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节模组
icon
搜索文档
飞龙股份:公司已与部分整车客户展开机器人领域产品合作研发
新浪财经· 2025-07-30 18:29
飞龙股份(002536)7月30日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发挥公司在电机、控制器等热管理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庞 大优质客户资源优势,加速向机器人产业拓展,提供核心零部件。同时紧密追踪市场需求与技术趋势, 逐步延伸至关节模组等关键部件;针对机器人关节等部位日益增长的液冷散热需求,依托公司在电子 泵、温控阀及集成模块等新能源热管理产品上的技术优势,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液冷市场。凭借深厚的 客户基础,公司已与部分整车客户展开机器人领域产品的合作研发。 ...
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开幕,百余支队伍蓄势待发
选股宝· 2025-07-29 14:36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至17日举办,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包含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3大类21个赛项,已有百余支队伍完成注册 [1] - 竞技赛包括田径(跑步、接力、跳远等)、体操(自由体操)、足球(2v2/3v3/5v5);表演赛含单机/群体舞蹈;场景赛覆盖工厂、医院、酒店等场景的技能竞赛(物料搬运、药品分拣、迎宾服务等) [2] - 参赛机器人需满足自研/采购、整体不可分割、具备躯干/上肢/双足(场景赛可轮式)、自备安全能源、可选手动/自主控制、自备网络等六项条件 [2][3][4] 机器人足球赛技术亮点 - 足球项目全程由AI自主完成,无需人工操作,考验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算法策略及临场应变能力,被视为人形机器人综合性能的"试金石" [4] - 东海证券指出,关节模组、减速器、灵巧手、传感器等核心机械零部件决定运动精度/负载能力/可靠性,占据硬件成本主要部分,预计随市场规模增长需求将显著提升 [4] 历史板块表现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于2025年4月举办,同期机器人板块出现涨停潮,浙江荣泰、襄阳轴承、京城股份等个股封板 [5] - 尤夫股份(10天5板+9.96%)、京城股份(3天2板+10%)、中欣氧材(2天2板+9.97%)、浙江荣泰(3天2板+10%)等个股表现突出,流通市值介于42.93亿至87.02亿之间 [6] 参与企业动态 - 首程控股被投企业宇树科技、松延动力、加速进化、星海图、银河通用等将参与赛事 [7]
高精度轻量化模组 动界智控发布新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17:14
公司动态 - 动界智控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关节模组产品 包括人形机器人旋转关节、直线关节及灵巧手指关节 产品具有高扭矩密度、低背隙及紧凑结构特点 [1] - 动界智控由上海机电与德昌电机共同投资设立 立足于双方在工业机电一体化、精密基础件及微型电机领域的技术积累 [1]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 在上海和深圳设有实体 分别负责销售研发和工程设计制造 [2] - 上海机电长期聚焦工业关键基础件和核心零部件 以机电一体化为战略方向 同时探索新兴领域 [2] 产品与技术 - 关节模组专为先进人形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设计 融合前沿工程技术 旨在提供精准、流畅、静音、智能的运动表现 [1]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电机、丝杠、传感器等硬件及软件系统 人形机器人要求关节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 [2] - 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精密传动部件发展方向 负责驱动和控制机器人关节运动 [2] 行业前景 - 仿人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产品 [3] - 该产业可能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是融合先进机电技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技术的复合型前沿产业 [3] - 行业与上海机电聚焦机电技术、探索创新的产业基因高度契合 [3] 发展战略 - 动界智控致力于成为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关键硬件模组产品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商 [1] - 公司将探索更广泛机器人应用 满足国内外工商业领域需求 [1] - 上海机电将结合产业积累 协同优质生态伙伴 推动先进机电技术发展 服务新质生产力需求 [3]
