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机自驾仪
icon
搜索文档
极飞科技“对决”大疆:二次IPO,“农业无人机老二”有啥新故事?
36氪· 2025-10-20 11:04
全球市场格局与公司地位 - 2024年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9%,稳居行业第一 [1][4] - 极飞科技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7.1%,位居行业第二 [1][4] - 2024年在中国市场,大疆农业无人机市占率高达63.9%,极飞科技市占率为20.8% [9] - 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5亿元,增幅超过240% [13] 财务与估值表现 - 极飞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为10.66亿元,净利润为7040万元 [4] - 根据全球市占率测算,大疆农业无人机营业收入约为36.8亿元,是极飞科技的3.5倍 [4] - 极飞科技最新估值为73亿元,大疆整体估值达到1600亿元 [4] - 预计到2029年,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2% [14][15] 产品与技术对比 - 大疆在全球拥有超过1万件发明专利,专利总数超过3.8万个;极飞科技拥有1000多件发明专利,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4100个 [7] - 大疆农业在全国维修服务网点超过1100家;极飞科技在国内拥有26家直营服务站和超过800家授权服务站 [7] - 极飞科技采取性价比策略,其P60Pro 2025机型在载重、喷洒和播撒能力等基础参数上优于同价位的大疆T25P机型 [8][9] - 大疆T70农业无人机标准套装售价为41,999元,T100标准套装售价为63,999元 [8] 多元化业务拓展 - 极飞科技致力于多元化产品线,包括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和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 [10][11] - 2025年上半年,农业无人机业务占极飞科技总营收比重为89%,仍是营收支柱 [12] - 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776.3万元,同比增长195.8%,但营收占比仅为3.7% [12][13] - 农业无人车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187.9万元,同比翻倍增长,但营收占比仅为0.3% [12][13] 海外市场战略与表现 - 大疆农业无人机2024年出口数量相比2017年增长32倍,年增长率达66%,出口台套占比达30% [13] - 极飞科技海外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1亿元,三年增长1.54倍 [14] - 2025年上半年极飞科技海外业务营收为1.87亿元,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7.1% [14] - 在巴西市场,大疆农业无人机市占率已超过60%;在泰国市场,大疆市占率超过50% [16] 研发投入与产品质量 - 极飞科技研发费用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1.94亿元降至2024年的1.59亿元,研发费用率从32.13%降至14.93% [18] - 2025年3月,一架极飞科技植保无人机因侵入铁路线路构成安全事故,被指出缺失电子围栏功能等问题 [20][22] - 社交平台有用户反馈极飞科技无人机存在电池故障、程序不稳定等质量问题 [25]
同大疆开打价格战,农业无人机行业“老二”冲击港股|IPO观察
36氪· 2025-10-17 09:04
中国农业无人机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销售额接近30亿元,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1] - 2023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25.1万架,作业面积26.7亿亩次,均较去年增长近25%,稳居全球首位 [1] - 行业格局由大疆和极飞科技主导,2023年大疆在补贴市场中占比80.54%,极飞科技占比15.8% [3] 极飞科技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核心为农业无人机,其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78.6%持续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9.0% [12] - 2024年农业无人机销量同比增长107.81%,但2025年上半年增速放缓至13.67% [12] - 2024年公司总营收达10.65亿元,同比增长73.4%,净利润7041万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利润为1.3亿元 [4] 极飞科技产品与定价策略 - 农业无人机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46,000元/台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7,458元/台 [12][13] - 其他产品线价格亦显著下降,2025年上半年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49,447元、3,024元、501元,较2022年累计下降6.7%、58.09%、84.27% [14] - 降价主因是车规级芯片和储能产业链成本降低,公司享受到新能源车产业链红利 [14] 行业竞争与技术发展 - 大疆与极飞自2016年起进行“军备竞赛”,产品载荷从2017年的5公斤提升至2024年的超过85公斤,价格从最初的20万元下降至约5万元 [15] - 农业机器人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品从原型到部署开发周期为3-5年 [15] - 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全球市占率超70%,为其农业领域带来品牌声誉优势 [18] 极飞科技的融资与上市进程 - 公司共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百度资本、软银、创新工场等 [9] - 2023年10月完成C++轮融资,估值约为62.2亿元 [10] - 公司于2024年9月底在港股提交招股书,为第二次冲刺IPO [4] 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 - 全球耕地面积约为中国的10倍以上,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15] - 极飞科技境外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1亿元 [15] - 公司计划在东南亚推出经济性版本,在美洲推出更大载重、更长续航产品以挖掘海外潜力 [16] - 大疆在海外市场优势明显,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市场占有率超过70% [17]
