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启航量化选股混合
搜索文档
又见“日光基”!一天买入超15亿
中国证券报· 2025-11-14 21:24
新发基金市场热度 - 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于11月13日结束募集 募集期内有效认购申请总金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限额 募集时间仅为一天 [1][2] - 基金经理蓝小康管理的另一只基金中欧价值领航混合于10月发售一天即募集19.7亿元人民币 获近万户有效认购 [2] - 鹏华启航量化选股混合基金计划募集30亿元 最终在一天内获认购31亿元 配售比例为97.91% [3] - 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FOF基金于10月23日提前结束募集 最终募集金额为55.77亿元 [3] - 博道惠泓价值成长混合和鹏华制造升级等多只产品亦出现提前结募现象 [3]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截至11月13日 由蓝小康管理的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A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47.4% [2] - 由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回报混合A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50.4% [2]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 - 多只基金募集期缩短至一天反映出投资者对相关产品较高的认购热情 [3] - 随着市场回暖 投资者信心正持续修复 资金持续涌入权益市场 [4] 后市投资观点与配置方向 - 持续看好中国核心资产 看好贵金属和资源品类 认为中国股市存在大量被低估资产 [5] - 在“反内卷”政策推出后 更多行业龙头有望转化为高股息资产 看好消费板块的长期成长潜力 尤其是服务业相关消费 [5] - 投资组合重点配置非银金融、有色金属、机械、建筑建材、银行、煤炭钢铁、石化化工、交通运输、纺织服装及餐饮旅游等方向 [5] - 建议关注AI产业链发展及互联网板块竞争环境改善 部分消费子行业需求改善 [5] - 中国制造业优势巩固 高端制造和硬科技领域值得关注 生物制药行业成长性受市场关注 [5] - “反内卷”政策使化工、原材料等行业盈利前景改善 部分资金可能从通信、银行、公用事业等板块流向周期类和成长类资产 [5]
“一日售罄”
36氪· 2025-11-13 20:17
新基金发行市场再现"日光基"。 10月以来,已有近40只基金宣布提前结募,其中不乏主动权益类产品,且多只为"一日售罄"的小爆款。 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一日售罄",启动比例配售 11月13日下午,中欧基金接连发布关于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提前结束募集及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 根据公告,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于2025年11月13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5年11月26日。截至2025年11月13日,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 请金额已超过本次募集规模上限15亿元(不含募集期利息),公司决定将本基金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025年11月13日。同时,将对2025年11月13日的有效认 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 11月13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发行首日便达到15亿元募集上限,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 权益基金发行持续回暖 近期,已有多只权益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0月以来,近40只基金宣布提前结募,其中不乏主动权益类产品。 范妍掌舵的富国兴和混合于11月3日首发,随后富国基金发布公告,发行首日募集金额已突破30亿元募集规模上限, ...
一日售罄
中国基金报· 2025-11-13 19:59
【导读】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一日售罄",启动比例配售 新基金发行市场再现"日光基"。 10月以来,已有近40只基金宣布提前结募,其中不乏主动权益类产品,且多只为"一日售罄"的小爆款。 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一日售罄" 启动比例配售 11月13日下午,中欧基金接连发布关于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提前结束募集及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 根据公告,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于2025年11月13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5年11月26日。截至2025年11月13日,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 请金额已超过本次募集规模上限15亿元(不含募集期利息),公司决定将本基金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025年11月13日。同时,将对2025年11月13日的有效认 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 11月13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发行首日便达到15亿元募集上限,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 公开资料显示,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委员、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负责人蓝小康。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个月,中欧基金旗下刚诞生过一只小爆款产品——中欧价值 ...
“一日售罄”
中国基金报· 2025-11-13 19:47
【导读】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一日售罄",启动比例配售 中国基金报记者 天心 新基金发行市场再现"日光基"。 11月13日,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发行首日便达到15亿元募集上限,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 。 10月以来,已有近40只基金宣布提前结募,其中不乏主动权益类产品,且多只为"一日售罄"的小爆款。 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一日售罄" 启动比例配售 11月13日下午,中欧基金接连发布关于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提前结束募集及进行比例配售的公告。 根据公告,中欧鑫悦回报一年持有期混合 于 2025年11月13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5年11月26日。截至2025年11月13日, 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已超过本次募集规模上限15亿元(不含募集期利息),公司决定将本基金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025年11月13 日。同时,将对2025年11月13日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 景顺长城衡益混合于10月16日开始发行,原定认购截止日为10月29日,后提前至10月27日。嘉实成长共享混合于10月20日开始募集,原 定募集截止日为11月7日 ...