美湖股份20250723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公司 美湖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推荐逻辑** - **短期**:特斯拉图纸更新刺激市场情绪恢复,宇树机器人启动上市辅导提升国产机器人板块情绪,美湖作为宇树供应链实锤标的未充分炒作,潜在机会大,宇树上市期间及之后美湖会受更多重视[4][22][23] - **中期**:宇树机器人订单火爆,营收超 10 亿元、订单超 5000 台,美湖为其供应高价值产品,预计今年至明年初贡献约 1.2 亿元收入[2][4] - **长期**:美湖在谐波减速器领域领先,重庆工厂投产后产能提至 10 万套,年收入可达 3 亿元以上,拓展新业务提升单机价值量,总目标估值 150 亿元[2][4][5] 2. **合作模式**:与机器人主机厂合作模式多样,提供硬件产品及与 TIER one 供应商对接服务,未来机器人市场放量后发展空间广阔[2][6] 3. **客户情况**:主要客户有宇树机器人和富士康,潜在服务腾讯养老机器人、川渝链赛力斯及银河通用等项目,体现其行业竞争力[2][7] 4. **产能规划**:目前有 5 万套谐波减速器确定产能,计划通过重庆工厂扩展至 10 万套/年,总投资 7 亿,已投 2 亿,全部投资完成后将增加产能[8][9] 5. **竞争优势**:产品线齐全成熟,能快速响应客户开发需求,与宇树对接快,体现研发及生产能力[10] 6. **财务表现** - **营收**:2015 - 2024 年营收稳定增长,2024 年增速下滑,2025 年一季度显著恢复,预计全年增速超 30%[12][13] - **毛利率**:过去维持在 35%以上,2019 年后下降,目前稳定在 25% - 30%[13] - **净利率**:基本保持在 10%左右[13] - **费用率**:自 2020 年呈下降趋势[13] 7. **市场环境**:在全球和国内泵类市场重要,市场规模稳中有升约 1%,柴油发动机泵国内市占率 40%,是 2025 年主要增长点之一,客户涵盖国内外知名企业[14] 8. **核心技术优势**:柴油发动机技术自研率高、专利多,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能实现谐波减速器百分百自研自产;电子泵比传统机械泵有优势,已布局新能源车冷却液需求领域[15] 9. **成长逻辑**:2025 年主要增长点是柴油发电机油泵业务,IDC 数据中心备用电源需求爆发使其快速增长,收入增量 8 - 10 亿元,净利润约 8000 万 - 1 亿元,美国 H20 解禁推动柴发需求增加[16] 10. **电子泵前景**:新能源市场增长使传统机械泵向电子泵转变带来价值提升,全球化产能布局满足需求,海外毛利率高,产品线折旧摊销压力减小,毛利率提升[17] 11. **机器人零部件进展**:谐波减速器百分百自研自产,有 5 万套谐波减速器和 500 万套精密齿轮产能,成为多家头部机器人厂商供应商,开发超 20 款高价值配件,注重研发与拓展多元化场景应用[18][19] 12. **盈利预测**:2025 年预计全年收入约 25 亿元,利润约 2.6 - 2.8 亿元,中位数 2.7 亿元,考虑柴油发动机油泵放量、机器人业务增长及子公司贡献[20] 13. **未来估值**:机器人业务中期利润 3 亿元以上,对应 30 倍 PE 估值 90 亿元;主业 2026 年利润 3.2 亿元,对应 20 倍 PE 估值 60 亿元,总体目标估值 150 亿元[3][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历史及股权**:美湖成立 70 多年,从农具生产转型油泵制造,2016 年更名向智能制造升级,实控人徐总持股 17%,其女儿许文慧持股 6.72%[11] 2. **产品价格及市占率**:2025 年单台柴油发电机价格 200 - 350 万元,油泵成本占比 10% - 15%,即单台 20 - 30 万元,在康明斯、玉柴及潍柴大马力柴发市场市占率分别达 90%、70% - 80%[16]
机器人概念大盘点!智元入主引发11连板,产业链生态逐渐清晰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20:43
机器人概念股市场表现 - 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688585SH)收获11个涨停 累计涨幅达64332% 创A股"20cm"涨停新高度 [1] - 机器人概念成为资本市场风口 行情由"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资本运作共同驱动 [1] 机器人产业链生态 - 产业链价值逻辑超越传统整机制造 围绕"四肢 神经 小脑 大脑"的生态逐渐清晰 [1][2][3] 核心零部件("四肢") - 绿的谐波(688017SH)谐波减速器市占率超30% 适配人形机器人高负载场景 [1] - 步科股份(688160SH)提供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 为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提供精密控制能力 [1] 感知与执行系统("神经") - 奥比中光(688322SH)提供3D视觉相机及激光雷达 赋予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 [2] - 汉威科技(300007SZ)柔性触觉传感器提升机器人交互精度 子公司能斯达产品已送样测试 [2] - 当虹科技(688039SH)研发超低延时视频通信技术 实现机器人远程控制与多场景实时回传 [2] 运动控制与AI算法("小脑") - 中大力德(002896SZ)是行星减速器与伺服系统供应商 配套智元机器人关节动力传输 [3] - 凌云光(688400SH)联合开发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基于动捕系统优化机器人动作协调性 [3] - 当虹科技BlackEye多模态视听大模型实现视频超低延迟传输 为机器人远程操控提供通信底层能力 [3] AI大模型与数据生态("大脑") - 科大讯飞(002230SZ)语音交互技术赋能机器人语义理解 与多家机器人公司合作开发多模态交互 [3] 行业前景 - 科创板机器人产业链或将诞生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3]
