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大姜
搜索文档
山东潍坊安丘市全域生态引领农业“品质变革”
齐鲁晚报网· 2025-10-23 13:33
管控体系:从"安全"到"生态"的坚实基础 作为"世界的菜篮子","安丘农品、国际品质"的金字招牌声名在外。而这背后,是一套贯穿"从田间到 舌尖"的严苛质量安全管控体系。自2007年起,安丘便坚持采用"国际最严标准"来监管农产品质量:不 仅成立了副县级规格的"农安办",还组建了山东省首支逾百人的专职农安员队伍,配备流动食用农产品 管理服务车,年抽样检测超过10万批次。 打造"全国首个全域生态农业县",是山东省安丘市自去年起在农业发展领域锚定的又一前瞻性战略目 标。作为全国知名的农业大市与出口农业强市,安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早已走在全国前列。如 何实现从"吃得安全"到"吃得生态、吃得健康"的品质跨越?安丘立足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以大生态、大 健康理念为指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基础,构建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力争探索出一条生态筑 基、品牌增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种植的显著"疗效",成为吸引农户自主加入生态种植行列的强力"磁石"。目前,全市已有1700余家 家庭农场向生态种植转型发展,30万亩基地告别化肥农药依赖。30余种生态农产品通过有机滋养重现记 忆中的"老味道"。 在管控体系的加持下,全市190余家 ...
小县城如何变身“世界菜篮子”
经济日报· 2025-10-13 10:31
行业地位与规模 - 安丘被誉为“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县”,农产品出口额连续16年位居山东县域首位,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年出口蔬菜量占山东省的近七分之一,其中大姜、圆葱、长葱的实际出口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1] - 安丘大姜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亩,年产量突破70万吨,占全国出口份额的八成[3] - 安丘大蒜精深加工产品占据日本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3] 核心竞争优势:自然禀赋与产品特色 - 地处北纬36°黄金农业带,年日照超过2400小时,48条河流滋养,形成富硒土壤、火山岩土与平原丘陵交错的独特农业条件[2] - 辉渠镇拥有50米厚的火山灰层土壤,富含30多种微量元素,出产的“黄金月子米”售价达每斤20元[1] - 凌河街道的沙质土壤和明显昼夜温差使西红柿糖分聚集,品质优良,旺季售价最高达每斤28元[2] - 大姜、大葱、大蒜构成“三辣传奇”,其中安丘大姜为拥有500年种植历史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丘大葱百克维生素C含量高,铁含量为国标2倍[3] 质量安全与标准体系建设 - 首创“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双码认证体系,为13万生产经营主体赋予“数字身份证”[7] - 双码认证使农产品在国内市场溢价30%(如土豆售价4元/斤),出口韩国溢价达40%[7] - 建立全国首个农产品国际标准实时查询比对平台,涵盖56个主要贸易国家/地区的1500余项法规与标准[6] - 平台在2024年预警并协助国内600余家企业规避重大贸易风险,助企新增出口订单超2亿元[6] 科技创新与生态转型 - 采用“脱毒姜种+系统化植保”技术使化肥用量锐减65%,帮助大姜成功进入欧盟市场[7] - 与科研院所共建抗性姜苗工厂化育苗中心,使用生物质炭改良土壤,使土传病害减少90%,姜辣素提升30%,出口价格翻番[9] - 创新“政府统筹、国企运营”机制,以成本价供应定制化有机肥,使成本从每吨千元降至200元,推动92%的畜禽粪污和95%的秸秆转化为有机肥[10] - 通过施用有机肥和生态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年内提升0.8个百分点,作物增产12%至15%[10]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 - 发展覆盖速冻保鲜、生物提取、健康食品等领域的精深加工体系,产品种类达2000余种[8] - 斧创集团姜黄素提取项目年消化3万吨次级姜,中粮粮谷将生态小麦转化为高端烘焙原料[8] - 形成以果蔬加工、肉类加工、饲料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打造14个省级产业化联合体[13] - 2024年新发展50个生态示范农场、5万亩设施大棚,带动农民增收26亿元[13]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拥有122个绿色有机农产品等国字号品牌,包括1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丘大姜、大葱入选欧盟地理标志产品认证[4] - 实行“一条标准一条生产线”策略,生产出口和内销同质量产品,助力企业内外贸一体化[12] - 鲁丰集团凭借出口日本的经验和高质量体系,成功进入国内便利店供应链,其炭烤鸡丸串单品热销超5亿串,产品覆盖国内超3万家便利店[12] - 正大蛋业、中粮粮谷等世界500强项目落地,直接拉动40余万亩蔬菜产业带发展,联结4000余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动6万多小农户[13]
