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
icon
搜索文档
海正药业公布三季报: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翻番
全景网· 2025-10-28 17:26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23亿元,归母净利润4.61亿元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6.72亿元,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2.14% [1] - 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96.13% [1] - 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均创上市以来最佳水平 [1] - 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3.8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2.99% [1] 医药制剂业务进展 - 赛斯美(海博麦布片)联合他汀起始联合治疗成为ACS患者降脂治疗新标准,品牌在多个心血管学术会议亮相 [1] - 玫满被纳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5年版)》,成为耐药支原体肺炎推荐用药和社区感染基石用药 [1] 原料药业务成果 - 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在耐多药肺结核关键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 - 替加环素原料药获得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颁发的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证书,公司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四家通过该认证的企业 [2] 宠物药与创新业务 - 海乐妙猫内驱产品上市十周年,累计销售超4500万片,并获得艾瑞咨询“猫内驱全国销量第一”市场认证 [2] - 合成生物子公司澐生合成柔性生产线成功开车,并与江南大学达成战略合作 [2] - 健康美学子公司海正蔚澜探索合成生物学在美学领域应用 [2] - 电商业务通过落地杭州电商直播中心,助力业务多元化发展 [2] 创新研发与国际合作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正式获得HS387片临床试验批准,该药物为选择性KIF18A抑制剂,拟用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非小细胞癌等晚期实体瘤治疗,该领域目前尚无上市产品 [2] - 欧盟官方数据库于10月移除公司台州工厂的《GMP不符合声明》,标志着欧盟全面解禁,将提升公司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2] - 9月与艾欣达伟就SMDC领域达成合作,将HSE-001纳入研发管线,围绕AKR1C3酶活化SMDC技术平台开展深度合作 [3] - 拟与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专注于11个复杂注射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3]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继续深化战略推进,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创新领域,推动多业务协同发展 [3]
海正药业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102.14% 创新与国际化战略显效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4:23
海正药业(股票代码:600267)10月28日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整体 经营稳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9.23亿元,净利润4.61亿元;单季度表现尤为亮眼,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 业收入26.72亿元,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2.14%,扣非后净利润达到1.69亿元,同比增长 96.13%,盈利规模与增速均呈现显著向好态势。 作为海正药业重点发力的两大核心方向,创新与国际化战略在三季度落地成效显著。国际化方面,经查 询欧盟官方数据库,海正药业台州工厂的《GMP不符合声明》已于10月正式移除,欧盟全面解除对该 工厂的GMP不符合状态。这一关键进展意味着在公司"国际化2.0"战略的指引下,海正药业在全球医药 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还将与海正美国、海正巴 西等海外平台形成深度战略协同,加速全球市场布局。 从此次三季报呈现的盈利质量来看,海正药业实现上市以来关键突破,无论是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还 是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均创下公司上市以来同期最佳水平。与此同时,公司运营质量进一步优 化,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3.81个百分点,期间 ...
辉瑞撤资余波未平:海正药业遭遇营收三连降,创新转型前路迷雾重重
华夏时报· 2025-08-02 20:42
公司发展现状 - 海正药业与辉瑞分手后失去原研药分包装生产及推广业务,协同效应未达预期[1] - 公司面临业绩持续承压,2022-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降3.48%,归母净利润同比降21.85%[1][4] - 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获批为近期亮点,但其制剂上市时间及收入贡献尚不明确[8][9] 辉瑞合作历史 - 2012年与辉瑞合资成立海正辉瑞,总投资2.95亿美元,海正持股51%,注入品种占公司制剂内销收入85%以上[2] - 合作初期特治星成为现金奶牛,2013-2014年供货量达447.52万支和540.85万支,贡献净利润超3亿元/年[2] - 2015年辉瑞停产特治星致收入减少近10亿元,2017年辉瑞彻底退出合资公司[3] 业绩下滑原因 - 集采冲击导致主要制剂产品落标,2023年医药制剂自营业务收入减少10.41亿元[5][6] - 与辉瑞分手后失去增长引擎,需重新调整渠道与产品策略[3] - 研发投入波动,2023年因净利润亏损降至3.94亿元,2024年回升至4.16亿元[9] 创新药布局 - 自主研发1类新药海博麦布片2022-2024年销售额从2亿元增至超4亿元,但面临依折麦布等竞品竞争[7] - HS387片针对卵巢癌和肺癌,但该领域市场竞争激烈[8] - 设立上海创新药物研发中心及小核酸、AI等平台,但具体成效未公开[10] 产品管线进展 - 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2024年全球销量1482.57公斤,国内151.08公斤,已投入研发资金1442.2万元[9] - 辉瑞注入的玫满、多达一等产品已完成地产化转移,美卓乐等按计划推进[3] - 海博麦布片若占35%市场份额,峰值销售或达19.54亿元[7]
辉瑞撤资余波未平:海正药业遭遇营收三连降,创新转型前路迷雾重重|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8-01 22:09
公司发展现状 - 海正药业近期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获批,为业绩带来一定积极信号[2]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同比降幅分别为0 82%、13 82%、5 65%,2025年一季度营收26 32亿元,同比降3 48%,归母净利润1 94亿元,同比降21 85%[5]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1类新药海博麦布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曾与辉瑞合资生产抗生素药物"特治星",2013-2014年供货量达447 52万支和540 85万支,贡献净利润3 02亿元和3 08亿元[3] 辉瑞合作影响 - 2012年与辉瑞合资成立海正辉瑞制药,总投资2 95亿美元,海正持股51%,注入75个品种占公司制剂内销收入85%以上[3] - 2015年辉瑞海外工厂停产导致特治星供应中断,公司销售收入减少近10亿元,仅获1000万美元赔偿,2017年辉瑞彻底退出合资公司[4] - 合作后期辉瑞产品玫满、多达一等完成地产化转移,但技术吸收有限,退出后公司失去增长引擎且需重构渠道策略[4][10] 业绩压力因素 - 集采导致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主力制剂落标,2023年制剂自营业务收入减少10 41亿元,渠道及创新业务减少0 49亿元[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7 87亿元,归母净利润6 01亿元,扣非净利润4 2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 15亿元同比增长40 72%[6] 研发创新进展 - 海博麦布片2021年上市后销售额快速提升,2022年突破2亿元,2023年达4亿元,西部证券预测峰值销售可达19 54亿元[7] - HS387片针对卵巢癌和肺癌进入临床,但面临激烈竞争,富马酸贝达喹啉原料药2024年全球销量1482 57公斤,国内151 08公斤[8][9]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 42亿元、3 94亿元、4 16亿元,占营收比重从3 67%提升至4 25%,已建立小核酸、AI等研发平台[9][10] 市场竞争格局 - 海博麦布片需提升市场认知度,面临默沙东原研药依折麦布及方盛制药首仿药竞争,另有多个同类药物在研[7] - 富马酸贝达喹啉将与先声药业竞争,原研厂家为西安杨森,公司制剂上市申请2025年7月获受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