蓝思科技(300433.SZ):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灵犀X1,承接其全系列多款人形机器人业务
格隆汇· 2025-07-21 15:21
北美大客户合作 - 公司与北美大客户从初代产品开始已有多年合作历史,作为核心供应商通过联合研发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成为行业技术标杆 [1] - 通过与北美大客户的生态协同显著增强抗周期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1] - 近几年来自北美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下降,新客户、新项目、新产品占比持续上升 [1] Rokid合作 - 公司与Rokid在设计、研发、制造到股权多层面合作,提供从外观件到整机组装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1] - 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保障及时交付终端用户,较高单品总价值量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1]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灵犀X1,承接其全系列多款人形机器人业务 [1] - 近期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并完成对浙江智鼎机器人的战略投资 [1] - 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头部模组、关节模组、灵巧手、躯干壳体等结构件及整机组装服务 [1] - 在北美机器人头部客户已确定相关模组和结构件份额,其他模组和结构件在送样过程中 [1] - 目标打造高度垂直整合的中国最大具身智能硬件核心制造平台 [1]
双林股份2025上半年净利最高预增25% 15亿元定增计划推出42天后终止
长江商报· 2025-07-17 17:0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2 51亿元至3 1亿元 同比增长1%至25% [1] - 2025年半年度扣非净利润预计2 28亿元至2 88亿元 同比增长44%至82% [1] - 2024年营业收入49 1亿元 同比增长18 64%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 97亿元 同比增长514 49%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3 26亿元 同比增长317 74%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 86亿元 同比增长20 97% [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 59亿元 同比增长105 49% [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 32亿元 同比增长82 22% [2] 业绩驱动因素 - 国内新能源车产销量持续增长 带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1] - 积极运用数字化管理工具 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 实现降本增效 [1] - 2024年销售费用3279 19万元 同比下降7 39% [2] - 2024年财务费用2004 51万元 同比下降46 36% [2] - 2025年1月收购无锡科之鑫 打通滚柱丝杠产业链上游环节 降低设备采购成本 [2] 行业背景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4 4%和35 5% 市场渗透率突破40% [1]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1 4%和40 3% 市场渗透率44 3% [1] 公司业务 - 专注于汽车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 核心产品包括内外饰及机电部件、轮毂轴承、新能源电驱 [1] 资本运作 - 2025年5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15亿元 投入滚柱丝杠及关节模组等项目 [2] - 2025年7月终止本次定增计划 [3]
东海证券:政策叠加资金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 关注核心零部件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7-17 16:16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外巨头纷纷投资入局,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注入大量资金与资源,推动技术进步与成熟,行业迎来重要转折点和变革机遇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具身智能,列为未来产业培育重点方向,成为制造业升级重要抓手 [1] - 政策叠加资金推动加速人形机器人落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 - 工厂仓储和家庭服务场景中,人形机器人使用成本显著低于人工费用且稳定性更高,经济效益显现 [2] - 特斯拉Optimus计划2026年量产5万台,2029年50-100万台 [2] - Figure AI首条自动化生产线已投产,年化产能达1.2万台 [2] - 国内智元、宇树等企业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2] - 预计202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能最少达10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 [2] 核心零部件发展机遇 - 人形机器人核心机械零部件(关节模组、减速器、灵巧手、传感器等)决定运动精度、负载能力和可靠性 [3] - 核心零部件占据大部分硬件成本,市场需求预计将随市场规模倍增而显著增长 [3] - 建议关注已获重点客户定点和合作的机械零部件企业,以及具备高端加工设备、工艺技术积累和量产计划的上市公司 [1][3]
