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瑞声科技(02018):预计2025年集团收入增长超18%,毛利率高于去年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0:36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人民币133.2亿元,同比增长18.4%,创历史新高 [1] - 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63.1%至8.76亿元 [1] - 下半年收入增速预计不低于上半年的18.4%,全年毛利率将不低于去年22.1%水平 [1] - 研发、销售、管理费用控制在良好水平,业务增长同时实现费用优化 [8] 声学业务 - 声学业务上半年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1.8% [3] - 声学毛利率27.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主要因新品项目导入影响 [3] - 全年声学毛利率预计不低于去年30.2%水平 [3] - SLS大师级和同轴扬声器上半年出货超1700万只,同比增长近40% [3] - 推出行业首个大师级同轴对称双扬声器及最薄扬声器(单体厚度仅1.4MM) [3] 光学业务 - 光学业务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9.7% [4] - 塑胶镜头毛利率改善超10个百分点,全年有望超过30% [4] - WLG镜头今年出货量将超1000万个,明年预计增长50%以上 [4] - WLG技术良率达80%以上,已实现单镜片盈利 [4] - G+P玻塑混合镜头毛利未来有望超过塑胶镜头 [4] AI驱动业务增长 - MEMS麦克风业务因AI手机语音交互需求提升,2025年收入预计较2024年增长超50% [6] - 散热业务因AI手机算力功耗提升,2025年收入将超12亿元,较2024年翻3倍 [6] - 折叠机超薄化趋势推动创新产品及核心器件ASP持续提升 [6] - 声学业务2025年营收持续增长,马达产品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6] 车载业务 - 车载业务上半年营收17.4亿元,同比增长14.2%,毛利率达23.9% [8] - 通过并购成为TIER1供应商,导入欧美及中国新势力头部主机厂 [7] - 车载声学业务营收占全集团营收13%以上 [7] - 定点了国内新能源品牌旗舰SUV项目,含32个扬声器、40通道功放等系统解决方案 [8] - 未来将从器件向品牌系统产品拓展,成为声光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8]
PC更换周期+AI升级将推动产品组合改善 麦格理:维持联想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20 16:49
核心观点 - 麦格理维持联想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13.10港元 基于第一财季IDG和SSG业务强劲的营业利润表现及超预期收入增长[1][2] - 公司三大业务集团收入全面增长:IDG收入同比增18% ISG收入同比增36% SSG收入同比增20% 均超麦格理及市场预期[1][2] - 上调2026-2028财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预期 幅度分别为8%/12%/13% 主要受益于IDG和ISG收入增长[2] 财务表现 - 第一财季总收入同比增长22% 较麦格理预期高6% 较市场共识高8%[1] - IDG营业利润率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至7.1%[1] - SSG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2]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 - 收入同比增长18% 较麦格理预期高6% 较市场共识高6%[1] - 增长动力来自主要地区PC市场份额提升及ASP上涨[1] - 智能手机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日本和印度市场表现尤为强劲[1] - 预计本年度个人电脑市场将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 受Windows 11系统升级红利推动[1]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 - 收入同比增长36% 较麦格理预期高5% 较市场共识高11%[1] - 增长动力来自云服务提供商客户持续合作 企业部门收入两位数增长 人工智能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一倍[1] - 服务器收入规模扩大 待产能提升后营业利润率将回归正值[2]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 - 收入同比增长20% 较麦格理预期高9% 较市场共识高7%[2] - 设备即服务和基础设施即服务分别实现两位数及三位数增长[2] - 增长动力来自跨行业重大客户签约及"资本支出转运营支出"模式更高采用率[2] 增长驱动因素 - PC更换周期和AI升级推动产品组合改善[2] - 服务收入稳步增长(约10%)带来高于平均水平的营业利润率[2] - 服务器收入规模扩大带动ISG业务盈利能力改善[2]
