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流体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川润股份涨2.05%,成交额5.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14.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1:21
川润股份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其他通用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壳资源、核电、航 天军工、小盘、光热发电等。 截至8月31日,川润股份股东户数15.30万,较上期增加1.35%;人均流通股2526股,较上期减少1.33%。 2025年1月-6月,川润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04亿元,同比增长25.08%;归母净利润-2357.15万元,同比增 长58.35%。 分红方面,川润股份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424.39万元。 9月12日,川润股份盘中上涨2.05%,截至10:22,报16.89元/股,成交5.20亿元,换手率8.08%,总市值 81.90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114.57万元,特大单买入2287.76万元,占比4.40%,卖出3023.25万 元,占比5.82%;大单买入8196.01万元,占比15.77%,卖出8575.09万元,占比16.50%。 川润股份今年以来股价涨71.47%,近5个交易日涨5.96%,近20日涨13.43%,近60日涨52.99%。 今年以来川润股份已经20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8月29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 ...
川润股份涨2.02%,成交额1.9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6.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21
股价表现 - 9月11日盘中上涨2.02%至16.19元/股 成交1.97亿元 换手率3.21% 总市值78.50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4.3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20%/19.57%/61.25% [1] - 年内20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9日龙虎榜净买入-1.30亿元 买入占比4.86% 卖出占比11.51%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86.58万元 特大单买入1681.27万元(占比8.53%) 卖出1367.18万元(占比6.94%) [1] - 大单买入3028.03万元(占比15.37%) 卖出3255.53万元(占比16.52%) [1] 主营业务结构 - 新能源流体系统(风电/光热/储能/工业)占比60.35% 清洁能源装备及解决方案占比25.83% [2] - 流体工业技术服务占比5.33% 液压元件占比4.33% 储能装备及系统集成占比1.67% [2] - 数字化供应链智造服务占比0.26% 其他业务占比2.23%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8.04亿元 同比增长25.08% 归母净利润-2357.15万元 同比改善58.3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424.39万元 [3]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5.30万户 较上期增加1.35% 人均流通股2526股 较上期减少1.33% [2] - 西部利得事件驱动股票A(67103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7年9月12日 2008年9月19日上市 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现代工业港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其他通用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壳资源/核电/小盘/航天军工/特高压等 [2]
深陷亏损困境,液冷业务不及预期,川润股份仍乐观看待业务前景 | 直击业绩会
钛媒体APP· 2025-05-06 20:55
公司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 - AI及算力需求拉动液冷服务器概念炒作 公司作为概念股近一年股价涨幅达75.59% 五一节后板块震荡拉升并出现直线涨停[2] - 液冷业务尚在孵化阶段 虽实现服务器浸没式液冷产品"零"突破并获得订单 但相关募投项目投资进度仅5.69% 距离投产仍需较长时间[6][7][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5.97亿元同比减少4.01% 归属净利润亏损1.16亿元同比降幅81.91% 扣非净利润亏损1.25亿元同比下降77.0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亿元同比减少247.46% 2024年为连续第三年扣非净利润亏损且亏损额持续加大[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12亿元同比增长9.44% 但净亏损2798.51万元同比扩大56.25% 扣非净利润亏损2744.58万元同比下降28.55%[9] 业务结构变化 - 清洁能源装备及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26.71% 但其他主要产品线收入均下滑[4] - 新能源流体系统收入同比下滑13.7% 收入占比从50.35%降至45.28% 数字化供应链智造服务收入同比减少93.6% 储能装备及系统集成收入同比下降39.65%[4][5]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2.78亿元占总资产34.18% 计提坏账准备1.51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8] - 公司采取合同履约跟踪机制 对长账期项目实行动态监控 并通过法律手段及应收账款保险工具管理坏账风险[8] - 存货管理受行业特性及订单周期影响 公司称存货周转率趋于行业平均水平 未来将优化存货管理并降低规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