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兴和混合
搜索文档
“一日售罄”
36氪· 2025-11-13 20:17
新基金发行市场再现"日光基"。 10月以来,已有近40只基金宣布提前结募,其中不乏主动权益类产品,且多只为"一日售罄"的小爆款。 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一日售罄",启动比例配售 11月13日下午,中欧基金接连发布关于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提前结束募集及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 根据公告,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于2025年11月13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5年11月26日。截至2025年11月13日,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 请金额已超过本次募集规模上限15亿元(不含募集期利息),公司决定将本基金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025年11月13日。同时,将对2025年11月13日的有效认 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 11月13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发行首日便达到15亿元募集上限,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 权益基金发行持续回暖 近期,已有多只权益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0月以来,近40只基金宣布提前结募,其中不乏主动权益类产品。 范妍掌舵的富国兴和混合于11月3日首发,随后富国基金发布公告,发行首日募集金额已突破30亿元募集规模上限, ...
一日售罄
中国基金报· 2025-11-13 19:59
【导读】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一日售罄",启动比例配售 新基金发行市场再现"日光基"。 10月以来,已有近40只基金宣布提前结募,其中不乏主动权益类产品,且多只为"一日售罄"的小爆款。 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一日售罄" 启动比例配售 11月13日下午,中欧基金接连发布关于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提前结束募集及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 根据公告,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于2025年11月13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5年11月26日。截至2025年11月13日,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 请金额已超过本次募集规模上限15亿元(不含募集期利息),公司决定将本基金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025年11月13日。同时,将对2025年11月13日的有效认 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 11月13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发行首日便达到15亿元募集上限,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 公开资料显示,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委员、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负责人蓝小康。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个月,中欧基金旗下刚诞生过一只小爆款产品——中欧价值 ...
“一日售罄”
中国基金报· 2025-11-13 19:47
【导读】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一日售罄",启动比例配售 中国基金报记者 天心 新基金发行市场再现"日光基"。 11月13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发行首日便达到15亿元募集上限,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 。 10月以来,已有近40只基金宣布提前结募,其中不乏主动权益类产品,且多只为"一日售罄"的小爆款。 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一日售罄" 启动比例配售 11月13日下午,中欧基金接连发布关于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提前结束募集及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 根据公告,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 于 2025年11月13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5年11月26日。截至2025年11月13日, 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已超过本次募集规模上限15亿元(不含募集期利息),公司决定将本基金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025年11月13 日。同时,将对2025年11月13日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 景顺长城衡益混合于10月16日开始发行,原定认购截止日为10月29日,后提前至10月27日。嘉实成长共享混合于10月20日开始募集,原 定募集截止日为11月7日 ...
年内新发基金数创近3年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10:25
与火热的发行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基金平均募集规模仅为7.82亿元。这一"数量增+平 均规模减"的现象,勾勒出2025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的深刻变局。 截至11月11日, 今年以来全市场新发基金数量已达1371只,创近三年新高 。 特约记者丨庞华玮 编辑丨包芳鸣 业内人士认为, 2025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已从依靠明星基金经理和爆款单品驱动的模式,彻 底转向了以"工具化、细分化、机构化"为特征的"广撒网"新阶段 。基金公司正在通过密集布 局低成本、高效率的工具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投资者日益理性的需求。这一趋势预计将 在未来几年持续深化。 策略转向:"广撒网"替代"造爆款"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发行回暖,发行量创近三年新高。 Wind数据显示,按照认购起始日统计口径(下同),截至11月11日,年内公募基金的新基发 行数量达到1371只,超越2023年全年(1266只)和2024年全年(1143只),距离2022年全年 发行数量(1424只)仅一步之遥。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发起式基金盛行。 年内共有334只新基金采用发起式形式设立,占比 约四分之一,且多为股票型基金 。 这与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低的特点有关:普通 ...
