺诈陷阱。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促销""免费赠送"或"健康讲座"的幌子,在农村及城乡接合部进行营 销,向老年人兜售"三无"产品、劣质商品或冒用知名品牌名称的假冒产品,并以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格 进行销售。三是直播虚假宣传陷阱。一些不良主播利用老年人信息识别能力较弱、健康焦虑心理等特 点,在网络直播间进行虚假宣传,将普通工艺品包装为"古董收藏品"、将普通食品或保健品宣传为"包 治百病"的神药等,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 中消协表示,老年消费环境的好坏,不仅关乎消费安全,更是社会公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建议相 关部门强化精准化消费教育,面向老年群体开展"短、实、新"的防骗宣传教育,提升其识骗防骗能力。 呼吁子女加强与老年人沟通,主动协助识 ...
中消协发布上半年投诉热点:老年消费陷阱频现 三类误导行为亟待规范
北京商报· 2025-08-06 17:38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孔瑶瑶)8月6日,中消协发布202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根据全国消协组 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95971件,同比增长27.23%, 解决50965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2亿元,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33万人次。 老年消费陷阱频现成为投诉热点。当前,部分不法商家针对老年人群体设置消费陷阱现象层出不穷,且 形式不断翻新、手段更加隐蔽。一是互联网宣传诱导陷阱。一些无良商家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走路赚 钱""免费领红包"等宣传语吸引老年人点击,随后跳转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收取"会员费";二是线下会销 欺诈陷阱。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促销""免费赠送"或"健康讲座"的幌子,在农村及城乡接合部进行营销, 向老年人兜售"三无"产品、劣质商品或冒用知名品牌名称的假冒产品,并以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格进行 销售;三是直播虚假宣传陷阱。一些不良主播利用老年人信息识别能力较弱、健康焦虑心理等特点,在 网络直播间进行虚假宣传,将普通工艺品包装为"古董收藏品"、将普通食品或保健品宣传为"包治百 病"的神药等,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 中消协指出,老年消费环境的好坏,不仅关乎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