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监管

搜索文档
宿迁实现涉企检查“一网统管”
新华日报· 2025-07-28 07:48
宿迁市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宿迁市将2023年明确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并出台《宿迁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若干措施》推动政策落地 [2] - 通过数字化手段建设"宿懿查"综合监管系统,于3月中旬正式投入运行,实现涉企检查"一网统管" [1][2] 监管系统覆盖范围与功能 - "宿懿查"系统覆盖全市352个具有检查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整合571项检查事项和54604家企业信息 [2] - 系统发布涉企检查"三类清单":10条负面清单、5条正面清单、5条监督清单,要求所有检查"凭单、亮证、扫码入企" [2] - 特殊检查需通过系统提前报审,未经审核不得实施,计划外检查需法定事由 [2] 监管模式创新成效 - 推行企业"安静期"制度,每月20日前限制行政检查(突发事件等除外) [2] - 采用"信用+风险"监管模式,为21万户经营主体信用画像,对信用等级"优"的企业实施"无事不扰" [2] - 运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在生态环境、消防等领域开展"无感监管" [2] 执法效率与处罚数据 - 1-5月全市涉企联合检查3601次,重复检查频次同比下降42% [1][2] - 同期涉企行政处罚案件1260件(同比降2.06%),罚款金额405.6万元(同比降23.25%) [2] - 依法不予处罚案件102件,同比增加92.49% [2] 自由裁量权规范 - 制定并公布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三张清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2]
中国货物被扣,欧洲震动!480箱全部被截留
搜狐财经· 2025-07-22 07:41
欧盟史上最大税务欺诈案 - 欧洲检察官办公室发起"Calypso行动"查获480个中国集装箱 涉案金额7亿欧元(2.5亿关税+4.5亿增值税) [2] - 查扣7133辆电动自行车 580万欧元现金及27辆豪车 [2] - 犯罪集团将电动自行车伪报为"低税率零部件" 货值缩水80% [4] 走私网络运作模式 - 利用保加利亚空壳公司申请希腊VAT税号 虚构货物转运记录 [4] - 滥用欧盟CP42递延清关政策逃避增值税 [4] - 系统性腐败涉及两名希腊海关官员 搜出450万欧元赃款 [4] 欧盟监管升级 - 德国启用AI稽查系统"FiskalControl 4.0" 直连12家电商平台 [4] - 2025年推出"贸易转移监控平台" 查验率从3.7%升至21.6% [4] - 亚马逊强制卖家上传VAT税号 实施增值税代扣代缴 [4] 货代行业冲击 - 文件审核时间从2小时增至8小时 补充材料清单增加17项 [6] - 中型货代需新增3名合规专员(年薪24万欧元) [7] - 强制部署区块链溯源系统(初期投入15万欧元) 企业征信查询年费8万欧元 [7] 行业洗牌现状 - 12%德国中小货代已退出 27%大幅缩减业务规模 [7] - 货运保费率从0.35%涨至0.89% 海关扣押险暴涨5倍 [7] - 鹿特丹港电动滑板车清关费两周内暴涨200% [7] 合规转型路径 - 中欧班列咨询量激增210% 铁路运输综合成本降3.2% [9] - 中外运与德国铁路打造"合规快线" 查验率仅0.5% [9] - 1039市场采购贸易模式使资金周转效率提升230% [9] 头部企业优势 - DHL"合规保障套餐"价格比中小货代低35% [9] - "一八供应链"因坚持"英欧自税"模式 订单增长40% [9] - 深圳玩具厂通过1039资质出口节省增值税13万元 [11]
湖州铱回收价格深度解析:从工业废料到“黑色黄金”的财富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7-18 15:06
铱金属应用与市场 - 国际铱价稳定在1133-1147元/克高位,比黄金稀有百倍,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1] - 电化学领域占下游需求45.21%,宁德时代固态电池中铱粉催化剂使充电速度提升3倍 [1] - 电子工业中7nm芯片依赖铱的超低信号损耗特性,每克铱粉价值是黄金的3倍 [1] - 化工领域铱基催化剂将VOCs分解效率提升至99.9% [1] 湖州回收市场生态 - 回收企业基础回收价约1000元/克,含铱量>1%时溢价30%,活性保留度>90%时加价20% [3] - 半导体废料含铱1.5%-3%,催化活性>90%的废料价格比基础价高43% [4] - 处理1吨含铱废料可获政府补贴15000元,微波热解工艺使回收成本降低40% [4] - 半导体晶圆切割废料含铱1.5%时回收价达280元/克,单吨废料利润82万元 [3] 环保政策与技术革新 - 湖州计划2025年建成1200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实现与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全覆盖 [6] - 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企业可获15%企业所得税减免 [7] - 生物冶金技术使回收成本降低40%,光催化氧化技术使含铱危废处理能力提升3倍 [8][9] - 微波预处理技术使有机物残留风险减半 [9] 未来趋势与产业重构 - 2030年全球氢能产业链对铱需求将达50吨/年,湖州拟建国家级贵金属回收基地 [10] - 电路板镀金层下的铱膜价值被低估,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30秒检测0.01%含量 [11] - 表面镀铱的钛合金叶片在1200℃高温测试中展现超强耐腐蚀性 [12] - 企业联合采购设备提升规模化效益,AI监控使人力成本再降40% [12] - 利用迪拜自贸区5%关税减免可优化运输路径降本2.3万元/吨 [12]