蔬菜美食争霸赛潍坊夺冠,“文旅会客厅”促成签约破千万元
齐鲁晚报网· 2025-10-11 16:27
赛事概况与结果 - 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潍坊站以蔬菜为主题在潍坊安丘举办 全省16地市代表队参赛 通过预选赛 八强赛 决赛决出奖项 [1] - 决赛在济南 淄博 潍坊 滨州四支队伍间进行 潍坊队最终以954分夺得金牌并包揽全部特色单项奖 [1][3] - 潍坊队菜品"金秋蟹黄菊花盏"获最佳人气奖和最佳创意奖 "山珍佛跳墙"获最佳口味奖和最佳创意奖 "黄扒福禄羽麒麟"获最佳创意奖 [3] 菜品特色与食材 - 获奖菜品"黄扒福禄羽麒麟"选用当季皱叶菜(羽麒麟)包裹野山菌 加入鲍汁煨冬瓜 主原料多为潍坊原产地蔬菜 [3] - 羽麒麟是在羽衣甘蓝基础上研发的新产品 潍坊队备菜区使用潍县萝卜 安丘大姜等本地特色蔬菜 [3] - 菜品设计充分体现潍坊菜及鲁菜特色 本地优质食材是打动专业评审与大众评审的关键因素 [3] 活动经济效益 - 潍坊市文旅局设置文旅会客厅和洽谈室 促成23家企业签约或达成意向 签约金额约1728万元 意向签约金额3360余万元 [7] - 活动期间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和星级酒店购销会 实现企业与酒店无缝对接 助力企业找订单促消费 [7] - 非遗传承人宋苗苗表示 其鲁味风干鸡在活动数小时内售出约200至500只 中小型企业收获显著 外地订单增多 [8] 文旅融合与推广 - 安丘市文旅局计划围绕打造健康食品强市目标 结合农文旅深度融合 讲好农产品故事 提升农业 文化 旅游产业 [5] - 潍坊市文旅局推出多项关联活动 包括50多家景区免费开放 23家星级酒店打折 开通免费巴士 以及万人挑战吉尼斯等吸引人气 [7] - 活动恰逢国庆中秋双节 通过文旅+百业模式 举办非遗市集 大学生艺术周 无人机表演等丰富群众假期文旅生活 [7]
潍坊3个农业系统入选省第三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
齐鲁晚报网· 2025-09-13 07:57
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 - 第三批名录共包含17项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涵盖小米、生姜、板栗、葡萄、樱桃、艾草、月季、苹果、桑蚕、黄牛、山楂、黄精等多种作物及养殖类型 [1][2][3] - 具体包括章丘龙山小米栽培系统、莱芜生姜种植系统、平度大泽山葡萄栽培系统、青岛杨家山里樱桃栽培系统等 [1][3] 潍坊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成效 - 11项系统入选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 包括昌邑山阳大梨、昌乐西瓜、青州银瓜等 [6] - 昌邑山阳大梨成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6] - 将农业文化遗产种植产业纳入省级乡村振兴片区建设并给予财政资金扶持 [6] 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提升与利用 - 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 依托规模优势、质量优势、市场优势打造农业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 [8] - 动员专家学者、企业家、新农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构建大保护、大发展格局 [9] - 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协力发展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9]
潍坊安丘:加快推进由农业大县向健康食品强市转型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19:53
