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系统级封装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甬矽电子(688362):头部客户赋能拓宽成长空间 募资提升多维异构封装产能
新浪财经· 2025-07-02 14:40
业务发展 - 公司专注于中高端先进封装和测试业务,"Bumping+CP+FC+FT"的一站式交付能力不断提升 [1] - 公司成功突破联发科、瑞昱等头部客户,2024年两者分别贡献销售额2.25亿元和2.31亿元,占比6.23%和6.41% [2] - 公司封装产品包括5大类别,下辖11种主要封装形式,共计超2100个量产品种 [2] 产能与技术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11.65亿元,其中9亿元用于多维异构先进封装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Fan-out系列和2.5D/3D系列等多维异构先进封装产品9万片/年的生产能力 [1] - 公司已实现最小间距45μm、最小直径30μm微凸点的量产,重布线最小线宽/线间距达到8μm/8μm [4]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9-21亿元,同比增长16.60%-28.88% [3] - 2025Q2预计实现营收9.55-11.55亿元,环比增长5.72%-27.87%,有望超过24Q4的历史峰值10.58亿元 [3] - 多维异构封装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收12.39亿元,净利润3.96亿元 [1]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已形成以知名芯片设计企业及龙头公司为主的核心客户群 [2] - 客户包括恒玄科技、晶晨股份、富瀚微、北京君正、汇顶科技等 [2] - 随着端侧AI加速渗透,公司在头部客户的赋能下成长空间进一步拓宽 [2] 产品创新 - 公司量产的先进系统级封装产品可在单一封装体中同时封装7颗晶粒和24颗以上SMT元件 [4] - 量产的高密度倒装芯片凸点间隔达到63μm左右,最小凸点直径35μm [4] - 量产的先进BGA产品在20.2mm x 20.2mm芯片上焊线数量超1400根,I/O数量达到739 [4]
东北固收转债分析:甬矽转债定价:首日转股溢价率23%~28%
东北证券· 2025-06-26 1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甬矽转债发行规模 11.65 亿元,建议积极申购,首日目标价 128 - 133 元,转股溢价率预计在 23% - 28%区间,首日打新中签率预计在 0.0074% - 0.0103%附近 [3][20][2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本次募资用于“多维异构先进封装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顺应行业趋势,能提升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 [3][19] 各部分总结 甬矽转债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转债基本条款分析 - 发行方式为优先配售和网上发行,债项和主体评级 A+,发行规模 11.65 亿元,初始转股价格 28.39 元,6 月 25 日转债平价 103.77 元,纯债价值 83.7 元 [2][16] - 博弈条款中,下修条款(15/30,85%)、赎回条款(15/30,130%)、回售条款(30/30,70%)正常,债券规模偏高、流动性尚可、评级偏弱、债底保护性尚可,机构入库较难,一级参与无异议 [2][16] 新债上市初期价格分析 - 公司主营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产品有 5 大类别超 2100 个量产品种,募资项目顺应行业趋势,能提升竞争力和优化资本结构 [3][19] - 参考利扬转债、伟测转债,考虑市场环境及平价水平,预计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 23% - 28%,目标价 128 - 133 元,建议积极申购 [3][20] 转债打新中签率分析 - 假设老股东配售比例 30% - 50%,留给市场规模 5.83 亿元 - 8.16 亿元,假定网上有效申购数量 792 万户,打满中签率 0.0074% - 0.0103%附近 [4][21] 正股基本面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及所处行业上下游情况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产品有 5 大类别 11 种封装形式超 2100 个量产品种 [22] - 上游为封测原材料和设备行业,与众多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下游为 IC 设计企业,其市场规模和发展影响封测企业收入,也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22][2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 21.77 亿元、23.91 亿元、36.09 亿元、9.45 亿元,同比增长 5.96%、9.82%、50.96%、30.12%,受行业周期和自身策略影响 [26]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1.91%、13.9%、17.33%、14.19%,净利率分别为 6.3%、 - 5.65%、1.09%、0.96% [27]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期间费用合计分别为 2.84 亿元、4.29 亿元、5.06 亿元、1.27 亿元,期间费用率分别为 13.05%、17.92%、14.01%、13.48%;研发费用分别为 1.22 亿元、1.45 亿元、2.17 亿元、0.66 亿元,占比分别为 5.59%、6.07%、6%、6.98% [31]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应收款项分别为 3.37 亿元、5.03 亿元、7.65 亿元、6.88 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 15.47%、21.02%、21.2%、18.19%(已年化),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5.94 次/年、5.7 次/年、5.69 次/年、5.21 次/年(已年化),回款情况良好 [33][36] - 2022 - 20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8 亿元、 - 0.93 亿元、0.66 亿元、0.2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57.11%、 - 167.48%、171.02%、169.4%,加权 ROE 分别为 9%、 - 3.75%、2.69%、0.98% [40] 公司股权结构和主要控股子公司情况 - 截至 2025 年 6 月 10 日,股权结构集中,前两大股东浙江甬顺芯电子有限公司和浙江朗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合计 25.69%,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 52.92%,实际控制人为王顺波,持股 31.70% [4][44] - 公司有 2 家全资子公司、1 家控股子公司、2 家参股公司 [44] 公司业务特点和优势 - 成立即聚焦先进封装领域,有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客户合作、品质保障四大优势 [47]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已获授权专利 400 项,其中发明专利 158 项 [47] 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安排 - 计划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 11.65 亿元,9 亿元用于“多维异构先进封装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 14.64 亿元 [14][50] - 项目建成后将开展相关研发及产业化,完全达产后形成多维异构先进封装产品 9 万片/年生产能力,内部收益率(税后)14.33%,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7.73 年 [50]
