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海康威视(002415.SZ):关节机器人已发布多款六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
格隆汇· 2025-10-28 15:13
公司业务结构 - 海康机器人目前包含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关节机器人三块主要业务 [1] 机器视觉业务 - 机器视觉业务包括2D标准产品线、智能产品线和3D产品线 [1] 移动机器人业务 - 移动机器人业务包括潜伏系列、叉取系列、移重载系列、复合系列、料箱系列和配套组件 [1] 关节机器人业务 - 关节机器人已发布多款六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 [1]
聚焦硬件性能突破,海康机器人发布多款移动机器人新品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23 22:37
以下文章来源于海康机器人Hikrobot ,作者海康机器人 海康机器人Hikrobot . 海康机器人是面向全球的机器视觉、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聚焦于工业物联网、智慧 物流和智能制造,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为工业和物流领域用户提供服务,以创新技术持续推动智能化, 引领智能制造进程。 在制造业的深水区,光靠软件和算法这些软实力还不够,更需要智能硬件作为载体,完成从 "虚拟构想" 到 "实体生产" 的落地转化,撑起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 10月23日,海康机器人2025移动机器人产品发布会 · 硬件产品专场在线上召开。 本场发布会以「 硬核持续进化 」为主题,聚焦移动机器人硬件性能的突破,集中发布了包括潜伏、叉取、料 箱等产品线的多款新品,旨在满足客户在智能物流场景中对空间利用率、作业效率及复杂载具适配度的核心需 求。 潜叉 2.0:毫米必争,性能跃升 第二代潜伏叉取机器人显著提升了 负载 、 空间利用率 以及 取放货效率 。 新增 1.5吨负载车型,能够满足600、1000、1500公斤的主流需求。车身高度降低 10% 的同时,适配叉孔 范围扩大了 80% ,标准车型可支持 95~140mm区间的叉孔 ...
定档10月23日!海康机器人2025移动机器人发布会·硬件产品专场,亲眼见证智造新力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20 12:06
R 7-75 5 海康机器人2025移动机器人产品发布会 硬核持续进化 2025移动机器人产品发布会·硬件产品专场 2025年10月23日 14:00 基于真实应用场景,硬件产品场将系统性展示新一代 移动机器人产品在高密度仓储、窄通道作业及桑性制 造领域的技术突破,为行业带来更高效、可靠的自 动化方案。 亮点前瞻 "假空间专家" 全栈自研,架构升级, 可靠性与性能全面跃升 CI UE 4 明星产品升级亮相 突破高度极限, 库容、 效率再度全面提升! r /P 大咖助阵 实景探秘 樊杨鎏 产品总监 408 如何满足高频目传 空间受限的场景需求? I UF 2 位"全能型选手" 软硬件协同精进, 不同栈板、不同负载全搞定 CITIES "密集仓储利器" 散 观看直播 你将获得 洞察最新的硬件产品趋势,把握智造发展先机 直连海康机器人产品专家,为您实时答疑解惑 参与惊喜抽奖,赢取多种好礼 扫描二维码预约直播 如需咨询企业合作事宜,欢迎联系机器人大讲堂-客服(19560423866,手机与微信同号)进行对接。 ----------------END------------------- 工业机器人企业 埃斯顿自动化 ...
