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乳腺机
icon
搜索文档
万东医疗换帅,美的收购四年后业绩起伏不定
新浪财经· 2025-05-22 16:14
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胡自强因个人原因辞去所有职务 新任董事长为马赤兵 [1] - 马赤兵曾任美的集团微清事业部总裁及欧洲区域总裁 现任美的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 [3] - 美的集团自2021年入主后已派驻多位高管进入董事会 包括原CTO胡自强等 [4] 市场表现与股价 - 董事长变更公告次日股价开盘涨超3% 收盘涨0 93%至18 4元/股 市值129 36亿元 [1] - 公司回应称运营一切正常 [1]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首家医用X射线机上市企业 主营大型医学影像设备 [1] - 2023年DR/DRF设备居行业龙头 移动DR属第一梯队 DSA/MRI/CT/数字乳腺机属第二梯队 [1] - 2024年DR销量保持行业绝对第一 用户结构从二级医院向三级医院转移 [2] 产品战略与升级 - 2022年起布局高端全幅DR设备 2024年全线产品AI升级 推出全国首款全脊柱/全下肢成像设备 [2] - 产品升级因客户需求变化及竞品压力导致募投项目延期 三款延至2024年底 两款延至2026年底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医疗器械营收增长23 01%至15 24亿元 但营业成本增33 21% 毛利率下降4 92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润1 57亿元同比降16 54% 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4]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波动明显 分别为1 83亿(-16 98%)/1 75亿(-4 27%)/1 89亿(+7 51%)/1 57亿(-16 54%) [4] 控股股东与治理结构 - 美的集团持股45 46% 2021年以29 09%股权入主 累计投资1 57亿股 [4] - 拟取消监事会设置 将职能移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需股东大会审议 [3] - 美的医疗2025年升级为集团一级业务板块 [3] 行业环境 - 2021-2023年业绩波动主因疫情及政策导致影像设备市场下滑 [7] - 2024年利润下滑系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调整导致成本增长 [7]
“AI+”重构未来医疗范式,还需打通哪些“关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0 18:56
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现状 - AI技术正在深度重塑医疗健康领域,成为构建未来医疗生态的关键要素[1][2] - 2025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上,多家医疗器械巨头展示的关键词均围绕AI展开,包括"AI加速产品迭代升级"、"AI赋能"等[1] - AI在医疗器械产业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涵盖多个层次,正在推动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1] - 目前AI主要应用于扫描设备嵌入式技术和基于云服务的AI应用,众多企业致力于大数据与AI的结合[1] AI医疗市场概况 - 全球"AI+医疗"市场快速增长,预计年均复合增速将超过29%[3] - 当前市场规模已超过5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700亿美元[3] - 药物发现和医学影像是AI应用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合计占比超过50%[3] - 医学影像赛道长期受限于资源稀缺、人工评估效率低、标准不统一等痛点[3] 国际巨头AI医疗布局 - 西门子医疗全产品线已实现AI赋能,包括X光机、CT、核磁、超声、DSA等设备[3] - 西门子医疗AI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疾病诊疗全周期覆盖,从预防到康复管理[3] - GE医疗量子CT平台融合"源啓"智能工作站,医学影像重建算力比传统后处理工作站提升13倍,AI应用运行提速4~10倍[4] - 飞利浦EPIQ CVxi心血管AI介入诊疗一体超声系统实现诊疗过程可视化,减少手术时间[5] - 飞利浦Elition AI+全域智能磁共振搭载SmartSpeed第四代AI加速技术,实现3倍扫描加速[5] 本土企业AI医疗进展 - 国产器械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战略合作,构建智能化产品体系及商业化模式[6] - 盈康一生展出肿瘤治疗+AI方案,覆盖乳腺疾病早期筛查到康复管理的全周期体系[6] - 盈康一生数字乳腺机采用AI乳腺智能分析系统,病灶检出率、良恶性预测准确率达93%以上[6] - 联影集团构建"元智"医疗大模型(uAI NEXUS),融合多模态大模型能力[7] - 联影集团大模型吸收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在处理自然语言、长文本方面的最新进展[7] AI医疗商业模式 - AI医学影像主要有三种ToB商业模式:平台分成、软件售卖、硬件结合[6] - 平台分成模式按诊断数量收取费用,承接医院医疗影像的部分外包服务[6] - 软件售卖模式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出售使用权或定期收取使用费[6] - 软硬件结合模式在医疗设备中加入智能模块,硬件捆绑软件销售[6] AI医疗未来发展方向 - 大模型竞争从"参数竞赛"转向"生态协同和场景落地"[8] - 基因领域可能率先取得突破,基因数据规模可达PB级别[12] - 资本市场关注影像领域早期阶段的数据交易和数据丰富度提升[12] - 西门子医疗在上海建立自主超算中心,组建本土AI团队加速布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