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ePOP

搜索文档
从“敢闯敢试”到“追求卓越”——企业家眼中的深圳精神
上海证券报· 2025-08-26 04:09
深圳特区45周年企业家精神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以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特区精神发展 境内外的580多家上市公司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12] 迈瑞医疗发展历程 - 公司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龙头及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与解决方案供应商 成立34年 部分产品超越国际但整体仍处量变阶段 [13] - 20世纪90年代初自主研发监护仪打破国外垄断 深圳科技局提供启动资金 推出第一款自主研发产品单参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13] - 深圳市政府协调银行提供500万元贷款支持生产线开工 相继推出中国第一台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第一台准全自动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台全数字彩色超声 [14] - 近五年研发投入维持在营收10%以上 2024年研发投入超40亿元 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除颤仪等产品线实现国产扩容并进军国际高端市场 [14] - 推动数智化转型 通过设备+IT+AI融合打造三瑞生态系统 提升医疗设备智能化和诊疗效率 [15] 海能达创业历程 - 公司从华强北一米柜台起步 创立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为深圳首批民营科技企业之一 后发展为专网通信小巨人海能达 [16] - 1995年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160对讲机 开创民营企业自主研发对讲机先河 3年成长为国产对讲机龙头企业 [16] - 1997年开拓美国市场 2004年在美国、英国成立子公司 2008年自主研发出专网通信系统 2010年启动全球品牌战略更名为海能达 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 [17] - 目前聚焦专用通信细分领域 为公共安全、应急、能源、交通等行业提供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 [18] 华大基因产业化发展 - 2007年南迁深圳成为从科研机构到产业巨头、从中国迈向世界的关键转折点 [20] - 深圳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支持发展 构建科研—产业—民生价值闭环 [21] - 2008年研发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 2010年进入临床实现全球从0到1突破 2017年该技术成为深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孕妇免费享受检测 [22][23] - 2017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成为基因测序第一股 致力于成为全球覆盖全产业链的精准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引领者 [23] 佰维存储战略布局 - 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存储器领域 2010年成立 早期放弃盈利U盘业务 提前押注智能手机与PC领域存储器研发 自建12英寸晶圆封测产线 [25] - 在智能穿戴浪潮中推出嵌入式ePOP等定制化产品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 在AI与智能汽车领域布局AI服务器存储、AI手机、智能座舱等应用 [25] - 2022年底登陆科创板 本土创投机构达晨资本、深创投、东方富海等提供资金及产业链资源协同 [26] - 业务涵盖主控芯片设计、固件算法开发、存储解决方案研发、先进封测、测试装备开发等核心环节 具备全栈一体化能力 [26] 亚辉龙技术创新 - 公司2008年成立 决心开创中国体外诊断民族品牌 坚定投入免疫诊断的化学发光技术路线 [27] - 2013年化学发光技术平台研发立项 两年后取得自研技术突破 打破技术垄断并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28] - 2021年登陆科创板 上市后加速创新 推出iFlash系列高速化学发光仪、iTLA Max实验室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系统等高端仪器 [29] - 覆盖心脑血管、自身免疫、生殖健康等多领域检测产品性能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结合AI技术开发胰岛功能数智平台、抗核抗体荧光判读系统等产品 [29] - 2025年构建全国首个医疗低空物流智能平台 样本配送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8分钟 发布全球首个基于BCAA/BCKA检测的HFpEF诊断试剂 预计2026年推向市场 [30] - 产品已进入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 覆盖国内70%的三甲医院 [27][30]
凛冬播种 静待春发——佰维存储的“逆周期”答卷
上海证券报· 2025-06-27 02:47
行业周期性 - 存储行业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基石,具备显著周期性,与宏观经济、技术迭代、市场供需紧密相连 [2] - 2023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深陷下跌周期,公司亏损超6亿元,但研发投入增至2.5亿元,同比增长97.77% [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6.95亿元(同比+86.46%),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125.82%),实现逆周期增长 [2] 技术护城河建设 - 公司通过自研测试装备打破传统封测行业1:3的设备投入比结构,超80%测试设备实现自主研发 [4][5] - 近三年研发总投入超8亿元,其中2024年达4.47亿元(同比+78.99%),2025年Q1为1.23亿元(同比+25.82%) [5] - 生产环节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与可追溯,采用激光隐形切割设备(精度达纳米级)和毫米级机械臂堆叠技术 [4] 战略布局与历史沿革 - 2010年选择拓展存储封测业务以建立差异化,从零起步克服设备采购难题(单台设备成本动辄数千万元) [7] - 封测环节战略定位为产业链承上启下节点,既可贴近客户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又能增强产品控制力 [7] - 形成"研发封测一体化"优势,嵌入式ePOP等定制化产品适配AI眼镜等高要求场景 [11] AI领域突破 - 2024年AI新兴端侧领域营收超10亿元(同比+294%),覆盖智能手表、眼镜、学习机等多品类 [10] - 将AI技术从"云端神话"落地为生活工具,大模型在手机、PC、可穿戴设备快速应用 [10] - AI眼镜被视为下一代入口,公司成为全球头部品牌核心供应商,产品满足高带宽、低功耗、轻薄化需求 [11] 企业文化与行业定位 - 奉行长期主义,认为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在于"对周期毫无准备"而非波动本身 [2][6] - 定位为科创板企业,强调技术突破责任,利用下行周期作为成长跳板 [10] - 国内存储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从"可用"向"好用"升级,与国际巨头差距驱动内生动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