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竞争
搜索文档
 台积电美国工厂陷稀土危机,库存仅够30天生产,是否向中国大陆求援
 新浪财经· 2025-10-26 06:18
 台积电美国工厂面临的稀土供应危机 - 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稀土库存告急,仅够维持30天生产[1] - 公司计划对美国工厂进行产能扩容和技术升级,但稀土短缺成为最大难题[2] - 稀土是制造芯片的关键材料,尤其是中重稀土中的钕、镝、铽等元素对芯片性能至关重要[4]   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及政策影响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总量的37%,产量占全球70%以上[5] - 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更严格管控,要求含有中国稀土产品的商品需报备中国商务部审批[6] - 中国的稀土主导地位使其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6]   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的台积电困境 - 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向半导体企业提供补贴,并对中国芯片行业进行技术封锁和出口限制[7] - 中国加强稀土管控作为对美国单边科技霸权的反制措施[8] - 台积电选择在美国设厂,计划投入约400亿美元进行扩产和技术升级,却因稀土短缺陷入生产危机[8]   台积电的战略选择与潜在影响 - 台积电的战略选择引发台湾岛内争议,有观点认为公司应放弃美国市场与中国大陆合作[8] - 中国大陆在半导体领域快速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和庞大工业基础[8] - 台积电如何选择站队将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回归与中国大陆合作或是解决稀土危机的最佳选择[9]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脆弱性 - 台积电的稀土危机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脆弱性的体现[9] - 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台积电的每一步都将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发展的重要风向标[10]
 美国警告断供就踢出SWIFT,中国稀土管制升级直击美国军工与芯片命门
 搜狐财经· 2025-10-24 02:58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强化对稀土的出口管制 [4] - 新增对五种稀土元素的管控,并对用于半导体行业的稀土出口实施逐案严格审批 [4] - 对于军事用途的稀土出口,原则上直接拒绝 [4]   中国在稀土产业的全球地位 - 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65%,储藏量占49% [4] - 中国在稀土提炼和分离技术方面领先世界,市场份额高达85% [4] - 全球几乎所有相关产业都依赖于中国的稀土供应 [4]   管制措施对全球市场的影响 - 稀土价格直线攀升,涨幅高达30% [11] - 美国芯片股应声下跌,国防承包商面临供应链困境 [11] - 台积电、三星等企业紧急审查供应链,担心超过0.1%中国稀土成分会导致供应阻断 [11]   国际社会的反应与挑战 - 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呼吁构建本土供应体系,但专家认为需5至10年才能缩小与中国的差距 [8] - 德国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签订稀土供应保障协议,以支持其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产业 [10] - 日本储备了一些稀土库存,但难以持久;韩国三星电子恳求中国勿中断供应 [12]   中美博弈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中国管制措施被视为对美国“卡脖子”策略和国防、芯片产业的“精准打击” [4][6] - 美国威胁将中国企业驱逐出全球股市和SWIFT系统,但分析认为此举是虚张声势 [5] - 中国通过拓展CIPS系统、本币互换和人民币结算(在大宗商品交易中占比已超半数)来应对金融威胁 [10][11]   长期产业与战略影响 - 事件推动全球迈向多极化格局,美元霸权式微,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速 [13] - 中国积极促进本土稀土替代技术进步,新能源产业链壮大,电池与光伏产品出口市场火热 [12] - 中国在深海及太空资源领域展开战略布局,为未来储备关键筹码 [11]
 英伟达CEO向特朗普紧急喊话,被中方约谈后直言:中国市场不可替代
 新浪财经· 2025-10-01 03:14
 英伟达CEO表态与公司立场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中国在芯片领域仅落后美国“几纳秒”,并强调美国应允许科技企业在中国市场竞争[1][2] - 黄仁勋呼吁美国确保全球范围内的AI芯片流通,包括中国市场,并强调技术进步不是零和博弈,问题应通过对话解决[8][9] - 黄仁勋称中国市场对英伟达至关重要,公司在中国服务了30年,见证了中国科技行业的活力与潜力[9]   中国市场监管行动与英伟达处境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于9月15日宣布对英伟达展开进一步反垄断调查,指控其未履行2020年收购以色列芯片厂商迈络思时的承诺[4] - 中方批准该笔69亿美元收购案时要求英伟达不得强制搭售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并公平向中国市场供应产品,但英伟达以美方出口管制为由停止向中国供应多款GPU加速器[4] - 这已是中方第二次对英伟达发起类似调查,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盘前一度下跌超过2%[5][7]   