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无人飞机
icon
搜索文档
同大疆开打价格战,农业无人机行业“老二”冲击港股|IPO观察
36氪· 2025-10-17 09:04
中国农业无人机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销售额接近30亿元,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1] - 2023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25.1万架,作业面积26.7亿亩次,均较去年增长近25%,稳居全球首位 [1] - 行业格局由大疆和极飞科技主导,2023年大疆在补贴市场中占比80.54%,极飞科技占比15.8% [3] 极飞科技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核心为农业无人机,其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78.6%持续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9.0% [12] - 2024年农业无人机销量同比增长107.81%,但2025年上半年增速放缓至13.67% [12] - 2024年公司总营收达10.65亿元,同比增长73.4%,净利润7041万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利润为1.3亿元 [4] 极飞科技产品与定价策略 - 农业无人机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46,000元/台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7,458元/台 [12][13] - 其他产品线价格亦显著下降,2025年上半年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49,447元、3,024元、501元,较2022年累计下降6.7%、58.09%、84.27% [14] - 降价主因是车规级芯片和储能产业链成本降低,公司享受到新能源车产业链红利 [14] 行业竞争与技术发展 - 大疆与极飞自2016年起进行“军备竞赛”,产品载荷从2017年的5公斤提升至2024年的超过85公斤,价格从最初的20万元下降至约5万元 [15] - 农业机器人是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品从原型到部署开发周期为3-5年 [15] - 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全球市占率超70%,为其农业领域带来品牌声誉优势 [18] 极飞科技的融资与上市进程 - 公司共完成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百度资本、软银、创新工场等 [9] - 2023年10月完成C++轮融资,估值约为62.2亿元 [10] - 公司于2024年9月底在港股提交招股书,为第二次冲刺IPO [4] 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 - 全球耕地面积约为中国的10倍以上,海外市场潜力巨大 [15] - 极飞科技境外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1亿元 [15] - 公司计划在东南亚推出经济性版本,在美洲推出更大载重、更长续航产品以挖掘海外潜力 [16] - 大疆在海外市场优势明显,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市场占有率超过70% [17]
全球农业机器人龙头极飞科技递表港交所,产品+技术+渠道重塑农业管理范式
格隆汇· 2025-10-16 08:59
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农业正面临"无人种地"的现实困境。 数据显示,我国乡村人口从2020年的5.1亿人降至2024年的4.6亿人,四年间流失近5000万;同期,乡村 人口老龄化率由17.7%升至18.7%。 类似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亦在上演。经合组织预计,2020—2030年间,其成员国农业从业人口将以年均 2.0%的速度持续萎缩,农村劳动力短缺使"机器替人"成为不可逆的时代趋势,也为农业科技企业带来新 的增长机遇。 从产业链结构看,农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耕、种、管、收"四个环节。根据农业农村部与弗若斯特沙利 文数据,2024年度我国耕作、播种和收割环节的机械化率已分别达到87%、65%和70%。 然而,在最耗时耗力的植后管理环节,机械化程度仅为12%,成为制约农业效率提升的关键短板。全球 农业机器人龙头——极飞科技,正是率先攻克这一环节的代表企业。 作为国内唯一实现"灌溉、施肥、喷药、巡田"全流程智能化覆盖的农业机器人公司,极飞通过产品、技 术与渠道的协同创新,打通了农业生产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极飞科技已于9月25日正式向港交所递表,拟登陆香港主板,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
大疆最强竞争对手拟赴港IPO!