A股十年变迁: 产业升级驱动成长 A股科技力量崛起
证券时报· 2025-06-18 03:28
新兴产业孕育牛股"沃土" - 2015年以来A股市场股价涨幅5倍以上的股票有127只,其中4只涨幅超20倍(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胜宏科技)[1] - 这些长线牛股长期跑赢大盘,反映公司成长和行业发展趋势[1] - 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通信和医药生物行业入围数量均在10只以上,与中国科技创新及高端制造业转型相关[2] 科技和消费板块表现突出 - 科技企业如北方华创(半导体领域)2015年以来股价涨幅超14倍,研发投入由2.31亿元增长至53.72亿元(22.26倍)[2] - 宁德时代营收由2014年8.67亿元增长至2024年3620.13亿元(416.65倍)[3]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2014年7.48万辆增长至2024年1286.6万辆(171倍)[3] 长线牛股业绩表现 - 127只长线牛股2015-2024年整体营收增速均超10%,2024年逆市增长11.98%[3] - 2024年营收较2014年增幅翻倍的股票占比超90%,5倍以上占比超60%[3] - 净利润增幅翻倍的股票占比超70%,近半数增幅5倍以上[4] 行业市值结构变化 - 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市值占比由2014年25.66%降至2025年18.05%(减少7.61个百分点)[6] - 电子行业市值由2014年1.01万亿元(第15位)增至2025年8.09万亿元(第2位)[7] - 电子行业市值占比由2.88%增至9.21%(增长6.34个百分点)[7] 机构配置变化 - 石油石化行业机构配置比例十年间下滑7.21个百分点(第2位降至第7位)[8] - 电子行业机构配置比例由1.44%(第20位)升至7.62%(提升6.18个百分点)[9] - 电力设备、公用事业、汽车行业机构配置比例分别提升3.4、1.6、0.63个百分点[9] 市场成交活跃度 - 电子行业2023-2025年蝉联日均成交额榜首[10] - TMT板块2025年日均成交4723.91亿元(占A股33.59%)[10] - 战略性新兴产业股票日均成交由2015年224.49亿元(占比1.99%)增至2025年3562.49亿元(占比25.33%)[10] 未来趋势 - 科技企业将成为市值体系核心支撑,参考美日经验[12] - 重点关注AI升级、企业出海、新型消费三个领域[13] - 科技成长公司市值占比仍有提升空间[13]
万东医疗换帅,美的收购四年后业绩起伏不定
新浪财经· 2025-05-22 16:14
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胡自强因个人原因辞去所有职务 新任董事长为马赤兵 [1] - 马赤兵曾任美的集团微清事业部总裁及欧洲区域总裁 现任美的医疗业务板块负责人 [3] - 美的集团自2021年入主后已派驻多位高管进入董事会 包括原CTO胡自强等 [4] 市场表现与股价 - 董事长变更公告次日股价开盘涨超3% 收盘涨0 93%至18 4元/股 市值129 36亿元 [1] - 公司回应称运营一切正常 [1]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国内首家医用X射线机上市企业 主营大型医学影像设备 [1] - 2023年DR/DRF设备居行业龙头 移动DR属第一梯队 DSA/MRI/CT/数字乳腺机属第二梯队 [1] - 2024年DR销量保持行业绝对第一 用户结构从二级医院向三级医院转移 [2] 产品战略与升级 - 2022年起布局高端全幅DR设备 2024年全线产品AI升级 推出全国首款全脊柱/全下肢成像设备 [2] - 产品升级因客户需求变化及竞品压力导致募投项目延期 三款延至2024年底 两款延至2026年底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医疗器械营收增长23 01%至15 24亿元 但营业成本增33 21% 毛利率下降4 92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润1 57亿元同比降16 54% 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 [4]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波动明显 分别为1 83亿(-16 98%)/1 75亿(-4 27%)/1 89亿(+7 51%)/1 57亿(-16 54%) [4] 控股股东与治理结构 - 美的集团持股45 46% 2021年以29 09%股权入主 累计投资1 57亿股 [4] - 拟取消监事会设置 将职能移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需股东大会审议 [3] - 美的医疗2025年升级为集团一级业务板块 [3] 行业环境 - 2021-2023年业绩波动主因疫情及政策导致影像设备市场下滑 [7] - 2024年利润下滑系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调整导致成本增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