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自贸区生物医药发展新方案获批!恒瑞医药、药明系或成大赢家?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上涨1%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33
政策支持 - 国务院批复《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发展,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地和创新发展高地 [1] - 高层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强调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4] 公司业绩与动态 - 恒瑞医药上半年净利润飙升近30%,创新药收入超75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近61%,将回购10亿-20亿元股份 [2]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潜在总金额12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涵盖呼吸、自免和炎症、肿瘤治疗领域 [2] - 药明康德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超100%,并调高业绩指引 [3] - 药明生物上半年净利增长54.8%,综合项目总数增至864个 [3] - 药明合联上半年净利润增长52.7%,市占率达22.2%,上调全年营收预期为增超45% [3] 行业前景与催化因素 - 8月、9月有重磅海外医药会议,10月、11月有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炒作空间和题材充足 [5] - 国内创新药潜在重点临床数据催化密集,伴随学术会议召开有望陆续读出 [5] - 预期BD资金和二级热度上涨将反哺国内新药研发需求起量以及一级创新药项目融资活跃度提升,内需CXO有望受益 [5] - 美元加息周期对新药投融资造成的压力逐步缓解,海外新药前端研发需求开始回暖,相关公司订单改善趋势延续,业绩确定性较强 [5] - 创新药主线和左侧板块困境反转是2025年医药板块的最大投资机会 [5] 区域与产业链优势 -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的50只成份股中,位于江苏的包括恒瑞医药、迪哲医药、泽璟制药、恩华药业,以及药明系企业(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等) [2] - 药明系企业均以无锡为根据地,辐射周边 [3] 市场表现与投资工具 - 恒瑞医药从去年7月以来震荡上行,股价接近2021年6月的位置,创下近年来新高 [3] -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一键布局50只头部沪港深创新药企业,4成港股,6成A股,前十大成份股包括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百济神州H股、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等 [5] -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2025年1-6月上涨24.8% [8]
牛市主线,创新药还当得起吗?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倒车接人
搜狐财经· 2025-08-19 14:40
首先,这波创新药行情是流动性催化的行情,后面还有一个大催化——美联储降息。 8月19日,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场内价格跌超1.5%,成份股分化:GLP-1减肥药和肺癌概念股 高企,甘李药业涨超7%,恩华药业涨超5%,华东医药、翰森制药涨超4%,科伦博泰生物、科伦药业涨 超2%,天士力、百利天恒、贝达药业强势跟涨;CXO和部分创新药回调显著,中国生物制药跌超7%, 信达生物、泽璟制药狄俄超4%,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跌超3%。 牛市气氛已经到位,最近市场处于普涨和轮动加速的大环境中。此时,不仅有人要问,创新药这条年初 就启动的主线,还能延续吗? 很显然,创新药上半年最强板块之一,最近调整,市场更倾向于认为是短期涨幅高了以后的回调,后边 应该还是会起来的——证据就在于每次创新药回调,都有大笔资金流入创新药ETF。 至于创新药还能不能做牛市主线,我们不妨看看创新药目前上涨的逻辑有哪些,一一分析: 国家医保局近日公示了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药品名单,更新了DRG/DIP付费 管理办法;多款备受关注的双抗、CAR-T疗法、ADC等肿瘤药物同时通过了基本目录和商保目录的形 式审查 ...
复星医药签下46亿出海大单,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持续溢价交易,AI制药、疫苗、CXO活跃
新浪财经· 2025-08-12 11:16
复星医药出海合作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与Expedition签订许可协议 授予后者除中国外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在研产品XH-S004的权利[2] - XH-S004为自主知识产权小分子口服DPP-1抑制剂 适应症包括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前分别处于II期和Ib期临床试验阶段[2] - 交易总额达6.45亿美元(超46亿元人民币) 包括1700万美元首付款 至多1.03亿美元开发监管里程碑付款 以及至多5.25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付款[3] - 复星医药针对XH-S004累计研发投入约0.72亿元人民币 保留中国区开发及商业化权利[2] 创新药行业动态 - 全球范围内尚无同一分子机制(DPP-1抑制剂)药物获批上市 海外Insmed公司Brensocatib处于FDA有限审评程序 可能成为首款获批药物[4] - 国内创新药企如海思科同类产品获得最高4.62亿美元海外授权合同 恒瑞医药同样在该赛道有布局[4] -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成份股包含AI制药 CXO 疫苗等多个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前十大成份股包括药明康德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等[1][7] AI制药领域进展 - 晶泰控股签订近60亿美元AI制药管线合作大单 刷新"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记录 合作涉及肿瘤学 免疫及炎症疾病等领域靶点[5] - 复星医药自2022年起与英矽智能开展AI药物研发合作 首个小分子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2025年1月复宏汉霖与深势科技达成AI辅助药物研发战略合作[5] CAR-T疗法商业化 - 细胞疗法赛道中传奇生物CAR-T产品CARVYKTI在2025Q2销售额达4.39亿美元 成为潜在"十亿美元分子"[6] - 复星凯特阿基仑赛为国内已获批6款CAR-T产品之一 定价99.9万-129万元人民币 因成本高企未能进入医保目录[6] - 商保创新药目录谈判成为2025年市场关注焦点 通用型技术成熟后成本有望突破30万元阈值 为进入医保创造条件[6] 行业催化因素 - 2025年8-9月将召开重磅海外医药会议 10-11月进行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谈判 提供充足炒作空间和题材[7] - 美元加息周期压力缓解 海外新药前端研发需求回暖 CXO公司订单改善趋势延续 业绩确定性较强[7] -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2025年1-6月涨幅达24.8% 创新药主线和困境反转被视为2025年医药板块最大投资机会[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