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大葱
搜索文档
小县城如何变身“世界菜篮子”
经济日报· 2025-10-13 10:31
行业地位与规模 - 安丘被誉为“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县”,农产品出口额连续16年位居山东县域首位,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年出口蔬菜量占山东省的近七分之一,其中大姜、圆葱、长葱的实际出口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1] - 安丘大姜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亩,年产量突破70万吨,占全国出口份额的八成[3] - 安丘大蒜精深加工产品占据日本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3] 核心竞争优势:自然禀赋与产品特色 - 地处北纬36°黄金农业带,年日照超过2400小时,48条河流滋养,形成富硒土壤、火山岩土与平原丘陵交错的独特农业条件[2] - 辉渠镇拥有50米厚的火山灰层土壤,富含30多种微量元素,出产的“黄金月子米”售价达每斤20元[1] - 凌河街道的沙质土壤和明显昼夜温差使西红柿糖分聚集,品质优良,旺季售价最高达每斤28元[2] - 大姜、大葱、大蒜构成“三辣传奇”,其中安丘大姜为拥有500年种植历史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丘大葱百克维生素C含量高,铁含量为国标2倍[3] 质量安全与标准体系建设 - 首创“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双码认证体系,为13万生产经营主体赋予“数字身份证”[7] - 双码认证使农产品在国内市场溢价30%(如土豆售价4元/斤),出口韩国溢价达40%[7] - 建立全国首个农产品国际标准实时查询比对平台,涵盖56个主要贸易国家/地区的1500余项法规与标准[6] - 平台在2024年预警并协助国内600余家企业规避重大贸易风险,助企新增出口订单超2亿元[6] 科技创新与生态转型 - 采用“脱毒姜种+系统化植保”技术使化肥用量锐减65%,帮助大姜成功进入欧盟市场[7] - 与科研院所共建抗性姜苗工厂化育苗中心,使用生物质炭改良土壤,使土传病害减少90%,姜辣素提升30%,出口价格翻番[9] - 创新“政府统筹、国企运营”机制,以成本价供应定制化有机肥,使成本从每吨千元降至200元,推动92%的畜禽粪污和95%的秸秆转化为有机肥[10] - 通过施用有机肥和生态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年内提升0.8个百分点,作物增产12%至15%[10]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 - 发展覆盖速冻保鲜、生物提取、健康食品等领域的精深加工体系,产品种类达2000余种[8] - 斧创集团姜黄素提取项目年消化3万吨次级姜,中粮粮谷将生态小麦转化为高端烘焙原料[8] - 形成以果蔬加工、肉类加工、饲料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打造14个省级产业化联合体[13] - 2024年新发展50个生态示范农场、5万亩设施大棚,带动农民增收26亿元[13]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拥有122个绿色有机农产品等国字号品牌,包括1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丘大姜、大葱入选欧盟地理标志产品认证[4] - 实行“一条标准一条生产线”策略,生产出口和内销同质量产品,助力企业内外贸一体化[12] - 鲁丰集团凭借出口日本的经验和高质量体系,成功进入国内便利店供应链,其炭烤鸡丸串单品热销超5亿串,产品覆盖国内超3万家便利店[12] - 正大蛋业、中粮粮谷等世界500强项目落地,直接拉动40余万亩蔬菜产业带发展,联结4000余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动6万多小农户[13]
潍坊安丘:从田间破土到全链成金,全国大葱出口第一县的产业跃升
齐鲁晚报网· 2025-09-02 22:01
产业规模与地位 - 安丘市年产量120余万吨大葱 年出口量占全国80% 是全国最大的大葱出口生产基地[1] - 已培育226家大葱加工企业 形成完整产业链体系[1][6] - 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额突破12亿元[6] 历史传承与品质认证 - 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洪武年间 拥有数百年农耕智慧沉淀[2] -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认证[2] - 2020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名录" 成为全国唯一同时获得欧盟 日本 新西兰三大市场准入的葱类产品[2]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应用 - 推行"双码溯源"体系 绿色溯源码显示种植信息及农残检测报告 蓝色认证码提供中检集团生态认证指标[4] - 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田间数据 通过"葱天下"APP实现精准灌溉施肥[4] - 大葱病虫害AI识别系统准确率达92% 比人工识别提前3天预警[4] - 兴安街道80%葱田实现数字化管理 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4] 生产效率与品质提升 - 标准化示范葱田达2.3万亩 亩均产量提升约15% 优质品率稳定在98%[3] - "老带新 技传技"产业传承模式将传统种植经验与现代农技深度融合[3]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 - 大葱通过加工变为香葱酱 脱水料包 速冻葱段等200多个品类 价值大幅提升[6] - 实现全株利用 葱叶加工成纳米级葱粉 葱须和葱皮加工成有机肥[6] - "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仅汶南村就带动300余户农户 户均年增收2.8万元[6] 产业生态建设 - 依托30万亩葱田搭建"传统传承+科技赋能+全链发展"产业生态[1] - 依托"安丘农谷"打造集育苗 加工 冷链 电商于一体的大型农业综合体[6]
潍坊安丘:加快推进由农业大县向健康食品强市转型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19:53
山东渠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产能扩张 - 公司新增谷朊粉4线后上半年生产总值预计提高25% [1] - 计划将谷朊粉产能从当前水平提升至10-12万吨/年,增幅达50% [1] 安丘市大健康产业概况 - 规上食品加工企业126家,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0%以上 [1] - 带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75%,1-5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9.2% [1] - 农品年供国内高端市场超20万吨,出口80余国,大姜/大葱/洋葱出口量占全国80% [3][6] 生态农业基础建设 - 建成8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年产生态果蔬200余万吨,10余种作物获有机认证 [2] - "双码"认证体系覆盖70余种果蔬,认证农产品溢价稳定在30%以上 [2] - 生姜产业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出口沙特及日本高端市场(日本市场份额占1/3) [2][6] 产业链集群发展 - 形成农副食品加工、饮料、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四大细分行业 [4] - 拥有预制菜、冻干食品、健康糖醇等特色集群,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7家 [4] - 中粮面业、今麦郎等企业推动高端产品转化,鲁丰集团预制菜获英国BRC认证 [4] 科技创新与标准输出 - 抗性姜苗工厂实现土传病害减少90%,姜辣素提升30%,出口价翻倍 [5][6] - 制定14项技术标准,生态大姜全产业链标准成为全国行业标杆 [6] - "安丘大姜""安丘大葱"入选欧盟地理标志保护名录,区域品牌价值增长25% [6] 产业升级战略 - 实施"链主企业+产业集群"双轮驱动,规划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 [4] - 通过"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场"联盟推动技术标准商业化 [5][6] - 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覆盖3种农产品,119个绿色有机品牌形成储备梯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