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系列大模型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通用人工智能(AGI)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中国AGI行业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0 09:33
行业概述 - 通用人工智能(AGI)定义为具备自主感知、认知、决策、学习、执行和社会协作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体,涉及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多学科领域[2] - 行业市场结构分为基础设施层(算力、数据)、模型层(语言及多模态模型)、中间层(微调、Prompt、RAG、Agent)和应用层(应用程序、插件、硬件)四层[2] - 应用层典型厂商包括出门问问、商汤科技、作业帮、秘塔科技、美图、聆心智能、钉钉和WPS等[4] - 中间层典型厂商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网易有道和海贝等[4] - 模型层典型厂商包括百度、阿里巴巴、科大讯飞、智谱AI、百川智能、零一万物和MiniMax等[4] - 基础设施层典型厂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和浪潮等[4] 行业发展历程 - 人工智能行业经历初期探索与技术积累阶段后,逐步迈入技术突破与商业化探索的关键时期[5] - 随着技术成熟与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市场迎来快速发展爆发期,并逐渐步入以人工通用智能(AGI)为主导的新时代[5]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与算力、数据资源与服务、算法与框架等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撑[7] - 产业链中游为通用人工智能(AGI)开发集成环节[7]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金融(智能风控、量化交易、客服自动化等)、医疗(辅助诊断、医疗问答、药物研发等)、制造(智能调度、缺陷检测等)和智慧城市(交通优化、应急管理、政务AI平台等)等行业[7] 相关政策 - 国务院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10] - 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2023年8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12] - 工信部等四部门2024年6月《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提出到2026年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12] - 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4年9月《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强调构建各方共同参与、技管结合、分工协作的治理机制,打造全过程全要素治理链条[1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通用人工智能(AGI)行业市场规模为204.93亿元,同比增长44.97%[13] - 金融领域智能投顾、风险控制等应用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800亿元[13] - 零售营销领域AGI驱动的商品推荐、营销文案生成等场景实现效率提升300%以上[13] - 工业领域中控TPT大模型在氯碱生产、煤化工绿电调度等场景中实现能耗降低5%、年减碳41.94万吨[13] 技术发展 - 多模态大模型成为核心方向,2024年9月腾讯Hunyuan-Turbo-Preview模型在SUPERCLUE评测中得分78.64分位列第二,接近OpenAI ChatGPT-4o水平(79.67分)[13] - DeepSeek-R1等开源模型性能对标国际领先产品,推动技术普惠[13] - 2025年多模态与量子计算重构AGI能力边界,DeepSeek-R1模型通过"快思考-慢思考"双通道机制将数学推理准确率从68%提升至82%[20] - MiniMax 01系列模型首次大规模应用线性注意力机制,突破传统Transformer架构效率瓶颈[20] - 量子计算与AGI融合成为关键突破口,中科院计划2025年发布50量子比特商用平台,算力成本预计降至传统架构的1/5[20] - 量子退火算法优化的知识图谱以每秒10^15次连接重组速度动态更新,在医疗诊断中实现72小时内整合最新研究论文与病例数据[20] - 具身智能实体化进程加速,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量产在即,工业富联人形机器人代工订单激增[2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行业形成科技巨头主导基础设施、初创企业深耕垂直应用、政策与资本协同驱动的立体化竞争格局[15] - 科技巨头凭借算力、数据与资金优势主导AGI基础设施与通用技术研发,初创企业聚焦垂直场景打造差异化产品[15] - 腾讯在AGI领域布局广泛,混元大模型T1已接入微信、游戏、广告等场景,豆包大模型部分指标居国产第一[16] - 腾讯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为1800亿元,同比增长12.87%;毛利为1005亿元,同比增长19.82%[18] - 云知声以全栈式AGI技术为核心,山海大模型在医疗领域表现全球领先,门诊病历生成系统单份病历采纳率达98%[16] - 昆仑万维专注AGI与AICC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营业收入为56.62亿元,同比增长15.20%;研发投入金额为15.98亿元,同比增长59.78%[16] - 深度求索专注于AGI基础技术研发,R1模型支持多模态任务处理,参数达6850亿,训练成本仅为同类模型的1/10[16] - 阿里巴巴以"AGI端到端布局"为核心,通过平头哥芯片自研、算力中心基建和通义千问基础大模型打造AI底座[16] 行业发展趋势 - 医疗领域云知声山海大模型通过动态推理与跨模态数据处理将门诊病历生成系统采纳率提升至98%,手术病历撰写助手使医生效率提升40%[22] - 