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终端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大消息,事关具身智能产业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15:02
政策目标与产业规模 - 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 [1] - 建设不少于4个高质量孵化器 集聚百家行业骨干企业 落地百大创新应用场景 推广百件国际领先产品 [1] - 上海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1] 技术攻关与创新体系 - 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具身语料、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 按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3] - 支持本体机器人企业联合基础模型企业攻关运动控制模型 构建通用运动控制体系与操控技能库 [3] - 加快双系统、端到端等技术架构探索 提升上下肢、手眼、脑身协同水平 [3] - 依托市级语料平台开展共性技术攻关与大规模语料库建设 对购买语料服务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年语料券支持 [4] 产业基础设施与平台建设 - 建设算力、实训场、中试、投资、租赁五大公共服务平台 对平台建设项目按总投资给予最高50%且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 [5] - 对达到一定算力租用规模企业给予最高4000万元/年算力券支持 [5] - 建设数字孪生实训场实现仿真训练-真实验证-迭代学习闭环 [5] - 支持多方建设中试平台 培育复合型中试工程师团队 [5] 资金支持与产业生态 - 强化市级人工智能先导产业母基金战略牵引 推动设立CVC与产业生态基金 [6] - 探索算力和语料作价入股等模式 发展新型金融工具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可及性 [6] - 健全早期培育+早期投资机制精准支持相关企业 [6] 产业链培育与产品开发 - 加快专用芯片、核心主板等零部件研制 增强软硬协同适配能力 [8] - 推动关节模组、智能传感器、视觉相机等高价值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落地 [8] - 支持公版机终端研发与量产 鼓励开发操作型、智慧型终端产品打造热销单品 [8] 应用场景与示范推广 - 在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康养、家政服务五大领域开展场景征集与任务揭榜 [9] - 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按总投资给予最高20%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9] - 物流领域重点支持快递分拣、仓储搬运、末端配送环节应用 [9] - 工业制造领域支持装配、巡检、应急、物料搬运等环节实际应用 [9] - 医疗康养领域研发具备多模态感知、柔顺运动和场景自适应决策能力的医疗护理机器人 [9]
风口利好!上海出手
天天基金网· 2025-08-06 14:33
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核心要点 一、主要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 [5] - 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 [5] - 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 [5] - 上海市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5] 二、模型创新驱动 - 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具身语料、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 [6] - 对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6] - 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构建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 [6] - 支持本体机器人企业联合基础模型企业攻关运动控制模型 [7] - 对购买语料服务产品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年的语料券支持 [7] 三、公共平台建设 - 建设算力、实训场、中试、投资、租赁五大平台 [8] - 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给予最高50%且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 [8] - 对具身智能企业给予最高4000万元/年的算力券支持 [8] - 建设数字孪生实训场实现"仿真训练—真实验证—迭代学习"闭环 [8] - 支持多方力量建设具身智能中试平台 [8] 四、应用示范标杆 - 重点在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11] - 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给予最高20%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11] - 支持具身智能在快递分拣、仓储搬运、末端配送等物流环节应用 [11] - 支持在汽车、钢铁、船舶等工业制造环节应用 [11] - 支持在商超、展馆、机场等商业零售场景部署 [11] 五、群链协同发展 - 加快开发具身智能终端产品和核心零部件 [13] - 推动关节模组、智能传感器、视觉相机等高价值零部件企业研发生产基地落地 [13] - 支持以公版机为代表的终端研发 [14] - 对销售或租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给予最高5%且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 [14] - 以浦东张江为核心承载区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14] 六、产业生态建设 - 对开源社区、开源产品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 [15] - 对主导标准制修订项目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15] - 加快引进和培养国际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16] - 依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平台构建全球合作网络 [16] - 举办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开拓国际市场 [16]
上海大消息!事关具身智能产业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12:28
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 案》。 《方案》明确,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 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 品推广,上海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加快构建全链条技术自主创新体系 所谓具身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其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及与环境动态交互能 力的技术范式。其核心特征在于智能与物理实体的结合,通过物理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使人工智能获得 理解因果、发展常识的能力。 从政策导向看,上海选择了一条硬核攻坚路径,即全链条突破关键技术。 在模型创新驱动方面,《方案》提到,坚持模型驱动,强化智脑赋能,加快构建具身智能全链条技术自 主创新体系,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具身语料、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按照核定项目总投 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其中,对于攻关运动控制模型,《方案》提到,支持上海本体机器人企业联合基础模型企业,加速运动 控制模型攻关,构建通用运动控制体系与操控技能库。突 ...
上海:出台专项政策,加大具身智能首台(套)支持力度
第一财经· 2025-08-06 10:39
主要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 [1][6] - 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 [1][6] - 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 [6] - 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6] 模型创新驱动 - 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7] - 攻关感知决策模型 支持构建一体化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 [7] - 攻关运动控制模型 支持构建通用运动控制体系与操控技能库 [7] - 攻关具身协同技术 提升上下肢、手眼、脑身等协同水平 [7] - 对购买语料服务产品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年的语料券支持 [7] - 支持研发多模态数据融合处理技术 打造自主操作系统 [8] 公共平台建设 - 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50%且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 [9] - 对达到一定算力租用规模的具身智能企业给予最高4000万元/年的算力券支持 [2][9] - 建设数字孪生实训场 实现仿真训练—真实验证—迭代学习的数字孪生实训闭环 [9] - 支持建设具身智能中试平台 推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9] - 强化市级人工智能先导产业母基金战略牵引作用 [10] - 探索算力和语料作价入股等模式 支持新型金融工具 [10] - 支持建设金融工具链+产业服务链双轮驱动的市级租赁平台 [10] 应用示范领域 - 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20%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11] - 具身智能+物流装配 支持快递分拣、仓储搬运、末端配送等环节应用 [11] - 具身智能+工业制造 支持装配、巡检、应急、物料搬运等制造环节应用 [11] - 具身智能+商业零售 支持商超、展馆、机场、园区等多场景部署 [11] - 具身智能+医疗康养 研发医疗、护理机器人 构建仿真训练平台 [12] - 具身智能+家政服务 推动居家清洁、膳食辅助、情感陪伴等场景落地 [12][13] 产业集群发展 - 以浦东张江为核心承载区 加速全产业链布局 [3][15] - 对销售或租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按规定给予最高5%且不超过500万元奖励 [14] - 加快具身智能专用芯片、核心主板等核心零部件研制 [14] - 支持开发操作型、智慧型具身智能终端产品 [14] - 推动关节模组、智能传感器、视觉相机等高价值零部件企业研发生产基地在沪落地 [14] 产业生态建设 - 对开源社区、开源产品按规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16] - 对于主导标准制修订项目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16] - 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国际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17] - 依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平台构建全球合作平台 [17] - 举办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 开拓国际市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