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节模组
icon
搜索文档
雷赛智能(002979):Q2收入业绩同环比提升,机器人核心部件实现批量订单
长江证券· 2025-09-16 22: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1]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8.91亿元,同比增长8.28%;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2.22% [6] - 2025Q2实现营收5.01亿元,同比增长13.40%;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2.19% [6] - 2025H1毛利率38.78%,同比提升0.6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13.94%,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 [11]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亿元、3.17亿元,对应PE分别为60倍、48倍 [11] 业务细分表现 - 伺服系统类收入同比增长19.3%,维持国产伺服系统市场第二位地位 [11] - 步进系统类收入同比下降4.1% [11]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收入同比增长11.3%,控制PLC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4.09% [11]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展 - 布局关节模组、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灵巧手等核心部件,已获得数百家机器人公司测试和试用 [11] - 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等组件已取得若干规模商业订单,实现数倍增长(注:占整体营收比例较小) [11]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试产试销和小批量生产15个主动自由度的灵巧手新产品 [11] 研发与竞争优势 - 持续加大交流伺服投入,驱动器、电机、编码器等产品技术实现突破,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水平 [11] - 推出小型SC型系列、中型MC系列、大型LC系列运动控制PLC,均取得较好市场突破 [11]
小米布局机器人核心部件,投资关节技术企业「国华智能」|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9-11 07:54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这家青岛公司正争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文 | 吴华秀 编辑 | 袁斯来 来源| 硬氪(ID:south_36kr)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氪 ,作者吴华秀 硬氪 . 封面来源 | 企业供图 硬氪获悉,国华智能,近期完成新一轮数千万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产业投资及 A 股上市公司金杨股份,资金将主要用于人形机 器人核心关节模组的技术迭代与扩产。据创始人王广介绍,公司正加快生产和研发体系的升级, " 我们要迎接一个真正的爆发点 " 。 成立于 2014 年的国华智能,最初在北京从事谐波减速器的研发制造,经历多年技术储备后,于 2021 年落地青岛,完成首条产线 搭建,实现产业化。过去四年,公司先后获得青岛里程碑创投、前海母基金、山东省财金、金杨股份、小米产投等资本投资。 国华智能谐波关节模组(图源/企业) 以谐波减速器为例,公司已开发四大系列、百余种标准型号,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航天等领域;行星 滚柱丝杠则覆盖上肢与下肢直线关节场景,精度达到 C3 等级,优于国内普遍的 C5 、 C7 精度,并通过预载技术在正反转传递效 率、空程、推力、寿命 ...
小米布局机器人核心部件,投资关节技术企业「国华智能」|硬氪首发
36氪· 2025-09-06 13:23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近期完成数千万人民币融资 投资方包括小米产业投资和金杨股份[1] - 资金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核心关节模组的技术迭代与扩产[1] 公司发展历程与产能建设 - 2014年成立于北京 从事谐波减速器研发制造 2021年落地青岛实现产业化[1] - 目前拥有90余人团队 年产5万台套精密传动部件能力[8] - 在青岛建设国内首条关节模组自动化产线 配备三坐标 精密齿轮检测仪 5吨级振动台等设备[7] 技术研发与产品能力 - 实现谐波减速器 行星滚柱丝杠 旋转关节和直线关节等核心部件全栈自研[1] - 开发四大系列百余种谐波减速器标准型号 应用于工业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和航天领域[3] - 行星滚柱丝杠精度达C3等级 优于国内普遍的C5 C7精度 通过预载技术在多项性能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 具备从材料热处理 齿形设计 精密加工到整机测试的全链条能力[6] 标准化与行业地位 - 作为主要单位参与制定4项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家标准和8项团体标准[3] - 率先实现高性能关节模组的量产 是国内屈指可数能正向开发整套关节模组的企业[1][7] 客户合作与市场应用 - 深度参与小米人形机器人项目 为其上半身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提供全流程支持[4] - 产品覆盖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及工业制造装备等多个领域[6] - 在航天领域为低轨卫星提供SADA系统 用于太阳帆板展开与天线指向控制[6] - 谐波减速器和高精度行星滚柱丝杠已进入多家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厂商的批量项目[6] 行业价值与竞争策略 - 关节模组占人形机器人BOM成本的60%左右 决定整机运动性能 可靠性和寿命[7] - 竞争逻辑将越来越接近汽车产业 质量稳定 交付可预期和成本控制成为关键[7] - 优势在于全栈自研能力与快速响应速度 能够最快响应客户改型需求[6]