中美科技博弈下的市场影响与竞争格局 - 美方不断加严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直接影响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布局,高端芯片H100、A100被禁售后,公司推出了市场表现不佳的“减配版”H20芯片[11] - 美方要求英伟达上缴在华销售额15%作为出口许可费用,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因出口受限损失了25亿美元额外收入[11] - 中国芯片企业快速崛起,华为的昇腾系列芯片在2022年已占国内智算中心市场79%的份额,并公布了未来三年的迭代路线图,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也在加大研发投入[11]   行业宏观环境与未来展望 - 中方表示反对在经贸科技问题上采取歧视性措施,愿与各方保持对话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11] - 英伟达的处境反映了全球科技产业链的复杂性,美方的限制政策效果未知,而中国企业的技术追赶正在加速[12] - 全球化的科技产业链需要合作来推动技术进步,在竞争与合作之间找到平衡将直接影响行业未来走向[12][14]
 贝森特对中国喊话,美国手里有反制稀土秘诀,话音刚落俄罗斯就对华伸出援手
 搜狐财经· 2025-09-26 13:32
当今,中美之间的博弈正变得愈发复杂。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日的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在谈到中美贸易矛盾时声称,美国手中还有诸多筹码,比 如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而美国在飞机发动机和一些化学品领域也有优势。这种看似强硬的表态,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复杂性和不对称性。 首先,贝森特提及的飞机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虽是美国的一张王牌,但这张牌的效用或许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高。中国商飞的C919飞机项目面 临的瓶颈确实让人堪忧,彭博社爆料显示,由于美国的禁令,中国商飞将今年的交付目标从75架削减到25架,这无疑给国产大飞机的前景蒙上了阴 影。然而,将这个短期的困难当成完全依赖,显然是低估了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韧性和创新能力。 不得不承认,在高端制造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我们确实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但这并不是美国可以轻易利用的筹码。中国在航发方面的技术积累 与研发能力,正在不断提升。正如历史告诉我们的,无论是经济制裁还是技术封锁,往往刺激的不是屈服,而是反击。类似的情况曾经出现在中国 5G技术发展上,当外界对中国的打压越严,中国企业的发展动力越强,突破口也随之显现。 未来的局势将如何演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随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不 ...
 英伟达突然发现,中国客户不买自家芯片了
 新浪财经· 2025-09-21 19:28
 华为技术突破与产品布局 - 公司通过联接技术突破打造能够挑战全球算力的超节点[1]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发布昇腾950PR、昇腾950DT、昇腾960及昇腾970系列芯片[3] - 采用万卡级超节点架构将多颗芯片联接形成巨大算力平台弥补单颗芯片算力不足[3] - 计划推出鲲鹏950和鲲鹏960系列芯片加强通用计算领域竞争力[3]   英伟达中国市场动态 - 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定制的RTX6000D芯片需求低迷[4] - 阿里巴巴、腾讯及字节跳动等大客户拒绝该产品订单[4] - RTX6000D性能逊于被禁运的RTX5090芯片[4] - 特供版芯片策略未能有效平衡美国政府管制与中国市场需求[4]   中美科技竞争格局 - 美国制裁反向印证公司技术实力已威胁美国技术霸主地位[5]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国家政策支持加速芯片技术突破[8] - 人工智能与芯片领域成为中美科技竞争核心战场[8] - 中国正推动自主研发与产业升级减少对外技术依赖[8]   行业竞争态势演变 - 华为复兴削弱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产品依赖[4] - 中国企业更注重性价比与技术自主创新[4] -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地位面临本土企业挑战[10] - 全球科技主导权竞争焦点集中于技术封锁突破能力[10]
 美国求锤得锤!中方出手反制稳准狠,用实力给中企撕出一条血路
 搜狐财经· 2025-09-17 14:50
 商务部反倾销和反歧视调查 - 商务部宣布对美国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等模拟芯片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1] - 商务部针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限制性措施正式展开反歧视调查 [1]   美国对华科技限制措施 - 美国对华科技打压手段包括加征关税、芯片出口管制和将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3] - 美国制裁导致其芯片厂商失去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占全球35%以上 [3] - 美国消费者因本土产能不足和缺乏替代品面临电子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3] - 美国企业生产成本急剧攀升 因依赖中国供应链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飙升 [3]   调查背后的战略考量 - 中国选择调查美国模拟芯片具有深远战略考量 关乎两国产业竞争格局和全球半导体产业链 [4] - 这些举措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 [4]   全球产业链格局变化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 关键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 [6] -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不可或缺角色 不仅是最大消费市场 在封装测试和原材料供应环节也具重要地位 [6] - 美国在东南亚建设芯片封装厂计划遭遇滑铁卢 产能仅达预期30% [6] - 美国制造业回流计划进展不顺 原计划吸引50家半导体企业最终只有12家落地 [6]   中国反制措施成效 - 反倾销调查直接压缩美国芯片在华份额 为本土企业腾出发展空间 [8] - 国内模拟芯片企业订单量明显增长 部分美企市场份额正被本土品牌快速填补 [8] - 激励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多家企业宣布将重点突破工艺制程等关键技术 [8]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机遇 - 中国企业凭借稳定质量和有竞争力价格获得越来越多国际认可 [10] - 配合政府扶持政策 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10] - 美国制裁未能遏制中国发展 反而加速本土企业成长 [10]
 TikTok争端与中美博弈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22:07
TikTok事件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反映出两国在科技主导权、规则制定与和 全球数字治理领域的深层角力。商务部近日就TikTok问题的最新表态,清晰传递出中方在处理该议题时 坚定且理性的原则立场。 中方强调"尊重企业意愿,在符合市场原则基础上开展平等商业谈判"。TikTok的商业决策应当由企业自 主做出,不应受外部力量胁迫。美方此前试图通过行政命令强制TikTok出售或剥离业务,既违背市场原 则,也严重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中方支持企业通过平等协商解决争议,但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强加的不 平等方案。 倡导以对话方式化解分歧 TikTok议题被纳入中美会谈,表明双方仍延续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的路径。中方始终对对话持开放态 度,主张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处理彼此关切。只有通过平等协商,才能找到兼顾双方利益的 的可行方案。 中国政府始终强调,"维护本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TikTok作为中国企业-字节跳动旗 下的全球化产品,其海外运营严格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美国政府近年来以"数据安全"为由对 TikTok实施限制和打压,实质上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行政手段扭曲市场。中方明确要 ...
 五亿美元到手,巴铁迎“美国贵客”进门,连同稀土一股脑给了对方
 搜狐财经· 2025-09-15 12:18
 美巴矿产投资协议 - 美国两家战略金属公司与巴基斯坦签署5亿美元投资协议 涉及稀土、铜、金、锑等战略矿产开发及多金属精炼厂建设 [1] - 巴方总理、副总理、陆军参谋长及外长等高层全员出席接待 规格等同国事访问 [1] - 协议旨在为美国市场建立直接供应链 缓解巴基斯坦外汇储备仅90亿美元却面临1300亿美元外债的压力 [1]   巴基斯坦经济背景 - 该国月度进口额约30亿美元 外汇储备仅能维持三个月基本需求 [1] - 美国投资被视为增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谈判筹码的关键信号 [1]   美国战略动机 - 在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 美国全球布局稀土替代供应链 已考察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国 [3] - 旨在减少对中国稀土供应链依赖 中国曾运用稀土出口管制作为外交手段 [3]   巴基斯坦矿业现状 - 全国矿产资源普查未完成 具体储量和分布未知 [5] - 采矿设备陈旧 多矿区采用人工开采 效率低且安全隐患突出 [5] - 缺乏稀土化学提纯技术能力 安全形势动荡(如俾路支省袭击事件)可能阻碍项目推进 [5]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掌握全球85%稀土加工能力及90%永磁材料专利技术 [7] - 即使澳大利亚等资源国也需将稀土矿石运往中国精加工 [7] - 在巴基斯坦建立完整稀土产业链需5-10年时间及持续数十亿美元投入 [7]   中国产业优势 - 中国拥有三十年发展的完整稀土生态 从勘探开采到高端应用 [8] - 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深度依赖中国稀土产品 如新能源车电机磁材与电池正极材料 [8] - 美国重构供应链需面对中国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及巨大时间成本 [8]   巴基斯坦外交策略 - 强调协议为纯商业合作 不针对第三方 同时持续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与瓜达尔港项目 [10] - 采用经济多元布局与外交平衡策略 体现大国竞争中的中小国家生存智慧 [10]   全球供应链重构展望 - 竞争核心涉及美国资金技术、中国全产业链控制力及资源国产业升级诉求 [12] - 胜负取决于技术研发、成本控制、政策连续性等长期战略定力 [12] - 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需平衡外资吸引与国家主权维护 [12]
 脑机接口,引起下一场中美科技战?
