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操作系统

搜索文档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见闻:千行百业激活“数智能量”
新华网· 2025-09-07 11:59
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以"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为主题 展示千行百业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赋能跃升 [1] - 工业大模型+AI智能体成为关注焦点 从聊天工具升级为工业大脑 承担工艺优化 故障诊断 代码生成等关键任务 [1] - 鞍钢集团利用智能模型优化钢水处理工艺 生产成本降低15% 废水排放减少21% [1] 人工智能在具体行业的应用案例 - 中粮集团在吉林养猪场部署AI兽医系统 通过声音和图像识别技术构建猪群疫病识别模型 实现咳嗽猪只自动定位 [1][2] - 辽宁向日葵教育科技开发AI学伴系统 从资源开发和场景应用入手实现因材施教 [5] - 机器人在工业场景实现高精度焊接 人机对弈 斟茶等复杂操作 [1]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网民规模11.23亿人 [5] - 国务院2015年推出"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 2025年7月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深度融合 [5] -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被视为从修路到自动驾驶的升级 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度影响生产生活 [6] 国际合作与技术输出 - 中柬合作启动"柬埔寨产业大脑"和"柬埔寨兆云科技经济特区智慧园区"项目 [5] -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整合柬埔寨产业数据与政策资源 打造智能化集群化产业园区 [5] - 超大型智算中心 人形机器人 未来生物等新赛道加快布局 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签约 [5]
新华全媒+丨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辽宁沈阳开幕
新华社· 2025-09-06 21:40
大会概况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于9月6日在沈阳开幕 主题为"数启新章智造新质" 聚焦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2] - 大会将持续至9月8日 期间将举行20多场论坛和专题交流活动 [2] - 来自政商学研企等领域的嘉宾共话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2] 技术展示 - 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得到展示 [2] - 展览区展示了多款工业机器人和机器人应用 包括机器狗和AI下棋机器人 [6][8][10][13][15] - 工作人员在展览区进行机器人展示和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演示 [7][8][16] 行业聚焦 - 大会聚焦相关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2] - 工业互联网供需两侧头部企业云集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 [2] 参与情况 - 众多观众在大会展览区参观和进行互动体验 [3][11] - 嘉宾参加大会活动 [14]
辽宁:以数智赋能 助制造升级
新华网· 2025-09-06 20:30
工业互联网大会与辽宁智能制造进展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于9月5日在辽宁沈阳举行 聚焦工业互联技术迭代和产业生态重构 [2][5][7] - 大会涵盖主会场、展览区及具身智能操作系统调试等环节 展示辽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4][13][15] 辽宁省智能工厂建设成果 - 全省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50.8% 累计建设469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和238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2][5][7] - 8家企业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涵盖机器人、汽车制造、冶金、化工等多个领域 [2][23][31] 企业级智能制造案例 -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开展工业机器人生产与调试 体现自动化技术应用 [23][25][27] - 华晨宝马里达工厂、沈鼓集团、沈阳海尔冰箱工厂均推进智能工厂布局 [31][33][37] - 鞍钢冷轧分厂实现关键工序全部数控化 本钢板材冷轧厂同步升级生产车间 [43][45] - 辽阳石化公司建设智能调度指挥中心 提升生产管控效率 [41] 产业链智能化拓展 - 大杨集团运用数智化技术实现定制西服批量化生产 延伸至服装制造业 [47][49] - 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公司推进菱镁产业绿色智能转型 优化中控和物流环节 [19][21]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具身智能操作系统 强化技术支撑 [13][15] 区域产业升级举措 - 辽宁省以"数智赋能"驱动老工业基地转型 构建高效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2][5][7] - 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沈阳机床等基地加速智能工厂布局 [17][39]
“模力聚申”再提速!上海具身智能产业剑指500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06 21:18
8月6日,《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印发。 《方案》明确,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百家行业骨 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上海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实现具身智能"模力聚申"。 加快构建全链条技术自主创新体系 "500亿元是以当前发展速度计算的核心产业规模目标。"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人工智能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具身智能产业链很长,其中一项技术突破, 就有可能产生远不止于此的"乘数效应"。 19-2 .... ...... ...... . . . . . . ant ..... ....... ....... ....... ...... al 0137 / D / 1 1 ) r 1 t / 7- 1 / 1 7 l / F / 1-1-1-1 / / 1 7 1 / / 1 / 1771 1 1~1 / / 12/12/ 1 / / / 1 1 1 r 1 / / 1 / 1 1~1 / / / / 11 I / / / / 7 / / 7 -1 -1- ...