全球农业机器人龙头极飞科技递表港交所,产品+技术+渠道重塑农业管理范式
格隆汇· 2025-10-16 08:59
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农业正面临"无人种地"的现实困境。 数据显示,我国乡村人口从2020年的5.1亿人降至2024年的4.6亿人,四年间流失近5000万;同期,乡村 人口老龄化率由17.7%升至18.7%。 类似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亦在上演。经合组织预计,2020—2030年间,其成员国农业从业人口将以年均 2.0%的速度持续萎缩,农村劳动力短缺使"机器替人"成为不可逆的时代趋势,也为农业科技企业带来新 的增长机遇。 从产业链结构看,农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耕、种、管、收"四个环节。根据农业农村部与弗若斯特沙利 文数据,2024年度我国耕作、播种和收割环节的机械化率已分别达到87%、65%和70%。 然而,在最耗时耗力的植后管理环节,机械化程度仅为12%,成为制约农业效率提升的关键短板。全球 农业机器人龙头——极飞科技,正是率先攻克这一环节的代表企业。 作为国内唯一实现"灌溉、施肥、喷药、巡田"全流程智能化覆盖的农业机器人公司,极飞通过产品、技 术与渠道的协同创新,打通了农业生产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极飞科技已于9月25日正式向港交所递表,拟登陆香港主板,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
大疆最强竞争对手拟赴港IPO!
证券时报· 2025-10-12 22:41
上市进程与战略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委任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及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为其整体协调人 [1] - 公司曾于2021年11月申请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但于2022年5月鉴于当时市场状况及战略发展规划自愿撤回A股上市申请 [1] - 公司董事相信H股于联交所上市有利于集团及股东,因联交所提供国际平台,可供获取外国资金及向全球投资者推广集团 [1]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农业机器人公司,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 [3]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4年度公司以10.7%和17.1%的市占率于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排名第二 [3] - 以2024年营收计,公司在全球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市场份额为17.1%,排名第二,公司A(大疆)市场份额为59.0% [7][9] - 以2024年营收计,公司在中国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市场份额为20.8%,排名第二,公司A(大疆)市场份额为63.9% [9][1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通过深度融合先进机器人、智能化、新能源技术,打造一系列具有高精度作业能力的智能农业机器人 [3] - 公司产品矩阵包括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并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使终端用户能够远程操作机器人并实时监测田间状况 [6] - 公司致力于通过构建完整的农业机器人产品矩阵与数据闭环,为终端用户提供精准高效、灵活经济的无人化农业解决方案 [6] - 公司于2024年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于2025年获认定为重点"小巨人"企业 [6]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6.045亿元增加1.7%至2023年的人民币6.145亿元,并于2024年进一步增加73.4%至人民币10.655亿元 [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7.44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297亿元增长2% [12] - 公司于2022年录得净亏损人民币2.542亿元,于2023年收窄至亏损人民币1.328亿元,并于2024年转为录得净利润人民币0.704亿元 [12][13] - 公司2025年前6个月利润为1.305亿元,同比增长49.1% [13]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创始人彭斌于2007年聚集一群科技爱好者成立XAircraft团队,并于2012年4月在中国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15][16] - 彭斌是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总裁,有权行使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42.97%所附的投票权 [16] - 公司背后股东包括SVF(软银)持股12.86%、创新工场、佰山投资、广州越秀、高瓴旗下的珠海纳恒等明星机构 [17][18] - 本次募资将主要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以及进一步扩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 [18]
大疆最强竞争对手拟赴港IPO!
