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免疫试剂
icon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528
国信证券· 2025-05-28 09:18
报告核心观点 - 对蜜雪集团、迈克生物、爱博医疗、杭州银行、BOSS直聘等公司进行分析并给出投资建议,同时对宏观与策略、金融工程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市场走势分析 [3][6][24] 宏观与策略 固定收益专题研究 - 5月贸易摩擦缓和,降准降息落地,避险情绪降温;利率债短期限品种收益率下行,长期限品种收益率上行;信用债信用利差收窄;违约金额降至今年以来最低 [6] - 美国制造业景气回升,新增就业保持韧性,通胀低位企稳且通胀预期有所回升;欧元区通胀低位企稳,日本经济景气回升 [6] - 4月基于生产法测算的月度GDP同比增速约为5.1%,较3月回落0.8个百分点,仍高于全年目标;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生产增速均回落,但工业生产增速处历史高位;4月消费、投资、出口增速均下行,出口增速处历史高位,消费和投资增速偏低;5月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B底部震荡,表现略逊于历史平均;5月国内CPI和PPI同比降幅或均扩大 [6] - 5月7日央行降准50BP,调降7天逆回购利率10BP至1.4%;5月20日调降1年期和5年期LPR10BP [6] - 关注商业银行二永债波动规律研究 [6] - 预计短期债市焦点回到国内二季度经济数据,随着政策托底效应减弱,债市收益率下行概率更大 [6] 行业与公司 蜜雪集团 - 蜜雪集团是现制茶饮NO.1,下沉与加盟标杆,2024年底全球门店数达46479家,2024年营收248.3亿元/+22.3%,归母净利润44.4亿元/+41.4%,收入/利润CAGR(2021 - 2024年)达33.9%/32.4%,商品销售是创收核心,创始人兄弟持股83% [7] - 2025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约3109亿元,2023 - 2028年复合增速约19.7%;2023年CR5为49%,蜜雪冰城份额占20.2%居首;茶饮出海东南亚是首选,蜜雪冰城2023年出杯量市占率约19.5% [8] - 成长公式为单店创收*门店规模*供应链赋能,预计2025 - 2027年单店GMV为145.4/149.3/152.7万元,增速4.8%/2.7%/2.3%,单店商品销售创收为58.4/60.0/61.4万元;预计2025 - 2027年门店分别净增7700/8855/8930家;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稳中有增分别为32.5%/32.6%/32.7% [9] - 5年期维度测算,蜜雪集团门店规模有望达10万家,中性偏乐观假设下2030年蜜雪集团收入/归母净利润有望达645/119亿元,IP商业化成长值得期待 [10]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5.4/66.5/78.3亿元,同增24.8%/20.1%/17.7%,给予2025年PE目标38 - 40x,对应未来1年合理RMB市值区间为2104 - 2215亿,较现价有14.3 - 20.3%的涨幅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0] 迈克生物 - 2024年公司营收25.49亿(-11.98%),归母净利润1.27亿(-59.44%),2025年一季度营收5.10亿(-17.22%),归母净利润0.24亿(-80.09%),公司处于市场调整投入期和集采政策实施过渡期,近年着力代理业务剥离与自主产品聚焦 [11] - 2024年代理产品收入6.12亿(-37.64%),自主产品收入19.13亿(+1.75%);2024年海外收入为1.62亿,同比增长59.21%,推进全球化营销网络和本土化制造 [12]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5.1%(-0.2pp),2025Q1毛利率回升至56.8%;2024年销售费用小幅下降约1%,管理费用下降约10%,财务费用同比下降约30%;研发费用率12.7%(+1.5pp) [13] - 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2.73/3.54/4.24亿,同比增速115.2%/29.7%/19.8%;摊薄EPS = 0.45/0.58/0.69元,当前股价对应PE = 26/20/17x,维持“优于大市” [14] 爱博医疗 - 2024年公司营收14.10亿(+48.24%),归母净利润3.88亿(+27.77%);2025Q1收入3.57亿(+15.07%),归母净利润0.93亿(-10.05%),视力保健业务处于培育期 [16] - 人工晶体收入5.88亿(+17.66%),销量同比增长44.93%;“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收入2.36亿(+8.03%),销量同比增长2.40%;隐形眼镜收入4.26亿(+211.84%),销量同比增长241.11% [17] - 2024年毛利率为66.23%(-9.78pp),净利率为27.45%(-2.62pp),2025Q1净利率为25.14%环比提升;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PR)已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 [18] - 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4.69/5.78/7.17亿,同比增长20.7%/23.4%/23.9%,当前股价对应PE为30.7/24.8/20.1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9] 