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婴儿监视器
icon
搜索文档
聚智科技招股书解读:收益增长82.7%,亚马逊销售占比超85%
新浪财经· 2025-07-24 08:29
业务模式 - 公司专注于母婴电子行业,主营婴儿监视器的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自主研发2.4GHz无线数字音视频婴儿监视器软件 [2] - 销售渠道覆盖线上线下,线上通过亚马逊、沃尔玛及自营网站销售,线下向ODM客户及分销商销售 [3] - 海外销售占比高达88.2%,显示其业务高度依赖国际市场 [3] 财务表现 - 收益显著增长:2022年1.91亿元,2023年增长82.7%至3.48亿元,2024年增长32.9%至4.62亿元 [4] - 净利润同步提升:2022年0.35亿元,2023年0.63亿元,2024年0.95亿元,2025年4月止四个月0.28亿元 [5] - 毛利率整体稳定:2022年51.2%,2023年45.8%,2024年52.7%,2025年4月止四个月52.8% [8] - 净利率略有波动:2022年18.3%,2023年18.2%,2024年20.5%,2025年4月止四个月18.8% [8] 增长驱动因素 - 营销投入加大:2022年营销开支1700万元,2023年2930万元,2024年4590万元,亚马逊广告点击次数从2022年0.8百万次增至2024年2.6百万次 [5] - 亚马逊销售占比提升:2022年85.4%,2023年90.8%,2024年95.6% [5] - 产能与产量增长:2023年产能较2022年增长54%,实际产量增长100%;2024年产能较2023年增长29.9%,实际产量增长50.3% [5] 市场与竞争 - 2024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婴儿监视器市场中,公司线上销售份额达38.7%,排名第一;整体出口量排名第三 [11] - 全球婴儿监视器市场规模增长,渗透率提高,需求强劲 [7] 客户与供应商 - 客户集中度低:2024年五大客户总销售额占比4.4%,最大客户占比2.2% [12] - 供应商集中度适中:2024年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34.6%,最大供应商占比9.0% [12] 产品与销售 - 婴儿监视器为主营产品,2024年销量达1.4百万件,创历史新高 [8] - 关联交易涉及深圳美达视通及星辰视通(由实控人胞兄弟控制),其余三大客户为独立第三方 [9]
检测收费翻10倍,FCC新规:输美电子设备“不认”中国实验室检测结果,“须美国实验室盖章”
仪器信息网· 2025-05-28 14:13
美国FCC新规对中国实验室的限制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全票通过新规 禁止被认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中国实验室参与测试出口到美国的电子设备 [1] - 新规覆盖范围包括智能手机 相机 计算机 婴儿监视器 智能手环等无线电子设备 [1] - FCC以4票赞成 0票反对通过最终规则 显示政策执行的一致性和紧迫性 [1] 新规的核心目标与实施机制 - 新规旨在阻止"国资背景控制"和其他不可信行为者获取美国无线设备授权程序的控制权 [3] - 规则针对数百个设备测试实验室和电信认证机构 限制其所有权利益以防止国家安全风险 [3] - 所有发射无线电频率的电子设备必须获得FCC授权 涵盖物联网设备 网络设备 健身追踪器等 [3] 新规对行业的影响范围 - 测试认证实体若存在外国对手控制风险 将被排除在美国无线设备供应链之外 [3] - 涉及产品类别扩展至消费电子(如智能手机)和新兴智能硬件(如婴儿监视器) [1][3]
美又一禁令出台,或涉及华为、中兴、海康威视!
是说芯语· 2025-05-23 15:39
FCC禁止中国实验室参与美国电子产品测试 - 美国FCC以4-0全票通过新规 禁止被认定威胁国家安全的中国实验室测试出口至美国的电子产品 包括智能手机 电脑 智能穿戴等消费电子设备 [2][4] - FCC数据显示约75%销往美国的电子产品原在中国实验室完成测试 涉及168家被认定与政府或军方有关联的实验室 [3][4] - 新规将实验室与三大美国制裁名单(国防部军事企业名单 商务部实体清单 FCC封锁名单)关联 名单内企业关联实验室立即取消认证资格 [4] 受影响的中国企业类型 - 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 中兴)国内测试受阻 影响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5] - 电子代工企业测试环节受限 可能导致订单流失与生产中断 [5] - 安防监控企业(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面临美国市场准入障碍 [4][5] - 消费电子与新兴科技企业(物联网 AI硬件)供应链节奏被打乱 产品上市延迟 [5] 美国政策动机分析 - 遏制中国科技产业全球份额扩张 中国实验室占据电子产品测试市场主导地位 对美国111家本土实验室形成竞争压力 [6] - 延续对华科技打压路径 2022年已禁止华为 中兴电信设备 2024年3月对9家中企展开调查 [4] 产业链影响 - 短期冲击:中国实验室业务量骤降 美国进口商测试成本与时间增加 电子产品供应波动 [7] - 长期趋势:或加速中国构建自主科技生态 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 同时加剧全球科技"逆全球化" [7][8] - FCC拟推进两项新提案:强制披露中企在美许可信息 考虑将测试禁令扩展至所有外国对手实验室 [8] 中美科技竞争态势 - 美方措施从终端设备禁令(华为 中兴)延伸至测试环节 限制手段持续升级 [4] - 中方反对将科技问题政治化 称此举为"滥用国家安全概念的长臂管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