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关税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再鼎医药(ZLAB.US)涨逾4% 机构:药品关税对产业链影响有限
智通财经· 2025-09-30 22:28
公司股价表现 - 周二再鼎医药股价上涨逾4%至34.43美元 [1] 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 特朗普宣布10月起对未在美国建厂生产设施的品牌/专利药征收100%关税 [1] - 该关税政策不适用于仿制药、生物相似药及原料药/中间体 [1] - 交银国际认为此政策对中国创新药产业链影响有限 无需过度担忧 [1] - 大部分国产创新药出海采用BD模式 自主出海品种多在美自建产能或已将生产外包给美国本土CMO [1] - 出口产品以原料药/生药原液为主暂不受影响 制剂/成品药出口比例较低 [1] - 下游跨国药企客户投资建厂尚需时日 短期内对医药外包行业订单直接冲击有限 [1] - 长期来看政策变动可能影响跨国药企建厂节奏 [1] 行业后续催化剂 - ESMO大会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 [1] - 医保谈判结果及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于10-11月公布 [1]
港股异动 | 医药股表现强势 机构称药品关税对产业链影响有限 后续关注ESMO大会等催化剂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1:43
医药股市场表现 - 和铂医药-B股价上涨8.2%至15.71港元 [1] - 再鼎医药股价上涨6.83%至26.6港元 [1] - 诺诚健华股价上涨6.61%至18.87港元 [1] - 药明康德股价上涨5.37%至115.7港元 [1] 关税政策内容 - 特朗普宣布10月起对所有品牌/专利药征收100%关税 [1] - 关税豁免条件为制造商正在美国境内兴建生产设施 [1] - 政策不适用于仿制药、生物相似药及原料药/API等中间体 [1] 政策影响分析 - 交银国际认为该政策对中国创新药产业链影响有限 [1] - 自主出海品种多在美自建产能或已将生产外包给美国本土CMO [1] - 大部分国产创新药出海采用BD模式 [1] - 出口产品以原料药/生药原液为主暂不受影响 [1] - 制剂/成品药出口比例较低 [1] - 下游MNC客户投资建厂尚需时日短期内对CXO订单直接冲击有限 [1] - 长期来看政策变动可能影响其建厂节奏 [1] 后续行业催化剂 - ESMO大会将于10月中下旬举行 [1] - 医保谈判结果及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于10-11月公布 [1]
已震荡供应格局,将造成药物短缺,美国药物关税令各方不安
环球时报· 2025-09-30 06:46
白宫关税政策核心内容 - 自10月1日起对进口品牌药或专利药征收100%关税 [1][2] - 在美已开工建设或建设新生产厂房的制药企业可获得豁免 [2] - 仿制药被排除在此次关税之外 [1][2] - 政策细节不清晰 市场对豁免条件充满疑问 例如在美有工厂是否自动免税 或需扩产才能获豁免 [2] 对美国市场的影响 - 2024年美国药品进口总额约为2130亿美元 比十年前增长三倍 [3] - 分析人士警告新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国内药品价格上涨 [2][3] - 美国人均处方药支出约为其他发达国家的两倍 [3] - 小型制药企业生产的小众药品受关注 其可能无法承受将生产线迁至美国的成本 存在退出美国市场或供应中断风险 [3] - 每一美元用于关税的支出 都是无法用于美国制造业投资或未来药物研发的资金 [3] 印度制药业的反应与影响 - 印度供应了美国市场上消费药品的三分之一以上 [5] - 2024财年印度医药出口总额达279亿美元 其中对美出口占31% [5] - 印度制药企业正未雨绸缪 防备成为美国关税政策新的靶心 [5] - 印度制药公司越来越关注复杂工艺的仿制药 以进入更高价值市场并减少对传统市场的依赖 [6] - 投资者感到不安 将药品关税视为过去几个月美印一系列贸易摩擦的延续 [4] 欧洲制药业的反对与潜在后果 - 德国和瑞士制药行业表达强烈不满和担忧 称关税将打击欧洲制药中心地位并扰乱国际供应链 [7][8] - 2024年德国向美国出口了价值270亿欧元的药品 约占德国药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7] - 爱尔兰去年向美国出口了约730亿欧元商品 其中超过一半是药品或医疗产品 [8] - 欧洲药品短缺风险加剧 目前德国约有450种药品缺货 [9] - 一些制药企业考虑提高欧洲市场的药品售价以弥补美国市场损失 例如礼来公司将英国市场的减肥药价格提升170% [9] 制药公司的应对与行业观点 - 制药巨头礼来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白宫的关税政策"每周都有变化" 公司无法在此环境下处理重大投资决策 [3] - 美国制药研究与制造商协会表示历史上药品通常免征关税 因为关税会增加成本甚至引发药品短缺 [3] - 拜耳表示将继续与美国政府建设性合作 [8] - 瑞士Interpharma协会已竭尽全力阻止这一"范式转变" [8] - 瑞士大型制药巨头能通过在美国扩张规避关税 但小型企业可能受严重影响 [8]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续列药明康德为中国CXO行业首选股 目标价138港元
格隆汇· 2025-09-29 13:23
行业影响分析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自10月1日起对进口品牌药及专利药征收100%关税 除非相关药厂已在美国动工兴建生产设施 [1] - 药品关税政策对中国CDMO企业不会构成直接影响 因客户通常负责支付关税 [1] - 药明康德正在扩充美国产能 以满足客户对本地化生产的需求 [1] 公司业务与前景 - 药明康德是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组织 [1] - 小分子CRDMO领域竞争相对温和 [1] - 药明TIDES业务增长动力持续强劲 [1]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摩根大通列药明康德为中国CXO行业的首选股 [1]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138港元 [1]
特朗普加征100%关税:中企影响不大,欧洲面临直接冲击?