杭州银行 - 2025年5月26日晚间,“杭银转债”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将夯实核心资本 [19] - 公司治理机制和区域经济优势明显,高成长属性价值彰显,具备短期催化和中长期高成长优质标的双重逻辑,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9] BOSS直聘 - 25Q1公司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13%,环比+19%;现金账单收入为21.8亿元,同比+6%,环比+19%;本季度毛利率为83.8%,同比+1pct,环比+1pct;经调整净利润7.6亿元,同比+44%,经调整净利润率40%,同比+9pct,环比持平 [20] - 公司维持全年的Non - GAAP营业利润为30亿预期,预计利润率后续季度持续提升 [21] - 2025Q1平台MAU5760万,同比+24%,环比+9%;累计12个月付费企业数640万,同比+12%,环比+5%;ARRPU值(累计12个月)为1170元,同比增长6%;1 - 4月平均新增发布职位数同比涨了17% [23] - 公司围绕AI技术深化应用,扩大AI用户测试规模和渗透率 [24] - 维持利润预期,预计25 - 27年经调整利润33.5/43.1/52.7亿元,同比增长24%/29%/22%,对应PE值19/15/12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4] 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日报 - 2025年5月27日A股震荡走低,大部分指数下跌,中证2000指数、北证50指数、沪深300价值指数表现较好;医药、商贸零售等行业表现较好,有色金属、电子等行业表现较差;黄酒、虫害防治等概念表现较好,黄金精选、液态金属等概念表现较差 [24] - 当日市场情绪较为高涨,收盘时有95只股票涨停,有5只股票跌停;昨日涨停股票今日收盘收益为3.82%,昨日跌停股票今日收盘收益为0.77%;今日封板率74%,较前日提升2%,连板率41%,较前日提升9% [25] - 截至2025年5月26日两融余额为18059亿元,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为2.3%,两融交易占市场成交额比重为8.2% [25] - 2025年5月26日创50ETF富国溢价较多,沪港深300ETF折价较多;当日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为14亿元,折价率为4.03%;当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分别处于近一年来16%、13%、10%、11%分位点 [26] - 近一周内安杰思等被较多机构调研,2025年5月27日龙虎榜数据中,星徽股份等机构专用席位净流入较多,新天地等机构专用席位净流出较多;格力博等陆股通净流入较多,百利电气等陆股通净流出较多 [27] 市场数据 商品期货 - 黄金收盘价774.98,涨跌幅-0.51%;白银收盘价8235.00,涨跌幅-0.21%等多种商品期货数据 [29] 全球证券市场统计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等全球多个股票市场指数的最新收盘价、1日、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涨跌幅及30天波动率数据 [33] 沪深港通资金流入流出 - 展示沪深港通资金流入流出前十股票相关数据 [34] A股资金流入流出 - A股资金流入流出前十股票相关数据,部分流入流出资金无数据 [35] 港股资金流入流出 - 港股资金流入流出前十股票相关数据 [36]
迈克生物(300463):加快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调整 推进智慧化实验解决方案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5-27 18:4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5.49亿(-11.98%),归母净利润1.27亿(-59.44%),其中第四季度营收6.01亿(-12.0%),归母净利润亏损1.55亿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10亿(-17.22%),归母净利润0.24亿(-80.09%) [1]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损失0.94亿,公司处于市场调整投入期和集采政策实施的过渡期 [1] 业务结构调整 - 近5年直销收入占比从50.78%下降至32.61%,自主产品收入占比从50.03%提升至75.07% [1] - 2024年代理产品收入6.12亿(-37.64%),自主产品收入19.13亿(+1.75%) [2] - 公司持续推进代理业务剥离与自主产品聚焦,加强智慧化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落地 [1][2] 产品表现 - 2024年免疫试剂收入10.29亿(+8.04%),生化试剂4.99亿(-13.53%),临检试剂2.14亿(+21.77%),自主仪器收入1.58亿(+6.12%) [2] - 2024年自主产品流水线安装346条,累计安装891条,其中生免流水线128条,累计222条 [2] - 免疫仪器2024年出库1352台,其中i3000、i6000合计560余台,2025年第一季度出库142台 [2] 海外市场 - 2024年海外收入1.62亿(+59.21%),在"16+1"战略部署下逐步建立全球化营销网络并推进本土化制造 [2] 毛利率与费用 - 2024年综合毛利率55.1%(-0.2pp),自主产品毛利率下降约4.77pp,自主试剂毛利率下降约2pp,2025Q1毛利率回升至56.8% [3] - 2024年销售费用小幅下降约1%,销售费用率25.4%(+2.9pp),管理费用下降约10%,管理费用率6.5%(+0.1pp),财务费用同比下降约30%,财务费用率0.6%(-0.2pp) [3] - 研发费用率12.7%(+1.5pp),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2.73/3.54/4.24亿,同比增速115.2%/29.7%/19.8%,摊薄EPS=0.45/0.58/0.69元 [4] - 公司业务涵盖生化、免疫、血球等9大平台,智慧化实验解决方案和海外市场推广持续推进 [4]