风口利好!上海出手
天天基金网· 2025-08-06 14:33
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核心要点 一、主要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 [5] - 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 [5] - 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 [5] - 上海市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5] 二、模型创新驱动 - 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具身语料、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 [6] - 对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6] - 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构建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 [6] - 支持本体机器人企业联合基础模型企业攻关运动控制模型 [7] - 对购买语料服务产品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年的语料券支持 [7] 三、公共平台建设 - 建设算力、实训场、中试、投资、租赁五大平台 [8] - 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给予最高50%且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 [8] - 对具身智能企业给予最高4000万元/年的算力券支持 [8] - 建设数字孪生实训场实现"仿真训练—真实验证—迭代学习"闭环 [8] - 支持多方力量建设具身智能中试平台 [8] 四、应用示范标杆 - 重点在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 [11] - 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给予最高20%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11] - 支持具身智能在快递分拣、仓储搬运、末端配送等物流环节应用 [11] - 支持在汽车、钢铁、船舶等工业制造环节应用 [11] - 支持在商超、展馆、机场等商业零售场景部署 [11] 五、群链协同发展 - 加快开发具身智能终端产品和核心零部件 [13] - 推动关节模组、智能传感器、视觉相机等高价值零部件企业研发生产基地落地 [13] - 支持以公版机为代表的终端研发 [14] - 对销售或租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给予最高5%且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 [14] - 以浦东张江为核心承载区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14] 六、产业生态建设 - 对开源社区、开源产品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 [15] - 对主导标准制修订项目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15] - 加快引进和培养国际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16] - 依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平台构建全球合作网络 [16] - 举办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开拓国际市场 [16]
上海:出台专项政策,加大具身智能首台(套)支持力度
第一财经· 2025-08-06 10:39
主要目标 - 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 [1][6] - 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 [1][6] - 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 [6] - 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6] 模型创新驱动 - 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 [7] - 攻关感知决策模型 支持构建一体化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 [7] - 攻关运动控制模型 支持构建通用运动控制体系与操控技能库 [7] - 攻关具身协同技术 提升上下肢、手眼、脑身等协同水平 [7] - 对购买语料服务产品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年的语料券支持 [7] - 支持研发多模态数据融合处理技术 打造自主操作系统 [8] 公共平台建设 - 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50%且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 [9] - 对达到一定算力租用规模的具身智能企业给予最高4000万元/年的算力券支持 [2][9] - 建设数字孪生实训场 实现仿真训练—真实验证—迭代学习的数字孪生实训闭环 [9] - 支持建设具身智能中试平台 推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9] - 强化市级人工智能先导产业母基金战略牵引作用 [10] - 探索算力和语料作价入股等模式 支持新型金融工具 [10] - 支持建设金融工具链+产业服务链双轮驱动的市级租赁平台 [10] 应用示范领域 - 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20%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11] - 具身智能+物流装配 支持快递分拣、仓储搬运、末端配送等环节应用 [11] - 具身智能+工业制造 支持装配、巡检、应急、物料搬运等制造环节应用 [11] - 具身智能+商业零售 支持商超、展馆、机场、园区等多场景部署 [11] - 具身智能+医疗康养 研发医疗、护理机器人 构建仿真训练平台 [12] - 具身智能+家政服务 推动居家清洁、膳食辅助、情感陪伴等场景落地 [12][13] 产业集群发展 - 以浦东张江为核心承载区 加速全产业链布局 [3][15] - 对销售或租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按规定给予最高5%且不超过500万元奖励 [14] - 加快具身智能专用芯片、核心主板等核心零部件研制 [14] - 支持开发操作型、智慧型具身智能终端产品 [14] - 推动关节模组、智能传感器、视觉相机等高价值零部件企业研发生产基地在沪落地 [14] 产业生态建设 - 对开源社区、开源产品按规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16] - 对于主导标准制修订项目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16] - 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国际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17] - 依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平台构建全球合作平台 [17] - 举办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 开拓国际市场 [17]
独家对话|李治军:国产操作系统与具身智能的双向奔赴
观察者网· 2025-05-13 12:40
国产操作系统与具身智能发展 - 国产操作系统面临"缺芯少魂"困境,其中"魂"指操作系统,国家、政府、行业和市场对操作系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 - 机器人作为未来重要端设备需要操作系统支撑,机器人操作系统必须具备自主性特性[2] - 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成熟的机器人操作系统,行业处于探索阶段,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自主化场景如工厂替代人工[3] 具身智能概念与产业形态 - 具身智能强调人工智能与物理世界的融合,机器人是这种融合的一种典型手段但不是全部[5] - 具身智能未来可能以多智能体混合形式呈现,如飞行车、无人机、自主调节灯光等[5] - 具身智能可描述为硬件本体、系统和算法模型的三角关系,三者缺一不可[13] 机器人操作系统研发进展 - 已在部分工厂进行原型示范但尚未达到量产阶段[5] - 团队由系统核心人才、模型人才、算力人才和机械人才四部分组成[14][15] - 国内外尚未形成明确竞品,国外Figure AI在多机型协作和场景理解方面表现突出[12]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机器人行业发展路径可能与手机类似,从B端市场逐步转向C端市场[11] - 手机厂商凭借人才和技术积累可能扩展到机器人领域但需要跨行业协同[11] - 人形机器人发展处于极早期阶段,未来10年内可能迎来颠覆性变化[17] 产学研结合与创新模式 - 操作系统研发需要在实际场景中应用和迭代,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6] - 创新和产业应用应形成双轮驱动、互相反哺的局面[7] - 产研耦合模式通过行业应用反哺技术创新,可能成为未来主流[20] 资本支持与产业生态 - 操作系统赛道投入产出周期长,需要耐心资本支持[21]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供资金支持和资源对接助力项目孵化[22] - 物联网时代操作系统将成为连接硬件与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