卧龙电驱20250715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卧龙电驱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公司作为航空电机供应商在低空飞行器领域表现突出,受益于人形机器人电机零部件交易,市场认可度高,具备增长潜力;业绩恢复,各业务受益政策带来增长;深化机器人产业链布局;未来归母净利润增长,股价有上行空间,绝对收益有望提升 [2] - **论据** - **机器人产业链发展**:2024 年开始跟踪研究,资金流向电机类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交易时取得突破;2025 年上半年深化布局关键部件,研发灵巧手所需微型电机;整合希尔机器人优势,与智元机器人等企业合作 [3] - **主要业务市场前景**:七成业绩来自工业电机,国家节能减排和设备更新政策有潜在向好趋势;三成来自家用电机,受益以旧换新政策;特种电机有望随行业回暖发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4][5] - **传统业务优势**: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全系列布局完善;通过兼并收购加强系统集成能力 [6] - **各业务定价和毛利率**:工业电机千瓦定价 280 - 290 元,毛利率 25% - 30%;日用电机单台售价几十元,毛利率较低;电动交通领域电机市场受限于规模,毛利率不高 [2][9][10][11] - **工业电机市场趋势**:全球需求每年增长 5%左右;国内 2021 - 2023 年设备产值近 600 亿元,投资规模每年增速 5%左右,2024 年购置需求正增长 [12][13] - **国内工业电机竞争格局**:高压领域卧龙市场份额 19%,低压领域占 8.6%,通过兼并收购完善产品矩阵布局 [14] - **品牌优势**:拥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与国内外重要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5] - **航空电机技术挑战与布局**:航空电机技术壁垒高,需符合监管标准并获适航认证;卧龙在研发上领先,提出“3 + 1”战略布局 [16] - **机器人行业布局**:与智源机器人深度捆绑,今年继续深化布局 [18] - **与智源机器人合作**:为其提供零部件配套,旗下企业为其产品应用场景赋能;智源是国内量产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开始借壳上市准备工作,入股希尔机器人,推出起源大模型 [19] - **希尔机器人地位**:在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享有盛誉,提供超 3600 个解决方案,是全球四大家族工业机器人的重要下游集成商客户之一 [20][21] - **与其他人形机器人品牌合作**:与浙江大学徐荣教授团队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深度业务合作 [22] - **2024 年经营业绩**:日用电机收入同比增长 30%达 39.3 亿元,工业领域毛利率约 30%,家电领域约 17%,新能源车相关电动类产品毛利率 13% [23] - **2025 年及以后市场预期**:日用类产品受益国家补贴政策,工业设备更新带来基本面改善;预计 2025 - 2026 年工业领域业绩明显增长,交通领域盈亏平衡,日用电机收入持续增长 [24] - **盈利预测**:2025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55 亿元和 12.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3%和 18%,对应动态估值分别为 29 倍和 25 倍,长期动态估值应在 35 倍左右 [25][26] - **市值走势及预期**:过去三年最高市值达 400 亿元,目前基本面行业逻辑更好,下跌至最低市值可能性不大,上行空间至少 28%,PE 水平未高估,绝对收益将显著提升 [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自 2013 年以来的兼并收购情况,包括收购美的旗下清江、奥地利 ATB、海尔系章丘、意大利希尔、核军工南阳防爆、意大利欧力振动特种设备、荣信传动与通用小型工企等 [7] - 智源机器人控股风电材料企业尚纬新材 [19] - 卧龙在航空驱动产品研发上与商飞、万丰奥维等企业合作紧密 [16]
