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燚1号
搜索文档
场景创新,双向赋能,广湛联合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模式
凤凰网财经· 2025-09-23 15:37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国家层面提出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广东省围绕海洋经济等20个领域开展应用场景创新 [1]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和建设海上牧场,国家部委出台系列政策推动海洋牧场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2] - 广东省委书记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耕海牧渔丰实粤海粮仓 [2] - 湛江市被赋予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北部湾中心城市等战略定位,并列为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3]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未来全球渔业产量需增加约2.7亿吨,中国水产增量预计达1.485亿吨,主要依靠深远海海洋牧场实现 [3] - 以新增1亿吨养鱼量、金鲳鱼出水价30元/公斤测算,新增水产品产值规模将达3万亿元 [3] - 现代化海洋牧场将带动种苗、装备、饲料、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按1:1带动比例测算,可形成6万亿级大产业 [3] - 海洋牧场还将为深远海人工智能、海洋科技等领域提供试验平台,孵化带动更多新产业和新业态 [3] 湛江资源与产业基础 - 湛江海洋面积2.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023.6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占全省30.2%、全国6.9%,拥有负10米等深线以外海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 [3] - 2024年湛江渔业总产量131.6万吨,占全省14%,渔业产值294.04亿元,增长4.00%,总产量和总产值连续30年居全省首位 [3] - 湛江已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3367个,占全省55%,总养殖水体1085万立方米,并拥有多个大型智能养殖平台,如“恒燚1号”、“湛农1号”和“海塔一号” [4] 广州技术与产业优势 - 广州拥有7位海洋领域两院院士,18所涉海高校,32个海洋类实验室,54家涉海科研机构 [10] - 种苗饲料方面拥有全省70%以上农业科研院所和90%以上农业专业人才,已建成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水产良种场,拥有海大集团等龙头企业 [10] - 养殖装备方面是华南地区最大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中心,拥有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40多家重点船舶企业 [10] - 加工流通方面拥有世界级空港、海港和完整产业链,广州黄沙水产市场是全国三大鲜活水产批发市场之一,南沙“蓝色渔港”具备年加工3.5万吨水产品能力 [10] 广湛合作与园区规划 - 广东省支持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湛江共建市级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广湛园总规划面积50.16平方公里,由广州主导规划建设与招商 [11] - 广湛园周边有大量海洋牧场项目布局,距离湛江吴川国际机场、高铁站、深水港口等均在一小时车程范围内 [11] - 广州和湛江联合开展应用场景创新,充分发挥湛江海域辽阔、渔业领先和广州科技、人才、资本雄厚的优势,推动对口帮扶向双向赋能升级 [1][13] 区域联动与对外拓展 - 在湛江试验验证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模式可在全省、南海区域乃至全国推广应用 [14] - 湛江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处,广湛园是广东省唯一东盟产业园和联动大西南、对接东盟的陆海联运枢纽 [14] - 凭借北部湾与东盟沿海环境相似性,湛江验证的技术和模式可直接复制推广至东盟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14]
焦点访谈丨从智慧城市到数字乡村 “十四五”数字中国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07:26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十四五"期间国家级数字新基建以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十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为代表 [2] - 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 [2] - 数字基建被视为数字化发展的关键底座 [2] 数字技术应用与赋能 - 数字技术已融入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生产生活各方面 [3] - 数字化建设在改善民生、提升治理效能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3] - 数字技术高效推动社会发展需加快数据流通与要素价值释放 [5] 数据要素化与产业价值 - 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核心资源 正赋能千行百业升级转型 [5]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9] - 建设和运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旨在加快数据流通 [5] 智慧渔业应用案例 - 广东湛江的"恒燚1号"深海养殖平台实现了高度绿色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驱动养殖 [7] - 数据驱动的智慧渔业使饲料系数降低20%~40% 鱼类增重率提高10%以上 人工成本降低60% 经济效益提升超30% [7] 数字化公共服务提升 - "十四五"期间数字化建设显著提升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普惠水平 [9] - 远程医疗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方便患者、基层医院留住病人、政府节约医保资金、大医院分流病人 [11][13]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13] 数字社会建设成果 - 国内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13] - 全国10.7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13] - 数字技术使公共服务更普惠便捷、数字生活更美好智能、社会治理更精准高效 [13]
焦点访谈|数字浪潮奔涌 “十四五”我国数字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央视网· 2025-09-01 21:13
数字技术发展现状 - 数字技术加速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 包括智慧城市 数字乡村 智能制造和智慧医疗等领域 [1] - "十四五"期间信息革命经历从网络化向数字化再向智能化加速转型 [1] - 国家级战略工程包括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十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1] - 截至2024年6月底 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 [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数字基建是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底座 [3] - 需要加快数据流通和推动数据要素化以释放数据价值 [3]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运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 [3] - 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核心资源 [3] 数据驱动产业转型 - 广东湛江深海养殖平台"恒燚1号"实现绿色化 自动化和智能化养殖 [3] - 智慧渔业相比传统模式饲料系数降低20%-40% [5] - 鱼类增重率提高10%以上 [5] - 人工成本降低60% [5] - 经济效益提升超过30% [5] 数据产业发展规模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5]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5] -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5] 数字化公共服务 - 远程医疗显著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普惠水平 [5] - 播州区人民医院与上海38家三甲医院近千名医师建立线上联合诊疗合作 [7] - "十四五"期间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7]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7]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 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7] - 全国10.7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7]
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保障多个“好”要素,破解水产“丰产不丰收”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17:03
核心观点 - 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提出保障多个"好"要素以破解水产行业"丰产不丰收"问题 强调种业创新、产业链完善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 [1][2][13][14][15][16][17][18][19][20] 公司业务与成就 - 公司致力于打造"从塘头到餐桌"的水产食品产业链 属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6] - 加快种业攻坚 成功选育南美白对虾抗病新品种"中兴1号""中兴2号"及红罗非鱼新品种"中恒1号" 并扩大建设种业中心 [7] - 建成广东省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海上养殖平台"恒燚1号"并投入使用 [8][9] - 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第一园" 创新"共享工厂"模式 推动水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9][10] -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服务+标准"运作模式 已带动4万多户农民增收 [11] 行业挑战与建议 - 水产行业面临季节性集中投苗、投料和上市导致的"丰产不丰收"及价格波动大问题 [13][14][20] - 建议提高种质引进和培育效率 减少繁琐流程 为企业提供便利 [15] -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进主要养殖品种病害防治研究 降低病害风险 [16] - 完善产业链体系建设 建立水产品储备库保障粮食安全 并加大对精深加工、水产预制菜产业园的支持力度 [17][18] - 关注销售渠道建设和品牌打造 通过专项补贴打通产业支撑体系全链条闭环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