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灌溉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高温“烤”验 保灌解“渴”——北方多地夏管一线见闻
新华网· 2025-06-25 16:13
河南省夏播工作全面结束,目前已进入夏管阶段。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 象、水利等部门会商联动、信息共享,强化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 在新乡市卫辉市的多处农田里,农户们正采用滴灌、喷灌等多种方式进行浇水、打药,确保农作物 正常出苗。当地农技人员积极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时解决技术难题。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西宋家庄村秋天家庭农场的千亩玉米地里,一台臂展38米长的喷灌机 划出一道"银色弧线"。农场负责人赵振辉说:"一套机子能浇300多亩地,基本实现半自动化,不仅节省 了人力,而且能节水30%至50%。"他盘算着,趁着国家有补贴,再多购进几台新型灌溉设备。 在邯郸市馆陶县,当地组建8个技术专班深入到乡镇,对墒情、地温实时预警。县农业农村局农技 人员崔英淑说:"我们提倡农户错峰灌溉,利用清晨、夜间低温时段浇水,水肥一体,通过滴灌带同步 补水补肥,避开高温峰值。"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高温"烤"验 保灌解"渴"——北方多地夏管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玮华、叶婧、马意翀 连日来,高温持续席卷北方,多地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达40℃以上,农作物灌溉需求不 断增加。山东、 ...
智慧便民不止于“碰一下”(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51
科技创新方兴未艾,把成熟技术适时用于公共服务领域,能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造福于人 的强大威力和无穷魅力 前不久,笔者换领身份证,走进天津和平区五大道派出所。工作台上有个蓝色小牌子,上面写着"碰一 下,取号办事"。用手机"碰一下"后,系统自动识别身份信息,排队号码立刻生成。旁边一名市民说, 以前取号没这么快,人多时还得排队,现在系统升级,方便不少。目前,天津市内已有308个派出所上 线这种NFC感应取号系统。 政策有指引,实践在创新。国家层面,相继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关于深化智慧城市 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 展"。地方层面,广东深圳市体育中心建设搭载智能系统的装配式智慧公厕,实时更新使用状态、设 计"潮汐厕位",优化了如厕体验;江苏南通"通停通付"智慧停车,车主不用扫码就能无感支付、快速离 场,提高停车场周转效率。顺应数字化趋势,各地因地制宜,出台可行措施,抓实项目建设,更好推动 公共服务再上新台阶。 对公共服务而言,智能化升级是第一步,促进提质见效更关键。从现实看,有的公共场所添置智能健身 器材、太阳能充电座椅等设施, ...
21对话|极飞科技彭斌:大模型会带来“又快又好又便宜”的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1:05
产品发布与技术升级 - 2025款农业无人车针对大棚、果园等场景进行全链路技术升级,解决"人药分离"、"效率提升"、"绿色生产"等痛点 [1] - 新产品平台版套装定价不到1.7万元,较初代7万元降幅超过70%,大幅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1] - 产品整合无人机离心雾化技术和变量控制技术,作业范围更大更精准,每亩地仅需1-2升药液,120升药箱可覆盖40-100亩大棚场景 [5] - 公司通过硬件智能化降低单位作业成本,一台设备可替代5个人力,重构农业生产成本曲线 [1] 技术应用与行业影响 - 大模型加速技术迭代进程,过去3-5年实现的应用现在1-2年可能完成 [2] - 公司构建"技术-场景-数据"闭环,通过田间数据反哺AI模型训练,形成自我强化的正向循环 [3] - 农业无人机销量同比增长33%,智能灌溉系统线上销量激增170%,超过1700个农场接入智能农场管理系统 [2] - 大模型加入使无人机技术红利加码,类似智能驾驶为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新红利 [7]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无人机擅长"面状"覆盖开阔场景,无人车则解决大棚、架式果园等需要侧向喷洒的特殊场景需求 [4] - 公司通过规模化生产持续降低成本,未来将推出更简单易用且实惠的农业科技产品 [9] - 产品面向全球市场,公司认为优质产品不愁市场,产能建设为全球需求服务 [10] 公司发展与未来规划 - 公司已实现净利润且增长良好,IPO计划将视国际资本回流中国市场情况而定 [11] - 年末发布会计划推出更多产品,借助大模型能力加速产品创新 [3][6] - 公司聚焦农业智能硬件领域,优势在于行业理解和专业知识壁垒而非大模型基座训练 [8]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农机换新有底气 智慧农业更可观
央广网· 2025-06-12 15:55
