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片集成电路
icon
搜索文档
亚光科技(300123) - 300123亚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9
2025-06-19 18:39
公司基本情况 - 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原名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收购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军工电子 + 智能船艇”双主业发展 [2] - 成都亚光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1965年投产,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建立的半导体器件厂家之一 [2] 公司核心优势 - 产品品类丰富,军工电子产品门类齐全,应用于多个高新技术领域,承接众多国家重点工程科研生产任务 [2] - 客户基础广泛,下游主要为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及相关工厂,与核心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具备获取长期订单能力 [2][3] - 技术自主创新,MMIC芯片可实现国产化替代,具备多维高密度集成产品技术工艺能力,小型化多通道收发组件技术趋近成熟 [3] - 规模化生产能力,具有多条贯国军标生产线,在产品研发和生产环节具备领先水平和经验积累 [3] 问答环节要点 军工电子应用领域及占比 - 配套产品覆盖军用雷达系统、导弹导引头、卫星通讯、电子对抗等领域,雷达领域配套产品占比约30%,弹载、卫星通讯与电子对抗各占10 - 20% [3] TR组件需求 - 现阶段需求来自军用雷达升级、导弹导引头主动/半主动雷达制导、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星座、电子战设备多功能一体化 [4] 军工电子交付及收入确认周期 - 电子业务交付周期通常为3 - 6个月,通用器件或模块为1 - 3个月,定制化产品为3 - 6个月,收入确认取决于产品交付及用户验收进度 [4] 船舶业务情况 - 进行战略调整,未来发展新能源船与智能无人艇,严控定制船工料比超标,整体业务量收缩 [5] 商誉减值情况 - 2021 - 2024年船舶板块计提资产减值约8亿多,电子板块计提商誉减值16.4亿元,2025年业务有望恢复正常,预计商誉减值压力较小 [6] 借款及资产处置情况 - 截至一季度末,短期借款12.61亿元,长期借款4.76亿元,贷款基本正常续贷,未逾期 [6] - 2023 - 2024年处置珠海两块资产回笼现金约1亿元,获处置收益4000多万元,珠海另两个厂区待出售,沅江园区部分资产处置与政府洽谈中 [6]
亚光科技(300123) - 300123亚光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9
2025-05-29 21:01
公司基本情况 - 亚光科技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2016年收购成都亚光,实现“军工电子 + 智能船艇”双主业发展 [2] - 成都亚光前身为国营亚光电工总厂,1965年投产,是我国军用微波电路主要定点生产厂家 [2] 公司核心优势 - 产品品类丰富,军工电子产品门类全,应用于多高新技术领域,承接众多国家重点工程任务 [2] - 客户基础广泛,下游为军工集团科研院所及工厂,与核心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2][3] - 技术自主创新,MMIC芯片可国产化替代,具备多维高密度集成产品技术工艺能力,部分电路和产品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先进 [3] - 规模化生产能力,有贯国军标生产线,具备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 [4] 问答环节要点 订单情况 - 2025年军工订单好转,5月与3家特殊机构客户签订3.96亿元备产协议,合同同比增长明显 [4] - 2025年订单态势向好,传统业务预计稳步增长,卫星应用等增量业务增速显著 [10] 竞争态势 - 相较大型央企、国企,公司优势在于灵活机制、低成本及服务响应;相较同行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强 [6] 内部管理 - 成都亚光保持原有管理层稳定,引入市场化机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改革薪酬体系,实施双层激励架构 [7] 业务参与情况 - 卫星和民用通信方面,为多个星座计划配套产品,预计随着卫星发射数量增加业务提升 [8] - 外贸雷达和导弹型号方面,器件通用性产品参与外贸项目配套,组件级主要配套相控阵雷达 [9] 产能与资产处置 - 产能方面,成都基地自动化TR组件产线投产,实施微波电路产线升级及MMIC芯片后道工序扩产,可弹性提升产能 [11] - 闲置资产处置方面,2023 - 2024年珠海两宗资产处置回笼资金约1亿元,2025年推进珠海园区剩余闲置资产处置,沅江园区资产盘活有进展 [11]
亚光科技:公司将持续推进国产替代研制工程项目
上海证券报· 2025-05-20 16:31
