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机具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信息服务台丨防灾减损,农户能用这些保险
人民日报· 2025-08-15 11:49
当前受灾地区赔付情况 - 内蒙古保险机构支付赔款3.89亿元 涉及农户14.73万户 通过无人机与人工智能定损实现快速核损 [2] - 北京政策性农业保险1-5月累计保额达8.2亿元 承保种植业10.73万亩 养殖业18.77万头 截至8月11日受理农险报案377件并赔付191件 [2] - 河北农业保险受理报案估损1.58亿元 已赔付4074万元 采用卫星遥感与无人机提升查勘效率 [3] 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 中央财政为3大类16项大宗农产品提供保费补贴 并通过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 [4] - 行业推出地域性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 以及农房、农机、高标准农田专属保险产品 [4] - 农机具保险实现创新突破 浙江余姚提供线上农机投保 山东济南推出30天/90天灵活期限产品 河北邯郸涵盖机械损失与第三方责任险 [5] 行业技术应用与数据共享 - 遥感技术缺乏应用标准制约发展 近期发布水稻/小麦/玉米/棉花4类作物遥感应用规范 [7] - 需建立土地承包、种植养殖、防疫检疫数据共享机制 气象部门与保险公司共享灾害数据 [7] - 无人机保险产品可覆盖机身损毁及飞行中造成的作物损失与人身伤害赔偿 [5] 行业规范与理赔优化 - 存在拖赔惜赔、平均赔付、协议赔付等问题 需规范理赔行为并制定分险种理赔周期阈值 [6][8] - 严禁地方政府干预正常承保理赔 不得要求无灾赔付、平均赔付或减免保费 [8] - 金融监管部门指导机构实行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原则 推动无差别救援与统一定损 [2][3]
防灾减损,农户能用这些保险(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0
当前受灾地区赔付情况 - 内蒙古保险机构支付赔款3.89亿元,覆盖14.73万户农户,借助无人机与人工智能定损技术快速核定损失 [2] - 北京政策性农业保险1-5月累计保额达8.2亿元,承保种植业10.73万亩、养殖业18.77万头,截至8月11日受理暴雨报案7085件,其中农险377件,已赔付191件 [2] - 河北农业保险受理报案估损1.58亿元,已赔付4074万元,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实地查勘结合方式提高效率 [3] 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 中央财政为种植、养殖、森林3大类16项大宗农产品提供保费补贴,并通过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 [4] - 各地推出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及农房、农机、高标准农田专属保险,农房巨灾保险重点在灾害易发区推广 [4] - 农机具保险创新案例包括浙江余姚线上投保农机、山东济南灵活期限"农机保"、河北邯郸政策性农机保险含三级财政补贴 [5] 农业保险技术应用与规范 - 遥感、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助力降本增效,但缺乏标准导致定损精度存疑,行业发布水稻等4类作物遥感应用规范以提升核验与评估准确性 [6][7] - 数据共享机制需推进,包括土地承包流转、种植养殖、气象灾害等数据在安全前提下共享,以支持保险理赔 [7] 行业理赔问题与监管要求 - 存在拖赔惜赔、平均赔付、协议赔付等问题,地方政府不得干预正常承保理赔或要求无灾赔付、减免保费 [7] - 保险公司需分险种制定理赔周期阈值,实现精准理赔,避免破坏农业保险生态 [7]
防灾减损 农户能用这些保险(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0
核心观点 - 多地强降雨导致农田、农房和农机受损 保险行业通过优化理赔流程、应用科技手段和扩大产品覆盖为农户提供保障 同时存在拖赔惜赔和数据共享不足等问题需解决 [1][2][4][6][7] 当前赔付情况 - 内蒙古保险机构支付赔款3.89亿元 覆盖14.73万户农户 保额从每亩300-600元提升至900-1200元 [2] - 北京密云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额达8.2亿元 承保种植业10.73万亩 养殖业18.77万头 已受理暴雨报案7085件 农险赔付191件 [2] - 河北农业保险受理报案估损1.58亿元 已赔付4074万元 采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提高查勘效率 [3] 保险产品体系 - 中央财政为3大类16项农产品提供保费补贴 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享受以奖代补政策支持 [4] - 农房保险重点在地震、地质灾害和洪涝易发区推广 农机保险推出灵活期限产品 如30天/90天投保选项 [4][5] - 浙江余姚上线农机保险小程序 覆盖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 河北邯郸政策性农机保险涵盖第三者责任和操作人员责任 [5] 科技应用与数据共享 - 无人机+人工智能定损加速农作物灾情核定 但遥感技术缺乏标准导致定损精度存疑 [2][6] - 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水稻/小麦/玉米/棉花4类作物遥感应用规范 要求规范数据获取和灾损评估流程 [7] - 需建立土地承包、种植养殖、气象灾害等数据共享机制 以提升理赔精度和支持 [7] 行业问题与改进方向 - 存在拖赔惜赔、平均赔付和协议赔付现象 地方政府不得干预正常理赔或要求无灾赔付 [6][7] - 保险机构需分险种制定理赔周期阈值 实现精准理赔 避免破坏农业保险生态 [7]
金融监管总局等两部门: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适应小微企业需求的财产保险等
快讯· 2025-06-26 17:59
行业政策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 方案明确要求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 [1] - 提出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包括农田保险 农房保险 农机具保险等 [1] 产品方向 - 开发推广适应小微企业需求的财产保险 责任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等产品 [1] - 提升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 技术创新 突发灾害 货物运输 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的风险防范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