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户外家居
icon
搜索文档
趣睡科技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同比双增 深耕智能睡眠家居市场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21:10
本报讯(记者舒娅疆)10月29日晚间,成都趣睡科技(301336)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趣睡科技")披露 2025年三季报。该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为2162.96万元,同比增长13.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417.69万元,同比增 长27.65%。 公开资料显示,趣睡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自有品牌创新家居产品的互联网零售公司,深耕睡眠科技与寝具 产品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业务。该公司作为小米生态链睡眠领域战略合作伙伴,产品覆盖智能家居、户 外家居、车载用品等领域。 趣睡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公司产品智能化转型的成功推进,以及与小米生态链在睡眠领域战略 合作的持续深化,该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增长,整体发展迈入全新阶段。报告 期内,该公司现金储备水平实现历史性跃升,展现出强劲的高质量增长动能。 "基于报告期内所积累的稳健增长势能,趣睡科技正积极布局第四季度经营工作,全面冲刺年度业绩目 标。我们对实现全年高质量增长充满信心。"上述负责人表示。 ...
趣睡科技: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长 深耕智能睡眠家居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9:33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13亿元,同比增长10.6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2.96万元,同比增长13.4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17.69万元,同比增长27.65% [1] - 公司现金流创造能力与现金储备水平实现历史性跃升 [1] 业务发展 - 公司专注于自有品牌科技创新家居产品的互联网零售,产品覆盖智能家居、户外家居、车载用品等领域 [1] - 公司为小米生态链睡眠领域战略合作伙伴 [1] - 产品智能化转型成功推进,与小米生态链的战略合作持续深化 [1] 未来展望 - 基于第三季度积累的稳健增长势能,公司正积极布局第四季度经营计划,全面冲刺年度业绩目标 [1]
关税冲击影响跟踪家居出口链近况交流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家居行业、保健品行业、服装鞋类行业、电子产品行业、食品行业、日用品行业 - **公司**:Costco、顾家家居、特雷通集团、永强集团、永逸家居、恒林家居、中元家居、安克创新、敏华、山姆会员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政策对Costco的影响 - **经营和采购**:关税政策变化显著影响Costco经营和全球采购,首次加税到10%时让供应商和消费者各承担一半成本遭抵制,关税提至30%、60%甚至70%时订单操作困难,2024年下半年开始加紧备货,美国库存可维持三个月[3] - **供应链调整**:采取多元化采购策略,将保健品转移回美国或加拿大,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东南亚,3月底4月初将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或韩国,近期迅速下达订单并计划备货至年底[1][5] - **商品类别和替代地区**:杂货、服饰穿戴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影响最大,约占总采购额34%-40%,部分商品转移至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一些家居、建材类商品也在向这些地区部分转移[1][6] - **库存和囤货**:短期内趁关税未增加提前囤货应对成本上升,会带来库存压力,暂时采取此策略确保供应链稳定[7] - **产品售价和毛利率**:23 - 24年家具价格已上涨3% - 5%,预计25年通胀推高价格,成屋销售下降但租房需求带动平价家具需求增长,保持品质尽量保证毛利率不变,关注市场需求变化[1][12] - **未来采购战略**:集中于现有供应商,侧重越南和东南亚中小品牌,与安克创新合作电子产品,与敏华、顾家等头部品牌合作家居产品,维持现有供应链关系,预计家居销售额受关税影响10% - 15%[1][14] 家居行业相关情况 - **品类增长**:智能家居、户外家居、空间节省家具增长迅速,2024年同比分别增长25%、15%和20%,将成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卖点升级适应价格上涨趋势[4][18] - **销售影响**:关税变化导致短期销售停滞,但整体影响有限,预计2025年降息后需求可能反弹,库存周期从45 - 50天延长至60天,公司进行补库计划,管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4][24] - **价格上涨原因**:通胀、关税和汇率变化,为保持加价率大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国内和东南亚供应商竞争也影响价格,企业适当承担部分成本,产品在美国线下市场仍有价格竞争力[13] - **差异化策略**:通过提升产品卖点实现差异化,增加功能性和设计感,使产品符合居家办公需求或适应小户型空间,提高销售[19] - **地区战略调整**:将低端家居产品转移到东南亚生产,中国专注高端智能家居产品,中端商品依赖墨西哥等地生产,优化成本和质量[20][21] 供应链相关情况 - **中国供应链转移难度**:转移产能到东南亚存在困难,如人生地不熟、租厂房成本高、人力成本虽低但人效低、前期投资运营成本高、需与当地政府打交道并申请企业资质等,至少需三年实现与国内相当运营成本,短期内难以大规模生产[28] - **不同地区产品比较**:中国生产的家居类产品质量优于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区,加拿大主要生产高端家具,中国和东南亚是主要供应来源,东欧如波兰也有工厂参与生产[29] - **关税对不同区域影响**:每个区域生产不同类型产品,从供应链体系看不可替代,中国可替代越南,但越南替代中国需时间,关税影响总量不大,但供应商利润可能下降[30] - **大型供应商策略**:大型供应商会增加东南亚出货量,如安克创新将接近四成产品放非中国市场生产,顾家和永强精简SKU,将热销款式放美国市场应对滞销风险[31] - **越南工厂情况**:越南工厂可承接部分美国市场生产需求,但未来通过越南中转货物到美国操作可能受限,美国关注商品原材料来源,清关政策更严格,企业需考虑转移产能或在美国设生产线[32] 市场需求和销售策略相关情况 - **美国降息预期影响**:美国降息预期可能对销售产生积极影响,具体拉动效果尚需测算,可借鉴过去类似情况数据进行预测和调整[33] - **毛利空间和采购策略**:家居产品毛利空间预计进一步压缩,采取规模采购策略降低成本,墨西哥和加拿大是主要采购地,规模采购可压低价格5% - 10%,减少SKU数量提高库存周转率,控制库存周期在40 - 45天内[34] - **美国市场需求波动影响**:美国市场需求波动对家居产品销售影响显著,通胀下消费者购买决策谨慎,大量库存有滞销风险,需通过AI技术进行需求测算和采购规划,公司内部对市场表现有悲观预期,但认为情况未必糟糕,中国采购比例降低但仍需快速应对市场变化[35] - **应对关税和成本波动**:企业做好准备应对关税变化和成本波动,关税突然增高时迅速调整订单来源,重新评估采购价格与成本,对毛利高产品适当提价,对毛利低产品降低利润保持竞争力,灵活调整价格策略[36] 中国市场拓展相关情况 - **与山姆会员店对比**:山姆会员店进入中国市场早,门店多,市场拓展顺利,开发本土化口味和创新产品吸引消费者;Costco进入中国市场晚,对市场了解不足,付费会员制接受程度不高,会员费高,本土化工作不足,门店扩展保守,电商业务起步晚,配送服务有问题,对市场反应速度慢,错失先机[37][3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Costco中国采购情况**:在中国开设7家店,负责本土化采购和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将产品出口到美国,从中国采购商品占比约30% - 1/3,主要采购日用品和家居用品,食品主要是调味品和特殊食材[2][8][9] - **家居品类全球采购占比变化**:家居品类在全球采购中占比约30% - 40%,疫情前约为40% - 45%,疫情期间调整,减少国内采购比例,挖掘东南亚新供应商[10] - **中国家居品牌合作情况**:与顾家家居、特雷通集团等多个中国家居品牌合作较多,这些品牌也为其他零售商供货,目前无法完全替代,需3 - 5年逐步替代部分供应[1][11] - **节省空间类家具趋势**:节省空间类家具在美国市场前景良好,随着消费者搬入或租住公寓,对节约空间、环保且功能性强的家具需求增加[22] - **智能家居发展情况**:智能家居主要涉及全屋IoT系统,美国市场相对成熟,中国与美国有差距,全面普及面临技术瓶颈和高昂成本挑战,中国和越南供应商合作为美国市场提供智能解决方案,通过门店展示推广[23] - **家具备货销售情况**:关税变化期间公司保持备货未受显著影响,3月底至4月初大部分家具迅速售罄,加税使消费者观望情绪增加,但最终仍会消费,备货策略缓解关税冲击[26] - **消费者购买渠道转移**:消费者可能更多转向线上渠道购买3C产品和家居类产品,线下销售份额可能被亚马逊、沃尔玛等电商平台抢走[27] - **国内潜力家具品牌**:顾家、永艺、恒林、敏华旗下芝华仕等品牌表现出色,在欧美市场声誉良好,向高端化发展,未来有很大发展潜力[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