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同学近视管理智能眼镜

搜索文档
眼镜不止AI叙事,传统厂商盯上“柔性”供应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7:21
行业概况 - 深圳龙岗区是全球最大的中高端眼镜生产基地,聚集约1200家眼镜企业,年产中高端眼镜超1.25亿副,占全球市场份额55% [1] - 龙岗眼镜产业2024年总产值达43亿元,形成从设计、模具开发到智能模组研发的完整产业链 [1] - 龙岗区眼镜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政府出台专项政策鼓励数字化改造与品牌出海 [7] 智能眼镜市场动态 - 苹果、谷歌、Meta、小米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智能眼镜赛道 [1] - Meta斥资30亿欧元(约35亿美元)收购雷朋眼镜母公司EssilorLuxottica约3%股权 [3] - 智能眼镜与传统眼镜厂商合作成为趋势,科技企业聚焦芯片与程序,传统厂商提供设计、渠道与个性化定制 [3] 传统厂商转型升级 - 雅视集团与华为联合研发司徕柏智能眼镜HUAWEI Eyewear Pair,去年销售额达5亿元 [3] - 雅视集团推出AMOS雅姆斯智能配镜系统,通过定制机器减少门店库存压力,存货成本占比从总成本三四成大幅降低 [4] - 普莱斯科技优化柔性供应链,智能生产线可同时加工十余种款式,年销量80万副,最快24小时完成老花镜生产 [6] 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 - 李白眼镜聚焦儿童市场,采用榫卯结构解决镜架松动问题,结合200余项面部数据采集技术 [5] - 雅视集团研发智能穿戴5S平台,通过AR眼球追踪技术匹配128项镜片参数,3D打印定制镜框精准度达99.9%,复购率提升40% [6] - 龙岗产业集群实现"一小时采购、一天试产",产品开发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50% [7] 供应链与生产效率 - 深圳龙岗区横岗街道形成高度协同的产业集群,覆盖镜片原材料到智能设备配件 [7] - 普莱斯科技柔性供应链打破定制化门槛,快速响应全球订单需求 [6] - 3D打印技术仅需1分钟面部扫描即可获取104项数据,数小时完成镜框定制 [6]
网络大V走访龙岗眼镜:科技赋能开启“视”界革新新时代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5:43
龙岗眼镜产业概况 - 龙岗眼镜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集聚企业超1500家,是深圳制造业的"隐形冠军"集聚地 [5] - 三家企业串联起"科技+文化+生态"创新图谱,正用科技重构产业链 [5] - 产业正经历从"矫正工具"到"智能穿戴"的质变,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跃升 [21] 雅视集团 - 依托AI算法打造智能穿戴5S平台,核心为雅姆斯智能系统,提供智能眼镜个性化定制服务 [7] - 智能镜片STEPPER Opti AI采用AR眼球追踪技术,分析20万次眼部活动数据,智能匹配128项镜片参数 [9] - 3D打印定制镜框实现99.9%毫米级精准匹配,已为全球50万用户定制,复购率提升40% [9] - 产品定位从"看得清"向"随心用"跨越,去年创下5亿元销售额,进入欧美高端市场 [11] 普莱斯科技 - 智能生产车间1500㎡空间完成300多道工序,最快48小时完成定制眼镜生产,日发货量3000多副 [12] - 首创"一副标准智能镜腿适配N种不同风格面框"模式,年销量80万副,提炼百余种经典畅销框型 [14] - 构建"智能镜腿×时尚面框×定制镜片"柔性定制体系,产品覆盖百元爆款到高档镜框 [14] 李白眼镜 - 专注儿童青少年眼镜市场,产品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2019年入选CCTV《非凡匠人》栏目 [16] - 镜架采用超级环保EMS及食品级硅胶,抗冲击性强,融入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无需螺丝咬合工艺 [18] - "精准坐标定焦系统"通过200+面部数据采集保持12.5毫米黄金距离,每副眼镜有专属溯源码 [18] - 推出"星同学"近视管理智能眼镜,具备6大监测功能,为近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18] 产业生态支撑 - 龙岗区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数字化改造与品牌出海,构建"24小时响应"服务机制 [21] - 产业集群实现"一小时采购、一天试产",产品开发周期较传统模式缩短50% [21] - 全国首个眼镜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技术共享、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 [25] - 规划"两园一区一镇一谷"眼镜总部企业集聚区,满足企业多方面空间需求 [23]
剑指“全球AI眼睛第一城” 深圳何以谋局这一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1:34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AI眼镜被视为下一代超级终端,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500亿美元 [1]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 [5] - 2025年Q1中国AI/AR眼镜销量同比增长45%,无屏AI眼镜销量达1.9万台 [5] 深圳产业集群优势 - 深圳集聚雷鸟创新、博士眼镜、雅视光学等上下游企业,目标成为"全球AI眼镜第一城" [1] - 龙岗区聚集1500多家眼镜企业,占全市80%,年产量1.25亿副,全球高端市场占比超50% [6] - 深圳形成从设计、研发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产品开发周期可缩短至20天 [7] 产品技术演进趋势 - AI眼镜向轻量化(雷鸟X3 Pro仅76克)、智能化、时尚化方向发展 [2][3] - 雷鸟V3系列集成音乐播放、场景翻译等功能,X3 Pro成为首批支持可视化Live AI交互的AR眼镜 [2] - LOHO"拍拍镜"A1采用弹簧镜腿和后置电池设计,用户体感重量仅30克 [4] 主要厂商动态 - 雷鸟连续3年市场份额全国第一,2023年Q1线上拍摄眼镜市占率达50% [3] - LIPO李白推出近视管理智能眼镜,结合AI算法分析用眼行为数据 [3] - LOHO"拍拍镜"A1已销售超15000台,预计年底实现大规模量产 [4][5] 应用场景拓展 - 产品从功能演示转向实际应用,覆盖教育、翻译、导航、摄影等多元化场景 [2][3] - 眼镜靠近嘴部的特性使其成为语音控制优势载体 [3] - 商汤、华为、腾讯等企业的AI布局推动更多场景覆盖 [6] 国际化战略 - 深圳企业加速出海,LIPO李白产品已进入20多个国家,海外售价达国内3倍 [7] - LOHO计划在东南亚开设首家海外体验店,并拓展欧美、中东市场 [8] - 雷鸟产品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重点开发日韩和欧美市场 [8] 产业链协同创新 - LOHO整合科大讯飞翻译、云天励飞算力、紫光展锐芯片等产业链资源 [7] - 国际品牌如法国OPAL DEMETZ选择深圳企业代工智能模块 [8] - 雅视光学自主开发操作系统和传感器,实现海外市场技术溢价 [8]