迈克生物(300463):加快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调整,推进智慧化实验解决方案落地
国信证券· 2025-05-27 17: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7][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加快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调整,业绩表现承压,但免疫和临检试剂保持较快增长,流水线和智慧化实验室解决方案推进卓有成效,海外收入增长显著,毛利率企稳回升,经营性现金流稳健,代理业务剥离和直转分战略调整成效有望显现 [2][3][10][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收 25.49 亿(-11.98%),归母净利润 1.27 亿(-59.44%),Q4 营收 6.01 亿(-12.0%),归母净利润亏损 1.55 亿;2025Q1 营收 5.10 亿(-17.22%),归母净利润 0.24 亿(-80.09%) [2][10] - 预计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 2.73/3.54/4.24 亿,同比增速 115.2%/29.7%/19.8%;摊薄 EPS=0.45/0.58/0.69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26/20/17x [4][26] 产品结构 - 近 5 年直销收入占比从 50.78%降至 32.61%,自主产品收入占比从 50.03%提升至 75.07% [2][10] - 2024 年代理产品收入 6.12 亿(-37.64%),自主产品收入 19.13 亿(+1.75%);2025Q1 代理产品收入 0.95 亿,自主产品收入 4.07 亿(-3.23%) [3][16] - 2024 年免疫试剂 10.29 亿(+8.04%),生化试剂 4.99 亿(-13.53%),临检试剂 2.14 亿(+21.77%),自主仪器收入 1.58 亿(+6.12%);2025Q1 免疫试剂 2.1 亿(-4.20%),生化试剂 0.95 亿(-26%),临检试剂 0.49 亿(基本持平),自主仪器 0.51 亿(+134.67%) [3][16] 市场策略 - 推进智慧化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落地,2024 年自主产品流水线安装 346 条,累计 891 条,生免流水线 128 条,累计 222 条;2025Q1 流水线安装 101 条,生免流水线 36 条 [3][16] - 免疫仪器 2024 年出库 1352 台,i3000、i6000 合计 560 余台,2025Q1 出库 142 台 [3][16] - 2024 年海外收入 1.62 亿,同比增长 59.21%,在“16 + 1”战略下建立全球化营销网络并推进本土化制造 [3][16] 财务指标 - 2024 年综合毛利率 55.1%(-0.2pp),自主产品毛利率下降约 4.77pp,自主试剂毛利率下降约 2pp;2025Q1 毛利率回升至 56.8% [4][22] - 2024 年销售费用小幅下降约 1%,销售费用率 25.4%(+2.9pp);管理费用下降约 10%,管理费用率 6.5%(+0.1pp);财务费用同比下降约 30%,财务费用率 0.6%(-0.2pp);研发费用率 12.7%(+1.5pp) [4][22] - 2024 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6.38 亿(-29.70%),与归母净利润比值达 500%,货币资金账面余额 6.71 亿;2025Q1 应收账款余额 14.41 亿,较年初下降 7.80% [24]
迈克生物(300463) - 300463迈克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5-06 18:40
经营业绩 收入与利润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4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7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1.98%、59.44%;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0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0.24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7.22%、80.09% [5] - 2024 年公司代理产品收入 6.12 亿元,自主产品收入 19.13 亿元,自主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 1.75%;2025 年一季度,代理产品销售收入 0.95 亿元,自主产品销售收入 4.07 亿元,一季度自主产品销售收入下滑 3.23% [5][6] - 