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备用金
icon
搜索文档
调查!银行“暗战”消费贷市场:提前为老客户提升额度,中介电话短信推销忙丨五一促消费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5-05 10:06
消费贷市场竞争态势 - 五一假期期间消费贷市场竞争激烈,银行推出大额信用卡、备用金等限时促销活动,消费贷利率最低降至3%,但相比2024年9月"价格战"时期更为克制,低至"2"字头利率已难觅 [2] - 贷款中介异常活跃,以银行名义推销高额备用金和低息贷款,实际年化利率因手续费和中介费可能翻倍,存在高利贷风险 [2] - 银行针对优质客户实施动态额度调整机制,金卡客户额度由20万元提升至30万元,黑钻卡客户由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 [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3月14日印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中办、国办3月16日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额度、期限、利率 [3] - 消费成为2025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首位,银行消费贷款有望在场景融合、额度、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创新优化,方向为更高额度、更低利率、更长期限及更灵活还款方式 [5] - 外需不确定性增大(WTO预测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回落至2.8%),投资拉动空间变窄,消费成为稳增长主要抓手 [5] 产品创新与期限调整 - 个人消费贷期限最长可延展至7年,互联网银行消费贷额度提升但利率比传统银行高一倍 [4] - 新能源车商与银行合作延长贷款期限至5年,30万元贷款年利率3.5%情况下,月还款额从3年期8791元降至5年期5458元,降低消费者压力 [5][6] - 银行消费贷突围方向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包括场景化嵌入、客群分层与区域下沉、金融科技应用 [6] 贷款中介乱象与监管 - 贷款中介以超低利率(如3%)诱导消费者,实际收取1%批贷额度服务费,并通过面签环节获取借款人隐私信息 [7] - 银行明确表示不与中介合作,提醒消费者警惕陌生营销信息,优先选择银行网点咨询 [8] - 监管部门2024年国庆后开展"清链3"执法行动,查处12家涉嫌虚假宣传的中介公司和1家买卖个人信息的信息公司 [9]
五次冲击上市 量化派陷入高负债与合规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4-27 19:51
上市历程与募资计划 - 公司第五次冲击资本市场,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发行不超过15,097,500股普通股,募资用于研发能力提升、技术基础设施改善及业务模式推广 [2] - 此前四次上市尝试均失败,包括2017年美股撤回及2022-2024年四次港交所申请未通过,原因涉及业务合规质疑、聆讯未通过及招股书过期 [3] - 中国证监会曾要求补充材料,重点关注业务合规性、用户投诉及股权问题 [3] 业务模式与转型挑战 - 公司前身"信用钱包"为现金贷平台,2016年监管整治后转型为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出"羊小咩"平台,但2023年消费市场精准撮合解决方案市占率仅0.7% [4] - 助贷业务通过"享花卡"和"备用金"产品实现,备用金单笔金额100元至5万元,涉及资金匹配和风险定价,被证监会质疑类金融活动 [5] - 公司声称仅提供精准营销服务(H5导流),但2021-2024年上半年助贷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6.8%、11.8%、20.2%和8.3%,与表述矛盾 [6][7] 财务与负债状况 - 截至2024年6月,公司净资产-10.25亿元,资产负债率222.51%,面临16亿元优先股赎回义务,账面现金仅3.35亿元 [14] - 2021-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波动大(5400.6万元至4593.6万元),经调整净利润呈增长趋势(0.67亿至1.54亿元) [14] - 应收账款快速上升,2021-2023年从1.51亿元增至4.43亿元,占收入比例从43.02%升至83.58% [14] 合规与监管风险 - 用户投诉显示"羊小咩"存在暴力催收、利率超限及隐私泄露问题,黑猫平台相关投诉量高 [9] - 2021年《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实施后合作金融机构从30家减至6家,助贷收入锐减76% [8] - 公司通过关联方鹰潭广达小贷(创始人周灏持股30%)为"便荔卡包"提供资金,变相延续助贷业务,后者近30天投诉量达642条 [11][13] 业务调整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起公司终止与金融机构的精准撮合协议,但通过关联交易维持现金流 [10] - 备用金产品收取1.8%-8.6%服务费及担保费,收入计入助贷业务,监管趋严下可持续性存疑 [8] - 消费市场精准撮合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1年23.2%降至2024年87.2%,业务重心明显转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