调研速递|无锡隆盛科技接受民生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9-03 19:01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长期围绕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方向 依托自主研发实力与上下游精准并购策略 形成以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及汽车精密零部件为核心的业务矩阵[1] -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 新能源驱动电机核心零部件已进入行业头部序列 精密零部件在特定细分领域成为隐形冠军 产品覆盖商用车 乘用车及非道路机械等领域[1]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4.63%[1] EGR业务进展 - 2025年上半年EGR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8%[2] - 乘用车EGR业务聚焦中高端车型配套 客户网络覆盖比亚迪 奇瑞等国内主流车企 今年新增进入长安汽车 东风日产供应体系[2] - 客户群体向具备全球化布局能力的日系 德系等外资品牌延伸 混合动力车型市场占比攀升 新型增程发动机选择EGR技术路线[2] 新能源铁芯业务转型 - 新能源铁芯半总成业务是公司新能源业务转型升级核心方向 推动业务从铁芯零部件向铁芯半总成进阶[2] - 2024年底设立控股孙公司隆盛茂茂 对接金康动力 博世等头部客户需求[2] - 2025年6月首套半总成产品下线 核心构成包括定子总成与转子总成 通过成熟技术工艺体系提升附加值并构建技术壁垒[2]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定位为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商 聚焦谐波减速器 关节模组等关键核心部件技术突破[3] - 2025年上半年推出轻量化谐波减速器 重量较传统产品减轻30%-40% 同时开发Peek材料谐波减速器及一体化关节模组 掌握摆线减速器关键制造技术[3] - 谐波减速器产能约2万台 预计2026年一季度扩产至约7万台 已对接海外知名客户核心Tier1供应商并获认可[3] - 机器人板块业务目前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较小[3]
【VIP机会日报】机器人板块午后拉升 栏目精选行业研报并解读 提及3家焦点公司集体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9-02 17:16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 - 特斯拉发布宏图4.0 重申机器人业务战略地位 预计未来公司约80%价值来自Optimus机器人[6] - 人工智能政策文件发布 加速机器人规模化应用落地 国内本体厂和核心零部件厂商迎发展机遇[6] - 科森科技为某品牌家用机器人提供结构件 获大资金净买入并涨停[8] - 汉威科技构建覆盖触觉-平衡-力控-嗅觉的多维传感器产品矩阵 为机器人智能化提供感知解决方案 区间最高涨幅达20.43%[11] - 宏昌科技半年内两轮增资良质关节 产品包括谐波减速器及关节模组 新制造工厂落成后规模订单将释放 收涨9.22%[14] - 震裕科技线性执行器 行星滚柱丝杠及灵巧手零部件对国内外头部机器人客户实现小批量交付 制定产能扩产计划 5日最高涨29%[16][17] 黄金市场行情 - 美联储降息预期刺激贵金属期货连续上涨 美实际利率下行或驱动ETF配置资金流入[19] - 中长期央行购金策略或延续 黄金上涨趋势持续 西部黄金涨停[19][20]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固态电池资本运作密集 华域汽车拟2.06亿元收购上汽清陶能源49%股权 国轩高科建设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 或包括准固态电池量产线[22] - 先导智能为全球唯一固态电池整线设备供应商 2024年订单过亿 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工艺 向韩国 欧美日韩及国内头部客户交付设备并获重复订单 2个交易日最高涨19.1%[22][23]
汇川技术(300124):2025Q2业绩同环比双增,战略业务快速推进
东莞证券· 2025-09-02 17: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实现同环比双增,营收和利润均显著增长 [1][6] - 下游需求回暖,多平台与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市场份额提升 [6] - 新能源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客户结构多样化且海外拓展顺利 [6][7] - 战略业务快速推进,工业AI和人形机器人技术取得进展 [6][7] - 国际化进程加速,新兴市场营收快速增长 [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05.09亿元(+26.73% YoY),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40.15% YoY)[6] - 毛利率30.23%(-1.55pct YoY),净利率14.65%(+1.38pct YoY)[6] - 2025Q2营收115.31亿元(+18.99% YoY;+28.44% QoQ),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25.91% YoY;+24.40% QoQ)[6] - 费用率变动:销售费用率-2.04pct YoY,研发费用率+0.48pct YoY [6]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2.06元、2.57元、3.02元,对应PE为37倍、30倍、25倍 [8][10] 业务细分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营收88.07亿元(+17.11% YoY),其中变频器+8%、通用伺服+23.33%、PLC&HMI+30.43%、工业机器人+3.45% [6] - 新能源业务营收约90亿元(+50% YoY),电驱总成产品快速放量 [6] - 国内客户定点项目超30个,海外定点项目5个,覆盖电源/总成/电控/电机等多品类 [6] - 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9.34%,占总营收6.43%,越南/中东/泰国市场增长显著 [7] 战略进展 - 工业AI平台iFG架构落地,形成全链路软件体系 [6] - 人形机器人产品进入开发阶段: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行星滚柱丝杠工艺优化 [6][7] - 为大客户定制直线模组并完成送样,启动上肢部件开发 [6][7] - 锂电、手机行业在韩国、越南市场实现头部客户突破 [7]