年内新发基金数创近三年新高,“小而多”取代“造爆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20:56
发行市场总体态势 - 截至11月11日,全市场新发基金数量达1371只,创近三年新高,超越2023年全年的1266只和2024年全年的1143只 [1][2] - 新基金平均募集规模仅为7.82亿元,与2020年至2024年的21.94亿元、14.92亿元、10.53亿元、9.08亿元、10.59亿元相比显著下降 [1][4] - 年内基金发行总规模约9653亿元,为2019年以来新低,百亿级新基金已一去不复返 [4] - 行业策略从依靠明星基金经理和爆款单品驱动,彻底转向以“工具化、细分化、机构化”为特征的“广撒网”新阶段 [1][4] 发行策略转变 - 基金公司采取“广撒网、小步快跑”策略,不再依赖少数明星基金经理押注爆款基金,导致超大规模爆款基金难以再现 [4] - 发起式基金盛行,年内共有334只新基金采用发起式形式设立,占比约四分之一,且多为股票型基金 [4] - 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较低,仅需5000万元(管理人自有资金认购不少于1000万)并承诺持有3年以上,而普通基金需要2亿元和200户投资者才能成立 [4] - 基金公司密集布局低成本、高效率的工具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投资者日益理性的需求 [1][5] 产品结构变化:权益类基金走强 - 年内股票型基金发行量达761只,创下历史纪录,较2024年全年的470只大增62% [6] - 股票型基金占新基金总发行份额的比例高达37%,远高于2020年至2024年的11.82%、13.1%、10.13%、12.53%、21.8% [6] - 股票型基金发行的升温主要来自指数基金,新发761只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有568只,增强指数型基金有167只,两者合计735只,占比高达97% [6] - 四季度以来,多只权益基金如鹏华启航量化选股混合、富国兴和混合、中欧价值领航出现“一日售罄”并启动比例配售,但基金公司普遍将首募最高额度限制在30亿元以下 [7] 产品结构变化:债券型基金降温 - 年内债券型基金发行数量仅247只,创下近十年新低,较2024年全年329只减少25% [8] - 债基发行遇冷原因包括市场宽幅震荡、收益率吸引力不足、存在净值波动风险、费率改革影响机构意愿、以及对渠道创收贡献有限 [8] 市场驱动因素 - A股市场回暖,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权益类基金业绩反弹,带动资金配置需求 [8] - 投资者趋于理性,认购主力为机构等特定群体,被动投资理念普及,指数基金因费率低便于布局细分领域 [5][8] - 基金公司主动控制规模以保持产品业绩,避免单只规模过大,且发行市场“冷热不均”,除少数产品外多数因同质化竞争被边缘化 [5] 未来趋势展望 - 随着股票市场延续慢牛行情,预计市场延续“权益主导、债市细分”的发行格局 [9] - 在ETF低成本、高透明度和政策支持下,权益类产品依然由指数化主导,而债券ETF将替代传统债基 [9] - 展望未来,在新基金发行中,权益类产品仍将成为主力,其中指数基金因费率优势将继续受青睐,而债基发行预计将保持平稳 [10]
新发回暖,“日光基”频现!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发行规模同比翻倍
搜狐财经· 2025-11-10 19:11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市场概况 - 截至11月10日,年内新基金发行数量达1354只,创近三年新高,发行规模达1.0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620.95亿元增长超6% [4] - 主动权益类基金新发规模近1400亿元,具体为1389.72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567.8亿元,同比实现翻倍 [1][5] - 年内已有11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总规模超20亿元,去年同期单只基金最高规模不足20亿元,最高规模产品为招商均衡优选混合,达49.55亿元 [1][5] 近期新发基金活跃案例 - 富国兴和混合、鹏华启航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中欧价值领航混合等多只产品出现一日售罄现象 [1][4] - 富国兴和混合发行总规模约30亿元,鹏华启航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募集规模超30亿元上限,比例配售后为29.82亿元 [4] - 近一个月来,另有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景顺长城衡益混合等7只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4] 新发基金产品特点与趋势 - 新发基金产品采用新型费率机制,例如中银品质新兴混合根据持有期限和超额收益率收取不同管理费率,范围在0.6%至1.5%之间 [3] - 当前市场仍有易方达优势进取混合、中欧新能源主题混合发起式等1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在售,另有摩根慧启成长混合、广发创新成长混合等11只产品等待发售 [3] 市场驱动因素与后市展望 - 牛市行情带来的赚钱效应推动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部分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入市 [6] - 三季度以来主要指数涨幅显著,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股债跷跷板”效应叠加储蓄搬家,公募基金仍是居民增配权益的首选渠道 [6] - 若四季度大盘指数进一步上扬,可能出现新一批“日光基”,若市场回调,基金发行可能降温,资金或向绩优老基金回流 [6]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名单下发;多只新发基金“一日售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5:28
基金行业政策动态 -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名单已下发,包含69只指数的一类库和72只指数的二类库,并采取动态管理机制[1] QDII基金投资动向 - 在英伟达、微软、谷歌、三星密集投资AI医疗后,部分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QDII基金大幅增加美股仓位[2] - 前期表现落后的QDII基金业绩出现加速提升[2] 个人养老金基金表现 - 截至11月3日,有数据可查的280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达17.45%[3] - 从各Y份额基金成立至今的收益率看,297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98%,其中4只产品涨幅超过50%[3] 新基金发行情况 - 鹏华启航量化选股和富国兴和混合两只新基金于11月4日上市后首日结束募集,实现“一日售罄”[4] - 两只产品的基金经理苏俊杰和范妍截至三季度末的管理规模均达到百亿元[4]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全天震荡反弹,沪指涨0.23%,深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1.03%[5] - 沪深两市成交额1.8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453亿元[5] 板块及ETF涨幅 - 电网设备、电池、光伏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5] - 光伏相关ETF集体走强,光伏ETF龙头上涨5.59%,电网设备ETF上涨5.31%,科创新能源ETF上涨5.18%[6][7] 板块及ETF跌幅 - 保险、软件开发、半导体等少数板块回调[5] - 亚太精选ETF下跌3.56%,中韩半导体ETF下跌3.13%,多只日经ETF、软件ETF回调居前[7][8] 电网设备行业前景 - 电力供给端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特高压工程等项目增加电网设备用量[9] - 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对2025年电网投资建设给出高位续增的规模指引,预计全年电网投资持续增长[9] 新发基金信息 - 易方达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收益率[9] - 基金经理张泽峰管理多只指数型股票基金,包括易方达上证380ETF、易方达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