虎嗅· 2025-09-27 07:3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ID:nbdnews),作者:林姿辰,校对:魏文艺,原文标题: 《特朗普宣布:加征100%关税!业内:对中国企业没什么影响,"欧洲受影响较大"》,题图来自:视 觉中国 9月26日,港股生物医药股普跌,截至收盘,港股创新药指数(HKD)下跌2.50%。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宣布,自10月1日起, 美国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措施包括对厨房橱柜、浴室洗手台及相关建材征收50%关 税,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并对专利及品牌药品(any branded or patented Pharmaceutical Product) 加征100%关税。 9月26日,多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仿制药不在本次加征关税的范围之内,中国创 新药到美国销售的品种有限,因此该关税对中国药企的影响很有限,"欧洲药企受影响较大"。 中国药品出口额相对较小,核心出海药品不受关税影响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业的海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数量日益增加。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在过去4 年,美国企业在这类交易中担任受让方的占比接 ...
特朗普新药品关税政策细则出炉 欧盟与日本获豁免 英国药品或面临100%关税
智通财经网· 2025-09-27 07:12
药品进口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 除非相关企业在美国建设或筹建药品生产工厂 [1] - 与美签订包含药品条款协议的国家如欧盟和日本获得关税减免 不适用于100%关税政策 [1] - 来自欧盟的药品将按框架协议征收最高15%的关税 [1] - 日本药品将按照美日协议约定税率征收 且美国对日本药品及半导体征收的关税不得高于对包括欧盟在内的其他经济体的税率 [1] - 美英双方尚未就药品关税具体税率达成一致 英国出口至美国的药品将面临100%关税 [1] 相关贸易协议与关税调整 - 白宫强调与欧盟和日本的现有框架协议仍然有效 是其获得关税豁免的依据 [1] - 美国将汽车关税从25%下调至15% 以配合与欧盟新协议的整体实施 [1]
特朗普100%药品关税又是“狼来了”?多家上市药企高管回应
经济观察报· 2025-09-26 18:22
特朗普威胁对进口药品征收高额关税 - 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对进口品牌药和专利药征收100%关税 但给予已破土动工建厂的美国药企豁免权[2] - 关税威胁已导致中、日、韩多地医药股集体下跌 恒生创新药指数单日下跌2.37%[2][3] - 恒瑞医药A股跌3.03% 百济神州A股跌4.38% 复星医药港股跌5.82% 三生制药港股跌5.34%[2][3] 中国药企回应与潜在影响 - 信达生物高级副总裁认为出海药企需从长计议 需关注政策实施可能性及解决方案[4] - 恒瑞医药表示当前出口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 受潜在政策影响相对有限[4] - 乐普生物采用license合作模式 预计受影响较小 龙磐投资合伙人认为短期有负面影响但长期非核心问题[5] 美国关税政策演变与法律背景 - 特朗普政府4月启动半导体和药品"232调查" 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以国家安全名义限制进口[6] - 7月初威胁征收200%药品关税并给予1-1.5年缓冲期 8月改称先征小额关税后逐步升至250%[7] -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定于11月首周审议特朗普政府关税合法性[7] 跨国药企在美国投资建厂动态 - 诺华承诺5年内投资230亿美元 罗氏承诺500亿美元 赛诺菲承诺200亿美元[8] - 阿斯利康承诺到2030年投资500亿美元 礼来2月宣布270亿美元建4座基地 9月追加65亿美元德州建厂[8]
特朗普100%药品关税又是“狼来了”?多家上市药企高管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9-26 18:21
政策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对所有品牌药和专利药征收100%关税 但正在美国建药厂的公司可豁免 破土动工或开始建设即符合条件 [2] 市场反应 - 中、日、韩等多地股市医药股集体下跌 [3] - 恒瑞医药A股跌3.03% 港股跌2.23% 百济神州A股跌4.38% 港股跌1.55% [3] - 恒生创新药指数下跌2.37% 复星医药跌5.82% 三生制药跌5.34% [4] 企业回应 - 信达生物高级副总裁认为国内出海药企需从长计议 关注政策实施可能性及解决方案 [5] - 维立志博CEO认为美国药物价格已很高 政策不一定能实现 [5] - 恒瑞医药表示当前出口以仿制药和原料药为主 政策影响有限 [5] - 乐普生物采用license合作模式 受影响较小 [5] - 龙磐投资合伙人认为短期有负面影响 但长期不是大问题 政策可能随政府更迭改变 [5] 政策背景 - 药品历来被排除在关税名单外 但特朗普今年多次威胁对进口药品征税 [5] - 4月14日特朗普政府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对半导体和药品启动国家安全调查 [6] - 7月初特朗普表示将宣布对进口药品征收200%关税 给予1-1.5年缓冲期 [7] - 8月5日特朗普称先征小额关税 1-1.5年内税率升至150% 之后升至250% [7] -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定于11月首周审议特朗普政府关税合法性 [7] 行业动向 - 多家跨国药企已承诺在美投资建厂:诺华5年230亿美元 罗氏5年500亿美元 赛诺菲5年200亿美元 阿斯利康到2030年500亿美元 [8] - 礼来2月宣布270亿美元建4座生产基地 9月23日追加65亿美元德州建厂投资 [8]