联影医疗AI影像解决方案渗透率突破15%,误诊率下降18%[22] - 金融领域智能投顾与反欺诈系统成为标配[22] - 工业与制造领域中控TPT大模型在氯碱生产中实现能耗降低5%、年减碳41.94万吨[22] - 教育与零售场景AI辅导与个性化营销内容生成效率提升300%以上,虚拟试衣间、数字人导购等创新应用加速落地[22] - 政策层面构建"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伦理治理"闭环体系,国家发改委《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方案》设立"揭榜挂帅"制度攻关算力芯片、量子计算等12项卡脖子技术[23] - 伦理与安全框架逐步完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强调"包容审慎、风险导向",要求算法透明度与可解释性[23] - 欧盟2025年7月10日公布《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为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透明度、版权及安全与保障三方面的自律指导[23]
昆仑万维:公司现已构建起“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算法—AI应用”的全链条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8-13 20:40
公司AI业务布局 - 公司构建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算法—AI应用全链条布局 在AI大模型、AI搜索、AI短剧、AI音乐、AI游戏、AI社交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2] - 公司自研技术持续迭代天工系列大模型 在复杂任务处理、多模态等方面实现多项突破 整体AI技术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2] 技术成果与行业地位 - 自研AI音乐大模型达到行业SOTA 位居全球第一 [2] - 开源SkyworkR1V多模态思维链推理模型达到开源SOTA 位列全球同类型开源模型第一 [2] - 面向AI短剧创作的SkyReels视频大模型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2] - 大模型学习强化Skywork-Reward奖励模型达到全球第一 [2]
昆仑万维(300418.SZ):自研的AI音乐大模型达到行业SOTA,位居全球第一
格隆汇· 2025-08-13 14:59
公司AI技术布局 - 公司构建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算法—AI应用全链条布局 [1] - 公司在AI大模型 AI搜索 AI短剧 AI音乐 AI游戏 AI社交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1] 大模型技术成就 - 自研天工系列大模型在复杂任务处理和多模态实现多项突破 技术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1] - AI音乐大模型达到行业SOTA 位居全球第一 [1] - 开源Skywork R1V多模态思维链推理模型达到开源SOTA 位列全球同类型开源模型第一 [1] - SkyReels视频大模型面向AI短剧创作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1] - Skywork-Reward奖励模型达到全球第一 [1]
中国AIGC上市企业综合实力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6-19 10:05
头部综合型AI企业 - 昆仑万维自研"天工"系列大模型覆盖多模态、音乐生成、视频生成等领域,Skywork-RV模型达全球开源SOTA水平 [3] - 昆仑万维AI短剧平台DramaWave2025年化流水超亿美元,AI音乐业务ARR达万美元,2025年营收同比增长60%至亿元 [4] - 昆仑万维综合技术实力与商业化能力稳居第一梯队 [4] - 万兴科技推出国内首个数字创意领域大模型"万兴天幕",支持秒级中文生视频,落地智能剪辑、AI数字人等场景 [5] - 万兴科技2025年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全球化布局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万兴科技为应用层创新标杆,视频生成领域龙头 [7] - 科大讯飞语音识别与AIGC技术积累深厚,净利润同比增速60%(三季报) [8] - 科大讯飞在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落地广泛,但需加强多模态技术整合 [8] - 科大讯飞为垂直领域龙头,但商业化速度略逊于综合型玩家 [8] 垂直领域领先企业 - 智慧互通智能路网多模态大模型(IRN-MMGPT)应用于交通管理,服务超城,2025年服务车次亿+ [8] - 智慧互通为智慧交通赛道绝对领先,技术与场景结合紧密 [8] - 海天瑞声股利支付能力第一(分红率60%),但业务规模较小 [8] - 海天瑞声在数据服务细分领域优势显著,但综合影响力有限 [8] 传统企业转型代表 - 中国电信为AIGC概念企业中营收第二(亿元)、净利润第二(亿元) [10] - 中国电信布局算力基建与行业大模型,但AIGC业务占比较低 [10] - 中国电信资源禀赋突出,但技术壁垒需强化 [10] - 美的集团为AIGC概念企业中营收第三(亿元)、ROE第二(60%) [10] - 美的集团在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家居场景融合,AIGC应用尚处早期 [10] - 美的集团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潜力待释放 [10] 新兴潜力企业 - 融质科技医疗垂直大模型"Dr.GPT"获行业唯一奖项,整合多模态交互与临床推理能力 [10] - 融质科技为健康医疗领域突破者,但需扩大商业化规模 [10] - 焦点科技净利率60%(行业第一)、成本费用利润率60% [10] - 焦点科技为高盈利模型典范,但业务集中度较高 [10] 评级总结 - 昆仑万维全栈技术+商业化双突破综合第一梯队 [10] - 万兴科技视频生成领域龙头应用层标杆 [10] - 智慧互通智慧交通多模态大模型垂直领域第一 [10] - 中国电信/美的规模与资源禀赋传统转型潜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