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学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出版(601019):具备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 创新业务有看点
新浪财经· 2025-10-09 22:34
行业概况与投资逻辑 - 出版子板块具有高分红属性,在传媒板块中稳定性突出 [1] - 行业为牌照行业,龙头公司毛利率整体在30%-40%之间,净利率为10%左右,ROE普遍在8%以上 [1] - 行业竞争格局清晰,各省基本有1家或以上兼具出版、发行功能的出版集团,教材教辅出版发行为普遍主营业务 [1] - 2023年股价变化源于ChatGPT引发的估值重估逻辑,出版公司的系统性、规整性内容版权被视为AI数据语料库的重要来源 [1] - 2024年市场偏好高分红板块,出版板块主要龙头的股息率在传媒板块中相对较高 [1] 公司核心优势与业务 - 公司是出版板块最大的六家龙头之一,具备独特的儒家文化、兵家文化、泰山文化等文化资源禀赋 [2] - 公司深耕文化“两创”工程,推出《儒典》《齐鲁文库》等大型重点文化工程项目,系统梳理齐鲁文化 [2] - 公司实施“育名编、聚名家、出名作、创名社”的“四名”工程,建设“鲁版品牌”,并通过“走出去”工程提升国际传播力 [2] - 出版主业打造鲁版图书品牌矩阵,教育出版构建“研发-出版-发行-服务”全产业链条 [2] - 公司充分发挥书店集团发行主渠道作用,打造特色阅读品牌,并定制化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研学产品 [2] 科技赋能与未来发展 - 公司融合出版社和书店集团新媒体营销力量,打造新媒体营销矩阵 [3] - 公司聚焦“人工智能+出版”新模式,有序推进出版产业大脑项目优化 [3] - 公司延伸产业布局,推动数字教育平台建设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6.74亿元、17.81亿元、18.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倍、9倍、9倍 [3]
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创新高 双节京沪穗蓉杭等城市热度或超去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3:59
行业核心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 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 创下新高 [1]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强劲 预计热门城市旅游热度将突破去年高位 [5] - 出境游方面预计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人数将大幅度增加 [5]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优质丰富 - 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 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 总数达到1.65万家 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2] - 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省级以上总数超过1400家 [2] - 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总数达到1597个 [2]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融合态与特色化 - 积极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 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2] - 旅游列车适应银发群体需求 今年1到8月全国累计开行1551列 同比增长26% 运送旅客93万人 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 [3] - 今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 邮轮旅客吞吐量近136万人次 同比增长49.9% [3]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科技赋能 - 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推出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 39个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 42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3] - 景区引入AI机器人导览员 泰山黄山等景区引入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 [3] 行业发展问题与监管方向 - 部分地方存在以旅游名义盲目上项目造成闲置浪费 部分旅游产品前期论证不充分或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出现闲置低效现象 [5] - 相关部门将督促指导地方加强摸排整改 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处置闲置低效项目 [5] - 下一步将聚焦游客需求变化 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 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5]
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创新高,双节京沪穗蓉杭等城市热度或超去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1:17
