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能建20250604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为建筑、新能源、数据中心、储能、氢能等 公司为中国能建[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业绩**: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新签合同、营业收入和利润达历史新高,同比接近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居建筑央企前列;境内电力业务签约占比升约 4 个百分点,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利润总额及营收增速高,领先走出去企业平均水平[2][3] - **市场布局**:出台优化境内三位一体大市场开发体系实施意见,精准对接区域战略,形成千亿级和五个五百亿级核心市场;升级海外市场布局方案,优化 27 个区域布局,加速海外机构整合融合;2024 年新签合同额 1.4 万亿元,2025 年一季度超 3000 亿元[4] - **重点领域转型**: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领域签约占比近 40%,增速显著提高;截至 2024 年底获 70GW 新能源开发指标,控股装机容量超 15GW,有望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业务和绿色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6] - **科技创新**:2024 年研发经费投入近 150 亿元,投入强度 3.35%;获各类专利授权近 2000 项,建规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四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项目入选国家级示范项目,沙漠化治理基地大型光伏中压直流发电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重大技术装备名录[7] - **数据中心业务**:在宁夏中卫、安徽芜湖等地布局东数西算项目;甘肃庆阳一期数据中心 2024 年底交付并租赁,2025 年 3 月全部完成计划租赁,投资额约 45 亿元,匹配 800 兆瓦风加光储备建设;计划启动北京经开区和山西大同枢纽节点建设,投资 200 亿元用于八个大数据中心节点建设;业务模式与新能源类似,既做投资运营又做施工 EPC,目标提高资本回报率[8][11] - **新能源布局影响**:与清洁能源签长协电价协议,甘肃同类地区每度电有一毛到一毛五成本优势;甘肃庆阳数据楼承租客户包括政府、高校和科技企业,与华为合作;在北京经开区等地进行算力卡布局[9] - **数据中心投资计划**:2024 年计划投资约 170 亿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甘肃庆阳约 40 亿,北京经开区约 10 亿,山西大同约 30 - 40 亿,安徽和宁夏总投资约 70 亿[10] - **投资回报率**:所有投资项目内部资本回报率线 7%以上,示范项目或战兴未来产业适度降低;甘肃庆阳示范项目资本金回报率约 6.几,可达到可研报告目标[12] - **储能业务**:在厦门和无锡等地布局电芯生产线,厦门预计 2026 - 2027 年投入生产,无锡稍后启动;中储科技企业营收超 10 亿元;抢抓抽水蓄能项目,优化工业制造配套设施;民爆板块已在新疆布局,计划扩展至西藏[13] - **压缩空气储能**:中长期计划开发 100 座项目,天然岩穴和人工洞室技术路线成熟;甘肃酒泉采用人工洞室路线,湖北应城采用天然盐穴路线,山东泰安优化升级;2025 年布局四个新选址,预计 2026 年开工[15] - **新型储能技术**:在河北张家口用废弃矿井进行重力储能,探索飞轮储能等新型技术[16] - **氢能项目**:吉林松原氢能项目预计 2025 年 9 月投产,产品 80%以上出口,余量由国内新能源公司小股东消化;黑龙江双鸭山项目计划投资约 210 亿元,一期 60 亿元,预计年产航空绿色煤油约 30 万吨[17][18] - **新能源项目规划**:成立氢能公司,有多个成熟稳定项目;中长期在全国多地建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目标前期完成二三十个,2025 - 2026 年有新项目落地[19][20] - **136 号文影响**:使公司未来投资更谨慎,需调整新能源布局适应无强制配储环境;2025 年上半年抢抓工期因 136 号文时间节点要求;公司提前调整策略应对[21] - **二季度情况**:4、5 月订单储备总体稳定;资产负债率提高,现金流紧张,通过五大专项行动缓解;两金情况在消化,二季度若无特殊情况财务处理安排相对稳定[21] - **市值管理和国企改革**:重视市值管理,认为经营是股价根本;经营数据稳中有升,提升分红比例并提出中期分红,2023 年接近 40%增长,2025 年维持中期分红,至少 20%以上归母净利润分红比例;控股股东 2024 年 10 月提出增持计划,2025 年 4 月完成,后续结合市值管理安排增持或回购;强调转型力度,展示转型决心[22] - **定向增发**:5 月 13 日上交所审核通过申请,待证监会注册,年内完成概率大;规模 90 亿元,大股东龙建集团不参与,主要参与对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23][24] - **PB 反弹**:定向增发要求央国企发行 PB 大于一倍,中国能建 PB 反弹机会值得关注[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考虑在西藏本地新建水泥生产线布局[14] - 136 号文使公司 2024 年因市场竞争乱象放缓节奏,依靠电规总院数据优势选择上网电价好且需求旺地区投资[21] - 6 月对建筑类企业是关键时期,涉及工程款回收等重要事项,二季度可能有颠覆性变化[21] - 公司处于定向增发期,有回购事项信息尚难提上日程,未来会考虑市场需求和特点[22]
中国能建两月揽海内外大单293亿 年投141亿研发加快“四大转型”
长江商报· 2025-05-30 07:51
重大工程中标 - 公司子公司牵头联合体中标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EPC),中标金额145.86亿元,项目总投资约173亿元,规划建设6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年发电量预计达200亿千瓦时 [2][4] - 近两个月公司累计中标3个重大工程项目,总金额293.04亿元,包括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供水项目(96亿元)和威海热电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51.18亿元) [5][6][7] - 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合同负债达911.28亿元,同比增长20.99% [8]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03.71亿元(同比+3.05%),归母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8.83%) [8]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分别为65.04亿元、78.09亿元、79.86亿元、83.96亿元 [10] - 2024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新签合同额5597.39亿元,占总新签合同39.73%,近3年复合增长率42.27% [10] 新能源与数智化转型 - 公司新能源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1519.55万千瓦(同比+59.7%),新能源业务营收1397.62亿元(同比+13.92%),占总营收32% [10]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分别为104.54亿元、130.41亿元、141.18亿元 [10] - 公司聚焦"AI+能源电力"和"八网融合"战略,创建16个市级以上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深度参与"东数西算"枢纽建设 [9][10] 业务布局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勘测设计、工程建设、工业制造、清洁能源等五大板块,在90多个国家设立200多个境外分支机构 [9] - 连续11年入选世界500强,具备"能源+"、"建筑+"、"数智+"等融合示范项目开发能力 [2][9] - 项目总承包能力突出,EPC项目涵盖煤电、热电联产、水务等多元领域,工期控制能力较强(如威海项目26个月) [6]
中国能建90亿定增通过审核转型提速 新能源业务年营收1397.6亿占32%
长江商报· 2025-05-16 07:23
