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搜索文档
21评论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6:43
董希淼(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 布。《建议》17次提到"金融"这一关键词,并再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的金融工作明确方向、划出重点。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十五五"期间金融工作的总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 市场,全球第二的保险、股票、债券市场,金融业规模巨大,但在全球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仍需进一步提 升。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大国竞争不仅是实体经济与科技的竞争,更是金融领 域的较量。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是为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争取更大主动 权的战略选择。从国内看,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建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首要战略任务,把 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这都需要金融强而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建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金融"五篇大文章"是 未来五年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系统性蓝图与行动纲领,是加快建设 ...
对标国际通行规则 上海推进自贸离岸债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9-30 01:46
政策核心目标 - 政策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离岸债券产品,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对标国际通行规则 [1] - 目标是加快市场发展,拓宽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地区的融资渠道 [1] - 发展自贸离岸债是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八项举措之一,将进一步夯实上海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枢纽地位 [1] 市场参与主体 - 发行主体范围广泛,包括境外注册的金融及非金融企业、非法人组织、主权机构、国际组织以及境内企业的海外子公司(含SPV) [2] - 投资主体涵盖境外依法注册成立的各类机构、主权财富基金、非法人产品以及境内企业的海外分子公司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 [2] 产品与资金管理规则 - 政策鼓励使用人民币,同时兼容满足发行主体需要的外币 [3] - 募集资金用途需符合管理规定,按"两头在外"原则主要用于支持海外项目融资,资金可自由汇出境外或在自贸区内存放使用 [3] - 若募集资金归集后拟投向境内使用,需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办理资金跨境事宜 [3] 信息披露与监管框架 - 发行主体应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募集说明书约定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 [3] - 监管机构将建立健全监测分析机制,要求登记托管及承销机构及时报送信息,并履行反洗钱等合规责任 [3] - 政策可根据情势变化调整优化,条件成熟时可逐步拓展发行主体、投资主体和承销机构范围 [3]
上证观察家 | 拥抱“十五五”战略机遇 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跃升
搜狐财经· 2025-09-27 10:50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的挑战 - 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导致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加剧 [8] - 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Web3.0、加密资产等新兴技术重塑全球金融业态,同时带来数据质量、算法偏见、监管复杂性等风险 [9] - 上海面临来自纽约、伦敦等成熟金融中心的国际竞争,新兴金融中心的区域功能竞争,以及国内北京、深圳等金融中心的地域定位竞争 [10] -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可能通过跨境资本流动影响上海市场稳定性,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创新产品对监管提出更高要求 [11] - 金融体系存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投融资功能不平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足等问题 [12][1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机遇 - 金融强国战略实施为上海金融改革深化和竞争力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14] - 人民币国际化稳慎扎实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持续拓展人民币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人民币金融产品全球定价权增强 [15] - 上海已开展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实践,通过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优化本地化实践,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16]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启动,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不断丰富,上海有望加强在全球绿色金融中的引领地位 [17] - 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迭代演进,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等领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是上海实现"弯道超车"的良机 [18][19] - 数字普惠金融释放居民投资需求,ESG投资成为重要趋势,养老金市场为资管行业带来巨大机会 [20] - 上海"五个中心"协同有望增强,科创板已支持近600家企业上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资本支撑 [21] - 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区域金融高地,区域金融服务一体化需求迫切,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22] 推动能级跃升的政策建议 - 通过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科技金融、可持续金融和数字金融体系,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7][23] - 建立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的监管协调机制,提升监管科技水平,构建完善有力的监管生态 [7][24] -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重点及新兴领域风险防控 [7][25] - 持续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提升金融司法效率,打造国际金融争议解决高地 [7][26]