行业核心数据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创下新高 [2]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强劲,预计热门城市旅游热度将突破去年高位 [5] - 出境游方面,预计前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人数将大幅增加 [5]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 - 优质产品供给丰富,全国A级景区总数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3] - 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3] - 省级以上度假区和休闲街区总数超过1400家,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总数达到1597个 [3] 产业融合与新兴业态 - “融合态”产品成为亮点,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培育新增长点 [3] -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工业生产线和遗址有机转化为旅游产品 [3] - 抓住北京冬奥会机遇,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动冰雪产业融合发展 [3] 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 - 产品“科技感”明显增强,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出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39个适老化案例、42个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4] - 景区引入AI机器人导览员和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等科技手段提升游客体验 [4] 个性化与特色化产品 - “特色化”产品不断涌现,针对亲子游需求丰富研学产品供给 [4] - 旅游列车适应银发群体需求,今年1-8月全国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 [4] - 今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近136万人次,同比增长49.9% [4] 行业发展挑战与应对 - 部分地区存在以旅游名义盲目上项目,造成闲置浪费,部分旅游产品前期论证不充分或不能适应市场变化 [5] - 行业主管部门将督促指导地方加强摸排整改,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处置闲置低效项目 [5] - 下一步将聚焦游客需求变化,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5]
杭州都市圈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山西太原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20:13
杭州都市圈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山西太原举办 活动概况 - 杭州都市圈2025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山西太原举办 旨在加强杭州都市圈与太原在文化旅游领域的交流合作 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1] - 活动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旅游和文化专委会主办 通过主题推介 文艺表演 文创展示等形式展示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3] 文化资源展示 - 杭州拥有八千年跨湖桥文化 五千年良渚文明 千年吴越文化 运河文化和南宋文化[3] - 绍剧猴戏《美猴王》和徽剧经典选段《百花赠剑》为现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3][5] - 展示都市圈从文明溯源到自然奇观 从笔墨丹青到传统工艺的特色研学资源[5] 旅游产品创新 - 推出多款研学产品和10余条旅游线路 聚焦"科技+文旅"融合新模式[5] - 七城博物馆依托深厚藏品和多元化研学课程体系 为青少年提供体验式学习新方式[5] - 杭绍甬三地共推"浙东运河"主题跨城旅游线路[5] - 杭州深入推广"科技旅游十景" 打造人工智能+文旅和科技+文旅改革新赛道的科创游体验新场景[5] 区域合作体系 - 杭州都市圈由杭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衢州和黄山 宣城七座城市组成[5] - 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表示期待通过客源互送 业态互融 线路共推 资源共享深化两地联动[5]
甘肃民航“支支串飞”输出文旅发展新动能
中国民航网· 2025-08-14 16:19
文章核心观点 -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通过开通"支支串飞"航线破解省内文旅交通瓶颈 推动"旅长游短"向"快进慢游"转型 为甘肃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2][4][6][7][8][9] 航线网络建设 - 开通两条关键串飞航线:兰州—金昌—嘉峪关每日1班 兰州—张掖—敦煌每日1班 大幅压缩省会与河西四郡的时空距离 [2] - 通过协调财政厅、交通运输厅争取资金支持 对接民航局争取时刻与航权倾斜 保障航线顺利落地 [2] - 计划今年10月开通陇东、陇南串联河西的长航距串飞航线 未来3年构建以兰州为中心的"1-2小时航空辐射圈" 覆盖省内并延伸至新疆、内蒙古、青海等西北地区 [7][8] 运营数据表现 - 兰州—金昌—嘉峪关航线累计运输起降914架次 旅客吞吐量达4.62万人次 [4] - 兰州—张掖—敦煌航线累计起降605架次 旅客吞吐量3.83万人次 [4] - 串飞航线为兰州机场带来2.78万余人次客流增量 为金昌、张掖、嘉峪关、敦煌机场分别新增客流1.87万、1.66万、1.12万、1.02万人次 [4] - 航线客座率从开航初期的60%稳步提升至75%以上 [6] 交通效率提升 - 兰州飞张掖仅需1小时 比自驾节省5小时 且免机建费 [4] - 实现"一天游两城、三日逛四郡"的旅游模式 从兰州1小时可达金昌 再1小时抵达嘉峪关 [4] - 商务出行效率显著提升 金昌至嘉峪关驾车需5小时、火车近4小时 现飞机1小时直达 [4] 产品服务创新 - 推广"空空、空地、空铁"中转服务 实现通程航班"一次购买、一次值机、一票到底、一次安检、行李直挂" [6] - 支线机场当日通达城市扩至两位数 张掖经兰州可直达南京 金昌经兰州可飞重庆 [6] - 推出六大核心文旅产品:"机票+酒店"特惠套餐、研学产品、一地深度游、陇上串飞经典游、VIP小包团、串飞航线次卡月卡 [6] 区域经济影响 - 串飞航线推动河西四郡文旅资源从"孤立景点"变为"联动线路" 与河西走廊石窟艺术长廊等3条国家级主题游径形成合力 [7] - 带动跨市旅游订单攀升 拉动餐饮、住宿、租车等产业升温 促进特色产品外销:金昌有色金属航空物流、张掖高原夏菜市场拓展、敦煌文创产品推广 [7] - 增加就业岗位 持续释放区域经济活力 [7]
暑期研学也割不动家长了?
