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反应器

搜索文档
卓然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66亿元,同比下降28.9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万元,同比下降100.6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亿元,上年同期为-5606.82万元 [2] - 总资产为94.0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97% [2] 主营业务构成 - 石化专用设备收入2317.10万元,占比2.40% [12] - 炼油专用设备收入1955.13万元,占比2.02% [12] - 工程总包服务收入1.21亿元,占比12.57% [12] - 其他产品及服务收入8.02亿元,同比增长165.87%,占比83.00% [12][17] 行业发展趋势 - 石化行业处于"存量优化与增量升级并行的深度调整期"和"高质量发展转型关键期" [5] - 2025年全球石化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达235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约35% [6] - 行业呈现四大特征:传统产品产能过剩、能源结构多元化、技术创新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5] - 技术发展趋势包括模块化制造、数字孪生、预测性维护等智能化技术应用 [5] 核心技术优势 - 拥有裂解炉模块化技术,减少现场施工人力50%,散热损失降低0.57% [29] - 稀土耐热钢炉管技术使燃料消耗降低1.5%,运行周期延长37% [29] - 耐热钢炉管制备技术通过国家863项目验收,提升抗渗碳性能 [29] - 大型模块化技术减少施工人员20%,降低成本5% [29] - 整体模块化技术大幅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和时间 [2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2631.27万元,同比下降43.94% [3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72%,减少0.73个百分点 [30]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309项,其中发明专利60项,实用新型专利212项 [30]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8项 [30] 战略布局与发展规划 - 构建"一核双翼"全球化布局,以上海为创新中心,靖江和岱山为制造基地 [24] - 业务覆盖国内27个省级行政区和海外19个国家 [25] - 与中石化、中石油等国内巨头长期合作,获得国际工程公司供应商认证 [25] - 重点布局氢冶金技术、丙烯聚合装置模块化、高盐废水处理等新兴领域 [30] - 推进"聚链智造"产业生态体系,整合设计、研发、制造全链条 [27]
中石化取得一种气液多次折流混合的分布器相关专利
搜狐财经· 2025-08-02 11:25
公司专利动态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取得"一种气液多次折流混合的分布器、分布组件、加氢反应器"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6637585B 申请日期为2023年5月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地位于北京市 主营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 注册资本达1217.40亿人民币 对外投资企业263家 参与招投标5000次 [1] - 持有商标45项 专利5000项 行政许可40项 [1]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注册地位于北京市 主营业务为水利管理业 [1] - 注册资本44.19亿人民币 对外投资企业12家 参与招投标63次 [1] - 持有专利5000项 行政许可4项 [1] 数据来源 - 信息源自金融界 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日 [2]
黑龙江:科技“繁花”结出产业“硕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3 11:35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 - 黑龙江省"十四五"期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振兴,多项技术成果应用于载人航天、月壤采样、火星探测等国家战略任务[1] - 古龙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助力大庆油田实现日产油气当量超千吨[1] - 中国一重(601106)加氢反应器技术刷新世界纪录[1] 科技政策与组织架构 - 黑龙江省组建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主任的省委科技委员会[1] - 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创新龙江建设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1] - 持续优化科技政策供给,推动创新发展[1] 科研项目与资金投入 - "十四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101项,直接经费2.6亿元[2] - 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67项[2] - 省级财政累计拨付省自然科学基金3.1亿元,资助项目3455项[2] 科技成果转化 - 2021~2024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带动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94项,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619.11万元[2] - 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793项,项目经费17亿元[2] - 在研重点研发项目形成新技术、新产品1600余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900余项[2] 产业应用与经济效益 - 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个,兑现省级政策资金5.06亿元[3] - 结题项目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94.29亿元,新增利税16.98亿元[3] - 项目财政资金投入与新增销售收入比达到1:64,获得融资4.99亿元[3] 创新平台建设 - 建设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AI对接平台,实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434项,新增经济收益242.66亿元[3] - 首批建设7个创新创业生态圈,汇聚科技型企业1021家[3] - 高校院所通过作价入股等形式累计新成立企业155家[3] 校地协同创新 - 省市校联合打造哈工大先研院,加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3] - 推动霍尔电推进、灵巧手、眼部手术机器人等数十项高技术成果落地[3] - 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3]
黑龙江:锻造新质生产力 科技“繁花”结出产业“硕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7 06:24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 - 黑龙江省"十四五"期间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振兴,多项技术成果应用于载人航天、月壤采样、火星探测等国家战略任务[1] - 古龙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助力大庆油田实现日产油气当量超千吨[1] - 中国一重(601106)加氢反应器技术刷新世界纪录[1] 科技政策与组织架构 - 黑龙江省组建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主任的省委科技委员会[1] - 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创新龙江建设意见、创新发展60条等系列政策措施[1] 科研项目与资金投入 - "十四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101项,直接经费2.6亿元[2] - 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67项,省级财政拨付省自然科学基金3.1亿元[2] - 资助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55项,突破黑土地保护、水下远程自主导航等核心科学问题[2] 科技成果转化 - 2021-2024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带动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94项,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619.11万元[2] - 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793项,项目经费17亿元[2] - 在研重点研发项目形成新技术、新产品1600余项,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900余项[2] 产业化成效 - "十四五"累计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个,兑现省级政策资金5.06亿元[3] - 结题项目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94.29亿元,新增利税16.98亿元[3] - 项目财政资金投入与新增销售收入比达到1:64,获得融资4.99亿元[3] 创新平台建设 - 建设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AI对接平台,实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434项,新增经济收益242.66亿元[3] - 首批建设环哈工大、哈工程等7个创新创业生态圈,汇聚科技型企业1021家[3] - 高校院所通过作价入股等形式累计新成立企业155家[3] 示范平台与成果 - 省市校联合打造哈工大先研院,推动霍尔电推进、灵巧手等数十项高技术成果转化[3] - 推动眼部手术机器人、智能变色舷窗、碳纤维滑雪装备等成果落地龙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