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威胁对进口药征收200%关税!留给企业至少一年“缓冲期”
第一财经· 2025-07-10 15:18
这也是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药品专项关税发起"232条款"调查以来,特朗普就此发表的最新言论。 特朗普表示,关税将激励制药公司将生产业务转移到美国。但白宫此前表示,在美国新建的药品生产 设施可能需要5到10年时间才有望投产。 对进口药品征收关税可能大幅推高美国药品的价格。对此许多制药公司已经表示反对,并警告称,征 税可能会推高成本,阻碍在美国的投资,扰乱药品供应链,使患者面临风险。 2025.07. 10 辉瑞公司CEO艾伯乐(Albert Bourla)此前表示,关税威胁正在阻碍辉瑞进一步在美国进行研发和 制造方面的投资。礼来公司CEO戴文睿(Dave Ricks)也表示,他并不认为关税能解决围绕美国药 品供应链的"国家安全"担忧。 本文字数:1134,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 经 钱童心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近日的一场内阁会议上表示,很快将宣布对美国进口药品征收"非常高"的关 税。"比如200%。"特朗普称。 具体征税细节预计将于本月底公布。但特朗普同时称,关税不会立即生效,将会给企业留出一年至一 年半的缓冲期。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制药公司并未理会特朗普的言论。7月9日美股收盘,礼来、诺华、阿斯 ...
特朗普威胁对进口药征收200%关税!留给企业至少一年“缓冲期”
第一财经· 2025-07-10 14:09
关税政策对制药行业的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对进口药品征收高达200%的关税 具体细节预计本月底公布 企业将获得1至1年半的缓冲期 [1][3] - 关税政策旨在激励制药公司将生产业务转移至美国 但新建生产设施可能需要5至10年才能投产 [3] - 2023年美国进口药品价值超过2000亿美元 其中73%来自欧洲 主要来自爱尔兰、德国和瑞士 [5] 制药公司的反应 - 多家制药公司反对关税政策 警告称将推高成本 阻碍在美国投资 扰乱供应链并使患者面临风险 [1][3] - 辉瑞CEO表示关税威胁阻碍其在美国的研发和制造投资 礼来CEO认为关税无法解决供应链的"国家安全"担忧 [3] - 默沙东正在将抗癌药Keytruda的库存转移至美国 以保障年底前的供应 该药物大部分产自爱尔兰 [3] 行业现状与潜在影响 - 美国制药行业制造规模大幅萎缩 大部分药品活性成分生产已转移至中国等成本较低的国家 [5] - 美国约90%的处方药为仿制药 抗生素和升压药等基础药品基本不在美国生产 [5] - 对仿制药征收关税可能导致企业退出美国市场 加剧无菌注射剂等药品的短缺 [5] 资本市场表现 - 尽管关税政策引发担忧 礼来、诺华、阿斯利康等制药巨头股价在7月9日美股收盘时涨幅均超过1% [1] 全球供应链布局 - 爱尔兰每年生产的药品价值高峰时接近1000亿欧元 辉瑞、礼来、艾伯维、吉利德等公司均在爱尔兰设有工厂 大量产品出口至美国 [4] - 行业人士认为200%关税将对全球制药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企业难以在一年内调整策略 [4]
生物医药企业集体大涨,中国生物药原创时代来了吗?