证券时报· 2025-10-12 22:41
上市进程与战略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委任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及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为其整体协调人 [1] - 公司曾于2021年11月申请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但于2022年5月鉴于当时市场状况及战略发展规划自愿撤回A股上市申请 [1] - 公司董事相信H股于联交所上市有利于集团及股东,因联交所提供国际平台,可供获取外国资金及向全球投资者推广集团 [1]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农业机器人公司,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 [3]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2024年度公司以10.7%和17.1%的市占率于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排名第二 [3] - 以2024年营收计,公司在全球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市场份额为17.1%,排名第二,公司A(大疆)市场份额为59.0% [7][9] - 以2024年营收计,公司在中国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市场份额为20.8%,排名第二,公司A(大疆)市场份额为63.9% [9][1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通过深度融合先进机器人、智能化、新能源技术,打造一系列具有高精度作业能力的智能农业机器人 [3] - 公司产品矩阵包括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并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使终端用户能够远程操作机器人并实时监测田间状况 [6] - 公司致力于通过构建完整的农业机器人产品矩阵与数据闭环,为终端用户提供精准高效、灵活经济的无人化农业解决方案 [6] - 公司于2024年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于2025年获认定为重点"小巨人"企业 [6]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6.045亿元增加1.7%至2023年的人民币6.145亿元,并于2024年进一步增加73.4%至人民币10.655亿元 [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7.44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297亿元增长2% [12] - 公司于2022年录得净亏损人民币2.542亿元,于2023年收窄至亏损人民币1.328亿元,并于2024年转为录得净利润人民币0.704亿元 [12][13] - 公司2025年前6个月利润为1.305亿元,同比增长49.1% [13]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创始人彭斌于2007年聚集一群科技爱好者成立XAircraft团队,并于2012年4月在中国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15][16] - 彭斌是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总裁,有权行使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42.97%所附的投票权 [16] - 公司背后股东包括SVF(软银)持股12.86%、创新工场、佰山投资、广州越秀、高瓴旗下的珠海纳恒等明星机构 [17][18] - 本次募资将主要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以及进一步扩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 [18]
大疆最强竞争对手拟赴港IPO!多家明星机构隐身其后
证券时报网· 2025-10-12 19:05
上市进程与战略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并委任华泰金融、中信里昂证券及招银国际融资为其整体协调人 [1] - 公司曾于2021年11月申请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但于2022年5月自愿撤回申请,此次选择H股上市旨在利用联交所国际平台获取外国资金及全球投资者支持业务发展 [1]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农业机器人公司,2024年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分别以10.7%和17.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2][6]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农业无人飞机行业市场份额为20.8%,排名第二,而排名第一的公司A(大疆)在全球和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59.0%和63.9%,是公司市场份额的三倍多 [8][10]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6.0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6.15亿元(增幅1.7%),并于2024年大幅增长73.4%至人民币10.66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 [11] - 公司净亏损从2022年的人民币2.54亿元收窄至2023年的人民币1.33亿元,并于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人民币0.70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30亿元,同比增长49.1% [11][12] 业务与产品矩阵 - 公司通过深度融合机器人、智能化和新能源技术,提供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并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以实现远程操作和实时监测 [5] - 公司经过18年发展,于2024年获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并于2025年获认定为重点“小巨人”企业 [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彭斌直接持有公司29.01%的股份,并通过其控制的厦门极力持有13.95%的投票权,合计控制42.97%的投票权 [14][16] - 公司主要外部股东包括SVF(软银)持股12.86%,以及佰山投资(与百度相关)、创新工场(李开复旗下)、广州越秀、珠海纳恒(高瓴旗下)等明星投资机构 [15][16] - 本次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产品以及扩展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 [16]
80后带队,“大疆对手”转战港股IPO
