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季有虾
icon
搜索文档
潜江龙虾为何能红遍天下|活力中国调研行
搜狐财经· 2025-08-29 13:03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潜江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870亿元 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 [3] - 全国十只小龙虾中潜江占三只 [3][5] - 小龙虾交易中心2022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鲜活小龙虾交易流通量全国第一 [23] 养殖技术与模式创新 - 虾稻共作模式亩平均产虾200公斤 水稻600公斤 亩均纯收入5000元 [12] - 四季有虾模式实现一田三收 冬季和早春大规格小龙虾生产 [14] - 养殖面积达94.7万亩 其中虾稻共作89.7万亩 打造13个万亩基地和70个千亩基地 [14] 产量与加工能力 - 上半年小龙虾养殖产量12.25万吨 同比增长4.6% [14] - 规上加工企业19家 年加工能力80万吨 开发60多种产品 [19] - 上半年小龙虾收储加工达25.2万吨 同比增长5.9% [19] 餐饮与消费市场 - 创新128道小龙虾菜品 包括10道湖北名菜 [7] - 生态龙虾城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餐饮业年产值1.5亿元 [10] - 全国开设3000多家潜江龙虾餐饮店 从业人员近2万人 [10] 产业链与出口表现 - 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加工出口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19] - 两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 拥有自营出口权 [19] - 交易中心聚集全国多地优质小龙虾资源 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21] 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 - 成功研发功能性壳寡糖制备全产业链开发技术 [19] - 新增加工设备超200套 推动精深加工发展 [19] - 四季有虾模式目标年底实现10万亩养殖面积和3.2万吨产量 [16]
潜江撬动小龙虾千亿产业链,带动就业22万人|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8-27 10:03
产业规模与品牌价值 - 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870亿元 区域公用品牌价值527.2亿元且连续7年居行业榜首 [12] - 形成"买全国 卖全国"产业格局 去年交易量超23万吨 交易产值突破120亿元 [11] - 带动22万人就业 养殖户年收入超10万元 餐饮从业者年收入达7-12万元 [9] 技术创新与养殖突破 - 开发"四季有虾"池塘精养模式 冬季7钱以上大规格虾占比超70% 一两以上精品虾超50% 单季亩产达200斤 [4][5] - 创新"早稻+冬虾+早春虾"循环养殖模式 实现一田三收 冬虾上市量2.4万吨 产值21.9亿元 [7] - 冬季大规格虾价格达54元/斤 为夏季3倍 上半年小青龙均价18.9元/斤(涨16.7%) 中青26.5元/斤(涨8.2%) [7] 餐饮与消费市场 - 开发128种小龙虾菜品 全国餐饮门店超3000家 从业人员近2万人 [4] - 五一假期吸引游客107万人次(增21.43%) 品牌店日翻台量超2500台 日营业额最高突破260万元 [4] - 前十大规上餐饮企业在旺季实现总销售收入3亿元 [4] 产业链发展与扩张计划 - 计划新增冬虾池塘1.1万亩 稻田养殖4675亩 预计冬虾总产量突破2.6万吨 [7] - 潜网集团吸引660家经营主体入驻 拟将市场份额从7%提升至15% 年配送量从23万吨增至60万吨 [11] - 产业涵盖科研 育种 养殖 加工 物流 餐饮等完整链条 形成三产联动格局 [9]
湖北夏季“顶流”小龙虾撬动千亿产业链
证券时报· 2025-07-22 02:47
行业概况 - 2024年湖北省小龙虾养殖产量达143.7万吨,同比增长15.6%,综合产值1841亿元,同比增长9.7% [1] - 潜江市小龙虾年交易总量80万吨,占湖北总产量的60%、全国的25%,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 [1][2] - 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上半年交易额达75.27亿元,全国最大交易市场,覆盖600余城冷链物流网络 [5][6] 养殖技术突破 - 通过"虾+稻+N"立体共作模式及水温调控、种质优选技术,实现"四季有虾",解决季节性供应空白 [2][3] - 冬季采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和矿物质补给方案,2024年一季度潜江小龙虾产量2.56万吨(同比+9%),产值27.32亿元(同比+41.21%) [3] - 技术推广后冬春虾错峰上市,2024年上半年2-4钱小青龙虾均价18.9元/斤(同比+16.7%),4-6钱中青26.5元/斤(同比+8.2%) [4] 供应链与流通创新 - 潜网集团打造标准化交易市场,48小时鲜活率提升至94%,建立价格指数体系后交易纠纷下降60% [6] - "虾谷快运"体系整合3000多辆冷链车、1200个配送网点,实现"龙虾千里一日达" [5][6] - "百城万店"工程推动全国开设4000余家品牌店,虾卡/电子卡等中高端产品覆盖一线城市 [7]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 - 48家规上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80万吨,年产值270亿元,虾头/虾壳转化为虾粉、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8][9] - 华山科技将虾壳转化为甲壳素胶囊,年产50亿粒;新柳伍食品年加工3万吨,2023年产值17.5亿元 [8] - 良品铺子联合潜江企业推出香酥龙虾尾等即食产品,建立可追溯养殖体系,拓展休闲零食场景 [9][10] 政策与品牌建设 - 湖北省2023年出台"虾十条",明确"潜江龙虾"为全省唯一区域公用品牌 [1] - 潜江计划聚焦工厂养殖、精深加工等领域,目标形成千亿龙虾产业集群 [10]
