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业务

搜索文档
3100人狂赚6.95亿!陕西券商IPO猝死,A股不养“地头蛇”?
搜狐财经· 2025-07-20 15:54
公司基本面 - 年营收稳定在26亿至30亿区间,2022年净利润5.1亿,2024年增长至6.95亿,3100名员工人均创收近90万 [4] - 新三板业务市占率超10%,累计保荐689家企业,新增挂牌数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2022年北交所过会12家排名全国第三 [3] - 债券承销业务2022年完成129只债券发行,规模达1354亿,同比增长44.9%,2015-2022年累计承销超6100亿,陕西区域市占率第一 [4] 业务优势 - 新三板业务形成"储备-转板"闭环,北交所成立后快速转化客户资源获取中介费 [3] - 债券承销依托陕煤集团及地方政府资源,服务陕西国企及城投平台,业务持续性强劲 [4] IPO失败原因 - 区域属性过强,全国影响力不足:A股主板更看重全国性品牌,公司新三板及债券业务在外省认知度低 [5] - 内控缺陷频发:2024年因债券项目尽调失职被暂停承销业务6个月,此前华业化工债券项目已暴露尽调问题 [7] - 国企管理弊端:依赖陕煤集团背景但合规整改不力,监管处罚历史影响IPO审核 [8] 行业启示 - A股偏好全国性企业,区域龙头需突破地理限制提升品牌认知 [9] - 合规能力直接影响上市进程,监管对历史问题整改态度尤为关注 [10] - 国企资源与市场化效率需平衡,过度依赖政策红利易引发监管从严审查 [10]
又一券商IPO终止,公司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20:16
开源证券IPO撤单事件 - 深交所显示开源证券IPO审核状态更新为"终止(撤回)"[3] - 这是去年以来第二家宣布终止IPO的证券公司[4] - 公司回应以深交所公告为准[5] IPO进程回顾 - 公司IPO排队近3年但进度早已停滞[6] - 保荐人民生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导致审核终止[7] - 公司2018年从新三板摘牌后2022年转战A股[7] - 2023年3月IPO项目平移至深交所但未提交第一轮审核问询回复[7][8] 行业现状 - 目前仅剩4家券商在交易所排队IPO[8] - 财信证券、华龙证券和渤海证券已被问询但无进一步信息[8] - 东莞证券仍处于"已受理"状态[8] 公司业务表现 - 被称为"新三板之王"持续督导数量行业第一[10] - 截至2024年6月持续督导723家公司占股转系统11.77%[10] - 做市企业75家行业排名第三[10] - 累计保荐北交所企业14家行业第四[10] - 2021-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15亿/4.98亿/6.12亿/6.87亿元[10] 业务风险事件 - 2024年10月债券承销业务被暂停半年[11] - 因多个债券项目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处罚[11] - 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4.64亿元同比减少45.89%[12] - 投行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从41.07%下滑至16.23%[12]
又一家!排队3年,这家券商撤回IPO!什么情况?
券商中国· 2025-06-29 20:52
开源证券IPO终止事件 - 公司IPO审核状态于6月28日更新为"终止(撤回)",成为去年以来第2家终止上市的券商 [1] - 撤回原因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因国有企业连续聘任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原则上不能超过8年 [3][10] - 公司明确表示不会放弃上市计划,可能于2026年择机重新申报 [3][4] IPO计划与进程 - 原计划募集资金40亿元,用于升级经纪业务、投行、自营、研究、资管及信息技术建设 [5] - 上市规划始于2018年新三板摘牌后,2022年7月提交深市主板IPO申请,2023年一季度因全面注册制平移至深交所审核 [6][7] - 审核历时3年无实质性进展,期间经历一轮交易所问询 [9]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2023年8月证监会阶段性收紧IPO节奏,2024年A股IPO数量仅100家,创2014年以来新低 [8] - 当前仍有4家券商(财信证券、华龙证券、东莞证券、渤海证券)处于IPO排队中,均于2023年注册制实施后平移至交易所审核 [14] - 金融机构上市难度加大,2024年已有4家银行撤回IPO申请,多称因"战略调整" [15] 公司业务战略与财务表现 - 差异化聚焦北交所及新三板业务,新三板推荐挂牌及持续督导数量连续7年行业第1,北交所保荐上市数量行业第4(累计14家) [11][12]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5.15亿→6.87亿),2024年证券投资业务收入16.11亿元(+13.42%),投行业务收入4.64亿元(-45.89%) [13] - 北交所业务成为核心战略,通过投行、投资、研究协同打造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 [11][12]
开源证券终止IPO:营收增速下滑,债券承销业务被暂停6个月
第一财经· 2025-06-29 19:14
开源证券IPO终止审核 - 公司是全面注册制后第二家终止IPO审核的券商,目前仍有4家券商在排队IPO [1][2] - 终止审核的两家企业为开源证券(深市主板)和浙江长城搅拌(创业板),保荐机构分别为民生证券和东方证券 [1] 券商IPO排队情况 - 全面注册制前共有6家拟上市券商排队,包括东莞证券、渤海证券、财信证券、开源证券、华宝证券和华龙证券 [3] - 全面注册制后4家完成平移,2家新申报被受理,除东莞证券外其余5家均进入问询状态但长期停滞 [3] - 华宝证券和开源证券先后于2024年6月和2025年6月终止审核 [3] 开源证券融资及股权结构 - 公司原计划融资4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和主营业务发展 [3] - 控股股东为陕煤集团(持股58.80%),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国资委(表决权64.17%),国有股东持股比例超99% [3] 公司历史监管处罚 - 2015-2018年新三板挂牌期间多次被处罚,包括股转系统约谈整改、证监会四川局和河北局警示函 [4] 业绩及债券承销业务 - 2024年营业收入28.59亿元(同比下滑6.61%),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增长12.78%) [5] - 2024年10月被证监会暂停债券承销业务6个月,因未勤勉尽责、核查不严等问题 [5] - 2021-2024年上半年债券承销收入占比从17.34%降至14.09%,业务暂停将影响2024-2025年业绩 [5][6] 新三板业务表现 - 新三板持续督导数量行业第一(723家,占市场11.77%),做市企业数量行业第三(75家) [6] - 2021-2024年上半年仅完成14个股票IPO项目且主要为北交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