数据跃动见证江苏经济多维突破的强大韧性500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19亿元
新华日报· 2025-05-23 07:48
物流与货运 - 1-4月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日均货车流量较一季度增加2.1万辆次 [1][2] - 运满满平台业务覆盖线路11万条、城市330个,年度活跃司机418万人,月度活跃货主276万人 [2] - 运满满平台订单匹配仅需1分钟,如皋市典华纺织每车物流成本节省5%,年省20多万元 [2] - 一季度运满满平台履约订单数同比增长22.6%,发货货主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28.8% [2] - 沪宁高速陆家收费站4月货车流量较一季度月均增长约21.06% [3] - 江苏交控加速交通智慧化转型,依托"高精一张图""AI平方"等科技产品提升货运生态 [3] 工业用电与产业升级 - 1-4月江苏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1% [1][4] - 4月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8.4%,生物医药行业用电量激增20.4% [4] - 4月汽车整车制造用电增长11.6%,常州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51.3% [4] - 常州1-4月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加26.9%,汽车零部件制造用电量同比增加36.3% [4] - 1-4月江苏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23.7% [4] - 4月外贸制造业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1%,机电外贸制造企业用电量增长6.3% [4][5] - 1-4月全省机电产品出口额达8480.1亿元,同比增长11.1%,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8.9% [5] - 4月全省外贸整车制造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8%,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达149.8亿元 [6] 重大项目投资 - 1-4月500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19亿元,完成率35.5%,超序时进度2.2个百分点 [1][7] - 27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76个,开工率64.2% [7] - 南京芯德科技封装产线升级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预计年产值突破18亿元 [7] - 常州凌天达航空项目将年产1500公里航空航天电缆组件、1800万件新能源母排 [7] - 截至3月末主要银行机构对省级重大项目融资余额5563亿元,比年初新增812亿元 [8]
亚光科技:公司将持续推进国产替代研制工程项目
上海证券报· 2025-05-20 16:31
军工电子领域发展 - 公司军工电子领域产品自2020年以来按照100%自主可控开展研制工作 [2] - 对老产品或已定型产品根据需求方要求逐步开展国产化替代研制和验证工作 [2] - 公司持续坚持自主可控与核心关键技术能力提升,推进国产化替代研制工程项目 [2] - 已在单片集成电路设计、系统级封装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3] - 未来将聚焦高密度集成封装、大功率MMIC及GaN复合功能技术三大方向 [3] 业绩亏损原因 - 船舶板块资产减值计提涉及固定资产和量产库存船等 [2] - 船舶业务高负债、重资产运营模式导致财务费用及折旧摊销高企 [2] - 军工电子板块受客户采购延后、交付延期、物料齐套率不足及政策调整影响,收入及盈利不及预期 [2] - 子公司成都亚光因业绩不佳引发商誉减值 [2] 业绩改善措施 - 公司将聚焦军工电子主业、优化技术布局、提升订单交付效率、盘活船舶资产 [2] - 计划通过处置闲置资产、优化债务结构等措施缓解资金压力 [3] - 力争2025年实现市场突破 [3] 应收账款与资金管理 - 军工行业回款周期普遍较长但客户资质优良且历史回款记录稳定 [2] - 公司已调整坏账计提政策并成立专项小组强化催收力度 [2] 商誉减值问题 - 收购成都亚光系基于产业链整合需求 [2] - 近年减值主要受外部经营环境影响 [2] - 未来将动态评估风险并严格遵循会计准则 [2] 订单与资产情况 - 当前军工电子在手订单约4亿元 [3]
甬矽电子:营收增长50.96%,净利扭亏为盈
势银芯链· 2025-04-24 15:50
行业整体景气度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6,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 [2] - 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回升明显,主要因全球终端消费市场回暖、产业链去库存周期结束及AI应用场景涌现 [2] - AI大模型发展推动AI手机、AIPC、AI眼镜等新型产品形态,有望进一步带动消费市场回暖 [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9亿元,同比增长50.96% [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632.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71.5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36亿元,同比增长52.66% [3] - 2024年末总资产136.55亿元,同比增长10.74% [3] 业务板块分析 - 封装产品主要包括FC类产品、SiP、Bumping及WLP、QFN/DFN、MEMS等类别 [3] - 系统级封装产品收入15.90亿元,毛利率22.70%,同比增加3.47个百分点 [4] - 扁平无引脚封装产品收入12.62亿元,毛利率13.60%,同比增加8.34个百分点 [4] - 高密度细间距凸点倒装产品收入5.70亿元,毛利率17.97%,同比减少3.57个百分点 [4] 技术创新与专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3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8项 [5] - 核心技术包括高密度细间距倒装凸点互联芯片封装技术、4G/5G射频芯片封装技术、混合系统级封装技术等 [5] - 持续开发先进晶圆级封装技术,如RDL、Bumping、Fan-in/Fan-out、Chiplet多维异构技术 [5] 客户与市场拓展 - 2024年公司共有14家客户销售额超过1亿元,19家客户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3] - 中国台湾地区头部IC设计公司拓展取得重要突破 [5] - 二期项目产能逐步释放,下游客户群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5]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丰富晶圆级封装、汽车电子等产品线 [5] - 形成"Bumping+CP+FC+FT"一站式交付能力 [5] - 顺应集成电路下游应用市场集成化、小型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5]