医药行业迎击100%关税冲击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8:19
特朗普药品关税政策 - 美国宣布自10月1日起对进口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 [1] - 关税豁免条件为制药企业必须“正在美国建设制药厂”且已动工或施工中 [1] - 政策战略目标是推动药企将生产业务迁往美国,以降低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并提振本土制造业 [2] 政策影响分析 - 100%关税将导致进口药品成本翻倍,企业面临“进口即亏损”局面,需在自行承担亏损或大幅提价间选择 [4] - 美国约80%的仿制药原料药和部分高附加值成品药依赖海外进口,政策直接冲击高度依赖进口的药品供应链 [2] - 依赖单一海外生产基地的药企需紧急评估替代方案,或加速在美建厂,或寻找其他非美产能 [4] 资本市场与行业反应 - 关税声明导致港股医药股早盘普遍承压,百济神州、康方生物、药明康德等股价下跌 [2] - 欧洲制药公司警告关税将加速行业从欧洲向美国转移的趋势,并敦促欧盟采取行动缓解“外流”风险 [6] - 印度药企预计将受益于全球制药格局重塑,到2030年其仿制药收入占全球份额近50% [6] 对中国药企的影响与机遇 - 此次关税事件对中国药企影响较小,主要涉及专利药,且政策落地可操作空间有限 [7] - 中国在“从1到10”的药物研发转化和商业化阶段展现出显著优势,是全球新药研发领域的重要力量 [1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出海BD交易总额达455亿美元,全年有望创新高 [12] 上市与融资环境变化 - 港股市场对内地生物医药企业吸引力增强,年内有10家18A公司上市,募资80.50亿港元,远超去年全年的4家和15.12亿港元 [12] - 香港联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和保密申报路径,约50%公司选择保密申报以保护商业信息 [14] -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赴美上市面临挑战,部分公司转向兼顾港股要求,以保留在港股上市的灵活性 [10] 地缘政治与监管风险 -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将医疗健康领域纳入战略产业范围,并加强对关键生物技术和基因数据的监管 [7] - 新的反向审查机制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量子计算,AI药物发现类业务需特别留意监管风险 [9] - 数据跨境传输监管可能加强,即使企业在美国开展研发和临床试验也需高度关注此问题 [8][9]
关税巨浪下出口药企成本或翻倍,全球供应链或重塑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7:21
政策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计划对品牌药和专利药征收100%关税,可能导致全球药企的重磅疗法成本翻倍 [1] - 新关税政策可能影响约2200亿美元的美国药品进口额,并使平均关税率提高3.3个百分点 [2] - 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包括与美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或地区可能获得豁免,例如欧盟的药品关税为15% [2] 企业应对措施与投资动态 - 若企业未能在10月1日截止日期前启动美国建厂,其药品成本可能翻倍 [1] - 诺华制药、赛诺菲公司已宣布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但项目进展程度尚不明确 [1] - 自2023年以来,默沙东公司、诺和诺德公司、礼来公司已启动美国建厂计划,厂址分别位于特拉华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得克萨斯州 [1] - 艾伯维公司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扩建其位于伊利诺伊州的生产设施 [1] - 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近期在北卡罗来纳州开设了一座工厂,号称北美最大的细胞培养生物制造基地之一 [4] 对亚洲药企的影响 - 新关税对亚洲药企的运营影响可能有限,日本药企更可能受市场情绪影响而非基本面 [3] - 中国、印度或韩国的企业中,很少有向美国销售品牌药 [3] - 关税政策宣布后,东京、首尔和香港股市的主要药企股价均出现下跌 [3] - 盐野义制药仍在考虑是否将其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抗生素生产线转移至美国 [3] 对中国药企的潜在影响 - 仅有少数中国企业向美国销售品牌药,且大多通过跨国合作伙伴渠道,因此大多数中国医药/生物科技企业不会受到影响 [5] - 目前只有起源于中国、现总部位于瑞士的百济神州在美国实现了可观的销售额 [5] - 关税可能会影响中国企业直接进军美国市场的长期计划,为市场直入路径增添不确定性 [6] 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 - 政策实施细节存在一系列尚未解答的问题,包括“在建中”如何定义、使用美国合同生产基地是否能获得关税豁免、以及政策能否抵御法律挑战 [6] - 10月1日突然成为政策生效日期增添了不确定性,此前曾提议给予药企12至18个月的迁移时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