搜狐财经· 2025-10-09 17:4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农业无人机巨头极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是继2022年5月撤回科创板IPO后的第二次上市尝试[2] - 公司专注于农业领域,通过深度融合先进机器人、人工智能及新能源技术,开发智能农业机器人以解决无人种地问题[2]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极飞科技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0.7%和17.1%,均排名第二,其主要竞争对手为大疆[2][9] - 公司股东阵容豪华,包括软银(持股12.86%)、百度、高瓴、创新工场等知名投资机构[3][7]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6.0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66亿元,并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7.45亿元[8] - 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年内利润从2022年的亏损2.54亿元改善为2024年的盈利0.7亿元,2025年上半年盈利进一步扩大至1.3亿元[8] - 毛利率呈现显著提升趋势,从2022年的17.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3%[8] - 境外收入增长迅速,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至2024年的3.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9.4%[10] 业务运营与产品分析 - 农业无人飞机是核心收入来源,其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8.6%持续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9.0%[13] - 农业无人飞机销量在2024年实现大幅增长,达到21421台,同比增长107.81%,但2025年上半年增速放缓至13.67%[13] - 公司采取“以价换量”策略,2025年上半年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的平均售价较2022年累计下降6.7%、58.09%和84.27%[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面临增长挑战,总收入同比仅增长2.08%,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3.53亿元锐减77.64%至7898.5万元,应收账款则较2024年末增长1345.55%[10] 竞争格局与行业环境 - 大疆在农业无人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其全球及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59.0%和63.9%,极飞科技是其最具竞争力的对手[12] -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投入,往绩记录期间总研发费用达5.92亿元,占总收入的19.5%,并自称全球农业无人机专利数量第一,累计申报4100件[16] 融资历史与上市进程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截至递表前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17亿元[5] - 在2023年10月的C++轮融资中,公司估值约为62.2亿元,而根据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其估值为73亿元[5][6] - 此次赴港上市募资计划用于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建设及新总部建设等[16]
福建80后博士,靠“干农活”年入10亿,要IPO了
创业邦· 2025-10-06 11:3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启动港股IPO进程,此前曾于2021年11月谋求科创板上市,后于2022年5月因战略调整主动撤回申请[2] - 公司聚焦于打造农业机器人,产品线覆盖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以及物联网智慧农场系统等[2] - 截至2024年,公司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及农业无人机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0.7%与17.1%,在这两个细分领域均位列全球第二[2] - 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并与泰国正大集团、NIK、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等国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18]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彭斌为福建三明80后博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并荣获“微软最有价值专家”称号[4] - 公司于2007年创立,初期聚焦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后于2013年通过新疆棉田喷洒落叶剂的尝试转向农业赛道,并于2014年在新疆组建实地团队验证农业无人机全流程[6][7] - 面对外界对农业科技赛道的质疑,彭斌坚持公司是服务于农业的科技企业,认为智慧农业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平均年龄达60岁)为自动化技术提供了理想应用场景[9] 商业模式演变与产品体系 - 公司商业模式经历演变:2016年推出第一代植保无人机但因设备成本高销售不理想,转而尝试直营服务模式;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于2017年终止直营服务,转向对外销售设备及为经销商提供数据服务[10] - 目前已构建从空中农业无人机、遥感无人机,到地面农业无人车、遥感设备与智能灌溉系统的全链条产品体系,服务覆盖872万农户、6亿亩农田[10] - 农业无人飞机是核心产品与主要收入支柱,融合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能喷洒等多项先进技术[1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6.0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66亿元;2025年前六个月营收达7.4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7.3亿元增长2%[17]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1.0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4亿元,毛利率从17.9%提升至31.9%;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2.55亿元,毛利率为34.3%[17] - 公司在2022年与2023年分别录得净亏损2.54亿元和1.33亿元,但在2024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7040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攀升至1.3亿元,同比增长49.1%[17] 收入结构与市场分布 - 收入主要来自四大产品线: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及配件[12] - 农业无人飞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从2022年的78.6%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9%,2025年上半年该产品收入为6.63亿元[14] - 中国市场是主要收入来源,但海外市场增长强劲:海外市场收入从2022年的1.4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7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9.4%[18] 产品效能与竞争优势 - 极飞无人机搭载高精度RTK定位系统,可实现厘米级路径飞行和全自主规划,其智能离心雾化喷头能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浪费[14] - 在亚洲水稻种植区,使用极飞无人机对1000亩农田进行农药喷洒,可将所需人力从10–20人工作5–10天减少至1–2人工作1–2天,同时提升作物产量5–10%,节约农药20–30%,节水约90%[15] - 除农药喷洒外,无人机还可通过更换任务模块实现种子与肥料的精准播撒,并承担田间短途物资运输任务[15] 行业竞争格局与资本背景 - 中国农业无人机市场从2019年的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9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以约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攀升至109亿元[19] -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大疆,以2024年营收计算,大疆在中国农业无人机市场占有率为63.9%,极飞科技占比为20.8%[19] - 公司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高瓴创投、百度资本、软银愿景基金、联通广新基金、创新工场和广州越秀资本等;截至2021年底累计完成10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17亿元[2][19] - 在本次IPO前,创始人彭斌合计持股比例达42.96%;软银愿景基金持有12.86%,百度资本、创新工场分别持股6.12%、4.3%[20]