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3 05:3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经营成果良好,营收和净利润显著增长,未来将围绕增长目标,坚持大客户战略,推进新产品线,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3][25][5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业务,提供封装与测试解决方案,收取加工费,产品涵盖五大类别,应用于多领域 [5] - 公司自成立聚焦先进封装领域,全部产品为中高端先进封装形式,在多个先进封装领域有工艺和技术优势 [6] - 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上注重与晶圆工艺匹配及以客户市场需求为导向,完成多项技术开发并量产,掌握多项技术,积极开发新封装技术 [7] 公司经营模式 盈利模式 - 主营业务为封装与测试,提供定制化方案,完成封装测试后交付客户获收入利润 [8] 生产模式 - 专注中高端产品生产,配备高精度自动化设备,有专业团队,按封装种类划分生产线 [8] 采购模式 - 采购处负责物料和设备采购,下设材料和设备采购部,材料采购部还负责外协服务采购 [8][9] 销售模式 - 以直接销售为主,下游为芯片设计公司;部分数字货币领域产品采取代理销售模式,与代理公司结算 [10] 研发模式 - 采用自主研发模式,有完善制度和核算体系,设有研发工程中心及下属部门 [11] 所处行业情况 行业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 公司属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的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业 [12] - 20世纪70年代封测行业独立,90年代产业链专业化分工,全球封测厂向亚太转移,亚太占全球市场约80%份额 [13] - 摩尔定律降本收敛,先进封装接棒助力AI浪潮,2024年全球封测市场规模预计达899亿美元,同比增5%,先进封装占比49%,2025年中国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超1100亿元 [14][15] - 集成电路制程进入“后摩尔时代”,制程技术突破难,成本高,通过先进封装提升芯片性能成趋势,封测企业需向晶圆级和系统级封装发展,技术门槛高 [16][17]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 公司专注中高端先进封装测试业务,与多家知名IC设计企业合作,获多项荣誉,研发中心被认定,项目被评为省重大项目 [18] - 根据集微咨询榜单,公司在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封测代工企业专利创新二十强中排名第10 [19]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 Chiplet理念代表的先进封装技术应用将成提高芯片性能重要途径,相关技术有望成我国集成电路封测行业新突破口,推动先进封装市场发展 [20] - 长期看全球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增长,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同比增11.2%,估值达6970亿美元,2026年全球封测市场规模有望达961亿美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将达522亿美元,占比54% [21][22]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近3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变动主要因市场需求回暖、新产品线拓展、新客户导入及规模效应体现 [23] 报告期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无差异 [24] 股东情况 - 披露普通股股东总数等相关信息及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24][25] 公司债券情况 - 不适用 [5] 重要事项 -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360,917.94万元,同比增50.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32.75万元,同比增加15,971.5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531.26万元,同比增加13,659.71万元 [25] 董事会会议决议 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 - 认为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合规,能反映公司经营情况,保证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7][28][30] 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 - 认为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合规,能反映公司第一季度经营情况,保证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31] 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 2024年董事会有效行使职权,推动公司发展,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34][36] 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的议案》 - 认为报告真实客观反映总经理工作情况 [37] 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的议案》 - 独立董事将在股东大会述职,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听取 [39][41] 审议通过《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自查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 - 认为独立董事符合独立性要求 [42] 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报告〉的议案》 - 2024年审计委员会履职尽责,议案已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 [44][46] 审议通过《关于〈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202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的议案》 - 2024年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督尽责,议案已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 [47][49] 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评估报告〉的议案》 - 认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合格,履行审计职责 [50] 第一季度财务情况 主要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4,548.40万元,同比增30.12%,归母净利润扭亏转盈,增加6,005.27万元,公司将坚持大客户战略,推进新产品线 [55] 股东信息 - 披露普通股股东总数等相关信息,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3,041,003股,占总股本0.74% [58][59] 季度财务报表 - 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未经审计 [5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