微光股份20250715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微光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整体发展**:自上市以来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速超两位数,过去五六年股价回报率可观,未来三年利润复合增速与估值匹配,在冷链电机领域是全球龙头,在人形机器人和深海科技领域有布局,提供估值弹性。2022 年收入 12 亿元,净利润超 3 亿元,净利率超 25%,ROE 达 20%以上[4] 2. **业务亮点** - 冷链电机是全球龙头,主业制冷电机风机稳健增长,下游应用拓展和产品结构优化驱动,如 ECM 电机占比提升[2][5] - 开拓伺服电机业务,打通编码器和控制器环节,有望模组化供应[2][5] - 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发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应用于灵巧手等设备[2][5] - 深海科技方面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开发水下产品,2025 年深海科技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9 月 3 日阅兵将展示水下作战装备[2][5] 3. **财务状况及预期** - 近十年收入和归母净利复合增速分别达 12%和 10%以上,内外销结构均衡,费用率控制良好,盈利能力领先[2][6] - 2025 年收入增速 20%左右,利润预计 3.6 - 3.7 亿元,同比增长 65%左右;2026、2027 年利润增速预计 15% - 20%之间[2][6] 4. **国际市场布局**: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 2025 年已投产,将从亏损转向盈利,支持微型电机主业及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全球销售,出口收入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比约 60%,对美敞口低,有望成新增长点[7] 5. **毛利率水平** - 近三年外销毛利率显著高于内销,外销约 36% - 38%,内销约 27% - 28%,部分源于产品结构不同[8] - 毛利率稳定在 30% - 35%左右,得益于龙头地位、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模式和优质经营管理能力,ECM 电机毛利超 37%,伺服电机未来产量扩大毛利率有望提升[9] 6. **费用控制**:销售管理费用维持在 2% - 3%低位且呈下滑趋势,研发费用率稳定在 4%左右,预计随新业务拓展会提升[10] 7. **归母净利润**:2014 - 2024 年复合增长率达 12%,2023、2024 年因理财爆雷确认公允价值损失,累计确认比例达 80%,加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每年稳步创新高,减值计提影响消除后利润增长回归正常[11] 8. **冷柜电机风机主业**:冷链物流行业稳定增长,公司拓展下游应用场景,优化产品结构,提升 ECM 电机占比,中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大,果蔬产地冷链流通率低,冷库容量和冷藏车保有量增长[13] 9. **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连续两次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维持细分赛道龙头地位,收入规模约为德国 EBM 公司的 1/10,成长空间广阔[14] 10. **伺服电机业务**:涵盖五大系列应用场景,移动机器人用伺服轮毂电机国内领先,储备编码器和驱动器,业务从 0 到 1 发展迅速,近三年价格承压,下游 AGV 和半导体伺服电机等细分赛道有增长潜力[15] 11. **中国伺服电机市场前景**:是工业自动化三大核心部件之一,近三年整体市场下滑,长期有望中低速增长,高端市场外资把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预计 2027 年通用伺服市场国产化率从 2024 年的 59%提升至 65%,公司聚焦 AGV 细分赛道并实现低压伺服电机量产[16] 12. **人形机器人领域**:主要有三款产品,关节模组 2025 年上半年推出,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 2024 年分别开发四款和三款,技术与国内厂商基本持平,经浙江省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应用场景广泛,市场规模有望扩张[18] 13. **深海科技板块**:政策催化 2025 年下半年超预期,前景看好,与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水下机器人及水下无线充电装置等产品[19] 14. **产能扩张**:国内新增年产 670 万套电机风机及自动化装备项目预计下半年投产,泰国年产 800 万台微电机项目 2024 年底竣工,2025 年初投产并已转固,为未来收入利润增长提供支撑[3][20] 15. **盈利预测与估值**:2025 - 2027 年收入维持 25%左右增速,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计 3.6 - 3.7 亿元,目前估值 PE 倍数约 20 倍,主业稳健,新兴产业和海外布局亮点多,值得关注[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股权结构相对稳定集中,实控人董事长何平及其家人直接持股 42%,第二大股东邵国新直接持股 26%[12] 2. 外转子风机、冷柜电机、ECM 电机构成 90%的主营业务,外转子风机近年来增长明显,ECM 电机会接过高增长势头[8] 3. 2024 年中国 AGV 和 AMR 销量同比增长 11.2%,达 13.9 万台,从 2016 年开始一直保持 10%以上同比增速,AGV 细分赛道仍有增长潜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