军工电子领域发展 - 公司军工电子领域产品自2020年以来按照100%自主可控开展研制工作 [2] - 对老产品或已定型产品根据需求方要求逐步开展国产化替代研制和验证工作 [2] - 公司持续坚持自主可控与核心关键技术能力提升,推进国产化替代研制工程项目 [2] - 已在单片集成电路设计、系统级封装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3] - 未来将聚焦高密度集成封装、大功率MMIC及GaN复合功能技术三大方向 [3] 业绩亏损原因 - 船舶板块资产减值计提涉及固定资产和量产库存船等 [2] - 船舶业务高负债、重资产运营模式导致财务费用及折旧摊销高企 [2] - 军工电子板块受客户采购延后、交付延期、物料齐套率不足及政策调整影响,收入及盈利不及预期 [2] - 子公司成都亚光因业绩不佳引发商誉减值 [2] 业绩改善措施 - 公司将聚焦军工电子主业、优化技术布局、提升订单交付效率、盘活船舶资产 [2] - 计划通过处置闲置资产、优化债务结构等措施缓解资金压力 [3] - 力争2025年实现市场突破 [3] 应收账款与资金管理 - 军工行业回款周期普遍较长但客户资质优良且历史回款记录稳定 [2] - 公司已调整坏账计提政策并成立专项小组强化催收力度 [2] 商誉减值问题 - 收购成都亚光系基于产业链整合需求 [2] - 近年减值主要受外部经营环境影响 [2] - 未来将动态评估风险并严格遵循会计准则 [2] 订单与资产情况 - 当前军工电子在手订单约4亿元 [3]
调研速递|亚光科技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 解析亏损原因与发展策略
新浪财经· 2025-05-19 20:05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近年亏损主因包括船舶板块战略调整导致资产减值、高负债重资产运营导致财务费用高、电子板块受客户采购延后及军工免税政策取消等影响收入不及预期[2] - 船舶板块对固定资产、量产库存船等计提资产减值 电子板块因交付延期、物料不齐等因素引发收购成都亚光的商誉减值[2] - 军工行业回款周期长导致应收账款较高 但客户主要为军工科研院所等优质客户 坏账风险可控[2] 财务问题 - 公司通过调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成立专项小组加强催收 因会计估计变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0.41亿元[2] - 2024年确认成都亚光商誉减值损失4.24亿元 公司将根据会计准则动态评估风险[2] - 计划盘活船艇存量资产、处置闲置资产、改善债务结构、拓展融资渠道应对高有息负债现状[2] 技术发展与业务布局 - 在单片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取得成果 未来聚焦高密度集成封装等三大技术方向突破"卡脖子"技术[3] - 无人艇业务自2012年研制 已为多单位提供产品并应用于多领域 多次参展[3] - 军工电子产品自2020年起按100%自主可控研制 老产品逐步开展国产化替代[3] 其他关注事项 - 公司保障近四亿备产协议订单交付 成都亚光经营正常[3] - 已处置部分资产回笼约1亿元 今年继续处置珠海园区资产 沅江园区部分资产处置与政府洽谈中[3] - 目前未触及退市与风险警示情形 将依规披露信息[3]
大盘缩量,后期震荡概率较大
长沙晚报· 2025-05-08 17:0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8日集体收涨 沪指涨0.28%收报3352点 深证成指涨0.93%收报10197.66点 创业板指涨1.65%收报2029.45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12934亿元 较7日缩量1749亿元 [1] - 上涨股票3839只 涨停104只 下跌股票1367只 跌停9只 [1] - 军工板块超过20只个股涨停 包括成飞集成、金通灵、华伍股份等 [2] - 湘股146只中90只上涨 无涨停个股 亚光科技以7.46%领涨 [3] 行业板块 - 涨幅居前板块包括航天航空、通信设备、交运设备、通用设备、光伏设备、电机、橡胶制品 [1] - 跌幅居前板块为贵金属、化肥行业 [1] - 军工板块受巴基斯坦总理关于巴军战备状态讲话刺激走强 [2] - 鸿蒙电脑首款产品亮相 头部150个应用已启动开发 预计年底支持超2000个应用 带动鸿蒙概念股及科技股上涨 [2] 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流出从7日的300多亿元减少到8日的34亿多元 [2] - 大盘在缩量情况下低开高走 与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有关 [1] 公司动态 - 亚光科技主营业务为高技术船用电子及装备研发生产 2024年营收9.52亿元同比减少40.08% 归母净利润-9.19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714.33万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116.73% [3] - 公司2016年收购成都亚光电子 实现"军工电子+智能船艇"双主业 MMIC芯片具备国产化替代能力 [3] - 亚光科技8日大涨因军工概念 但业绩显示股价上涨持续性不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