小龙虾价格逆势上涨的背后——来自“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的产业观察
新华网· 2025-07-13 13:41
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94.7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89.7万亩,鲜活小龙虾销售量突破20万吨,交易产值超100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达17.7万吨,交易产值75.27亿元,预计全年交易规模将创新高 [7] - 养殖户丁元凯案例显示,50亩虾稻共作田和10亩精养塘的亩均收益超5000元,饲料成本下降500元/吨带动效益提升 [1] 价格与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规格2-4钱小青龙虾均价18.9元/斤(同比+16.7%),4-6钱中青26.5元/斤(同比+8.2%),8.8钱以上"炮头"73.6元/斤(同比-9.1%) [1] - 2025年一季度产量2.56万吨(同比+9%),产值27.32亿元(同比+41.21%) [4] - 冬春季节错峰上市的中大规格虾价格达40-70元/斤,为旺季数倍 [4] 政策与技术创新 - 湖北省2023年出台"虾十条"政策推动产业优质化、可持续发展 [3] - 潜江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四季有虾",缓解季节性供应瓶颈,2024年12月首次规模化冬捕 [3][4] - "虾谷链"平台提供30余个主产区和消费城市供需数据,帮助调整捕捞策略应对价格波动 [4]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能力 - 潜江建成48家加工企业,年处理能力80万吨,为养殖户提供价格兜底保障 [5] - 加工产品包括虾尾、清水虾等初级品,以及甲壳素、壳聚糖等高附加值原料,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5] - 加工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形成从养殖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5] 市场竞争力分析 - 潜江小龙虾在全国价格普遍回落背景下逆势上涨,品牌效应显著 [3] - 交易中心日销千斤案例显示中小规格虾价格结构性上涨(小青17元/斤、中青26元/斤、大青40元/斤) [4] - 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养有所得",成为支柱型产业 [7]
潜江小龙虾交易规模领跑全国,湖北“虾十条”助推扩大朋友圈
第一财经· 2025-07-10 19:07
产业规模与交易数据 - 高峰期日均交易量达1500吨,交易规模今年有望再创新高 [1] - 全国开设潜江龙虾品牌店超4000家,"小龙虾主题高速服务区"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次 [1] - "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 [1] - 2023年上半年小龙虾养殖产量12.25万吨,同比增长4.6% [1] - 上半年交易小龙虾17.7万吨,交易产值75.27亿元,预计2025年交易规模领跑全国 [1] 供应链与物流体系 - 建立小龙虾供应链平台,入链企业1094家,注册用户数13.87万人,交易金额达161.2亿元 [1] - 建成辐射全国600多个城市1200多个服务网点,形成4~14小时送达全国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1] - 整箱打包小龙虾的48小时平均鲜活率提升至94% [1] 政策支持与标准化 - 湖北省出台"虾十条",明确"潜江龙虾"为湖北唯一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 [1] - 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94.7万亩 [1] - 制定《潜江龙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小龙虾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 [2] 养殖模式创新 - 推行"一镇一种一企一片"种植布局和"种业公司+合作社+加工企业"合作模式,2024年虾稻订单面积达69.73万亩,较上年净增4.45万亩 [2] - "四季有虾"模式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和肠外营养精准补给解决冬季营养供给问题 [2] -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累计上市冬虾约2.4万吨,实现产值约21.9亿元 [3] 经济效益与价格趋势 - "四季有虾"模式亩平节约苗种成本1000元,亩均增收超2000元 [3] - 2024年一季度小龙虾产量2.56万吨(同比+9%),产值27.32亿元(同比+41.21%) [3] - 1~6月小青均价18.9元/斤(同比+16.7%),中青均价26.5元/斤(同比+8.2%),虾苗均价16.3元/斤(同比+31.5%) [4] - 抽样调查显示1~6月养殖亩平纯收入2659.2元,同比增长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