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保险

搜索文档
防灾减损,农户能用这些保险(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0
当前受灾地区赔付情况 - 内蒙古保险机构支付赔款3.89亿元,覆盖14.73万户农户,借助无人机与人工智能定损技术快速核定损失 [2] - 北京政策性农业保险1-5月累计保额达8.2亿元,承保种植业10.73万亩、养殖业18.77万头,截至8月11日受理暴雨报案7085件,其中农险377件,已赔付191件 [2] - 河北农业保险受理报案估损1.58亿元,已赔付4074万元,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实地查勘结合方式提高效率 [3] 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 中央财政为种植、养殖、森林3大类16项大宗农产品提供保费补贴,并通过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 [4] - 各地推出气象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及农房、农机、高标准农田专属保险,农房巨灾保险重点在灾害易发区推广 [4] - 农机具保险创新案例包括浙江余姚线上投保农机、山东济南灵活期限"农机保"、河北邯郸政策性农机保险含三级财政补贴 [5] 农业保险技术应用与规范 - 遥感、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助力降本增效,但缺乏标准导致定损精度存疑,行业发布水稻等4类作物遥感应用规范以提升核验与评估准确性 [6][7] - 数据共享机制需推进,包括土地承包流转、种植养殖、气象灾害等数据在安全前提下共享,以支持保险理赔 [7] 行业理赔问题与监管要求 - 存在拖赔惜赔、平均赔付、协议赔付等问题,地方政府不得干预正常承保理赔或要求无灾赔付、减免保费 [7] - 保险公司需分险种制定理赔周期阈值,实现精准理赔,避免破坏农业保险生态 [7]
防灾减损 农户能用这些保险(信息服务台)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0
核心观点 - 多地强降雨导致农田、农房和农机受损 保险行业通过优化理赔流程、应用科技手段和扩大产品覆盖为农户提供保障 同时存在拖赔惜赔和数据共享不足等问题需解决 [1][2][4][6][7] 当前赔付情况 - 内蒙古保险机构支付赔款3.89亿元 覆盖14.73万户农户 保额从每亩300-600元提升至900-1200元 [2] - 北京密云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额达8.2亿元 承保种植业10.73万亩 养殖业18.77万头 已受理暴雨报案7085件 农险赔付191件 [2] - 河北农业保险受理报案估损1.58亿元 已赔付4074万元 采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提高查勘效率 [3] 保险产品体系 - 中央财政为3大类16项农产品提供保费补贴 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享受以奖代补政策支持 [4] - 农房保险重点在地震、地质灾害和洪涝易发区推广 农机保险推出灵活期限产品 如30天/90天投保选项 [4][5] - 浙江余姚上线农机保险小程序 覆盖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 河北邯郸政策性农机保险涵盖第三者责任和操作人员责任 [5] 科技应用与数据共享 - 无人机+人工智能定损加速农作物灾情核定 但遥感技术缺乏标准导致定损精度存疑 [2][6] - 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水稻/小麦/玉米/棉花4类作物遥感应用规范 要求规范数据获取和灾损评估流程 [7] - 需建立土地承包、种植养殖、气象灾害等数据共享机制 以提升理赔精度和支持 [7] 行业问题与改进方向 - 存在拖赔惜赔、平均赔付和协议赔付现象 地方政府不得干预正常理赔或要求无灾赔付 [6][7] - 保险机构需分险种制定理赔周期阈值 实现精准理赔 避免破坏农业保险生态 [7]
暴雨频发 如何为家庭财产筑起安全防线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0
灾害损失概况 - 北京市7月24日至28日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543.4毫米,接近年均降水量600毫米[1] - 截至8月1日12时北京保险机构累计受理报案4559件,估损金额1.21亿元[1] - 车险报案2666件占比最高,农险报案200件,家财险报案1403件,其他财产险报案281件[1] 保险公司应急响应措施 - 人保财险提前调拨200余辆救援查勘车,其中60辆支援密云地区开展无差别救援[3] - 优先赔偿车险、农险、农房等民生险种,全面启动快速理赔机制[3] - 实行"三免四快"服务:免现场查勘/免气象证明/免费事故救援,快速无差别救援/快速定损/快速维修/快速赔付[6] - 开辟农业保险绿色通道,采用"先赔付后补单证"机制,案例显示40分钟完成7200元赔款支付[10] 车险理赔标准 - 车辆水淹高度在座椅坐垫以下可维修赔付,达仪表台及以上可协商推定全损[5] - 车损险已包含暴雨及次生灾害责任,发动机涉水损失纳入主险保障范围[5] -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赔付方式无差异,但新能源车电池价值占比高导致损失认定侧重点不同[7] - 车辆被冲走需提供派出所立案证明或车辆注销登记证明[6] 农险与家财险保障 - 政策性农房保险保障主体结构损失,部分地区扩展至装修和室内财产[7] - 