2024 年自主产品中免疫试剂 10.29 亿元,同比增长 8.04%;生化试剂 4.99 亿元,同比下降 12.53%;临检试剂 2.14 亿元,同比增长 21.70%;自主仪器销售收入 1.58 亿元,同比增长 6.12% [5] - 2025 年一季度免疫试剂 2.1 亿元,同比下降 4.20%,生化试剂 0.95 亿元,同比下降 26%;临检试剂 0.49 亿元,基本持平,自主仪器 0.51 亿元,同比增长 134.67% [6] 毛利率 - 2024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 55%左右,自主产品的毛利率下降 4.77 个百分点,自主试剂毛利率 80%左右,下降约 2 个百分点 [7] - 2025 年第一季度,与 2024 年一季度相比,综合毛利率下降约 1 个百分点,自主产品毛利率受仪器销售影响下降 4.76 个百分点,自主试剂的平均毛利率相对平稳 [7][9] 费用 - 2024 年度,公司销售费用小幅下降约 1%,管理费用下降约 10%,财务费用同比下降约 30%,研发投入基本平稳 [10] - 2024 年度商誉减值 0.94 亿元,公司在数字化改革方面投入较大,进行了新系统的上线切换 [10] 核心业务进展 - 2024 年,公司自主产品流水线安装 346 条,累计安装 891 条,其中生免流水线 128 条,累计 222 条;2025 年第一季度,流水线安装 101 条,其中生免流水线安装 36 条 [11] - 免疫仪器方面,化学发光分析仪推出了 i 800、i 1000、i 3000、i 6000 系列产品,2024 年度出库 1352 台,其中 i 3000、i 6000 合计 560 余台,2025 年第一季度出库 142 台 [11] 投资者问答 行业影响要素 - 2025 年第一季度市场承压,公司内部 2024 年加强代理业务与区域子公司剥离,直销转分销调整预计 2025 年收尾,影响相对较小 [14] - 行业政策方面,医保改革、集采和 DRG 等政策落地的财务影响需时间显现,DRG 政策对终端市场整体检测量影响在 20%-30%不等,部分区县二级医院超 30%,对发光存量影响预计超 20% [14] - 关税贸易战可能加速国产厂家替代入局,公司 2025 年将继续推进产品与方案营销及分销体系建设 [14] 业务销量增长情况 - 生化试剂 2024 年销量同比增长 19.16%,2025 年一季度同比下降 25.27%;免疫试剂 2024 年度同比增长 2.67%,2025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8%;临检试剂 2024 年度同比增长 33.16%,2025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32.54% [14] 集采政策对免疫板块影响 - 集采政策落地后,公司免疫板块传染病项目销量增长 14.28%,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增长 39%,肿瘤标志物项目增长 40.22%,心肌项目增长 19.25% [15] - 2025 年第一季度,传染病项目销量基本平稳,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略有下降,肿瘤标志物项目增长 40%,心肌项目增长 24.73% [15] - 安徽牵头的集采仍处于价格调平复核阶段,各联盟省份尚未正式发布实施,公司预计集采政策落地后,医院采购价平均降幅约为 50%,出厂价平均降幅最终可能约为 30%,短期内不会再广泛性降价 [15] 海外业务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 1.6 亿元,同比增长近 60%,主要产品为临检与发光的低速仪器及其配套试剂,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及部分美洲地区 [15] - 2025 年第一季度,海外销售收入近 5,000 万元,同比增长 90%,公司预计成立新的海外销售子公司,未来加大海外市场投入 [15] 达微商誉减值 - 达微是早期收购的数字 PCR 产品项目,2024 年因预期与实际收入偏差进行商誉减值,目前商誉减值基本完成,余额约为 3,000 万元,具体视数字 PCR 市场表现而定 [17] 智慧化实验室 - 公司从实验室设计、智慧化中间体、报告改造、全面自动化的流水线硬件、AI 智能审核、AI 解读、智慧服务等方面全面打造智慧化实验室,已建成几家三甲医院智慧实验室示范医院,多家医院处于招标流程中 [19] 临检业务 - 临检业务在体外诊断领域占比小但增长空间乐观,目前规模约为 2 亿元,预计未来高速增长,通过跨平台链接使医疗机构常规项目覆盖率达近 80% [19] 发光业务营收占比 - 2024 年度,公司发光业务中免疫产品线营业收入为 10.29 亿元,传染病项目在免疫板块中的营收占比约为 40%,甲状腺功能检测、肿瘤标志物、心肌项目各占 12%-13%,炎症、激素项目占比约为 5%-6% [19] 流水线装机与试剂上量 - 2025 年公司预计新装机流水线超过 500 条,存量市场中部分升级替换的流水线能较快带来试剂上量,增量市场中新装机流水线上量周期长,可能拉低整体上量速度 [19][20] 税率调整 -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公司将生物制品的税率从 3%调整为 13%,分销部分税率调整在经销商层面同步体现,目前直销客户少,税率调整影响较小 [20] 行业展望 - 未来两至三年是行业发展关键时期,公司直销转分销剥离工作基本完成,计划将代理产品占比控制在 10%以内 [20] - 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处于调整变化中,公司期望在未来竞争中抓住机遇,实现自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增长目标、海外市场结构化目标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