证券时报· 2025-10-12 22:36
公司上市进展 - 极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委任华泰金融、中信里昂证券及招银国际融资为其整体协调人[1] - 公司曾于2021年11月申请科创板上市,但于2022年5月鉴于市场状况及战略发展自愿撤回申请[1] - 公司董事相信H股上市有利于获取外国资金及向全球投资者推广,支持业务发展[1] 行业地位与市场竞争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农业机器人公司,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3] - 2024年公司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市占率分别为10.7%和17.1%,均排名第二[3] - 在全球农业无人飞机市场,公司A(大疆)市占率为59.0%,公司为17.1%,公司F为2.2%[9] - 在中国农业无人飞机市场,公司A(大疆)市占率为63.9%,公司为20.8%,公司F为2.9%[11] - 大疆在全球和中国的市场份额均是公司的3倍多[11] 财务业绩表现 - 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6.05亿元微增1.7%至2023年的人民币6.15亿元,2024年大幅增长73.4%至人民币10.66亿元[1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人民币7.4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7.3亿元增长2%[12] - 公司2022年净亏损人民币2.54亿元,2023年收窄至人民币1.33亿元,2024年转为净利润人民币0.70亿元[13] - 2025年前6个月利润为人民币1.3亿元,同比增长49.1%[13] 业务与产品发展 - 公司通过深度融合机器人、智能化及新能源技术,提供高精度智能农业机器人解决方案[3] - 产品矩阵已从农业无人飞机拓展至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6] - 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使终端用户能远程操作机器人并实时监测田间状况,构建完整产品矩阵与数据闭环[6] - 公司于2024年获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5年获认定为重点"小巨人"企业[6] 创始人背景与股权结构 - 创始人彭斌42岁,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任职微软(中国)并获得微软最有价值专家殊荣[15] - 彭斌是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总裁,也是中国全国航空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技术委员会委员[15] - 彭斌直接持有公司29.01%股权,并通过厦门极力控制13.95%投票权,合计控制42.97%投票权[16] - 主要机构股东包括SVF(软银)持股12.86%、香港极飞科技持股10.82%、佰山投资(百度相关)持股6.12%等[17] - 其他知名股东包括创新工场、广州越秀、高瓴旗下的珠海纳恒等[16]
大疆最强竞争对手拟赴港IPO!多家明星机构隐身其后
证券时报网· 2025-10-12 19:05
上市进程与战略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委任华泰金融、中信里昂证券及招银国际融资为其整体协调人 [1] - 公司曾于2021年11月申请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但于2022年5月自愿撤回申请,此次选择H股上市旨在利用联交所国际平台获取外国资金及全球投资者支持业务发展 [1]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农业机器人公司,2024年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以10.7%和17.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2][6]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市场份额为20.8%,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一的公司A(大疆)在全球和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59.0%和63.9%,是公司市场份额的三倍多 [8][10]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6.0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6.15亿元(增幅1.7%),并于2024年大幅增长73.4%至人民币10.66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 [11] - 公司净亏损从2022年的人民币2.54亿元收窄至2023年的人民币1.33亿元,并于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人民币0.70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30亿元,同比增长49.1% [11][12] 业务与产品矩阵 - 公司通过深度融合机器人、智能化和新能源技术,提供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并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以实现远程操作和实时监测 [5] - 公司经过18年发展,于2024年获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于2025年获认定为重点“小巨人”企业 [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彭斌直接持有公司29.01%的股份,并通过其控制的厦门极力持有13.95%的投票权,合计控制42.97%的投票权 [14][16] - 公司主要外部股东包括SVF(软银)持股12.86%,以及佰山投资(与百度相关)、创新工场(李开复旗下)、广州越秀、珠海纳恒(高瓴旗下)等明星投资机构 [15][16] - 本次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以及扩展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 [16]
软银、高瓴押注,广州明星独角兽要IPO了
投中网· 2025-10-12 10:56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四十条资本 ,作者鲁智高 东四十条资本 . 聚焦股权投资行业人物、事件、数据、研究、政策解读,提供专业视角和深度洞见 | 创投圈有趣的灵魂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一年入账超10亿元。 作者丨 鲁智高 来源丨 东四十条资本 一家广州的明星独角兽,正在"飞"向港股。 在彭斌的带领下,极飞科技通过卖农业无人机等产品,不仅将农户从灌溉、播撒肥料、喷洒农药及田间巡视等繁杂的农作物管 理中解放出来,还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于近日正式来到港交所门前。 一路走来,极飞科技获得成为资本、高瓴创投、软银愿景基金、创新工场、越秀产业基金、百度资本、广州新兴基金、明泰资 本、联通凯兴投资、穗开投资等支持,估值也达到73亿元。 广州,"飞"出一家明星独角兽 最终,这家公司通过引入空中播种及施肥功能,将植保无人机转型为多功能农业无人飞机,同时还推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 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及农场管理系统,成功从一家农业无人机企业进化为农业科技企业。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极飞科技一步步成长为广州的明星独角兽,同时还顺利来到港交所门前。 卖农业机器人,一年入账超10亿元 时至今日,极飞科技拥有了众多农业 ...