 思宇MedTech· 2025-08-20 17:26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与医保纳入 - 中国脑机接口技术实现重要里程碑,正式纳入医保,湖北省率先公布价格标准:侵入式手术6552元人民币(约912美元),非侵入式费用966元人民币(约134美元)[2] - 中国价格显著低于Neuralink的5000-1万美元手术费用和潜在5万美元(约36万元人民币)总费用,展示技术降维逆袭和全球竞争力[2] - 阶梯医疗完成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为全球第二家进入该阶段的公司,其超柔性电极突破舒适性和灵活性瓶颈[3]   中美技术路径对比 - Neuralink采用高精度侵入式路线,N1芯片植入1024根超细电极,系统费用15-20万美元,但面临电极排斥和信号质量下降挑战[5][6] - 中国企业采取双轨战略:阶梯医疗开发尺寸为头发丝1/100的超柔性电极,植入体仅Neuralink一半大小,手术创伤更小[8] - 脑虎科技"北脑一号"系统虽仅256根电极,但通过算法创新弥补数量不足,实现高效解码精度[10][11]   中国技术优势 - 算法优势显著,语音识别技术全球领先,图像识别依托10亿监控摄像头数据训练不断进化[13] - 制造供应链强大:脑虎科技电极成本10-15美元/根(Neuralink为50-100美元),传感器成本仅为美国一半[14] - 消费电子生产线改造使EEG头显价格降至1000-5000元人民币,推动技术普及[15]   数据与标准竞争 - 中国采取"三路齐飞"策略:侵入式(医疗)、半侵入式(康复)、非侵入式(教育/娱乐)多层次数据采集[16][17] - 通过中低端市场突破,快速覆盖医疗/消费领域,规避美国高端市场审批壁垒[18][19] - 数据积累支持AI模型训练,未来可能发展符合亚洲文化的脑控助手,形成特色竞争优势[20]   全球标准引领 - 中国通过大规模数据积累和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塑造全球产业生态[21] - 技术普及将影响医疗/消费领域,可能优先被亚洲/非洲市场采纳,增强国际话语权[21] - 标准制定权不仅体现技术领先,更将带动文化输出和软实力崛起[21]
 美对京东方开出近 15 年进口禁令!
 是说芯语· 2025-08-14 10:27
 核心观点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决京东方侵犯三星OLED商业秘密,拟实施14年8个月的进口禁令 [1] - 禁令涵盖OLED面板、模块及相关组件,可能影响苹果iPhone 17系列部分机型 [3] - 京东方启动法律反击,申请复审并对三星提起专利诉讼 [4] - 公司加速布局Micro LED技术,越南生产基地将降低对美依赖 [6] - 裁决将重塑全球显示产业格局,韩国企业股价大涨 [6][8]   裁决内容 - 禁令预计2025年11月终裁后生效,禁止京东方OLED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3] - 禁令范围包括使用京东方面板的终端设备组件 [3] - 现有产品不受影响,但苹果需在2025年秋季调整供应链 [3] - 京东方目前为iPhone 16系列供应约20% OLED面板 [3]   公司应对措施 - 向ITC申请复审,指控裁决存在法律瑕疵 [4] - 在美国起诉三星侵犯其OLED专利,要求禁售Galaxy Z Fold系列 [4] - 加速Micro LED布局,华灿光电工厂已实现量产,目标月产能1000套晶圆 [6] - 投资20.2亿元建设越南智慧终端基地,2025年投产 [6]   行业影响 - 韩国LG显示股价单日暴涨22.49%,三星电子等关联企业同步上涨 [6] - 苹果转向三星或LG可能导致OLED采购成本上升10%-15% [6] - 京东方面板业务出口占比30%,美国市场占15% [6] - 全球OLED价格可能短期上涨,推动中国厂商技术自主化 [6]   技术发展 - 京东方重点发展Micro LED技术,覆盖大尺寸商用显示和AR/VR设备 [6] - 通过技术跨越规避OLED专利壁垒 [6]   时间线 - 2023年10月:三星提起诉讼 [9] - 2025年7月:ITC初步裁决 [9] - 2025年11月:ITC终裁 [9] - 2026年1月:禁令可能生效,有效期至2040年9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