激活农牧业“沉睡资产” 通辽构建“农畜贷”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纾困肉牛产业
金融时报· 2025-07-17 11:2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通辽市作为农业大市,肉牛和玉米是核心产业标签,但近年肉牛价格走低导致养殖收益下降,养殖规模缩减,活体牲畜质押贷款业务量同步萎缩[1] - 肉牛产业贷款余额达246.54亿元(占全市贷款13.24%),年内新增发放91.25亿元,但金融服务覆盖面仍受制约[1][2] 政策创新与抵押品扩展 - 出台《活体牲畜抵押贷款指导意见》等政策,将大型农具纳入抵押品范围,盘活生产资料[3] - 推动"肉牛+玉米"双轨策略,支持粮食存货质押,通过科技手段确保存货真实性、可溯源性[4] - 信用保证基金模式撬动22亿元贷款,财政注资1.28亿元带动企业缴存2.14亿元风险共担资金[9]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管理 - 开发"智慧畜牧贷"场景,运用智能耳标、AI畜脸识别等技术建立9.58万头肉牛数字化档案,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4][5][6] - 构建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集成六大信息系统(如押品管家APP、智能锁控系统)实现质押品全程监管[5] - 电子围栏项圈等技术已监管7755头抵押牛只,撬动1.2亿元活体抵押贷款[6] 差异化金融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通辽分行通过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缩短贷款审批周期50%(15天→7天),累计发放7029万元贷款[8] - 农业银行推出"粮食收储贷",实时追踪质押粮食状态,存货抵押贷款覆盖7户(余额0.45亿元)[9] - 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首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向通四方农业科技发放1000万元"智产"融资[10] 产业链金融与未来方向 - 中国银行通辽分行通过"惠担贷"贯通玉米产业链,覆盖97户上下游客户(贷款余额8.44亿元)[10] - 计划拓展经济作物、养殖设施等抵押范围,深化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风控精度[11]
重庆为国资企业接上“监管大脑”
搜狐财经· 2025-07-11 08:43
国资智管系统 - 重庆市国资委上线"国资智管"系统 实时监控679家国企数据 实现7类171项监管指标和4个预警模型 彻底取代人工报表[2] - 系统直连33户市属重点国企业务管理系统 覆盖1901户各级企业 核心业务数字化率从65%提升至98%[3] - 系统实现资产数据"一本账"和管理运营"一张网" 对市地产集团资产实行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3] 系统应用成效 - 江北区通过系统监控171个银行账户 覆盖448名重点岗位人员 累计处置4747条风险预警 资金异常处置时间从数日缩短至秒级[4] - 系统内嵌智能搜索引擎帮助康田集团盘活4.16万平方米资产 实现2.85亿元租赁合同 盘活率达100%[6] - 系统建立8项资金风险预警指标 实现债务全生命周期监管 AI组件3秒完成债务风险推演 准确率98%[7] 监管能力提升 - 系统按月穿透监测企业亏损面 自动生成亏损额增幅榜单 可定位至子公司异常增亏[7] - 系统与三级治理中心协同 工商注销指令直通市场监管局 大幅提升处置效率[7] - 2024年被国务院国资委纳入全国监管系统综合监测展示试点 并在全国范围两次推广[7]
湖北黄州:依托“金叶五智”提升市场数字化监管效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3 22:45
