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粒贷联合贷
icon
搜索文档
助贷新规实施倒计时!多家外资银行揭晓网贷合作名单
新浪财经· 2025-09-23 09:30
在《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即将实施之际(10月 1日),多家在华外资银行公布了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富邦华一银行、韩亚银行(中国)、开泰银行(中国)、国民银 行(中国)、东亚银行(中国)、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友利银行 (中国)等多家外资银行均揭晓了网贷合作机构。其中,富邦华一银行披露的数量最多,达 52家,涉及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等银行机构,亦涉及海尔消金等消金公司。另外,渣打银行 (中国)等在公布合作机构的同时也披露了合作产品,比如其与微众银行合作"微业贷"等。 近年来,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正在探寻业务转型方向,在此过程中,对公业务俨然成为重点 发力对象,对比而言,部分外资银行已经停止在中国内地做个人业务。 多家外资行公布网贷合作机构,涉微众银行、海尔消金等 助贷新规即将实施之际,多家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在官网公布了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 整体来看,上述外资行合作机构多涉及蚂蚁、微众银行、海尔消金等平台。 | 外资银行 | 合作机构数量 | 合作机构/产品名称 | | --- | --- | --- | | ■邦华一银行 | 5 ...
单家银行合作机构多达52家!外资行悄然布局助贷,涌入消费贷赛道
第一财经· 2025-09-12 19:53
外资银行与助贷机构合作趋势 - 6家外资银行在7月密集披露互联网贷款合作名单 包括富邦华一银行 韩亚银行 开泰银行 东亚银行 渣打银行和友利银行[1][2] - 富邦华一银行合作机构数量达52家居首 韩亚银行13家 开泰银行14家 东亚银行3家 渣打银行4家 友利银行1家[2][3] - 合作机构类型包括民营银行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流量平台 保险及融资担保机构四类[4] 合作机构特征与模式 - 合作高度集中于蚂蚁 京东 字节跳动等头部流量平台[1][4] - 富邦华一银行合作27家融担机构及众安在线等保险机构[4] - 主要合作模式包括纯助贷流量导入 联合贷款和担保增信三种[9] - 东亚银行与蚂蚁合作采用纯助贷模式且为100%出资方[9] 外资银行战略转型背景 - 外资银行面临业绩承压与网点收缩双重挑战 2025年初以来超三十家分支机构关停[1][8] - 韩亚银行2024年贷款余额286亿元 较2023年308亿元净减少22亿元[8] - 贷款损失准备从2021年8.52亿元激增至2024年12.2亿元[8] - 通过合作互联网平台快速切入零售市场突破客群困境[1][9] 监管环境与行业影响 - 《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办法》将于10月正式实施 要求实行白名单管理[5] - 新规要求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 外资行已收紧担保增信业务资金敞口[9][10] - 头部机构因合规优势受益 依赖嵌套导流的中小平台生存空间被挤压[5] 外资参与中国消费贷市场的其他途径 - 通过入股形式布局互联网贷款领域 如星展银行持股中邮消费金融16.67%[10] -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除南京银行外三家股东均为外资[10] - 富邦华一银行参股成立四川唯品富邦消费金融[10]
事关助贷新规,外资银行加速披露!
券商中国· 2025-09-11 11:21
文章核心观点 - 外资银行正通过公布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 积极布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 其战略布局与业务调整在助贷新规实施前夕清晰呈现 [1][2][3] - 外资银行的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 包括纯助贷、联合贷款及担保增信等 反映了其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制定的差异化策略 [5][6] - 助贷新规的穿透式监管要求推动了助贷平台向头部集中 外资银行因缺乏本土场景和数据积累 更倾向于与头部平台合作以快速切入市场 [8][9] 外资银行具体合作布局 - 韩亚银行(中国)与13家平台运营机构展开合作 包括海尔消费金融、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 [3] - 东亚银行(中国)合作产品包括与蚂蚁智信合作的"蚂蚁信用贷"、与微众银行合作的"微粒贷联合贷" 以及与网商银行合作的"网商贷" [3] - 渣打银行(中国)与4家平台合作 产品分别为蚂蚁"信用贷"、京东"金条信用贷"、金城银行"金企贷"、微众银行"微业贷" [3] - 开泰银行(中国)披露了14家互联网贷款产品合作机构名单 涵盖持牌消金、民营银行、保险公司、网络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 [3] - 友利银行(中国)公布的唯一合作方为云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产品为京东金条 合作范围涵盖获客、营销、运营及催收业务 [4] - 富邦华一银行披露的合作机构数量最多且类型最多元 共涵盖52家各类机构 包括永丰银行、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民营银行 以及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机构 [4] 合作模式与行业趋势 - 合作模式多元化 例如东亚银行与蚂蚁合作的"蚂蚁信用贷"采用纯助贷模式 银行作为100%出资方 而与微众银行合作的"微粒贷联合贷"则为双方共同出资并自主风控的联合贷款模式 [6] - 头部效应明显 蚂蚁、度小满、微众银行等头部平台频繁出现在多家外资银行的合作名单中 因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业务经验 [6] -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发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时更加依赖于合作伙伴 以弥补其在场景和用户基础上的短板 [9]
外资银行“抢滩”消费贷市场 释放何种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21:37
外资银行互联网贷款合作披露情况 - 多家外资银行近期在官网公布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友利银行中国 韩亚银行中国 富邦华一银行 渣打银行中国等[1] - 友利银行中国合作方为云瀚信息科技 合作产品为京东金条 覆盖贷款获客营销 运营服务及催收业务 该产品由京东金融运营 银行100%出资[2] - 韩亚银行中国合作13家平台机构 包括海尔消费金融 度小满小贷 蚂蚁消费金融等[3] - 东亚银行中国合作蚂蚁智信和微众银行 分别开展蚂蚁信用贷和微粒贷联合贷业务 并与网商银行合作网商贷经营贷款[3] - 渣打银行中国与4家平台合作 产品包括蚂蚁信用贷 京东金条信用贷 金企贷和微业贷[3] - 富邦华一银行披露52家合作机构 涵盖银行 持牌消金公司 融资担保公司及京东 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平台[3] 监管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4月发布新规 要求商业银行对互联网助贷平台实行名单制管理 并通过官网披露合作名单[4] - 新规要求银行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 旨在解决总行管理不到位 权责收益不匹配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完善等问题[4] - 披露名单既是满足监管要求 也有助于银行提升合规透明度 强化对助贷机构的监督约束 防范数据滥用和共债风险[4] - 9月1日实施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未将外资银行纳入经办机构范围 目前仅包括18家大中型银行和5家其他发放机构[1][5] 外资银行市场策略建议 - 消费贷贴息政策通过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消费需求 为银行零售信贷带来增量机遇 外资银行可凭借风控和服务优势切入中高端市场[5] - 由于政策红利主要惠及本土银行 外资银行在渠道覆盖和场景融合上相对滞后 需快速调整策略并深化与本土平台合作[5] - 外资银行可参考贴息政策重点场景 结合自身客群和资源禀赋选择合作伙伴 布局有增长潜力的消费贷业务[6] - 披露合作名单有助于提升同业合作质量 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 从源头防范非持牌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