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
icon
搜索文档
超去年全年!结构性回暖
中国基金报· 2025-10-26 20:01
年内新基金成立概况 - 截至10月25日,2025年以来共成立1187只新基金,超过去年全年的1135只 [5] - 年内新基金募集总规模为9223.47亿份,较去年全年的11838.33亿份尚有20%的差距 [5] - 新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7.77亿份,为除2000年以外的历史最低水平 [5] 股票型基金发行表现 - 年内已成立676只股票型基金,创出年度新高,占新基金总数量的比例接近57% [5] - 股票型基金年内募资总规模为3456.53亿份,超出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年的水平 [5] - 股票型基金占新基金募资总额的比例为37.5%,创2012年以来新高,但平均募集规模仅为5.11亿份 [5] - 被动指数型基金尤其是股票ETF是今年的发行主力,国家队、机构资金、高净值人群成为认购主力 [6]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结构性回暖 - 四季度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例如景顺长城衡益混合、嘉实成长共享混合等 [8] - 部分主动权益基金认购踊跃,中欧价值领航混合仅发售一天,净认购金额达19.7亿元;鹏华制造升级基金发行两天吸引超20亿元资金 [8] - 10月以来成立的6只主动权益基金中,有3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显示市场冷热不均 [9] - 头部公司和知名基金经理凭借品牌效应及渠道资源,能快速吸引资金 [9] 基金发行市场特征与趋势 - 基金公司权益布局以完善产品线为考量,针对特色细分行业推出工具型产品,单品发行规模不再是重点 [5] - 相当一部分基金采用发起式设立,是平均发行份额下滑的一个主要原因 [5] - 权益基金发行趋势在好转,但老基金持续营销并不乐观,部分投资者在基金回本后选择赎回 [9] - 伴随市场热度延续与投资者信心回升,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有望持续改善,头部效应与冷热分化或将延续 [9]
月内多只基金产品提前结募、比例配售
证券日报· 2025-10-17 00:16
基金发行市场热度 - 10月份以来基金发行市场保持热度,截至10月16日已有103只基金计划在月内发行,其中权益类(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多达78只 [1] - 目前已有74只基金启动发行,多只产品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 [1] 权益类产品发行特征 - 市场热度首先体现在权益类产品的提前结募与比例配售上,例如易方达恒生生物科技ETF提前结束募集 [2] - 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型基金仅两个交易日募集金额便突破20亿元上限,对10月10日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57.064364% [2] - 布局港股科技板块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和聚焦全球医药资产的富国医药精选混合(QDII)也同步启动配售 [3] 市场热度驱动因素 - 近期A股市场重新站上3900点,叠加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突出,显著提振投资者信心 [3] - 销售渠道的精准推介与便捷服务推动基金迅速达到募集目标,加速资金入市节奏 [3] - 公募机构为把握结构性行情中的投资机会,主动适当缩短募集时间以避免错失最佳建仓时机,同时控制产品规模以防摊薄收益 [3] - 若投资者普遍看好某类资产会扎堆认购相关新基金,直接推高总认购金额并触发规模上限 [3] 配售基金产品特征 - 配售基金多具备“热门赛道+绩优经理”的双重标签,例如拟任基金经理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年内净值增长率超95% [4] - 医药、港股科技等领域是市场热点,部分QDII产品因可配置海外资产具备稀缺性 [4] 比例配售产品历史与类型 - 2020年进行比例配售的产品数量最多,达55只 [5] - 与过往相比,今年以来配售产品的投资类型更趋多元,包括科创债ETF、混合型FOF、专注科技领域的股票型基金等 [5] - 从基金投资类型分布看,混合型基金进行比例配售的产品数量最多,达到80只,而QDII基金进行比例配售的产品数量最少,仅为4只 [5] - 基金公司设定募集上限并实行配售本质是主动控制规模,为后续基金经理管理业绩“留空间” [5] - 部分基金类型本身存在规模限制,例如QDII基金受外汇额度限制,行业或主题基金能够承载的管理规模也相对较小 [5] 投资者关注要点 - 投资者更应关注基金的底层赛道逻辑(如医药、科技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如过往管理同类产品的经验和业绩等) [6] - 比例配售仅可作为观察市场热度的参考,不能作为是否投资该基金的核心依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