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代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
icon
搜索文档
传统港口如何智慧“转身”
人民日报· 2025-11-03 11:13
天刚亮,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开始运转,但人影鲜见。自动化轨道吊精准起吊转 运,智能导引运输车有序穿梭。 打造这样一座智慧港口,需要多大投入? "传统方案要数十亿元。"山东港口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徐冠男说。在他的印象里,2019年这 里还是另一番模样:"工人在岸边机械上操作,一个集装箱起落需要多人配合,费时费力。"转型迫在眉 睫,但彼时国内外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几乎都是整体新建,数十亿元的投入和漫长的建设周期,难倒了 众多港口。 低成本实现传统港口的"脱胎换骨"——日照港立志要闯出一条智慧新路。 徐冠男坚持:"核心技术,抓在自己手里最可靠!"200多个日夜的日晒风吹,团队攻克5G远程驾 驶、车联网等技术难关,破解了无人集卡作业需要"安全员"监督的难题。 2021年10月,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日照港建成,综合改造成本约为传统方案 的1/10。以"远控自动化岸桥+无人集卡+自动化轨道吊"为基本布局的新码头,综合成本降低70%,为全 自动化码头建设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智"造之路。 随着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改造规模扩大、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等软硬件系统上线,码头作业效率提升 23 ...
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传统港口如何智慧“转身”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3 10:54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天刚亮,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开始运转,但人影鲜见。自动化轨道吊精准起吊转运, 智能导引运输车有序穿梭。 打造这样一座智慧港口,需要多大投入? "传统方案要数十亿元。"山东港口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徐冠男说。在他的印象里,2019年这里还 是另一番模样:"工人在岸边机械上操作,一个集装箱起落需要多人配合,费时费力。"转型迫在眉睫, 但彼时国内外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几乎都是整体新建,数十亿元的投入和漫长的建设周期,难倒了众多 港口。 低成本实现传统港口的"脱胎换骨"——日照港立志要闯出一条智慧新路。 实现自动化水平运输是港口转型的关键,而无人集卡技术又是运输中难啃的硬骨头。"那时候,恨不得 把一天掰成两天过,吃住几乎都在港口。"徐冠男回忆。 这期间也有人提出,"直接引进国外方案,省时省力。" 徐冠男坚持:"核心技术,抓在自己手里最可靠!"200多个日夜的日晒风吹,团队攻克5G远程驾驶、车 联网等技术难关,破解了无人集卡作业需要"安全员"监督的难题。 智慧转型没有终点。前不久,徐冠男与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 ...
传统港口如何智慧“转身”(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
人民网· 2025-11-03 06:21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本报记者 李 蕊 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 智慧转型没有终点。前不久,徐冠男与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投入试运行。减重70吨、 能效提升15%,这是百余次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的成果。 "就像骨骼与肌腱协同发力。"徐冠男说,"既保障强度,又大幅减轻自重。"单台轨道吊制造成本降低超 百万元,全生命周期可节约200万元。设备关键配套件全部实现国产化,摆脱对进口备件的依赖。 低成本实现传统港口的"脱胎换骨"——日照港立志要闯出一条智慧新路。 实现自动化水平运输是港口转型的关键,而无人集卡技术又是运输中难啃的硬骨头。"那时候,恨不得 把一天掰成两天过,吃住几乎都在港口。"徐冠男回忆。 这期间也有人提出,"直接引进国外方案,省时省力。" 徐冠男坚持:"核心技术,抓在自己手里最可靠!"200多个日夜的日晒风吹,团队攻克5G远程驾驶、车联 网等技术难关,破解了无人集卡作业需要"安全员"监督的难题。 2021年10月,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日照港建成,综合改造成本约为传统方案的 1/10。以"远控自动化岸桥+无人集卡+自动化轨道吊"为基本布局的新码头,综合成本降低7 ...
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突破(亲历者说)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3日 03 版) 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突破。智能没有上限,单点智能只是局部突破,全局智能才是目标。我们将加强技 术攻关,扩大自动化、智慧化、流程化规模,建设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智慧港口。 (作者为山东港口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本报记者李蕊采访整理) 传统港口向智慧港口转型势不可挡,但要实现智慧化和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并不容易。 创新没有捷径。刚刚落地的新一代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每年节电约6万千瓦时。研发过程中,我们以 产学研合作模式携手攻关,得到众多技术人员支持,经历百余次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最终探索成功。 (责编:牛镛、岳弘彬)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
装备“瘦了身”,效益“增了肥”——轻量化之风劲吹日照港
科技日报· 2025-09-29 22:16
上述改变并非简单"减法",而是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 型 & L A22 产业在港口- A20 to 2017 61 角直型 s 海西重视 9 1 ent 0 8894 KARA grant 183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9月29日,在全球首个顺岸式全自动化码头——山东港口日照港(以下简称"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A23自动化轨道吊精准将集装箱吊起、转运, 此举标志着日照港研发的新一代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进入投产试运行阶段。 记者在码头作业区看到,崭新的绿色轨道吊与传统的红色设备并列而立,形成了鲜明对比。 "瞧,与传统轨道吊相比,新轨道吊'变轻盈了'。"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徐冠男向记者透露了一组数据,"主梁从3米'瘦身'到了2米,单台整整轻了70 吨。" "千万别小看这减重,它让整机自重下降超20%,综合能耗降低15%以上,每年节电约6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近50吨。"徐冠男说。 "目前,这6台新型轨道吊已与之前30台传统自动化轨道吊一并接入远控操作台,实现互联互通互控和统一调度。"日照港集装箱分公司一级专家胡继龙说。 "轨道吊是码头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码头作业效率与运营成本。"徐冠男解释,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