虎嗅APP· 2025-07-30 23:00
研学行业现状 - 2025年暑期研学市场遭遇寒冬,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门票无需抢购,与去年"抢得头破血流"形成鲜明对比[6][8][9] - 南方市场同样低迷,广州军训类夏令营空置率上升,厦门五星级酒店研学团客流量归零[10][11][13] - 海外研学业务萎缩明显,金融机构VIP亲子研学业务同比下降40%,传统出境研学项目需求收缩[15][18] - 市场转向本地化,河北研学机构将省外路线改为省内资源置换,出行半径显著收缩[14][19] 市场变化驱动因素 - 家长消费趋于理性,从"无脑研学"转向注重内容价值,AI等短期课程因交付质量不足被质疑[17][21][22][25] - 高净值家庭预算削减,独立营(单人费用)更受欢迎,全家探营模式消失[18][31] - 安全焦虑加剧,境外研学受日本地震、泰国电诈等事件影响,国内成为主要选择[28][29] - 学校组织意愿降低,疫情后出行自由化使研学不再是唯一选择,家长更倾向自主旅行[25][26] 行业转型方向 - 伪内容(如清北打卡、横幅拍照)被淘汰,专业路线(如美术机构对接美院)需求显现[24][32][44] - 沉浸式内容崛起,自然教育、AI实验等主题研学受青睐,江西新余树蛙部落亲子营收客量同比增长5倍[37][38] - 获客模式从B端转向C端,机构需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建立私域流量[40][42][43] - 行业竞争核心从资源比拼转向传播力建设,品牌曝光与口碑成为关键生存法则[40][43]
暑期研学也割不动家长了?
36氪· 2025-07-26 20:21
研学市场现状 - 2025年暑期研学市场遭遇寒冬,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门票无需抢购,故宫周末票剩余,与去年抢票盛况形成鲜明对比[8][10][11] - 南方市场同样惨淡,广州军训类夏令营出现空位,厦门五星级酒店今年未接待任何研学团[12][13][15] - 海外研学项目业务量下降40%,传统出境目的地研学项目缩量明显[20] 市场变化原因 - 家长钱包收紧,独立营更受欢迎,高净值家庭开始收缩开支[23][24][20] - 出行半径收缩,海外热门研学目的地被新疆、长白山等国内目的地替代[26][28] - 家长认知提升,对研学内容质量要求提高,AI等短期研学课程吸引力下降[29][33] - 安全焦虑加剧,学校和组织者更倾向于选择国内研学[36][39][40] 行业转型方向 - 从"清北打卡"等低质研学转向专业路线,如美术机构参观清华美院等专业院校[31][32] - 自然教育、AI实验等沉浸式内容受到青睐,江西新余亲子营收客同比增长五倍[47][48] - 行业从资源竞争转向内容竞争,需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建立品牌传播力[51][53][54] 未来发展趋势 - 伪内容研学将被淘汰,真正能让孩子成长的研学产品将留存[45][55] - 行业进入深耕阶段,需对接真实需求、匹配专业路径,口碑成为核心竞争力[46][56] - 研学主逻辑从"去哪里"转向"为什么去"和"能学什么"[47]
陕西推出1200余项暑期文旅活动 邀游客共赴夏日之旅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09:10
暑期文旅活动规划 - 陕西省文旅厅组织推出暑期文旅活动1216项2792场、夏季旅游精品线路111条,发放价值2000余万元的暑期惠民卡券 [1] - 活动涵盖8个主题,包括研学旅游主题活动268项、亲子度假主题活动87项、乡村旅游主题活动62项等 [1] - 策划推出夏景风光、民俗风情、乡村美景、亲子度假、红色记忆5条精品线路 [1] 研学旅游产品 - 针对学生群体打造优质研学产品,涵盖"探寻历史文化""追寻红色印记""博物馆里的知识"等多个主题 [2] - 全省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旅游景区推出探索中华文明、非遗技艺体验等研学实践活动 [2] 避暑文旅场景 - 打造多元化、沉浸式清凉避暑文旅场景,包括咸阳老街、安康市石泉县秦巴老街等文化和旅游消费区 [2] - 举办汉服秀场、星空露营、篝火晚会、游船夜游等特色活动126项 [2] - 全省各地将举办75项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和83项亲水消夏活动 [2] 惠民政策 - 陕西文旅惠民平台将发放演出、景区等5至8折惠民券 [2] - 全省各市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实行门票减免、推出优惠套票等数十种形式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