博众精工旗下「灵猴机器人」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0-03 12:04
融资情况 - 公司近日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金鼎资本、博原资本、TCL创投共同领投,苏创投、东运创投、财通资本、银杏谷资本等多家机构参与投资[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及通用机器人领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实验室建设以及产能扩充[1] - 今年4月,公司完成一轮股权转让,投资方包括讯飞创投和智元机器人,其中讯飞创投通过苏州科讯园丰天使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股1.8%,智元机器人直接持股0.8%[3] 公司背景与资质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技术积累可追溯至2011年,最初作为上市公司博众精工的研发部门,专注于智能制造装备相关零部件开发[3] - 公司隶属于江苏博众智能科技集团,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供应商[3] - 公司入选首批工信部《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并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承担了苏州市通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建设[3] 核心团队与研发实力 - 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董浩负责技术创新战略规划,提出将神话元素融入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的理念[5] - 公司员工总数超过400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200人,已在苏州、深圳及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5]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认证及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认证,并引入IPD流程,自建了可靠性、EMC电磁兼容、光学ISP等实验室[7] 产品布局与业务战略 -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视觉感知与运动控制技术,开发了机器视觉、直驱电机、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产品[5] - 产品广泛应用于3C电子、半导体、汽车与新能源、通用机器人等行业[5] - 公司形成“工业自动化+具身智能”双轮驱动的业务路径,具备为全球通用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客户提供可规模化交付的一站式整机ODM解决方案的能力[6] 市场拓展与未来规划 - 公司在上海、深圳、郑州、成都等地设有分支机构,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并进入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等海外市场,累计服务客户超过800家[8] - 未来3至5年,公司将继续以研发创新为驱动,着力攻克关键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合作[8]
国庆前产业大动作!国产半导体公司密集冲刺港股IPO
是说芯语· 2025-09-30 07:33
近期港股半导体与智能制造板块上市动态 - 2024年9月下旬,六家硬核科技公司密集向港交所递表,涵盖芯片设计、精密部件、智能硬件及工业机器人领域 [1] - 六家企业构成从“芯片-部件-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7] 中微半导 - 公司是中国MCU市场龙头,2024年以12.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8647万元,毛利率回升至31.1% [3] - 募资主要用于攻克车规级芯片和AI专用MCU,推进国产替代 [3] 晶晨股份 - 公司为全球智能电视和机顶盒核心芯片供应商,全球每3台机顶盒和每5台电视中就有一颗其芯片,累计出货量超10亿颗 [4] - 超90%收入来自海外市场,2024年净利润大幅增长64%至8.19亿元 [4] - 此次募资将全面投入AIoT、汽车电子及通信芯片领域 [4] 星宸科技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8.6%至14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7.47% [5] - 利润下滑主要因公司加大AI安防算法研发投入及市场竞争加剧 [5] - 赴港上市旨在募资强化AI安防算法与高清硬件,以突破增长瓶颈 [5] 北京君正 - 公司业务结合嵌入式CPU与通过收购北京矽成获得的车载存储业务 [6] - 2024年车载业务增长超过20% [6] - 计划利用港股募资扩产车规级存储芯片并发展AI算法,强化“处理器+存储”协同效应 [6] 和林微纳 - 公司是MEMS声学元件全球第二大供应商,也是中国领先的半导体测试探针制造商,并且是唯一能将探针出口海外的中国公司 [7] - 拥有微精密冲压和激光制造技术,客户包括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在日本和瑞士设有分公司 [7] - 上市目的为研发下一代探针并扩大海外业务规模 [7] 优艾智合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及锂电池工厂的移动机器人,核心技术为“一脑多态”的机器人调度系统 [7] - 已获得软银亚洲等知名机构投资 [7] - 拟通过港股上市募资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并考虑收购同行,目标成为“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7] 行业趋势与驱动力 - 此轮上市潮反映中国科技产业的集体发力,核心驱动力包括补技术短板和抓住国产替代机遇 [7] - 例如,国内MCU市场国产化率仍低于20%,高端探针主要依赖进口,政策与市场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7] 面临的挑战 - 部分公司存在供应链或客户集中风险,例如中微半导前五大供应商占采购量的84.8%,晶晨股份66%收入依赖前五大客户 [8] - 科技行业迭代迅速,企业需持续高研发投入以保持竞争力,例如晶晨股份年研发费用超10亿元 [8]
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布局显成效 赋能“新”“旧”产业多领域开花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9 15:52
新华财经北京9月29日电(康耕甫) 辽宁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工业基地之一,门类齐全、体系完备,为新 中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辽宁省持续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构建全省工业互联 网,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的数字化车间,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每台 设备的运行参数、生产进度和能耗等数据,操作人员通过电脑就能完成从订单下达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 管控。近年来,沈鼓集团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造,实现了对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线上管控。 作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企业,沈鼓集团近年来在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下,已经形成多元并举、协 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公司目前已在180万吨/年乙烯压缩机、CAP1400核主泵等领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研制国产化首台套产品200余项并100%成功,其中世界级产品20余项;沈鼓集团《产业链供应链链式数 字化转型方案》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 供应链协同应用》荣获2024年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典型实践案例。 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 ...