80后带队,“大疆对手”转战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10-09 17:4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农业无人机巨头极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是继2022年5月撤回科创板IPO后的第二次上市尝试[2] - 公司专注于农业领域,通过深度融合先进机器人、人工智能及新能源技术,开发智能农业机器人以解决无人种地问题[2]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极飞科技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0.7%和17.1%,均排名第二,其主要竞争对手为大疆[2][9] - 公司股东阵容豪华,包括软银(持股12.86%)、百度、高瓴、创新工场等知名投资机构[3][7]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6.0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66亿元,并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7.45亿元[8] - 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年内利润从2022年的亏损2.54亿元改善为2024年的盈利0.7亿元,2025年上半年盈利进一步扩大至1.3亿元[8] - 毛利率呈现显著提升趋势,从2022年的17.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3%[8] - 境外收入增长迅速,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至2024年的3.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9.4%[10] 业务运营与产品分析 - 农业无人飞机是核心收入来源,其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8.6%持续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9.0%[13] - 农业无人飞机销量在2024年实现大幅增长,达到21421台,同比增长107.81%,但2025年上半年增速放缓至13.67%[13] - 公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2025年上半年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的平均售价较2022年累计下降6.7%、58.09%和84.27%[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面临增长挑战,总收入同比仅增长2.08%,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3.53亿元锐减77.64%至7898.5万元,应收账款则较2024年末增长1345.55%[10] 竞争格局与行业环境 - 大疆在农业无人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其全球及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59.0%和63.9%,极飞科技是其最具竞争力的对手[12] -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投入,往绩记录期间总研发费用达5.92亿元,占总收入的19.5%,并自称全球农业无人机专利数量第一,累计申报4100件[16] 融资历史与上市进程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截至递表前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17亿元[5] - 在2023年10月的C++轮融资中,公司估值约为62.2亿元,而根据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其估值为73亿元[5][6] - 此次赴港上市募资计划用于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建设及新总部建设等[16]
极飞科技港股IPO:收入增速仅个位数 合同负债骤降七成 生产疑似大量外包 产品质量堪忧、频遭投诉、屡罚屡犯
新浪证券· 2025-10-09 10:21
IPO申请与融资历史 - 公司于9月25日正式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由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此为继2021年科创板申请撤回后的第二次IPO尝试[3] - 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扩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建立新总部及补充营运资金[3] - 公司融资总额合共15.41亿元人民币,投资者包括百度资本、软银愿景基金、创新工场、越秀产业基金等知名机构[5] - 前次科创板IPO计划募资15.09亿元,但在首轮问询后被上交所关注30个问题,公司于次年4月主动撤回申请材料[5] - 本次递表前夕,公司联合创始人龚槚钦于2025年7月以500万元转让部分股权,据此测算公司估值为45.45亿元[5] -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公司估值为73亿元,位列榜单第1183位[6] - 创始人彭斌直接及间接合计控制公司42.97%股权[7]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微增2.08%至7.45亿元,增速较2022-2024年32.74%的复合增长率大幅放缓[9] - 公司于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为7196.8万元,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1.34亿元[9]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17.9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30%,几乎翻倍[13] - 公司推行"降本增效",期间费用累计下降18.72%,期间费用率从2022年的56.94%大幅降至2024年的26.26%[1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净流出5367.3万元,同比由正转负,上年同期为净流入843.4万元[14] 产品销售与市场策略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农业无人机,该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8.6%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9.0%[10] - 公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农业无人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07.81%和13.67%,但平均售价分别同比下降9.76%和9.68%[11] - 报告期内,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的平均售价累计分别下降18.57%、6.70%、58.09%和84.27%[12] 财务风险与运营指标 - 