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停车顾问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调研记录】汇丰晋信基金调研德科立、传音控股等8只个股(附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4-30 08:13
德科立 - 2025年Q1营收同比微增6%,利润率显著下滑,受高毛利业务调价、DCI业务成本激增及产品结构调整影响 [1] - 800G DCI产品已进入客户定制开发阶段,预计年内可落地,暂未向L波段扩展 [1] - Q1扩产难点为海外基地建设和国内新产线认证周期长,预计Q3-Q4产能瓶颈将逐步缓解 [1] - 泰国产线年底验证不影响国内产线的海外供货,主要挑战在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 [1] - 算力需求爆发驱动DCI订单大幅增长,产能优先保障前期订单 [1] - 国内骨干网建设按计划进行,新的国干项目2025年能完成招标工作 [1] 传音控股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30.04亿,同比减少25.45%,归母净利润4.90亿,同比减少69.87% [2] - 受市场竞争及供应链成本影响,一季度营收及毛利减少,全年毛利率将根据成本变化和市场竞争调整 [2] - 移动互联业务依托手机流量基础,通过优化产品体验、拓展生态合作及业务创新,为新兴市场数字化生态建设赋能 [2] - 推出多款集成AI技术的新品,如TECNO CMON 40系列、MEGBOOK S14、I Glasses Pro,为用户提供智能交互体验 [2] - 销售区域集中在新兴市场,这些市场人口基数大,智能手机渗透率低,存在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升级需求 [2] - 基于新兴市场用户需求,提升产品创新和体验,推进线上线下渠道布局,扩大扩品类业务规模 [2] 广东宏大 - 一季度民爆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整体趋向稳定,短期受市场价格、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3] - 未来随着民爆行业整合进程加快,民爆市场集中度提升,预计整体民爆产品毛利率有一定提升空间,但不同区域因民爆市场不一,毛利率预计呈结构化差异 [3] - 新疆地区营收增幅主要系近年在新疆中标矿服项目投产带来的增量 [3] - 西藏地区业务规模增长主要来自巨龙铜矿、玉龙铜矿,以及宝翔铅锌矿项目的良好运营 [3] - 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沿"一带一路"国家,聚焦南美、南非重点区域市场,推动海外民爆市场布局和矿服民爆业务协同 [3] - 一季度增加设备采购和其他开支等投入,业务规模扩大导致各项目前期投入增加,故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出较流入大 [3] 广联达 - 2025年将继续优化人员结构,数字成本业务作为公司业务的压舱石,对其未来的稳健发展和增长有信心 [4] - 计划扩展产品应用范围,结合不同应用场景,利用新清单政策,提升产品续费率和市场份额,满足客户多业态成本管理需求 [4] - 城市更新涉及多个行业,政策导向明确,对此领域增长趋势持乐观态度,但目前收入占比仍较低 [4] - 销售费用增加因业务开展导致广告、宣传、差旅等费用上升,研发费用增加因自研软件摊销和技术研发投入,全年人力成本预计明显下降 [4] - 业务主要在国内,国外业务占比小,核心业务通过本地授权销售和服务,关税直接影响有限 [4] - AI策略包括攻克技术卡点、提升竞争力、赋能产品,具体应用在Concetto、新算量、交易等产品上 [4] 捷顺科技 - 通过错峰停车、月卡代销、VIP车位改造等方式实现车位增收,增收空间为5%~20% [5] - 停车经营业务分为三层级,毛利率分别为50%多、70%以上、20%左右 [5] - AI为C端车主提供停车顾问服务,为B端车场经营方提供经营诊断和风控功能 [5] - 车位电商模式允许非捷顺品牌车场快速接入平台,实现车位增收 [5] - 云托管业务在线托管服务车道数超1.6万条,续约率高 [5] - 与地图厂商合作提供出行全链条服务,已与腾讯地图合作上架车位产品 [5] 亚辉龙 - 正全面推进产品矩阵、技术研发、客户服务、办公数据等与DeepSeek等人工智能平台的深度融合 [6] - 在实验室自动化领域,亚辉龙iTLA Max全场景智慧生态解决方案系统与DeepSeek等AI技术平台的融合不断深化 [6] 中航成飞 - 是我国航空整机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的主要基地,具备完整的机头设计研发体系和航空大部件制造专业化优势 [7] - 2025年一季度产品处于零部件生产阶段,暂未形成销售收入,二季度开始进入产品交付周期,预计可支撑全年经营业绩达成 [7] - 建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研发投入逐年提升,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7] - 通过高质量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现金分红、股权激励等手段进行市值管理 [7] 精智达 - 2024年新型显示业务线毛利率下降,主要系产品结构影响,Cell段产品占比较2023年下降 [7] - 半导体业务线收入占比上升至超30%,测试机产品核心部件自主化推动,毛利率上升 [7] - 2025年一季度半导体业务线收入占比继续提升至超70%,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整体毛利率波动 [7] - 新型显示业务毛利率因海外市场提升 [7] - CP和高速FT测试机处于最后验证阶段,关键SIC芯片已通过客户验证,具体时间待定 [7] - 存储测试机核心部件自主国产化重要,正逐步推进进口部件替代工作,保障供应链安全并提升毛利率 [7] 消费电子ETF - 跟踪国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 [9] - 近五日涨跌0.26% [9] - 市盈率34.13倍 [9] - 最新份额为20.3亿份,减少了36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763.5万元 [9]
