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清算通

搜索文档
首单落地!上海清算所大宗商品清算通构建服务“三农”新通道
新华财经· 2025-06-25 13:22
大宗商品清算通首单玉米交收业务落地 - 上海清算所大宗商品清算通成功落地首单玉米交收业务,标志着金融服务延伸至农业产业链核心环节[1] - 该业务由张家港保税科技客户通过湖南长沙新港公司完成,6月18日已将玉米、豆粕、菜籽粕纳入清算通体系[1] - 该体系通过线上化清结算枢纽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市场活力、促进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发展[1] 大宗商品清算通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自2021年3月成立以来,已对接8家政府支持的合规大宗商品现货平台和24家仓储机构[2] - 服务覆盖化工、有色、黑色、农产品等行业的1.4万余家实体企业[2] - 累计处理现货交易65万笔,清算金额2.9万亿元,交割数量超4.3亿吨[2] 大宗商品清算通业务模式与战略意义 - 核心模式为对接现货平台及仓储企业,联合商业银行提供大额实时资金清结算服务[3] - 该模式提升地方政府监管效能,响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3] - 2025年被纳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3] 大宗商品清算通未来发展规划 - 将持续深化对"三农"、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3] - 加速构建覆盖更广、层次更丰富的清算体系[3] - 全方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3]
助力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搜狐财经· 2025-06-18 11:01
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作用 - 金融基础设施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中枢,支撑金融调控、市场开放、资源配置、风险防控及产品创新,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1] - 金融基础设施集中各类金融活动信息,是金融体系的"数据中枢"与"运行轨道",为宏观审慎管理提供重要抓手[3]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升级外汇、本币交易系统(2018年、2021年),提升交易处理效率并降低操作风险[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新要求 - 上海需具备高效多元的金融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4年成交突破2500万亿元,占国内金融要素市场近70%[7] - 要求金融基础设施强化风险防控能力,上海清算所采用瀑布式风险防范结构阻断风险扩散[8] - 需对标国际规则参与全球治理,"债券通"、"互换通"等机制为境内外市场提供互联互通渠道[9] 国有大行的战略实践 - 交通银行发布首支长三角ESG债券指数,引导资金投向区域优质企业,并与上海清算所合作提升大宗商品结算效率[12] - 作为上海清算所综合清算会员,服务近1500家市场主体,代理清算规模市场第一,并首创多项衍生品清算业务[13] - 在人民币国际化中,交通银行担任"债券通"报价商,参与CIPS系统建设及数字货币桥项目,拓展跨境支付网络[14] 市场创新与国际标准 - 交通银行积极参与上海金、上海油等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交易,提升"上海价格"全球影响力[15] - 支持上海清算所成为ISDA许可的首家中国保证金模型管理机构,参与制定跨境衍生品清算规则[15] - 首创外汇交易结算银行业务,消除本金交割风险,为中小机构提供安全外币结算服务[15]
上海清算所着力提升大宗商品场外交易清算服务质效
期货日报网· 2025-06-16 06:41
会上,上海清算所围绕发挥基础设施功能,介绍了针对现有场外大宗商品市场交易清算机制的相关优化 措施。各机构代表围绕推动大宗商品生态圈建设、完善场外大宗商品市场机制、探索创新产品和服务等 内容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6月6日,上海清算所成功举办大宗商品OTC交易清算机制建设交流会。会议聚焦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及 现货交易清算环节的痛点难点,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上海清算所总经理许再越致辞,他表示:"上海清算所作为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 施,将始终以国家战略为指引,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初心,面对大宗商品OTC交易清算环节的痛点难 点,勇当疏通'交易堵点'的开路先锋、善作转化'信用孤岛'的架桥者、敢为防控风险的'压舱石'。通过举 办本次交流会,希望与市场各方携手共进,打造行业专家碰撞思路、建言献策的交流平台,支持金融与 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构建大宗商品多层次清算体系,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共同服务好上海国际金 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截至2024年年底,清算通已对接22家银行、服务1.2万余家实体企业、累计清算金额超2.4万亿元,已形 成可复制推广的业务模式和体系标准,服务范围不断扩展,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