智能制造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成长性-20250901
爱建证券· 2025-09-01 19:57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加速 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超50% 天太机器人新一代关节模组单价降至900元级别 较行业主流水平下降逾50% 并签下全球首个万台订单 [4][8] - 国产半导体设备实现规模交付与技术突破 万业企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47.8% 北方华创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 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 均实现千台级出货 [4][25][26] -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加速迭代 国际项目ITER明确2034年启动运行 私营企业累计融资达99亿欧元 装置向小型化、低成本化发展 [4] - AI驱动先进封装设备需求增长 中微公司LPCVD和ALD设备收入同比增长608.2% [4][25] - 激光设备板块表现突出 周涨幅达12.41% 估值抬升幅度居首 [1][9][16] 本周行情回顾 - 沪深300指数上涨2.71% 机械设备板块上涨1.01% 申万一级行业排名13/31 [1][9] - 子板块中激光设备涨幅最高达12.41% 工程器件和其他自动化分别上涨6.5%和4.65% [1][16] - 板块估值整体回升 PE-TTM上涨1.09% 激光设备估值抬升12.44% [1][16] - 涨幅前五公司:必得科技(+28.84%)、乔锋智能(+28.76%)、浙海德曼(+26.39%)、埃科光电(+25.72%)、英维克(+21.84%) [13] 重点公司半年度报告 - 中微公司营收49.61亿元(同比+43.9%) 刻蚀设备收入37.81亿元(同比+40.1%) LPCVD和ALD设备收入同比增长608.2% [25] - 北方华创营收161.42亿元(同比+29.5%) 刻蚀设备收入超50亿元 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65亿元 均实现千台级出货 [26] - 万业企业营收6.99亿元(同比+247.8%) 离子注入机进入12家客户 晶圆安全生产过货量突破500万片 [27] - 久立特材营收61.05亿元(同比+26.39%) 复合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9.26% [29] - 西部超导营收27.23亿元(同比+34.76%) 高温合金国产化替代加速 [30] 重要行业数据 - 7月台积电营收108.02亿美元(同比+25.8%) [45] - 7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5.0% [45] - 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4.0% 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2.8% [47] - 1-7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累计同比增长80.7% [59] - 7月三元材料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8.3% 磷酸锂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2.0% [59] 产业动态与投资建议 - 天太机器人关节模组成本降幅超50% 普智机器人成为智元首家通用产品制造认证企业 [8] - 建议关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德昌电机控股、中大力德 [3] - 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企业:盛美上海、长川科技、华峰测控 [3] - 建议关注核聚变产业链企业:西部超导、合锻智能、久立特材 [3] -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预计2026年量产 目标年产100万台 [8]
宏昌科技(301008):家电电磁阀小巨人企业 大力拓展机器人减速器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9-01 14: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5.4亿元 同比增长20.8% 归母净利润0.2亿元 同比减少47.8% [1] - 2025Q2营业收入2.7亿元 同比增长18.5% 环比增长0.6% 归母净利润403万元 同比减少72.0% 环比减少66.2% [1] - 综合毛利率13.8% 同比减少4.7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2.9% 同比减少3.8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家电部件营收5.2亿元 同比增长17.34% 毛利率14.59% 同比下降4.08个百分点 [1] - 其他业务营收0.21亿元 同比增长343.62% 毛利率同比下降4.61个百分点 [1] - 汽车业务处于投入期 毛利率未转正且占比提升 [2] 费用结构变化 - 期间费用率12.9% 同比减少0.1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率1.4% 