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有云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金山云(03896):25Q2收入增速回升,AI业务强劲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4 20: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8] 核心观点 - 25Q2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24%(Q1为11%),AI业务是核心增长驱动,略超预期 [5] - 调整后净亏损3亿元,亏损率13%,公司指引下半年收入增速环比加速 [5] - AI业务收入强劲增长,算力投入方式调整导致短期利润率下滑,但现金储备充足支持业务投入 [8] - 国内大模型持续迭代,算力供给担忧缓解,DeepSeek-V3.1发布使用新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小米AI投入明确,金山云直接受益于基座模型、智驾等训推需求增长 [8] - 小幅下调25-27年收入预测至94.09/110.50/124.91亿元(原预测98.67/114.12/128.71亿元),仍看好作为金山+小米生态核心云厂价值 [8] 财务表现 - 25Q2公有云服务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2%(Q1为14%),其中AI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超120%,占公有云收入比例提升至45% [8] - 行业云服务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10% [8] - 来自金山+小米的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69.5%,收入占比提升至27%,25H1完成本年关联交易金额上限的40% [8] - 25Q2调整后毛利率15%,同环比小幅下滑,主要因算力投入由自采模式部分转向租赁合作模式,缓解负债压力但短期影响利润率 [8] - 截至6月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储备55.2亿元 [8] - 2025E-2027E营业收入预测94.09/110.50/124.91亿元,同比增长21%/17%/13% [7][8] - 2025E-2027E调整后净亏损预测10.72/8.41/3.38亿元 [7][8] 业务与客户 - AI业务是最核心增长驱动,智算云需求增长带动基础云产品收入提升 [8] - 金山+小米生态协同效应持续显现,贡献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8]
金山云(KC):AI业务引领高质量增长,生态协同效应价值凸显
国元香港· 2025-08-21 19:53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目标价16.80美元,较现价13.80美元有21.6%上涨空间 [1][5][10] 核心观点 - AI业务成为增长核心驱动力,二季度AI相关收入达7.3亿元,同比增长超120%,占总营收31.1% [4][7][8] - 公有云业务重回高速增长轨道,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1.7%,其中AI贡献占比达45% [3][7] - 生态协同效应显著,来自小米和金山集团的收入贡献稳定在总收入的25%以上 [7][10]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570.1%至4.1亿元,EBITDA率达17.3% [3][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23.5亿元,同比增长24.2%,环比增长19.3% [3][7] - 预计2025年营收94.25亿元(9,425百万元),同比增长21.07% [6][13]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3年12.1%提升至2025年预测的19.1% [13] - 净亏损收窄趋势明确,预计从2024年-19.67亿元改善至2027年-0.80亿元 [6][13] 业务亮点 - 完成国产芯片适配,支持小米大语言模型训练,发布AI计算集群服务 [8][10] - 构建全栈AI服务能力,从IaaS基础算力延伸至PaaS平台服务 [8] - 行业云业务稳健增长,二季度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10.1% [3][7] 估值与预测 - 目标价对应2025财年PS约3.5倍 [5][6] - 总市值37.94亿美元,净资产11.47亿美元 [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复合增长率约18%,达131.95亿元 [6][13]
科创板开板六周年!盘点科创板的十五项“第一”!