捷顺科技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捷顺科技[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实现历史性利润突破,创新业务新签订单 12.8 亿元,同比增长 44%,占比达 53%;收入端占比提升至 42%,与传统业务几乎持平[3] - 2024 年底创新业务在手订单超 16 亿元,2025 年一季度末达 18 亿元;2025 年一季度整体新签订单增长 64%,创新业务增长 180%以上,传统硬件部分扭转下滑势头[3] - 2025 年一季度创新业务收入端占比提升至 57%,首次实现利润转正[3] 2. **转型进展** - 创新业务新签订单和收入持续增长,已超过传统业务[4] - 去地产化基本完成,新建订单 90%以上来自存量项目,大客户坏账问题处理完毕[4] - 现金流自 2022 年持续转正,2024 年流入超 2 亿元[2][4][7] 3. **发展策略** - 加大转型力度,使创新业务规模化,聚焦“AI + 智慧停车经营”,分为停车费结算服务、停车车位代运营、智慧停车解决方案三层[5][6] 4. **财务表现** - 传统业务下滑影响毛利,创新业务订单多且具长期收益特点,为后续业绩提供支撑[7] - 非经常性收入减少约 4000 万元致利润端下滑[7] - 现金流状况良好,创新业务现金流生成能力强[7] 5. **电商模式** - 打破设备限制,提升停车位运营增收业务覆盖面,基于捷停车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开展[7] - 分为代运营业务(帮车场增收,分成 20%)、自营业务(购买停车券经营停车场资产)、围绕车场经营的智能化服务(C 端“停车顾问”和 B 端“车场经营顾问”)三层[7] 6. **平台车位收费** - 通过平台将空置车位资源包装成产品销售,推送给周边 1 - 3 公里注册车主,解决停车需求并提供优惠[8] - 上线项目平均增收约 10%,新上线项目 3 个月内平均增收约 5 个点,预计未来整体目标达 10 个点左右[2][8] - 与当地政府合作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8] 7. **AI 技术应用** - C 端打造“停车顾问”,规划停车路线和方案;B 端帮助分析车场经营数据,提出经营方案、定价建议和套餐配置等[9] - 提升车主体验和经营方管理效率,使公司战略聚焦智慧停车经营领域[9] 8. **停车经营业务逻辑及毛利率** - 停车费结算:线上信用支付,收取千分之六手续费,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给通道方;2024 年业务规模约 130 亿元,2025 年预计 150 - 160 亿元,毛利率 50%[10][11] - 车位运营:帮客户释放并代运营车位,平台收约 18%费用,毛利率 80% - 90%[11] - 自运营:购买车券或接管车场经营,收入基数大,平均毛利率约 20%[11] 9. **AI 智慧停车场价值** - C 端提供出行信息,规划停车方案,提高用户粘性;B 端优化报表生成和市场分析,推送增收建议,提高管理效率[12] 10. **合作进展** - 捷停车代运营业务在腾讯地图上线,与高德地图对接,未来计划推广至更多大型平台[13] 11. **地产行业影响** - 去地产化基本成功,新签订单 90%以上来自存量项目,地产行业影响大幅减少[14] - 累计计提两个多亿坏账,2024 年计提 5000 多万,绝大部分已处理完毕,预计 2025 年减值大幅下降[14] 12. **云托管业务进展** - 处于稳定和持续发展阶段,2024 年底 1.5 万多条收费车道,目前增至 1.6 万多条,预计 2025 年底接近 2 万条[15] - 续约率接近 90%,毛利率接近 70%,为停车经营战略提供支撑[2][15] 13. **政府停车运营业务进展** - 针对政府端城市停车业务,运营端有较好空间,如重庆公租房车位运营,每年保底收入 7300 万元[16] - 拓展国资项目,盘活路侧停车资源,提高价值并分润给政府[16][17] 14. **AI 与 MCP 结合及展望** - AI 在智慧停车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公司以“AI + 停车经营”为战略方向[18] 15. **智慧停车和新能源储能布局及展望** - 2022 年开始布局“停充一体”,融合停车与充电场景,2024 年充电领域新签订单 1.6 亿元[19] - 引入储能业务,面向中小型工商业用户,提供节省成本方案,纳入整体战略板块[20] - 继续推进“停充一体”战略,帮助客户赚取服务费、降低用电成本和实施能耗管理[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目前尚不清楚捷停车平台是否已连接到阿里云提供的 MCP 服务平台,具体情况需进一步了解[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