年内新发基金数创近3年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10:25
与火热的发行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基金平均募集规模仅为7.82亿元。这一"数量增+平 均规模减"的现象,勾勒出2025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的深刻变局。 截至11月11日, 今年以来全市场新发基金数量已达1371只,创近三年新高 。 特约记者丨庞华玮 编辑丨包芳鸣 业内人士认为, 2025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已从依靠明星基金经理和爆款单品驱动的模式,彻 底转向了以"工具化、细分化、机构化"为特征的"广撒网"新阶段 。基金公司正在通过密集布 局低成本、高效率的工具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投资者日益理性的需求。这一趋势预计将 在未来几年持续深化。 策略转向:"广撒网"替代"造爆款"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发行回暖,发行量创近三年新高。 Wind数据显示,按照认购起始日统计口径(下同),截至11月11日,年内公募基金的新基发 行数量达到1371只,超越2023年全年(1266只)和2024年全年(1143只),距离2022年全年 发行数量(1424只)仅一步之遥。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发起式基金盛行。 年内共有334只新基金采用发起式形式设立,占比 约四分之一,且多为股票型基金 。 这与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低的特点有关:普通 ...
年内新发基金数创近三年新高,“小而多”取代“造爆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20:56
发行市场总体态势 - 截至11月11日,全市场新发基金数量达1371只,创近三年新高,超越2023年全年的1266只和2024年全年的1143只 [1][2] - 新基金平均募集规模仅为7.82亿元,与2020年至2024年的21.94亿元、14.92亿元、10.53亿元、9.08亿元、10.59亿元相比显著下降 [1][4] - 年内基金发行总规模约9653亿元,为2019年以来新低,百亿级新基金已一去不复返 [4] - 行业策略从依靠明星基金经理和爆款单品驱动,彻底转向以“工具化、细分化、机构化”为特征的“广撒网”新阶段 [1][4] 发行策略转变 - 基金公司采取“广撒网、小步快跑”策略,不再依赖少数明星基金经理押注爆款基金,导致超大规模爆款基金难以再现 [4] - 发起式基金盛行,年内共有334只新基金采用发起式形式设立,占比约四分之一,且多为股票型基金 [4] - 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较低,仅需5000万元(管理人自有资金认购不少于1000万)并承诺持有3年以上,而普通基金需要2亿元和200户投资者才能成立 [4] - 基金公司密集布局低成本、高效率的工具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投资者日益理性的需求 [1][5] 产品结构变化:权益类基金走强 - 年内股票型基金发行量达761只,创下历史纪录,较2024年全年的470只大增62% [6] - 股票型基金占新基金总发行份额的比例高达37%,远高于2020年至2024年的11.82%、13.1%、10.13%、12.53%、21.8% [6] - 股票型基金发行的升温主要来自指数基金,新发761只股票型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有568只,增强指数型基金有167只,两者合计735只,占比高达97% [6] - 四季度以来,多只权益基金如鹏华启航量化选股混合、富国兴和混合、中欧价值领航出现“一日售罄”并启动比例配售,但基金公司普遍将首募最高额度限制在30亿元以下 [7] 产品结构变化:债券型基金降温 - 年内债券型基金发行数量仅247只,创下近十年新低,较2024年全年329只减少25% [8] - 债基发行遇冷原因包括市场宽幅震荡、收益率吸引力不足、存在净值波动风险、费率改革影响机构意愿、以及对渠道创收贡献有限 [8] 市场驱动因素 - A股市场回暖,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权益类基金业绩反弹,带动资金配置需求 [8] - 投资者趋于理性,认购主力为机构等特定群体,被动投资理念普及,指数基金因费率低便于布局细分领域 [5][8] - 基金公司主动控制规模以保持产品业绩,避免单只规模过大,且发行市场“冷热不均”,除少数产品外多数因同质化竞争被边缘化 [5] 未来趋势展望 - 随着股票市场延续慢牛行情,预计市场延续“权益主导、债市细分”的发行格局 [9] - 在ETF低成本、高透明度和政策支持下,权益类产品依然由指数化主导,而债券ETF将替代传统债基 [9] - 展望未来,在新基金发行中,权益类产品仍将成为主力,其中指数基金因费率优势将继续受青睐,而债基发行预计将保持平稳 [10]
1371只!新发基金有望创近年新高
深圳商报· 2025-11-11 08:36
股基数量较去年全年大增近六成,其中指数型基金占比约九成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燕青)今年以来,随着A股的走强,新基金发行有所回暖。根据统计,以认购 起始日计算,截至11月10日,本月已有近百只基金发行,今年以来新发基金达1371只(含已定档尚未发 行),有望创出近年新高。 数据显示,按成立日计算,今年股票型基金已成立720只,较去年全年大增近六成;从发行份额占比来 看,以基金成立日计算,今年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37%,较去年全年大幅提升,成为新发市场的重 要增量,其中指数型基金贡献了绝大部分增量。 根据统计,以认购起始日计算,本周有39只新基金安排发行,较前一周环比增长5.41%,实现连续两周 增长。同时,本周新基平均募集天数降至16.92天,较前一周明显缩短,显示市场热度回升。 数据显示,按照认购起始日统计口径,已定档于今年新发的基金数量1371只,有望创出近年新高。2022 年至2024年,新成立基金家数分别为1424只、1266只、1143只。从目前来看,2025年还有最后一个半 月,新基金发行数量有望超过2022年。 随着沪指冲上4000点,本月市场再度出现一日售罄基金。鹏华启航量化选股混合因募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