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6.1% 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4.4%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1.0% 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2] 主营业务发展 - 家电零部件产品包括电磁阀 模块化组件 水位传感器 应用于洗衣机 净水器 智能坐便器等家电厨卫 [2] - 通过Tier1或Tier2形式为海尔 美的 海信 松下 西门子 小米等国内外客户提供配套服务 [2] - 洗衣机部件由电磁阀拓展出模块组件 传感器 开关门锁等多个产品类别 [3] 新业务布局 - 汽车零部件产品包括门内护板总成 立柱总成 行李箱总成等 [3] - 2024年6月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竣工交付 获得零跑汽车多个项目定点 通过二级供应商形式为吉利商用车提供保险杠 [3] - 出资3000万元投资良质关节 合计持有30%股权 共同成立杭州宏质电机(持股70%)从事无框力矩电机业务 [4] 未来增长驱动 - 三控及以上阀产品在高端洗衣机销售数量逐年上升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有利于毛利率改善 [3] - 拓展智能马桶 洗碗机 净水器 蒸箱等新产品线 [3] - 良质关节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从事谐波减速器 行星减速器及关节模组业务 正在对接逐际动力 九号公司等客户 [4] 产能与订单进展 - 良质关节将注册地迁至杭州 在嘉兴平湖打造年产20万套关节模组和减速器的智能制造工厂 [4] - 随着客户样品测试完成和九月中旬新工厂落成 规模订单将逐渐释放 [4]
英搏尔(300681) - 300681英搏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9
2025-09-01 08:0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33.75% [2]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逐步上升,头部客户合作深化 [4] - 出口业务增长显著且毛利率高于国内业务 [4] - 规模效应摊薄单位生产成本,运营效率提升推动毛利率增长 [4] 客户与业务拓展 - 核心客户包括上汽系、吉利系、东风系 [2][3] - 东南亚新能源车客户交付规模跨越式提升 [3] - 业务向eVTOL、关节模组等多元场景渗透 [3] 低空领域合作进展 - 与亿航智能合资公司云浮英航新厂房基建完工,正进行设备联调 [5] - EH216-S机型实现样机和小批量交付,预计2025年有批量订单 [5] - VT35新机型电推进系统实现样机交付 [5] - 与亿维特推进ET9机型开发,与高域样机开发进展顺利 [5] 关节模组领域布局 - 关节模组功率电子深度集成化研发中 [6] - 与丰立智能合作,结合谐波减速器与驱动系统技术优势 [7] - 合作领域覆盖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eVTOL及智能制造 [7] 产能建设规划 - 2024年成功发行可转债融资以满足产能储备 [7] - 2025年启动第三期产能基础设施建设 [7] - 产线采用滚动投入方式,自动化产线复制周期为4-6个月 [7]
汇川技术(300124):2025中报业绩持续增长 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8-31 20:4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 [1] - 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6.71亿元,同比增长29.15%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5.31亿元,同比增长18.9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25.91% [1] - 上半年净利率14.65%,同比提升1.38个百分点 [3] 业务分部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17.11%,其中变频器收入约27亿元,通用伺服系统收入约37亿元,PLC&HMI收入约9亿元,工业机器人收入约6亿元 [2] - 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业务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48.74% [2] - 电梯类业务收入23.1亿元,同比下滑1.05% [2] - 国内收入191.9亿元,同比增长25.95% [2] - 海外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9.34% [2]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上半年毛利率30.23%,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主要因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提升导致销售结构变化 [3] - 销售费用率3.28%,管理费用率4.05%,研发费用率9.58%,财务费用率-0.25%,合计费用率16.66%,同比下降2.07个百分点 [3] - 投资收益4.12亿元,主要来自合营联营企业收益及股权处置收益 [3] 新兴业务布局 - 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进入开发阶段 [3] - 行星滚柱丝杠工艺持续优化,为大客户定制高性能直线模组并完成送样 [3] - 依托工业机器人技术积累启动上肢部件开发工作 [3] 业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至56.15亿元(原预测57.86亿元),2026年预测61.30亿元(原预测69.06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69.16亿元 [4]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6倍、33倍、29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