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深度融合

搜索文档
四川丹棱:“幸福山货”出山 产业“赋能加码”
中国经济网· 2025-08-12 22:42
产业概况 - 顺龙乡拥有1.2万余亩脆红李产业园,年均产量达1.5万余吨,主打产品高山脆红李以清甜脆爽微酸为特色 [2] - 当地发展300余亩石斛基地,培育叠鞘石斛、铁皮石斛等品种,并开发石斛茶、石斛花茶系列产品 [2] - 8400余亩高山茶园产出清甘沁心的绿茶,海拔达800米 [2] 产品与供应链 - 传统工艺熏制腊肉香肠、山林散养跑山鸡与土鸡蛋、野花蜂蜜构成特色农产品矩阵 [2] - 通过"幸福山货节"活动整合山货展销、非遗体验、民宿招商等多元业态 [1][3] 文旅融合 - 幸福古村依托生态资源(十里花田、银杏长廊等)打造四季旅游主题 [1] - 雕版印刷非遗传承人展示拓印技艺及"活字"文创产品,结合茶艺表演强化文化体验 [2] - 闲置农房改造民宿项目签约落地,官厅村、青云村与两家民宿主理人达成合作开发协议 [3] 发展战略 - 未来将持续举办季节性"幸福山货"系列活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4] - 以生态为底色、产业为支撑、文化为灵魂,目标打造都市圈休闲旅游首选地 [4]
常熟:蓝龙养殖带动龙虾经济
新华日报· 2025-07-11 07:02
行业趋势 - 蓝色澳洲淡水龙虾成为餐饮市场新宠 其外壳呈青蓝色 虾钳巨大 尺寸比普通小龙虾大两到三倍[1] - 澳洲淡水龙虾肉质更甜更饱满 出肉率比普通小龙虾高三到五倍 尽管价格是普通小龙虾的两倍[1] - 龙虾经济蓬勃发展 创新菜品和消费场景不断涌现[1][3] 公司动态 - 江南集团旗下王四酒家 常熟国际饭店 阅山轩推出十种蓝龙菜品 包含熟醉 低温慢煮等做法 其中桂花冰醉龙虾最受欢迎[1] - 苏州恒洋澳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繁育本土化澳洲淡水龙虾 年销售鲜活成虾3000余吨 销售额超亿元[2] - 恒洋澳龙自主研发恒温恒湿孵化技术 攻克苗种养殖繁育难关 已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全国建立7个苗种基地[2] 产品与技术 - 澳洲淡水龙虾对生长水域环境和温度要求高 因此虾黄足 味道甜 肉质紧 无虾线 市场认可度高[2] - 恒洋澳龙通过离体孵化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延伸 不断优化龙虾品质 2023年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2][3] - 餐饮企业根据市场反馈持续创新菜品 并将信息反馈给养殖方以优化养殖方法 形成产业闭环[3] 市场合作 - 常熟国际饭店主动对接本地农产品 曾推广王庄西瓜 董浜黄金小玉米等 此次与恒洋澳龙合作开发特色龙虾菜肴[2] - 江南集团与恒洋澳龙的合作旨在深度开发常熟特色农产品价值 提升本地餐饮体验[2]
河北涉县——农文旅深度融合绘新篇
经济日报· 2025-07-08 16:02
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公司锚定"国家红色研学旅游示范区、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太行山绿色产业示范区、京津冀健康旅游示范区"四大目标,将文旅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重点培育 [1] - 公司通过整合红色文化、生态资源和历史底蕴,实现全域全季旅游模式,已获得"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项国家级称号 [1] - 公司规划围绕"一条河、两岸峰、五彩谷、万顷画廊"的空间布局,统筹山水林田村等要素,实现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 [2]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 全县林木覆盖率达63.77%,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是全国绿化模范县 [2] - 公司通过整浚河道、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打造"清漳水路",并运用特色植物群落营造四季色彩主题 [2] - 改造提升国省干线和旅游道路网络,打造穿林过草、寻花跨湖的风景旅游道体系 [2] 红色旅游产品创新 - 依托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红色资源,开发6条旅游路线和40多套体验课程,包括挑水、推碾子等互动项目 [3] - 创新红色研学游模式,通过体验类课程和文艺节目让青少年实践感受红色文化 [3] - 将红色旅游与体育赛事结合,如半程马拉松活动吸引7000余名选手,配套农特产品展销等活动转化赛事流量 [3] 综合旅游服务升级 - 赤水湾古镇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康养商等多元功能,提供古装穿越、水幕光影秀等特色体验 [2] - 王金庄梯田等乡村旅游点成为休闲度假和研学体验热门目的地 [2] - 计划打造景区文化IP、建设数字文旅、促进农文旅融合,构建完整旅游服务体系 [4]
泰州姜堰:农文旅深度融合,“户外天堂”唱响“共富大戏”
扬子晚报网· 2025-05-01 09:45
政策赋能激活文旅消费 - 姜堰区推出30万元自驾游消费券覆盖12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及2个培育单位,涵盖住宿、餐饮、购物等环节,活动持续至10月底[5] - 消费券采用"线上实时发放+线下贯穿四季文旅热点"双模式运作,实现政策资源与市场需求高效对接[5] - 近百辆房车齐聚"菇菇部落"露营基地,带动美食文创市集消费,游客对田园慢生活体验反馈积极[9] 资源整合打造户外休闲 - 姜堰森林覆盖率达27.73%,创新推出"溱湖湾"公共品牌,探索"体育+""赛事+"融合模式[10] -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近千人规模的青少年越野赛,计划常态化运营赛事[12] - 26公里康养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串联16项体育项目,溱湖湾欢乐水世界入选省级体育休闲基地[12] 创新业态推动乡村振兴 - 淤溪镇举办"乐享闪电侠"越野赛与四季音乐会,娄庄镇开展农事趣味运动会吸引游客参与[15] - 小杨社区三年承办20多项大型活动,包括全国山地车越野赛等,显著提升当地知名度与村民收入[15] - 露营产业三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日峰值接待2000+人次,创造300+岗位,带动农产品消费超1亿元[17] 战略布局与产业融合 - 锚定"旅游兴区"战略,以"旅游+百业"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引进乡村马拉松、攀岩挑战赛等生态赛事[9][17] - 打造"群源""祥泰"特色IP,开展体育研学活动,形成"四季可营、主题随选"的露营产业供给体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