农业机械化与智慧农业升级 - 黑龙江种植户张宝金自2020年起已更换5台无人植保机,设备迭代速度加快,最新机型单次作业面积提升40%至7亩/次,电池续航达30分钟并支持昼夜作业[1][3] - 新型无人机施肥喷药精准度显著提升,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同时促进水稻长势[3] - 黑龙江省2024年将植保无人机等6类农机纳入报废补贴范围,2025年进一步扩大至26类,智慧农机购置补贴标准提高至报废补贴额的50%[4] 政策驱动与经济效益 - 种植户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实现设备低成本升级,例如4万元无人机置换后仅需支付2万元[6] - 惠农政策推动下黑龙江全省累计报废老旧农机22157台,申请国债补贴资金达10007万元[6] - 飞防合作社模式兴起,单个种植户年增收超10万元[6] 智能灌溉系统应用 - 绥滨农场引进770亩稻田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智能控水闸门和水位计实现水层精准控制[9] - 系统可根据水稻分蘖期需求自动调节水位,提升土壤温度促进分蘖[9] - 农场采用"国投+自筹"模式,220万元系统实际投入120万元,政策补贴占比45%[12] 农业生产模式变革 - 智能监测系统使种植户可远程管理农田,促使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10] - 科技设备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如智能灌溉系统节省人工巡田成本[10] - 智慧农业技术储备为未来推广奠定基础,预计将提升粮食单产和生产效率[12]
我省“双控”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秀 用水管水护水 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四川日报· 2025-06-11 14:06
在达州市达川区双庙镇二东村"数字育苗工厂",技术员利用智能灌溉系统进行辣椒秧苗喷淋作业。邓良奎 摄(C 视觉) 1 2024年,四川全社会用水总量255.21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相比"十三五"末分 别下降16.8%、31.2%,用水效率显著提升 2 2024 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261.65平方公里,强烈及以上侵蚀面积减少135平方公里;全省水土保持率 达79.34%。水土流失面积下降态势得到持续巩固 3 2024年,四川水环境质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345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达100%,长 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我省全社会用水总量、万元GDP用水量等"双控"(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强度控制)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 的目标任务,同时,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秀,迈入全国第一方阵。这是记者从6月 初举行的省水土保持和水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第1次全体会议上获悉的。 眉山市的志愿者在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清理水面漂浮物、捡拾垃圾。姚永亮 摄(C视觉) 位于巴中市的四川华油中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西南地区单套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全产业链企业, ...
风吹麦浪起 再上神禾塬——陕西西安夏收见闻
新华社· 2025-06-08 07:14
新华社西安6月7日电 风吹麦浪绿渐黄,蝉鸣一声夏始忙。芒种节气刚过,地处终南山下、神禾塬上的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江兆村的成片粮田,迎来了一年中紧张的麦收时节。伴随着三台大型联合 收割机的轰隆作响,看着一辆辆谷物拉运车在田间行驶,眼前紧张的小麦夏收景象,让记者有些目不暇 接。 神禾塬上超2.2万亩的这片麦田,以种植方式高质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为目标,多年来,一直都 是陕西省粮食(小麦)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所在地。因为产量稳定、品质优良,让已在这片土地耕 种多年的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薛强,对今年的夏收,依旧信心满满。 紧盯作业农机具的前行轨迹和出谷速率,忙里偷闲间,薛强在田垄边与记者攀谈了起来。 薛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陕西关中平原遭遇多年未见的冬春连旱,但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成取得的成 效,他们粮田基本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这茬小麦播种以来,受益于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布设的水肥一 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只要麦田需水,我就能在手机上实时操作,通过高杆喷灌、地埋伸缩式喷灌等7种 技术模式,实现精准控水、及时灌溉、节约用水。" 他告诉记者,测产结果显示:西农733、长丰2112等优质、高产、抗病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