直击工博会: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 解锁未来工业新可能
新华网· 2025-09-28 10:23
行业技术融合趋势 - 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 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加速融合创新 [2] - 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传统制造业面貌 [2] 行业展会动态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9月23日至27日在上海召开 [2] - 中外参展商聚焦"具身工业"概念展示 [2] 技术应用展示 - 具身智能 工业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被部署到制造场景中 [2] - 展会向观众呈现未来工厂的多种可能性 [2]
博众精工溢价超两倍转让苏州灵猴18.29%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9-23 02:13
博众精工股权转让交易 - 公司拟以6400万元转让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18.29%股权(对应注册资本2031.75万元)[2] -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由39.9%降至21.61% 交易价格较账面成本1887.41万元溢价239.09%[2] - 本次交易基于资产结构优化和主业聚焦考虑 旨在提高资产流动性及使用效率[2] 苏州灵猴企业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是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供应商[2] - 自主研发产品包括直驱电机/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 应用于3C/半导体/新能源/光伏等行业[2] - 在苏州/深圳/美国硅谷设研发中心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及东南亚/欧洲/北美市场[3] 股权结构变动历史 - 2025年4月融资中博众精工转让6%股权 持股比例从45.9%降至39.9%[2] - 苏州灵猴因此不再纳入博众精工合并报表范围[2] - 2024年获得智元机器人战略入股[4]
博众精工溢价超两倍 转让苏州灵猴18.29%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9-23 02:03
交易概述 - 博众精工拟以6400万元转让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18.29%股权 对应注册资本2031.75万元 [1] - 交易完成后 博众精工持股比例将从39.9%降至21.61% [1] - 交易价格较账面成本1887.41万元溢价239.09% [1] 交易背景 - 苏州灵猴2025年4月完成融资 博众精工当时转让6%股权 持股从45.9%降至39.9% [1] - 苏州灵猴不再纳入博众精工合并报表范围 [1] - 交易目的为整合优化资产结构 提高资产流动性 聚焦主业 [1] 标的公司业务 - 苏州灵猴成立于2015年 专注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 [1] - 产品包括直驱电机 机器视觉 工业机器人 移动机器人 [1] - 产品应用于3C 半导体 新能源 光伏 一般工业等行业 [1] 标的公司布局 - 研发中心位于苏州 深圳 美国硅谷 [2] - 分支机构设于上海 深圳 郑州 武汉等地 [2] -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并进入东南亚 欧洲和北美市场 [2] - 2024年获得智元机器人入股 [2]
博众精工拟6400万元转让苏州灵猴机器人18.29%股权 与账面值相比溢价239.09%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20:32
博众精工股权转让交易 - 公司拟以6400万元转让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31.75万元对应股权(占比18.29%),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降至21.61% [1] - 本次交易账面成本1887.41万元,交易价格较账面值溢价239.09% [1] - 交易基于公司发展规划,旨在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并增加运营资金以聚焦主业 [1] 苏州灵猴机器人业务概况 - 公司创立于2015年,专注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产品包括直驱电机、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等,应用于3C、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 [2] - 在苏州、深圳、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及东南亚、欧洲、北美市场 [2] - 2024年底开展具身智能业务至2025年年中,累计订单总额突破1亿元 [2] 博众精工业绩表现 - 公司聚焦工业装备制造领域,涵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数字化装备业务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76亿元,同比增长2.34%;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69.69%,主要因投资收益增加 [3] 苏州灵猴战略合作与融资 - 2025年4月完成融资,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等机构入股,博众精工持股比例由45.9%降至39.9% [1][2] - 灵猴机器人获评智元机器人优秀合作伙伴,成为其首批代工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