死磕农业机器人,福建80小伙干出全球第二,港股上市
36氪· 2025-09-30 08:02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此为二度冲刺资本市场,曾于2021年申请科创板上市并于2022年5月主动撤回[1] - 公司产品包括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和智能农场设备等,其无人机作业效率比人工快10倍,节省30%农药和90%水[1] - 2024年公司在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市场份额为10.7%排名第二,在农业无人机细分领域市占率达17.1%也排名第二[1][13]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彭斌1982年出生于福建三明,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为程序员并连续三年获微软MVP奖项[1] - 公司前身XAIRCRAFT于2007年在广州成立,最初生产航模,后尝试科考、巡检、物流等多个商用领域,曾与顺丰合作完成5万多架次物流无人机试飞[2][3] - 2013年新疆之旅成为转折点,创始人发现农业植保需求,确立聚焦农业赛道,2014年公司正式更名为极飞科技[4][5][6][7]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农业无人机是公司核心产品与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占比分别为78.6%、81.2%、87.8%、88.5%和89.0%[11] - 无人机采用高精度RTK定位技术,路径精确到厘米级,搭载智能离心雾化喷头提高农药利用率,通过更换模块可实现播种和运输[11][12][13] - 产品线已扩展至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产品,服务覆盖872万农户、6亿亩农田和42个国家[8][11] 财务表现与客户分布 - 总收入从2022年6.05亿元增长至2024年10.66亿元,增幅73.4%,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7.45亿元同比增长2.1%[14] - 公司在2024年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7040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1.31亿元同比增长49.1%[15] - 销售高度依赖经销商模式,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经销商收入占比分别为96.6%、97.4%、99.4%和99.6%,前五大客户均为独立第三方[16][17]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农业劳动力短缺是根本驱动力,中国农业从业人员预计从2024年1.4亿锐减至2050年3000万降幅近80%,农业机器人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刚需品[22][23] - 技术融合趋势明显,市场呼唤智慧农场生态系统,实现设备互联互通与机器人协同作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24][25] - 应用场景正从农业生产向全流程渗透及跨界扩展,如无人机承担短途物流运输,无人车应用于公共卫生蚊媒消杀等领域[26]
极飞科技递表港交所
经济观察网· 2025-09-26 17:45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展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经济观察网9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07年,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农业机器人公司,旨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1] - 公司通过融合机器人、智能化、新能源技术,提供农业无人飞机、无人车、自驾仪及物联网产品,以“机器人代人”方式解决“无人种地”问题 [1]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约为6.05亿元、6.14亿元、10.66亿元和7.45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利润状况显著改善,从2022年亏损约2.54亿元,收窄至2023年亏损约1.33亿元,并于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利润约为7040.7万元,2025年上半年利润进一步增长至约1.30亿元人民币 [1] 融资历史 - 自2007年成立至今,公司累计完成7次融资 [1] - 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今年7月份,获得开投工融智造产业投资基金的战略投资 [1]
极飞科技递表港交所 华泰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8:30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极飞科技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农业机器人公司,旨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1] - 在2024年度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中排名第二,市占率为10.7%[1] - 在2024年度全球农业无人飞机行业中排名第二,市占率为17.1%[1] - 公司于202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1] - 公司于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通过融合机器人、智能化和新能源技术开发智能农业机器人[1] - 产品线包括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1] - 农业无人飞机是中国首批将无人飞机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企业之一[1] - 农业无人飞机能应对复杂地形,提供高效、灵活、环保的解决方案[1] - 农业无人车旨在满足经济作物种植场景下的多样化农耕需求[1] - 农业无人车与农业无人飞机形成互补[1]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公司产品解决劳动力短缺、农药过度使用等行业痛点[1]
极飞科技递表港交所 在世界农业机器人行业排名第二
智通财经· 2025-09-25 21:36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华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农业机器人企业 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使命 [3] - 2024年度以10.7%和17.1%的市占率分别位列全球农业机器人和农业无人飞机行业第二名 [3] - 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重点小巨人企业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矩阵包括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 [9] - 农业无人飞机可实现精确喷洒、智能播撒及巡田 适应水田、旱田、果园及丘陵山地等复杂地形 [9] - 农业无人车专为经济作物种植场景设计 具备精准喷洒与农资运输功能 [10] - 农机自驾仪支持拖拉机、插秧机和收割机等设备 实现自动驾驶与精准作业 [10][11] - 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支持远程操作与实时田间监测 [9]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6.05亿元人民币 2023年6.14亿元 2024年10.66亿元 2025年上半年7.45亿元 [11] - 2022年亏损2.54亿元 2023年亏损1.33亿元 2024年利润7040.7万元 2025年上半年利润1.30亿元 [11] - 2024年毛利3.40亿元(未经审计) 2025年上半年毛利2.55亿元 [12] - 研发费用持续投入:2022年1.94亿元 2023年1.60亿元 2024年1.59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