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机械手

搜索文档
机器人:公司主业毛利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将持续布局海外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2:05
半导体装备业务 - 公司半导体装备业务产品包括大气机械手、真空机械手、EFEM、真空传输平台等,覆盖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工艺环节,涉及半导体制造全产业链[1] - 真空直驱机械手、真空传输平台已全面导入终端FAB厂,两轴、三轴产品完成验证并批量应用,四轴产品实现自主研发并通过设备端验证[1] - 大气类产品如EFEM、大气机械手已全面导入市场,部分产品开始模块化、标准化,为大批量国产化供应提供支撑[1] - 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半导体机械手产业化的企业,产品对标美国Brooks、日本Rorze等外资厂商,旨在解决国产化需求[2] - 半导体装备业务以独立子公司形式运营,引入战略投资者以扩大市场份额和深化产业链合作,目前无分拆计划[2] 半导体业务财务表现 - 2024年半导体装备业务营收5.74亿元,同比增长99.41%,占总营收13.88%,同比提升5.62个百分点[3] - 半导体行业毛利率26.93%,同比增长8.32个百分点,预计未来营收和毛利率将继续保持增长[3] - 公司注重产品技术迭代,开展大气机械手结构设计优化、驱控一体化设计、软件控制代码优化等工作,提升传输精度、产能利用率和运动稳定性[3] 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全球长期增长趋势将持续,尽管存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4] - 国内汽车整车、新能源需求增速放缓,但3C电子、汽车零部件等传统领域因自动化渗透率提升保持强劲增长[4] - 新能源汽车等下游的自动化设备升级需求仍很高,海外市场为国产工业机器人提供重要发展空间[4] - 公司通过"3+3+N"战略实现标准化量产、降低成本费用,并根据客户需求持续研发投入,推动毛利率逐步提升[4] 海外业务布局 - 2024年出口业务收入占比12.25%,受国际政策影响有限,海外客户质量和项目执行情况良好[5] - 2025年将结合新能源汽车、锂电领域扩产需求和新场景拓展,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力度,提高海外收入[5]
机器人(300024) - 2025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6 17:12
半导体装备业务 - 业务产品包括大气机械手、真空机械手等系列产品以及 EFEM、真空传输平台,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全产业链 [2] - 真空类产品中,两轴、三轴真空直驱机械手已批量进入终端 FAB 厂量产应用,四轴完成设备端客户应用验证;大气类产品中,设备前端模块、大气机械手已全面导入市场 [2][3] - 外资厂商主要有美国 Brooks、日本 Rorze 等,公司是国内最早实现半导体机械手产品产业化的企业 [3] - 2024 年营收约 5.74 亿元,同比增长 99.41%,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比重为 13.88%,同比提升 5.62%,下游半导体行业毛利率约为 26.93%,同比增长 8.32% [4] - 未来无分拆计划,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营收及毛利率预计继续增长 [4] - 注重产品技术迭代,开展新产品研发与成熟产品技术迭代优化工作 [5] 主业行业景气度与毛利率 - 中国是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全球工业机器人长期增长趋势预计持续,国内部分终端需求增速放缓,部分传统领域保持强劲增长动力 [6] - 国内市场有足够空间,下游自动化设备、产线升级及配套需求高,海外市场为国产工业机器人提供发展路径和空间 [6] - 随着“3 + 3 + N”战略执行深入,聚焦主业,实现标准化产品量产、降低成本费用,根据客户需求研发投入,近年整体毛利率逐步提升 [7] - 未来随着行业产品技术迭代和海外市场拓展,主业毛利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7] 人工智能领域进展 - 2024 年围绕 AI 大模型、智能视觉感知、数字孪生、结构仿生等前沿、空白技术领域研发 [8] - 3D 视觉进行技术升级,搭建 AGV 车体平台与调度平台,加快实车验证 [8] - 升级智能仓储物流数字孪生系统,利用 AI 模拟和预判,助力客户提升运维管理效率 [8] - AI 赋能“天眼”技术,实现全面感知与精准定位,为新场景应用提供创新技术基础 [8] - 自主开发运动模组,适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产品,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2025 年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及产品落地 [9] 出海进展 - 2024 年推动全球布局,新设日本、墨西哥、美国公司,在多国构建营销、服务网络 [9] - 2024 年出口业务收入占比约为 12.25%,受国际政策影响有限 [9] - 2025 年综合海外市场扩产需求和新场景拓展应用,持续布局海外市场,加大出海力度,提高海外收入 [9]
机器人(300024) - 2024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9:58
行业与公司前景 - 机器人产业处于快速腾飞阶段,国内企业发展时间短但机遇佳,未来技术革新将带来更广阔空间,发展趋势体现为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外形更具象人性化、应用于更多新领域 [2][3]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 年围绕“求新谋变”,以“提升技术创新力、提升盈利能力、提高市场份额、提升效率”为主线应对变化,技术研发加速人工智能落地,产业拓展推动“以资本力量助推企业发展”理念,与优秀企业和资本合作孵化特色业务反哺主业 [4][15] 财务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41.38 亿元,同比增长 4.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94 亿元,毛利率 14.62%,同比增长 0.84%,研发投入 3.01 亿元,同比增长 3.6% [4] 产品应用 - 家庭陪护机器人在部分康复医院和养老机构示范应用,公司持续开发医疗康养新产品 [5] 公司战略与风险应对 - “3 + 3 + N”战略纵向形成 3 大核心产品领域和 3 大应用技术,横向形成 N 个战略行业产业,通过战略资本培育新兴业务,应对外部风险挑战采取深挖市场、加大研发、推进管理变革、关注政策变化等措施 [5][6] 降本增效与分红 - 降本增效使营业成本项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下降,受市场和竞争影响业绩承压,将结合自身和市场情况研究分红方案并加强市值管理 [7] 中美关税影响 - 2024 年海外业务营收占比约 12.25%,受中美关税战影响有限,将完善海外布局提升份额 [8][9] 核心竞争力 - 拥有自主创新优势,完成国家科技攻关 800 余项,主导制定多项标准,掌握核心技术,拥有专利超 700 项;具有人才优势,拥有技术和管理人才团队;产品品类丰富,通过四大体系认证;具有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服务 20 余个行业头部客户 [10] 产品销售渠道 - 部分医疗类产品在电商渠道销售,部分工业机器人标准产品通过代理模式销售 [10] 半导体业务 - 2024 年半导体装备业务板块营收约 5.74 亿元,同比增长约 99%,主要产品包括大气机械手等,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全产业链,增资扩股引入 9 家战略投资者 [10][11][12] 主营业务业绩影响因素 - 2024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增速放缓,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承压,半导体装备业务受益于国产替代需求扩张实现较快发展 [12] 退市风险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根据规则无退市风险 [13] 具身智能 - 具身智能与人工智能共生进化,公司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2025 年加速推动人工智能落地构建生态体系 [14] 市值维护 - 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目标,合理合规运用市值管理方式,与股东和投资者保持沟通,做好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