第一财经· 2025-06-09 14:53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进展 - 中国生物医药公司的创新速度和性价比已超越美国同行 [1][3] - 6月9日亚洲股市生物医药板块集体大涨:科伦博泰股价涨6%市值突破800亿港元 百济神州涨8% 君实生物涨5% [1] - 股价上涨受原创药授权乐观情绪驱动 中国公司在ASCO年会发布的多项数据引发行业关注 [1] 跨国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的收购热潮 - 欧美制药公司近期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中国研发药物 相关资产已带来回报 [3] - BioNTech将中国普米斯生物的双抗药物以超百亿美元转售给BMS 该药靶向PD-L1/VEGF 在多种实体瘤中展现潜力 [3] - 辉瑞与中国三生制药达成超60亿美元PD-1/VEGF双抗药授权 默沙东/礼新药业、Instil Bio/宜明昂科等也有类似交易 [3] 中国生物医药研发实力与竞争格局 - 中国临床试验数量超过美国 专利显著增长 生命科学建设活动全球最多 吸引阿斯利康投资25亿美元在京设研发中心 [4] - PD-L1/VEGF双抗药作为单一制剂可降低治疗复杂性和成本 但距离"原始创新"仍有差距 [4] - 本土企业如科伦博泰、映恩生物在ADC药物研发领域积极竞争 [4] 本土创新药临床突破 - 科伦博泰TROP2 ADC药物SKB264成为全球首个肺癌适应症获批的TROP2 ADC 临床研究登顶《英国医学杂志》 [5] - 映恩生物HER3 ADC在EGFR耐药NSCLC适应症数据比肩科伦博泰产品 [5]
BioNTech不到十亿美元收购中国公司获得的药,转手卖了超百亿美元
第一财经· 2025-06-03 11:56
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在PD-L1/VEGF双抗药物领域的领先地位 - 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引领了PD-L1/VEGF双抗药物的研发 [1][5] - 康方生物与Summit Therapeutics发布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全球3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该药物可将EGFR突变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8% [5] - 根据中国3期临床数据,依沃西将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4% [5] BMS与BioNTech的重大合作 - BMS拟斥资高达111亿美元与BioNTech合作,获得下一代癌症免疫疗法,核心资产源自中国公司 [1][3] - 合作包括35亿美元无条件付款,两家公司将平分药物全球利润或亏损,联合开发和生产成本按50/50比例分摊 [4] - BNT327是一种靶向PD-L1和VEGF-A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 [1] BioNTech的资产收购与转手 - BioNTech去年以8亿美元收购普米斯生物,加上后续1.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整个收购交易不到10亿美元 [3] - 仅半年时间,BioNTech将获得的在研肿瘤药转手卖了超过110亿美元 [1][3] - BNT327是BioNTech通过收购普米斯生物获得,目前正在进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临床试验 [3][4] PD-L1/VEGF双抗药物市场动态 - PD-L1/VEGF双抗药物成为制药行业研发热门赛道,在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和三阴性乳腺癌中展现出潜力 [5] - 辉瑞与中国三生制药达成PD-1/VEGF双抗SSGJ-707授权合作,预付12.5亿美元,潜在里程碑款项高达48亿美元 [6] - 默沙东与礼新药业合作,同意支付高达33亿美元收购在研PD-1/VEGF双抗LM-299 [6] - 宜明昂科与Instil Bio达成总价值超20亿美元的协议,涉及PD-1/VEGF双抗IMM2510 [6]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BMS与BioNTech合作消息推动BioNTech股价大涨超过20%,Instil Bio股价大涨近30% [5] - 生物医药投资人表示中国企业正在引领PD-1/VEGF双抗研发,大量授权交易和临床数据推动该领域发展 [6] - PD-L1/VEGF双抗有望取代默沙东Keytruda,Keytruda2024财年销售额达295亿美元 [5]
销售收入破20亿元 康方生物盈转亏仍获看好
BambooWorks· 2025-04-10 17:08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后的三个交易日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达到17 96% [1] - 恒生创新药指数自年初至今上涨超过50%,创新药板块迎来强势反弹 [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53 08%至21 24亿元,主要因2023年获得29 23亿元许可费收入而2024年仅1 22亿元 [2] - 净利润从去年盈利19 42亿元转为亏损5 1亿元,但创新药销售收入同比上涨24 88%至20 3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5 29%至11 87亿元,因自建临床团队替代外包服务 [6] 核心产品 - 拥有6款商业化产品,包括全球首个肿瘤免疫双抗药物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和PD-1/VEGF双抗依沃西 [4] - 依沃西年治疗费用高达50万元,2024年下半年销售收入约11亿元,较上半年9 4亿元有所增长 [4] - 两款核心产品已纳入2024国家医保目录,将提高药物可及性 [6] 海外市场前景 - 依沃西在多个适应症成功概率高,高盛预测其2041年峰值销售额可达530亿美元 [7] - 海外合作伙伴SUMMIT与辉瑞合作推进依沃西联合治疗,预计2025年中发布III期数据,2026年有望在美国上市 [7] - 公司有望获得巨额授权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5][7] 资金与估值 - 截至2024年末持有现金及等价物合计73 44亿元 [8] - 当前市销率约34倍,高于信达生物的8倍,显示估值溢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