公司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3.53亿元锐减至2025年6月30日的7898.5万元,降幅高达77.64%[3][15] - 应收账款较2024年末激增1345.55%,存货虽减少20.71%但仍占流动资产的21.33%[3][16] - 经营性现金流恶化,叠加应收账款激增和存货高企,显示公司可能存在为维持销售规模而大量赊销的情形[3][16] 生产能力与资产状况 - 公司仅有一个位于东莞的生产基地,2025年上半年农机自驾仪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至53.6%,同比降幅达51.2个百分点[18] - 农业无人车产能虽同比大幅增长566.67%至500台,但产能利用率仅为11%[18] - 公司总产能从2022年的20650台/件增长至2024年的37150台/件,2025年上半年同比再增长24.56%,但同期固定资产却从1.13亿元骤降至4358.8万元,降幅达61.41%[18] 产品质量与合规问题 - 2021年10月公司遭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极飞P80植保无人机在黑龙江地区出现大规模质量问题,包括频繁"炸机"、核心系统故障等[22] - 公司屡罚屡犯,2022年、2023年分别被处以罚款5445.6万元和1006.3万元[3][25] - 近一年公司在12315平台累计投诉量多达60条,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问题[26]
福建80后博士,靠“干农活”年入10亿,要IPO了
创业邦· 2025-10-06 11:3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启动港股IPO进程,此前曾于2021年11月谋求科创板上市,后于2022年5月因战略调整主动撤回申请[2] - 公司聚焦于打造农业机器人,产品线覆盖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以及物联网智慧农场系统等[2] - 截至2024年,公司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及农业无人机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0.7%与17.1%,在这两个细分领域均位列全球第二[2] - 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泰国正大集团、NIK、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等国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18]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彭斌为福建三明80后博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并荣获“微软最有价值专家”称号[4] - 公司于2007年创立,初期聚焦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后于2013年通过新疆棉田喷洒落叶剂的尝试转向农业赛道,并于2014年在新疆组建实地团队验证农业无人机全流程[6][7] - 面对外界对农业科技赛道的质疑,彭斌坚持公司是服务于农业的科技企业,认为智慧农业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平均年龄达60岁)为自动化技术提供了理想应用场景[9] 商业模式演变与产品体系 - 公司商业模式经历演变:2016年推出第一代植保无人机但因设备成本高销售不理想,转而尝试直营服务模式;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于2017年终止直营服务,转向对外销售设备及为经销商提供数据服务[10] - 目前已构建从空中农业无人机、遥感无人机,到地面农业无人车、遥感设备与智能灌溉系统的全链条产品体系,服务覆盖872万农户、6亿亩农田[10] - 农业无人飞机是核心产品与主要收入支柱,融合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能喷洒等多项先进技术[1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6.0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66亿元;2025年前六个月营收达7.4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7.3亿元增长2%[17]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1.0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4亿元,毛利率从17.9%提升至31.9%;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2.55亿元,毛利率为34.3%[17] - 公司在2022年与2023年分别录得净亏损2.54亿元和1.33亿元,但在2024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7040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攀升至1.3亿元,同比增长49.1%[17] 收入结构与市场分布 - 收入主要来自四大产品线: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及配件[12] - 农业无人飞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78.6%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9%,2025年上半年该产品收入为6.63亿元[14] - 中国市场是主要收入来源,但海外市场增长强劲:海外市场收入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9.4%[18] 产品效能与竞争优势 - 极飞无人机搭载高精度RTK定位系统,可实现厘米级路径飞行和全自主规划,其智能离心雾化喷头能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浪费[14] - 在亚洲水稻种植区,使用极飞无人机对1000亩农田进行农药喷洒,可将所需人力从10–20人工作5–10天减少至1–2人工作1–2天,同时提升作物产量5–10%,节约农药20–30%,节水约90%[15] - 除农药喷洒外,无人机还可通过更换任务模块实现种子与肥料的精准播撒,并承担田间短途物资运输任务[15] 行业竞争格局与资本背景 - 中国农业无人机市场从2019年的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以约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攀升至109亿元[19] -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大疆,以2024年营收计算,大疆在中国农业无人机市场占有率为63.9%,极飞科技占比为20.8%[19] - 公司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高瓴创投、百度资本、软银愿景基金、联通广新基金、创新工场和广州越秀资本等;截至2021年底累计完成10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7亿元[2][19] - 在本次IPO前,创始人彭斌合计持股比例达42.96%;软银愿景基金持有12.86%,百度资本、创新工场分别持股6.12%、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