山东渠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产能扩张 - 公司新增谷朊粉4线后上半年生产总值预计提高25% [1] - 计划将谷朊粉产能从当前水平提升至10-12万吨/年,增幅达50% [1] 安丘市大健康产业概况 - 规上食品加工企业126家,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0%以上 [1] - 带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75%,1-5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9.2% [1] - 农品年供国内高端市场超20万吨,出口80余国,大姜/大葱/洋葱出口量占全国80% [3][6] 生态农业基础建设 - 建成8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年产生态果蔬200余万吨,10余种作物获有机认证 [2] - "双码"认证体系覆盖70余种果蔬,认证农产品溢价稳定在30%以上 [2] - 生姜产业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出口沙特及日本高端市场(日本市场份额占1/3) [2][6] 产业链集群发展 - 形成农副食品加工、饮料、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四大细分行业 [4] - 拥有预制菜、冻干食品、健康糖醇等特色集群,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家 [4] - 中粮面业、今麦郎等企业推动高端产品转化,鲁丰集团预制菜获英国BRC认证 [4] 科技创新与标准输出 - 抗性姜苗工厂实现土传病害减少90%,姜辣素提升30%,出口价翻倍 [5][6] - 制定14项技术标准,生态大姜全产业链标准成为全国行业标杆 [6] - "安丘大姜""安丘大葱"入选欧盟地理标志保护名录,区域品牌价值增长25% [6] 产业升级战略 - 实施"链主企业+产业集群"双轮驱动,规划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 [4] - 通过"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场"联盟推动技术标准商业化 [5][6] - 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覆盖3种农产品,119个绿色有机品牌形成储备梯队 [6]
潍坊安丘:从舌尖安全到舌尖健康,全域生态定义高品质农品新标杆
齐鲁晚报网· 2025-07-01 20:33
安丘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 安丘作为中国蔬菜出口重要基地,年均蔬菜出口量达60万吨,占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总额1/7,连续16年领跑全国县级区域蔬菜出口量 [1] - 安丘提出发展全域生态农业战略,目标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县",通过"生态优先+品牌增效+联农赋能"路径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1] - 安丘市委书记表示要将高品质农产品从国际市场转向国内高端消费市场,打造"国民优选"品牌 [3] 标准体系与质量管控 - 安丘自2007年起实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组建108人专职农安员队伍,每年完成10万批次抽样检测 [2] - 2023年搭建全省首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平台,数字化监管60余万农用地块、187家加工贸易主体等 [2] - 主导制定13个主要品类农产品生态标准及生态农场建设规范,覆盖56种农作物数字化管理体系 [4] 生态种植技术与成效 - 全域推广10多种生态种植技术,包括抗性育种、系统植保、绿色循环等 [4] - 山东合力牧场采用"畜-肥-菜"闭环循环模式,培育的草莓花青素含量提升60%,维生素C增长45% [4] - 生态果蔬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有机白菜、韭菜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 [4] 数字科技应用案例 - "生物质炭土壤改良技术"使大姜土传病害下降90%,化肥使用减少70%,亩产提升30%,价格翻倍 [6] - 该技术在15万亩姜田推广,带动农户亩均增收超4万元 [6] - 智慧大棚实现1人管理100亩大姜,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倍 [6] 品牌建设与市场表现 - 打造"安丘农耕"区域公用品牌,构建三级品牌矩阵,平均溢价率提升至25% [6] - 辉渠小米品牌化后售价达15元/斤,是普通小米2-3倍 [7] - 目前拥有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3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基地品牌价值216亿元 [7] 政策支持与产业融合 - 出台《扶持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十条措施》,提供亩均5万元设施补贴、200万元贷款贴息等 [8] - 政策实施后首批20家示范农场获200万元奖补,涉农主体累计获贷9.49亿元 [9] - 培育131家规上食品企业,开发2000余种产品,形成精深加工体系 [10] 产业模式创新 - "龙头企业+生态农场+农户"订单模式实现农户亩均增收1500元以上 [10] - 30万亩生态基地通过"种植+加工+文旅"融合模式成为多元化产业增值平台 [10] - 三产融合带动生态农文旅产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