商业家财险可补充保障,地下室被淹属保险责任范围,房屋漏水需区分是否因灾害导致[8][9] - 农业保险涵盖果树果品、大田作物和农业设施三类,按作物生长期和损失程度赔付[9] - 农房保险理赔实行1小时内受理查勘,落实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原则[9] 科技赋能理赔服务 - 开发线上理赔工具,通过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实现非车险报案和视频理赔[10] - 支持远程视频连线指导完成理赔操作,无需等待道路畅通[10] - 提醒农户第一时间拍照留证,通过服务热线或线上渠道报灾[10] 保险投保建议 - 重点关注保障范围是否包含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责任[11] - 注意免责条款、保额与赔付比例、报案流程及保险期限等核心条款[11] -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保险形成互补保障体系[11]
北京保险机构已受理特大暴雨报案超5000件 车险报案估损金额7323.18万元
财经网· 2025-08-05 15:19
保险理赔情况 - 北京地区保险机构累计受理暴雨相关报案5330件 估损总金额达15465.82万元[1] - 车险报案量最大达3034件 估损金额7323.18万元[1] - 其他财产险单案损失最高 340件报案估损6683.3万元[1] - 农险报案286件估损964.15万元 家财险报案1670件估损495.19万元[1] 保险救援服务 - 辖内保险机构已实施车辆救援1105辆[1] - 保险公司提供专业救援服务通道 投保人遇险可拨打服务电话求助[1]
特大暴雨后,保险怎么赔?新一轮红色预警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04 20:51
保险理赔数据 - 北京保险机构累计受理特大暴雨报案5330件 估损金额15465.82万元[1][2] - 车险报案3034件 估损7323.18万元 农险报案286件 估损964.15万元[2] - 家财险报案1670件 估损495.19万元 其他财产险报案340件 估损6683.3万元[2] - 全国九地区保险机构接到暴雨受灾报案6.5万件 估损18.8亿元 已支付赔款5.2亿元[2] 保险服务措施 - 保险公司开通汛期理赔绿色通道 推出泡水车免现场查勘/免气象证明/免费事故救援三免服务[1][3]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 运营方投保责任保险后可获赔偿[1][4] - 保险机构累计救援车辆1105辆 消费者可通过服务电话申请专业救援[2][3] - 北京金融监管局要求保险机构主动摸排受灾人员承保情况 畅通理赔流程[4] 气象与应急响应 - 北京8月4日午后至夜间全市暴雨 西部北部大暴雨 最大6小时降雨量达200毫米以上[5][8] - 北京市气象台13时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联合发布积水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多重预警[6][8] - 全市启动防汛二级以上应急响应 延庆等7区启动一级响应 非必要不外出[8] - 强降雨致山区山洪泥石流风险高 晚高峰交通受严重影响[8] 景区管控措施 - 香山公园、圆明园、国家植物园因暴雨橙色预警临时闭园[9][10][12] - 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北京动物园因西城区暴雨橙色预警临时闭园[16][18][20] - 朝阳公园因暴雨红色预警临时关闭 所有景区开放时间视雨情而定[21]
北京保险机构已受理特大暴雨报案超5000件,估损1.5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04 18:40
保险行业理赔情况 - 北京地区保险机构累计受理暴雨相关报案5330件 估损总金额达15465.82万元 [1] - 车险报案量占比57%达3034件 估损金额7323.18万元位列各险种首位 [1] - 其他财产险单案估损金额最高 340件案件估损6683.3万元 [1] - 农险及家财险报案合计1956件 估损金额1459.34万元 [1] - 保险机构已实施车辆救援1105辆 体现行业应急响应能力 [1] 保险服务指引 - 监管机构提示水位上涨时需立即撤离车辆至安全区域 [1] - 投保客户遇保险事故或车辆故障时可拨打保险公司服务电话获取专业救援 [1]
应对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已接到车险报案603件,估损850.1万
北京商报· 2025-07-29 23:23
灾害应对措施 - 公司调动19家合作救援服务商投入救援工作 并派发涉水救援车辆128台 密云45台 怀柔7台 平谷14台 其他地区62台 [1] - 新增密云2个保全场地 可停放车辆1100台 强化车辆救援应急保障 [1] - 建立灾害处理等级制度 明确人员分组安排与查勘定损标准 对承保保单开展电话摸排 [1] 保险理赔情况 - 车险报案603件 估损金额850.1万元 [1] - 农房保险等家财险报案205件 估损金额21.58万元 [1] - 农险报案7件 估损金额46.6万元 [1] 行业响应机制 - 公司前期储备的各类救援车辆第一时间投入受灾地区救援 [1] - 在原有4个常驻保全场地基础上扩展救援资源覆盖范围 [1] - 对道路封闭乡镇采取待封闭解除后补查勘的灵活应对方案 [1]
北京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多家保险公司简化流程启动理赔
新浪财经· 2025-07-29 17:38