梧桐树下V· 2025-06-14 12:11
科创板六周年盘点 整体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13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588家总市值超6.8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80% [1] 第一家科创板转板公司 - 观典防务为国内领先无人机服务提供商2022年5月25日成为首家北交所转科创板企业转板上市当年营收2.9104亿元扣非净利润0.7869亿元但2024年营收同比降57.5755%至8998.384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3588亿元 [2] 第一家亏损上市的公司 - 泽璟制药为肿瘤新药研发企业2020年1月23日上市为A股首家亏损上市公司2016-2019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研发费用占比高2024年营收5.33亿元同比增长37.91%但仍未盈利 [3][4] 第一家被收购的科创板公司 - 浩欧博主营体外诊断试剂2024年被中国生物制药以6.3亿元收购55%股权成为"并购六条"后首例科创板标的2024年归母净利润3680.38万元同比降22.15%未完成业绩承诺 [5][6] 科创板退市第一股 - 紫晶存储因IPO及上市后持续财务造假2023年5月31日退市涉及虚增营收8.2亿元利润4亿元未披露对外担保8.73亿元实控人被批捕 [7][8][9] 第一家同股不同权公司 - 优刻得2020年1月20日上市为A股首家同股不同权企业实控人通过A类股拥有5倍表决权发行后持股23.1197%但控制60.0578%表决权 [10][11] 首单重大资产重组 - 华兴源创2020年6月完成收购欧立通100%股权交易作价11.5亿元为首单科创板重大资产重组项目 [12][13] 红筹上市第一股 - 华润微2020年2月27日上市为首家红筹架构直接登陆A股企业2024年营收101.19亿元同比增长2.20%但扣非净利润同比降42.87%至6.44亿元 [14] 发行价最高纪录 - 禾迈股份2021年12月20日上市发行价557.80元/股创A股纪录2024年营收19.93亿元同比降1.63%扣非净利润2.94亿元同比降44.13% [15] 创始人年龄纪录 - 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为90后通过多层架构控制34.0043%表决权 [16][17][18] - 祥生医疗原实控人莫善珏退休时84岁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 财务及规模之最 - 中芯国际以6612亿元市值居首2024年营收577.96亿元同比增27.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 [21] - 晶科能源2024年营收924.71亿元居首但同比降22.08%员工数33809人同比减41.07% [22][25] - 传音控股2024年扣非净利润45.41亿元居首但同比降11.54% [23][24] 区域分布 - 江苏省以11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居首占比19.22%苏州(57家)、南京(16家)、无锡(14家)为集中地行业覆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 [26]
【窥业绩】金山云Q1业绩逊色,AI业务能否力挽狂澜?
金融界· 2025-05-29 14:2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9.7亿元 同比增长10.9% 环比下降11.7% 不及市场预期 [1] - 公有云服务收入13.54亿元 同比增长14.0% 环比下滑4.0% [1] - 行业云收入6.17亿元 同比增长4.8% 环比下滑25.0% [1] - AI业务收入5.25亿元 同比激增228% [1] 盈利能力 - 一季度毛利3.18亿元 同比增加8.5% 环比下滑25.3% [2] - 毛利率16.2% 较上年同期16.5%保持稳定 较上季度19.1%下降2.9个百分点 [2] - 净亏损3.16亿元 较上年同期3.64亿元收窄 较上一季度2亿元亏损扩大 [2] 市场反应 - 5月28日美股金山云大跌7.91% 报11.88美元/股 [1] - 5月29日港股金山云跌幅5.51% 报6.35港元/股 [1] - 花旗银行下调目标价从21.5美元至19美元 [2] 业务分析 - 收入同比增加主要来自小米和金山生态系统AI相关客户 [1] - 环比下降主要受行业云季节性影响 [1] - 毛利率季度下降因AI投资增加和高利润行业云项目延期 [2] - 亏损同比改善因收入质量提升和成本控制 [2] 行业前景 - 中国AI投资周期加速 公司作为领先AI云基础设施服务商有望受益 [3] - 预计2025年在中国云计算市场表现优异 实现20%同比收入增长 [3] - AI收入预计同比增长91% 占总收入27% [3] - 金山办公智能文档处理和小米智能终端升级催生AI算力需求 [2]
金山云:第一季度总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10.9%
快讯· 2025-05-28 20:06
财务业绩 - 第一季度总收入达19.7亿元(271.51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0.9% [1] - 公有云服务收入为13.54亿元(186.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0% [1] - 行业云服务收入为6.17亿元(85.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4.8% [1] - 经调整毛利为3.28亿元(45.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9.6% [1] - 经调整经营亏损为5580万元(7.7百万美元),同比收窄56% [1] - 经调整EBITDA利润达到3.19亿元(43.9百万美元),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16.2% [1]
IDC报告:AI推动公有云市场增长,阿里云连续三个季度份额回升
快讯· 2025-04-30 13:47
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跟踪报告 - 2024下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948 2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3 8% [1] - AI技术推动公有云市场整体回暖 [1] - 阿里云以市场份额第一领跑 连续三个季度份额回升 [1] - 市场排名依次为华为第二 中国电信第三 中国移动第四 腾讯第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