定增募资进展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已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符合发行条件 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将提交中国证监会注册 [1] - 本次定增计划始于2022年10月 经过多次修订后 拟发行不超过83.38亿股 募资不超过90亿元 [1][3] - 募资将投向四大项目:哈密"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30亿元) 浙江火电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30亿元) 湖北应城压缩空气储能电站(5亿元) 乌兹别克斯坦风电项目(25亿元) [3]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在火电建设领域代表世界最高水平 同时加速布局新能源业务 [1][7] - 2024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新签合同额5597.39亿元 占总新签合同额39.73% 近3年复合增长率42.27% [1][7] - 2024年新能源业务营收1397.62亿元 同比增长13.92% 占总营收32% [1][7] - 2024年累计获取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7043.5万千瓦 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1519.55万千瓦 同比增长59.7% [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4367.13亿元 同比增长7.56% 净利润83.96亿元 同比增长5.13%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03.71亿元 同比增长3.05% 净利润16.12亿元 同比增长8.83% [7] - 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3888.96亿元 同比增长5.75% 其中新能源项目新签1680.26亿元 同比增长20.04% [8] 公司背景 - 公司为A+H上市公司 2021年通过吸收合并葛洲坝回A 本次为A股上市后首次再融资 [5] - 连续11年进入世界500强 在全球工程设计公司和承包商排名中位居前列 业务遍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回A后已实施五次分红 累计分红总额约46.86亿元 [8][9]
中国能源建设(03996):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稳健,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06 14: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6%、5.1%、 - 8.9%,25Q1同比分别增长3.0%、8.8%、24.0% [4] - 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4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营收同比增13.9%,控股并网项目装机容量同比增59.7% [5] - 25Q1毛利率有所改善,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下降,25Q1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提升 [6] - 新签合同快速增长,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订单持续高增,24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9.8%,25Q1同比增5.8% [7] - 加强清收,现金流持续改善,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增加,25Q1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减少 [8] - 考虑“136号文”影响,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416.91亿股,总市值859.45亿港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0.90/1.10港元,近3月换手率34.40% [1] 收益表现 - 1M相对收益 - 3.66%,绝对收益1.38%;3M相对收益 - 0.25%,绝对收益 - 0.90%;1Y相对收益 - 1.73%,绝对收益1.35% [3] 业务情况 - 24年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营收1397.6亿元,同比增13.9%;工程建设、投资运营业务、工业制造、勘测设计及咨询营收分别为3668.2、361.3、322.2、20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22.8%、 - 4.5%、8.6%;境内/境外业务营收3805.7/56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0.03% [5] 财务指标 - 24年毛利率/净利率为12.4%/2.7%,同比 - 0.23/-0.06pcts;25Q1毛利率/净利率为11.2%/2.6%,同比 + 0.47/+0.19pcts [6] - 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0.5%/3.4%/1.2%/3.2%,同比 + 0.08/-0.24/+0.08/持平pcts;25Q1为0.5%/3.8%/1.4%/2.1%,同比 + 0.01/+0.01/持平/+0.46pcts [8] 合同情况 - 24年新签合同额14088.8亿元,同比增9.8%,其中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工业制造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6.4%、 - 8.1%、134.5%;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5.0%、44.1%;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8.4%、14.6% [7] - 25Q1新签合同额3889.0亿元,同比增5.8%,其中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工业制造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15.5%、41.4%、 - 79.8%;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勘测设计及咨询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20.0%、53.0%;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4.2%、10.5% [7] 现金流情况 - 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10.3亿元,较上年同期多流入15.4亿元;25Q1经营性现金净流出145.1亿元,较上年同期少流出16.8亿元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06,032|436,713|462,538|490,627|520,008| |营业收入增长率|10.82%|7.56%|5.91%|6.07%|5.9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986|8,396|9,053|9,630|10,10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26%|5.13%|7.83%|6.37%|4.94%| |EPS(元)|0.19|0.20|0.22|0.23|0.24|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7.23%|7.24%|7.30%|7.27%|7.14%| |P/E|4.7|4.5|4.2|3.9|3.8| |P/B|0.8|0.8|0.7|0.7|0.6| [9]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对2023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 [11][12] 主要指标 - 盈利能力:毛利率、EBITDA率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3] -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3] - 费用率: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及所得税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4] - 每股指标:每股红利、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4] - 估值指标:PE、PB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