数字化转型 - 公司以"133工程"金叶五智"数字化应用场景为抓手,实现市场监管从传统模式向智慧化、精准化升级 [1] - 通过分析研判、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三方面发力,完成跨越式升级 [1] 数据分析能力 - "掌上金叶"移动端平台整合零售户销售数据、物流信息和投诉举报线索,实现多维度市场动态分析 [3] - 分析维度从3个拓展到8个,精准梳理重点监管对象和区域 [3] - 系统通过异常销售数据定位高档卷烟销量激增问题,提供关键线索 [3] 智能预警系统 - 平台具备信息检索和自动提醒功能,对走访类、检查类、提醒类事项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 [4] - 系统自动生成预警工单并推送责任人,实时更新处理进程 [4] - 今年以来成功预警200余条市场风险信息 [4] 快速响应机制 - 风险线索从发现到推送仅需3分钟,执法人员可立即启动处置流程 [5] - 案例显示平台推送紧急线索后,执法人员成功拦截价值30万元违法卷烟 [5] - 实现线索收集、现场核查到案件处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持续深耕"金叶五智"数字化应用场景,拓展市场监管数字化应用边界 [5] - 以数据驱动和智能应用为引擎,打造更高水平智慧烟草市场监管体系 [5]
药监局公布5起典型案例:“清源”行动纵深推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8:25
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背景 - 国家药监局公布5起药品经营环节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涉及非法购进药品、未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违规销售网络禁售药品等 [1] - 药品经营是连接药品生产与使用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群众用药安全,近年来医保黑产、假劣药流通、非法网售等问题频发 [1] - 4月初国家药监局召开"清源"行动部署会,全国药监系统展开专项行动,打击药品经营违法行为,规范网售业态,严防假劣药流入 [1] 行动实施方案 - 多地明确将"清源"行动持续至2025年11月底,纳入年度药品监管工作要点,联合相关部门组成工作专班 [1] - 安徽省药监局印发实施方案,聚焦药品经营各类主体易发风险和问题,严厉打击出租出借证照、制售假药劣药、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2] - 专项行动不设立具体阶段,将持续高压推进 [2] 典型案例分析 -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燕记药店因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被处以没收药品、罚款130万元、吊销许可证 [3] - 江西省新余市渝亲大药房有限公司从不具备资质个人处购进药品并通过电商销售,被没收违法所得7.61万元、罚款22.41万元 [3] - 杭州顾之家大药房有限公司未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被罚款4万元 [3]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众康行续荣诊所违规销售网络禁售药品被没收违法所得、罚款5万元 [3] - 张某某通过微信无证销售未经注册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被重点提及 [4] 行动阶段性成效 - 安徽省蚌埠市检查药品零售企业351家,发现违规单位63家,完成整改55家,立案13件 [5] - 山东省德州市检查415家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发现违规单位90家,完成整改90家,立案查处5家 [5] - 国家药监局前往甘肃、北京等多地指导工作,召开调度会部署下一阶段重点 [5] 关键措施与机制 - "药品追溯码"成为关键,2025年7月1日起销售环节需扫追溯码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 [6] -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6] - 推动"数字化监管"升级,通过追溯码实现药品流通全程可视可查 [6] - 加强多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推动药监、医保、税务、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 [6] - 医保部门与药监部门在零售药店监管中深度联动,提升治理系统性与有效性 [7]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打击药品经营环节乱象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维护医疗市场公平秩序、推动医药产业合规转型 [1] - 整顿乱象有助于建立透明规范的药品流通体系,淘汰不合规主体,净化产业生态 [3] - 倒逼企业建立合规销售体系、合同管理体系、内控与反腐机制,推动行业良性循环 [3]
强化数字赋能 提升监管效能 ——塔城地、市市监局举办扫码监管工作专项培训会
中国食品网· 2025-06-13 11:51
