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旅游产品
搜索文档
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创新高,双节京沪穗蓉杭等城市热度或超去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1:17
行业核心数据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创下新高 [2]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强劲,预计热门城市旅游热度将突破去年高位 [5] - 出境游方面,预计前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人数将大幅增加 [5]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 - 优质产品供给丰富,全国A级景区总数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3] - 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3] - 省级以上度假区和休闲街区总数超过1400家,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总数达到1597个 [3] 产业融合与新兴业态 - “融合态”产品成为亮点,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培育新增长点 [3] -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工业生产线和遗址有机转化为旅游产品 [3] - 抓住北京冬奥会机遇,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动冰雪产业融合发展 [3] 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 - 产品“科技感”明显增强,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出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39个适老化案例、42个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4] - 景区引入AI机器人导览员和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等科技手段提升游客体验 [4] 个性化与特色化产品 - “特色化”产品不断涌现,针对亲子游需求丰富研学产品供给 [4] - 旅游列车适应银发群体需求,今年1-8月全国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 [4] - 今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近136万人次,同比增长49.9% [4] 行业发展挑战与应对 - 部分地区存在以旅游名义盲目上项目,造成闲置浪费,部分旅游产品前期论证不充分或不能适应市场变化 [5] - 行业主管部门将督促指导地方加强摸排整改,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处置闲置低效项目 [5] - 下一步将聚焦游客需求变化,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5]
从观光到体验 “中国游”呈现多元魅力 宝藏小城成外国游客“新宠”
央视网· 2025-09-27 12:41
行业趋势:入境旅游市场复苏与结构变化 - 今年1至8月,全国口岸入出境外国人5126.8万人次,同比上升27.8%,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580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62.1%,同比上升52.1% [9] - 入境游热度持续攀升,得益于免签范围扩大和便利化措施落地 [5] - 入境旅游已全面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从“中国游”走向“中国购”,进而走向对中国现代化生活的全面体验 [11] 消费者行为:需求多元化与深度体验偏好 - 外国游客不再满足于只看标志性景点,更加注重深度文化体验,如书法课、包饺子、做风筝、茶文化等 [3][5] - 游客需求更加多元,旅行社在常规线路外加大了定制化产品的供给,定制游咨询相比往年有非常大增长 [5][7] - 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游玩时间更加充裕,更多人选择有特色的小城进行“深度游” [11] 目的地选择:小众城市崛起与地理分布扩散 - 外国游客预订机票前往中国的城市数量达到17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8个,新增目的地多为自然景观优美的“宝藏小城” [9] - 外国游客机票预订量增长最快的前20个城市全部为三线及以下城市,其中前往山西大同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9倍 [11] - 内蒙古二连浩特、西藏林芝、新疆阿勒泰、浙江舟山的机票预订增幅均超过5倍 [11]
三亚多维绘就旅游发展新图景
海南日报· 2025-09-05 11:13
文章核心观点 - 三亚通过拓展国际航线、实施精准营销、创新旅游业态与服务,推动旅游市场从“季节依赖”向“全时繁荣”转型,客源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韧性增强 [7] 航线拓展与基础设施 - 2025年1月至7月,三亚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5.85万人次,同比增长47.65%,过夜旅游外汇花费46892.59万美元,同比增长76.69% [8] -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运营航线161条,其中国内航线126条,国际及地区航线35条,通航机场108个 [9] - “法兰克福⇌曼谷⇌三亚”第五航权定期客运航线开通,强化了面向欧洲及东南亚客源市场的直通能力 [9] - 计划2025年10月开通三亚往返白俄罗斯明斯克、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国际客运航线 [9] -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加紧建设,T3航站楼计划2025年底完工,投用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的保障需求 [9][10] 精准营销与客源开拓 - 针对韩国等重点客源市场,组织多批旅行商、媒体及行业协会代表考察,亲身体验高端酒店集群及特色文旅项目 [11] - 与在线旅游平台Klook合作,在香港等重点客源城市推出主题推广活动,实现超640万次品牌曝光并带来超百万元人民币直接销售额 [12] - 推动2025年三亚境外推广(东南亚站)、参与俄罗斯国际旅游展等重点项目,并筹备2025热带滨海城市交流活动,提升国际吸引力 [13] - 深化与境外OTA平台合作,联合开发主题旅游线路,推进与俄罗斯国家航空等机构的联合推广 [14] 业态创新与服务升级 - 启动全市潜水教练员星级评定工作,覆盖13个重点潜水场所,采用“现场检查+沉浸式体验”双轨考评模式,推动行业精细化、标准化管理 [15] - 针对旅游市场“白天旺、夜晚淡”的结构性短板,发展高品质夜间消费集聚区,通过特色餐饮、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多元业态延伸消费时段 [16] - 依托“三亚放心游”打造旅游诚信体系,通过公共服务设施更新、优化交通、整治环境、开展培训等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并研究制定旅游服务“三亚标准” [16]
悦来通辽 乐享“五一”
内蒙古日报· 2025-05-05 08:12
文旅活动与演出 - 通辽市悦来河文旅休闲街区在"五一"假期举办融合电声乐与民乐的特色演出,吸引大量游客 [1] - 演出曲目包括《口是心非》《红日》《乌兰巴托之夜》等经典歌曲,民族特色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融合 [1] - 街区引入非遗制作、文创潮品、特色美食等多元业态,提升游客体验 [1] - 科尔沁区乌兰牧骑在北京上演现代舞剧《白云·净生》和原生态民族艺术分享会,展示北疆文化传统与当下 [2] - 演出包含《额尔敦扎萨克的骏马》《万马奔腾》等节目,现场互动环节增强观众参与感 [2] 文旅产业发展战略 - 通辽市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牵引,培塑"悦来通辽"文旅品牌 [1] - 构建"一轴三区"发展格局,重点建设西辽河文明研学、科尔沁文化展示、城郊型乡村旅游等基地 [1] - 2025年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旅游业态升级、服务质量提升三大行动 [3] - 重点推进20个千万元以上文旅项目,拓展"旅游+""+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 [3] - 计划举办西辽河文化节等500余项文旅活动,开发四季旅游产品 [3] 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通辽市接待国内游客631.08万人次,同比增长17.40% [3] - 国内游客总花费77.61亿元,同比增长6.77% [3] - 通过文旅融合推动全市旅游提质增效 [3] 品牌建设与产品开发 - 打造"歌游内蒙古·悦享西辽河"区域品牌 [3] - 开发自驾游、露营游、康养游、度假游精品景区和线路 [3] - 推出定制化旅游产品,助力"引客入通",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