今日国内外头条新闻
搜狐财经· 2025-06-19 18:29
海南新闻 - 托育消费券发放: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将于2025年6月19日10:00起发放托育消费券,补贴对象为不满4周岁的入托婴幼儿,消费券领取后3天内有效且必须当月使用,适用于省内县级以上卫生健康委备案的托育服务机构 [2] - 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海南省举办2025届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专场招聘会,93家用人单位提供2059个岗位,涵盖多行业领域,现场设置落户政策咨询、征兵咨询等服务点 [2] 国内新闻 - 金融领域重大改革:央行在2025陆家嘴论坛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和个人征信机构,证监会推出“1+6”政策措施并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上期所和大商所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期权交易范围 [3] - 夏粮机收与防汛应急:全国夏粮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收获进度达96%,国家防总针对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3个工作组 [3] - 公民撤离进展:外交部表示已有791名中国公民自伊朗转移至安全地区,另有1000余人正在转移撤离 [3] 国际新闻 - 伊以冲突持续升级:以色列国防军称在伊朗境内打击1100多个目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不接受“强加的和平或战争”,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寻求“彻底的胜利”,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人员开始撤离 [5] - 美联储议息会议:美联储连续第四次维持利率不变,点阵图显示今年降息两次但预计不降息的官员人数升至7位,明年降息预期被削减至1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预计未来几个月关税驱动的通胀上升 [5] - 其他国际动态:美国国务院宣布刚果(金)和卢旺达达成和平协议,巴西央行意外加息25个基点至15%,普京表示俄乌问题谈判团队保持联系且下一次会谈可能在6月22日之后举行 [5] 今日时事政策 - 外汇管理改革征求意见: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6] - 美容整形医疗服务定价规范:国家医保局发布《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首次统一项目命名并引导合理定价 [6] 趣闻 - 重庆酒店小熊猫叫早:重庆一酒店推出小熊猫叫早服务,住客可与小熊猫互动,吸引众多游客关注 [7]
助力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搜狐财经· 2025-06-18 11:01
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作用 - 金融基础设施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中枢,支撑金融调控、市场开放、资源配置、风险防控及产品创新,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1] - 金融基础设施集中各类金融活动信息,是金融体系的"数据中枢"与"运行轨道",为宏观审慎管理提供重要抓手[3]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升级外汇、本币交易系统(2018年、2021年),提升交易处理效率并降低操作风险[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新要求 - 上海需具备高效多元的金融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4年成交突破2500万亿元,占国内金融要素市场近70%[7] - 要求金融基础设施强化风险防控能力,上海清算所采用瀑布式风险防范结构阻断风险扩散[8] - 需对标国际规则参与全球治理,"债券通"、"互换通"等机制为境内外市场提供互联互通渠道[9] 国有大行的战略实践 - 交通银行发布首支长三角ESG债券指数,引导资金投向区域优质企业,并与上海清算所合作提升大宗商品结算效率[12] - 作为上海清算所综合清算会员,服务近1500家市场主体,代理清算规模市场第一,并首创多项衍生品清算业务[13] - 在人民币国际化中,交通银行担任"债券通"报价商,参与CIPS系统建设及数字货币桥项目,拓展跨境支付网络[14] 市场创新与国际标准 - 交通银行积极参与上海金、上海油等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交易,提升"上海价格"全球影响力[15] - 支持上海清算所成为ISDA许可的首家中国保证金模型管理机构,参与制定跨境衍生品清算规则[15] - 首创外汇交易结算银行业务,消除本金交割风险,为中小机构提供安全外币结算服务[15]
加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建设,陆家嘴金融沙龙聚焦跨境金融服务升级
第一财经· 2025-05-15 22:13
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 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从单一融资转向涵盖投融资、风险管理及专业咨询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1] - 上海推出《行动方案》包含支付结算、外汇风险管理、融资服务等5方面18条政策举措,旨在解决资金跨境调拨不便等痛点 [2] - 政策亮点包括人民币跨境贸易再融资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优化、跨境支付自动化处理等数字化赋能措施 [3] 金融机构实践与差距 - 平安银行通过跨境账户体系创新,在内保外贷、自贸债、资金池等业务为中资企业提供支持 [3] - 上海与纽约、伦敦相比仍存在跨境资金流动效率、国际投资者占比等差距,需优化FT账户功能并加强银团贷款创新 [4] - 渣打银行在40多个市场设网点,过去5年支持720个"一带一路"项目(总金额超1300亿美元),提供外汇套期保值等一站式服务 [5][6] "一带一路"金融支持 - 渣打银行营业网络与"一带一路"市场重合度超75%,通过培养中文人才为海外中企提供本地化服务 [5][6] - 保险机构需通过风险减量管理、再保险合作增强企业风险抵御能力,永诚保险承保大量海外电力项目并筹建再保险运营中心 [6] - 建议国际再保公司为中国火电企业提供支持,同时推动中文标准和中国指数以提升国际话语权 [6][7] 政策协同与制度保障 - 上海通过建立推进机制、强化宣传推介等举措确保《行动方案》落地,未来将深化金融改革完善监管机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