智慧监管新模式 - 塔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塔通办涉企检查码"智慧监管新模式,组织30余名一线执法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会,培训内容包括模拟场景扫码检查实操演练和现场指导 [1] - "塔通办涉企检查码"为辖区企业生成唯一二维码,关联企业基本信息、信用状况、历史检查记录等数据,企业可张贴于经营场所作为检查入口凭证 [1] - 该模式旨在提升执法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现场检查的能力与效率,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减轻企业负担 [1] 企业反馈与成效 - 企业负责人反馈该模式减少了多头重复检查,整合各部门检查需求,避免对同一企业短期内频繁检查 [1] - 新模式规范了检查行为,杜绝随意检查、选择性执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1] - 该措施减轻了企业负担,压缩迎检时间和成本,让企业安心经营 [1] 实施进展与规划 - 塔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辖区内共有企业3100余家,目前已发放企业检查码1000余家 [2] - 下一步将继续为企业发放"塔通办涉企检查码",并持续深化扫码检查技术应用,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2] - 目标是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2] 模式特点与意义 - "塔通办涉企检查码"模式以数字赋能、信用筑基、企业为本为核心,通过技术手段重塑监管流程 [2] - 该模式既约束行政裁量权,又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管侧"重要改革 [2] - 成功关键在于制度刚性(扫码必检)与数据智能(统筹分析)的双重保障,为构建"服务型监管"提供可复制样板 [2]
药品“身份证”重塑医保基金监管生态系统
搜狐财经· 2025-05-16 07:19
医保基金数字化监管进展 - 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已累计归集追溯码273.09亿条 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 - 平台接入88.9万家定点医院药店 占定点医药机构总数的95.6% 其中定点医疗机构接入率92.82% 定点零售药店接入率98.18% [1] - 超过95%的医保药品交易数据被实时纳入监管范围 打破了传统监管模式下的"信息盲区" [1] 药品追溯码功能与应用 - 药品追溯码可实现全链条追溯 扫描后可显示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关键信息 [3] - 追溯查询功能日访问量突破50万人次 构建了公众监督与专业监管协同治理的网络 [3] - 从"人防"转向"技防" 医保监管模式从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 [3] 数字化监管的生态系统影响 - 推动医疗机构重构药品进销存管理流程 强化数字化管理能力 [5] - 监管部门可通过"数据驾驶舱"实现基金流向实时监测、风险预警智能推送、稽查核验精准定位 [5] - 治理模式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转变 覆盖医疗服务所有场景 [5] 行业发展趋势 - 医保基金监管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为全球医保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5] - 未来将拓展"医保电子身份证""诊疗行为AI评估"等创新技术应用 [5]
“达标车辆秒过,高排放车辆自动拦截”
中国环境报· 2025-05-08 10:08
环保门禁系统升级 -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升级环保门禁系统 实现车辆排放数据自动识别和精准管控 达标车辆秒过 高排放车辆自动拦截并触发告警 [1] - 系统自动抓拍15秒视频和4张照片 数据实时上传至市级监管平台 减轻尾气污染 [1] - 传统人工查验方式效率低 出错率高 成为企业环境管理难题 [1] 系统功能与效率提升 - 渭南科顺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完成系统升级 首次扫码注册后无需重复录入 减少人工核验时间和漏洞 [2] - 实现一屏监测智能放行 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管理人员可通过电脑端查看数据 便于调度和环保自查 [2] - 系统提升企业环保信用 为移动源污染治理提供重要支撑 [2] 区域监管进展 - 蒲城县2024年积极推进重点用车企业环保门禁系统建设 实现移动源监管智能化和可追溯性 [2] - 采用激励+督导双轮驱动 对达标企业给予政策红利 对滞后企业开展专项督办 [2] - 目前30家企业完成系统建设 其中5家实现与市级平台联网 数量居全市前列 [2] 数据应用与未来规划 - 系统可自动分析车辆排放数据和进出频次 为调整运输结构和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3] - 将探索门禁系统+环保监管新模式 实现全链条动态管控和闭环监管体系 [3] - 门禁数据将应用于应急管控和信用评价等场景 用科技手段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效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