灾情损失情况 - 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65.9毫米 因灾死亡30人(密云28人 延庆2人)[1] - 道路损毁31处 涉及16条线路未修通 136个村电力中断[1] - 通信设施损毁光缆62条 基站退服1825个[1] 保险业应急响应措施 - 保险机构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运用科技+服务组合拳提升抗灾效率[2] - 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锁定156辆救援车和147辆查勘车 前置4个保全场地并备足应急物资[2] - 多家机构简化理赔资料 免气象证明 平安产险对河道水淹车直接按全损赔付[4] - 人保财险通过先赔付后补单证模式 40分钟内完成西芹大棚7200元赔款支付[4] - 中华财险通过卫星遥感技术锁定密云113亩苹果园损失 预赔付20万元[4] - 中国人寿简化理赔申请资料 免交纸质材料 扩大保险责任范围至非社保药品和诊疗项目[4] 保险报案及赔付数据 - 平安产险截至7月29日9点累计车险水淹报案526笔(北京本地392笔 异地134笔) 已结案44笔[4] - 北京本地出险主要集中在密云136笔 怀柔47笔 朝阳33笔[4] - 非车暴雨累计报案45笔(团财11笔 家财32笔 农险1笔 意健险1笔)[4] - 人保财险7月24-28日累计报案445件 估损1350万元(车险241件 家财险200件 农险2件)已全部赔付完成[5] 行业转型与创新 - 保险业从被动理赔向主动防灾转型 推动灾前预防-灾中处置-灾后理赔全周期管理[5] - 北京市2024年起在房山 门头沟试点巨灾保险 建立三层保障体系[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3年扩展巨灾保险责任至暴雨洪水 基本保额提至城镇居民10万元 农村4万元[5] - 人保财险推动成立巨灾保险共同体 尝试发行巨灾债券[6] - 深圳试点低空天气保 水务天气保等创新产品 通过气象指数触发赔付实现按灾赔付模式升级[6] 行业挑战与全球背景 - 部分区域农房保险覆盖率仍低于50% 保额不足问题尚未完全解决[5] - 极端天气频发考验再保险市场承受能力[5] - 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保险损失达1080亿美元 较前十年均值增长15%[5]
金融监管总局等两部门: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适应小微企业需求的财产保险等
快讯· 2025-06-26 17:59
行业政策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 方案明确要求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 [1] - 提出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包括农田保险 农房保险 农机具保险等 [1] 产品方向 - 开发推广适应小微企业需求的财产保险 责任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等产品 [1] - 提升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 技术创新 突发灾害 货物运输 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的风险防范能力 [1]
中国人保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工作 取得新成效
金融时报· 2025-03-26 14:18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人保集团召开服务深化农村改革、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工作并提出要求,2024年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取得新成效 [1][2] 会议要求 - 以改革思维和办法发挥保险功能作用,提高保险服务“三农”效能,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 [1] -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完成过渡期目标任务,包括做强农业保险、做好定点帮扶、做优核心业务、强化技术应用、强化协同配合、强化合规经营 [2] 2024年工作成效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 农业保险服务规模稳中有进,为5542万户次农户提供2.1万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491亿元给1757万户次农户 [2] - 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为2995万户次农户提供3123亿元风险保障 [2] - 特色农产品保险超3000个,提供4980亿元风险保障,首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保险 [2]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对五县支付各类赔款2.6亿元,捐赠保险提供888亿元风险保障,完成帮扶任务 [2] 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 - 综合治理保险为4673万户次农户提供超6万亿元风险保障,农房保险为8896万户次农户提供超5万亿元风险保障 [3] 服务农村健康养老 - 推出专属产品,新增涉农群体保险保障超8000亿元 [3] - 复制推广项目,覆盖特困供养人群超10万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